纺丝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0013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纺丝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巻绕机通过多个辊巻绕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的纺丝巻绕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纺丝巻绕设备采用这样的结构相对一台巻绕机设置一个配置在巻绕机跟前的喂丝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全部从其喂丝辊引导到安装在一台巻绕机上的多个筒管上进行巻绕(参照专利文献1)。 而作为现有技术的纺丝巻绕设备的其他例子,采用这样的结构分别相对一台巻绕机设置二个配置在巻绕机跟前的喂丝辊,将从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分开从各喂丝辊引导到被安装在一台巻绕机上、数量与上述多根丝线的根数相同的筒管上进行巻绕(参照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28597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34825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所示的纺丝巻绕设备中,当使处理能力增大、也就是说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根数和安装在巻绕机的筒管支架轴上的筒管的数量增加时,由于筒管支架变长,因此从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夹角变得大于预定的角度。由此,作用于各丝线的张力和摩擦不同,会给丝线的品质带来影响。因此,专利文献l所示的纺丝巻绕设备为了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夹角在预定的角度以下,必须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之间的距离。所以,装置的高度增高、设备本身大型化,伴随于此,存在建筑物的建造成本增加、丝线生头到导纱辊上等的作业效率降低、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成本增加这样的问题。 并且,专利文献2所示的纺丝巻绕设备中由于将纺出的多根丝线分开从各喂丝辊引导向一台巻绕机的筒管,因此即使增大处理能力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夹角在预定的角度以下。因此,不需要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之间的距离,能够使设备自身小型化,但由于需要另外设置用来拉出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喂丝辊,因此存在装置变得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降低装置的高度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并且结构简单化的纺丝巻绕设备。
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 S卩,第l方案为一种从上方向下方提供由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并同时巻绕到安装在一台巻绕机的筒管支架轴上的多个筒管的每一个上的纺丝巻绕设备,在上述巻绕机的上方配置有多个喂丝辊,上述多个喂丝辊中的一个喂丝辊牵引所有上述多根丝线,经过该喂丝辊和其他的喂丝辊巻绕到每一个筒管上。 第2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
4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
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牵引从上述第2喂
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而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牵引从上述第1
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牵引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
线群中的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1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
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
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第3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
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1喂丝辊,并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而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第4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
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且与上述第2喂丝辊之间进行一次或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
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与上述第1
喂丝辊之间进行一次或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将牵引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中的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1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第5方案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且与上述第2喂丝辊之间进行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与上述第1喂丝辊之间进行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第6方案在第2至5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喂丝辊在每一个与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形成有摩擦系数不同的区域。 第7方案在第2至6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 喂丝辊在每一个与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形成 有辊径不同的区域。 第8方案在第2至7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喂丝辊与上述第 2喂丝辊之间配置有交织装置。 第9方案在第2至7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 2喂丝辊与巻绕机之间配置有交织装置。 第10方案在第1至9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
2喂丝辊附近,设置有用来在生头时暂时存放上述丝线的生头辅助导引器。 第11方案在第1至10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
的下方设置有给上述丝线赋予油剂的上油装置。 第12方案在第11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来使 由上述上油装置赋予的油剂均匀地向上述丝线附着的迁移喷嘴。 第13方案在第1至12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 的下方设置有用来在断丝时防止丝线落下的闸门。 第14方案在第1至13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的基础上,用来驱动上述喂丝辊的变 换器是共同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所示的效果。 如果采用第1方案,由于丝线从相对于安装在巻绕机上的筒管而配置在适当的位 置上的喂丝辊被送出,因此,即使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一台巻绕机上的 筒管数增加,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在预定角度以下, 因此不仅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而且能够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 如果采用第2方案,由于即使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一台巻绕机 上的筒管数增加,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在预定角度以 下,因此不仅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而且由于不需要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的 距离,所以能够降低装置的高度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生 头等作业的效率、降低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 并且,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用来牵引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喂丝辊,因此能够使 结构简单。 如果采用第3方案,由于即使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一台巻绕机 上的筒管数增加,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在预定角度以 下,通过在各喂丝辊之间使施加在丝线上的张力为最合适的值,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 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而且,由于不需要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的距离,所以能够 降低装置的高度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是生头等作业的效 率、降低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 并且,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用来牵引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喂丝辊,因此能够使 结构简单。 如果采用第4方案,由于即使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一台巻绕机上的筒管数增加,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在预定角度以 下,通过在各喂丝辊之间使施加在丝线上的张力为最合适的值,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 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而且,由于不需要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的距离,所以能够 降低装置的高度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生头等作业的效 率、降低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 并且,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用来牵引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喂丝辊,因此能够使 结构简单。 如果采用第5方案,由于即使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一台巻绕机 上的筒管数增加,也能够使从上述喂丝辊向筒管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在预定角度以 下,通过在各喂丝辊之间使施加在丝线上的张力为最合适的值,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 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而且,由于不需要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的距离,所以能够 降低装置的高度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生头等作业的效 率、降低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 并且,由于不需要另外设置用来牵引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喂丝辊,因此能够使 结构简单。 如果采用第6方案,通过改变丝线群与各喂丝辊每次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的摩擦 系数,使施加在丝线上的张力为最合适的值,能够确保良好的丝线品质、稳定地进行丝线的 巻绕。 如果采用第7方案,通过改变丝线群与各喂丝辊每次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的辊 径,使丝线接触部分的圆周速度改变,从而使施加在丝线上的张力为最合适的值,能够确保 良好的丝线品质、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 如果采用第8方案,由于能够用配置在各喂丝辊之间的交织装置固定丝道,因此 能够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 如果采用第9方案,由于能够利用配置在各喂丝辊与巻绕机之间的交织装置固定 丝道,因此能够稳定地进行丝线的巻绕。 如果采用第10方案,由于在往各喂丝辊生头时能够暂时存放上述丝线,因此生头 作业变得容易。 如果采用第11方案,能够使巻绕机附近的结构简单化,使生头作业变得容易。
如果采用第12方案,能够使巻绕机附近的结构简单化,使生头作业变得容易。
如果采用第13方案,能够使巻绕机附近的结构简单化,断丝不会缠绕到其他丝线 和巻绕机等上。 如果采用第14方案,喂丝辊的控制变得容易,能够使零部件的数量减少,因此能 够削减成本。


图(1A)为表示本发明纺丝巻绕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1B)为表示本发明纺 丝巻绕设备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巻绕装置的透视图;
图3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巻绕装置的右侧视 图4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巻绕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形态的丝道的透视图
图6为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形态的丝道的透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形态的丝道的透视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形态的丝道的透视图
图(9A)为表示了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的丝道的俯视图,(9B)为表示了本发明第 五实施形态的丝道的右侧视图; 图(10A)为表示了本发明第六实施形态的丝道的俯视图,(10B)为表示了本发明 第六实施形态的丝道的右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首先用图1说明本发明的纺丝巻绕设备100的整体结构。图1A为纺丝巻绕设备 100的主视图,图1B为其侧视图。另外,将重力的作用方向作为上下方向,将巻绕机21所具 备的筒管支架轴23的轴线方向作为前后方向,将该筒管支架轴23的与驱动装置26相连的 一侧作为后侧,将其另外一侧作为前侧。并且,将从前侧看巻绕机21时与上下方向和前后 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 纺丝巻绕设备100主要由纺出多根丝线1的纺丝机10和用来巻绕从该纺丝机10 纺出的丝线1的纺丝巻绕装置20构成。 纺丝机10为通过挤压机(图中没有表示)和预滤器(图中没有表示)将投入的 合成纤维原料提供给纺出单元ll,从构成该纺出单元11的纺丝头12纺出多根丝线1提供 给纺丝巻绕装置20的装置。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纺丝巻绕装置20主要由用来巻绕上述多根丝线1的巻绕 机21和第1喂丝辊31、第2喂丝辊32构成。 巻绕机21具有安装多根筒管22的筒管支架轴23,与筒管22上形成的巻装24接 触旋转的接触辊,使巻绕到各筒管22上的丝线1往复运动的横动导丝装置25,以及驱动筒 管支架轴23或横动导丝装置25的驱动装置26。 各喂丝辊31、32为分别隔开间隔配置在上述巻绕机21的上方、上述筒管支架轴23 的轴线方向上,将从上述纺丝头12纺出的构成上述多根丝线1的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 线群lb输送到巻绕机21的装置。 下面沿上述丝线1的输送方向说明第一实施形态的纺丝机10和纺丝巻绕装置20 的各结构。 如图1所示,在纺丝巻绕装置20的上方配置有纺丝机IO,在构成纺丝机10的纺出
单元11的下方,设置有上油装置40、迁移(migration)喷嘴50和闸门60。 所谓上油装置40为给丝线1提供用来减小与导纱器等的摩擦、防止带电或赋予柔
软性等的油剂的装置,所谓迁移喷嘴50为使上述上油装置40提供给丝线1的油剂均匀地
迁移而使丝线1的流动产生适当的紊乱的装置。并且,闸门60为通过使其可动来防止断丝
了的丝线1落下的部件,有将断丝推向设置在闸门60附近的吸入口来排除断丝的部件,也
有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调整开度来进行纺出单元11的温度控制的部件。 另外,上油装置40、迁移喷嘴50和闸门 并不局限于沿丝线1的输送方向依次配置,只是在功能上仅需要将迁移喷嘴50配置在上油装置40的后面。并且,并不需要将它们 全部设置在纺出单元ll的下方,也可以是例如仅将闸门60配置在纺出单元ll的下方而将 剩余的上油装置40和迁移喷嘴50配置在第1喂丝辊31跟前的结构。
由从纺丝头12纺出的多根丝线1中的预定根数构成的第1丝线群la和由剩余的 丝线1构成的第2丝线群lb处于沿左右方向大致排成一列的状态(参照图1、图4),该状 态随纺丝头12(纺出单元11)的形状或配置的不同而异。并且,第l丝线群la和第2丝线 群lb用第1喂丝辊31牵引。S卩,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线群lb在从纺丝头12 (纺出单 元11)被纺出后,被使各丝线1相互之间的距离变窄、并且沿左右方向成为一列地沿第1喂 丝辊31旋转的方向引导(参照图3、图4)。 第1喂丝辊31和第2喂丝辊32使其轴心互相平行、或者垂直、或者与其合成方向 倾斜地设置。在本实施形态中,第1喂丝辊31相对于上述筒管支架轴23垂直、并且水平地 设置,第2喂丝辊32以右端部一侧相对于水平方向稍微抬高地倾斜的姿势配置在第1喂丝 辊31的后方。这是为了即使丝线1在第1喂丝辊31与第2喂丝辊32之间被多次拉过来 送过去,丝线1也不会经过同一条丝道地在每次拉过来送过去时向各喂丝辊31、32的右端 部一侧偏移下去。 并且,第1喂丝辊31和第2喂丝辊32向互相相反的方向旋转,第1喂丝辊31在 右侧视图上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第2喂丝辊32在右侧视图上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另外,给 驱动各喂丝辊31、32的驱动用电动机单元35、36提供电力的变换器是共用的,各喂丝辊31、 32的旋转速度相同。 下面用图5、图6、图7和图8说明由各喂丝辊31、32输送给巻绕机21的第1丝线 群la和第2丝线群lb的丝道。 图5、图6、图7和图8为本发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实施形态中着眼于各喂丝 辊31、32和各丝线群la、lb的透视图。 如图5所示,第一实施形态中构成从纺丝头12纺出的多根丝线1的第1丝线群la 和第2丝线群lb首先在第1喂丝辊31左端一侧(驱动用电动机单元35 —侧)沿该第1 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走过约1/4周,送往第2喂丝辊32。然后,第1 丝线群la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向)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 往巻绕机21的各筒管22,第2丝线群lb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向) 走过约半圈,再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送出。并且,该第2丝线 群lb从第1喂丝辊31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巻绕机21的各筒管22。
如图6所示,第二实施形态中在第1喂丝辊31的左端部一侧(驱动用电动机单元 35 —侧)沿该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走过约1/4周后送往第2喂 丝辊32的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线群lb,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 向)走过约半圈后再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送出。然后,第1丝线群la沿第1喂丝 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巻绕机21的各筒管 22,第2丝线群lb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走过约半圈后再沿第2 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向)送出。并且,该第2丝线群从第2喂丝辊32通 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巻绕机21的各筒管22。 如图7所示,第三实施形态中在第1喂丝辊31的左端部一侧(驱动用电动机单元
935 —侧)沿该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走过约1/4周后送往第2喂 丝辊32的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线群lb,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 向)走过约半圈后再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被送出。并且,在第1丝线群la和第2 丝线群lb这样在第1喂丝辊31与第2喂丝辊32之间进行了一次或多次牵引和送出之后, 第1丝线群la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向)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 被送往巻绕机21的各筒管22,第2丝线群从第1喂丝辊31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 巻绕机21的各筒管22。 如图8所示,第四实施形态中在第1喂丝辊31的左端部一侧(驱动用电动机单元 35 —侧)沿该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走过约1/4周后送往第2喂 丝辊32的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线群lb,沿第2喂丝辊32的旋转方向(图示顺时针方 向)走过约半圈后再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被送出。并且,在第1丝线群la和第2 丝线群lb这样在第1喂丝辊31与第2喂丝辊32之间进行多次牵引和送出之后,第1丝线 群la沿第1喂丝辊31的旋转方向(图示逆时针方向)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巻 绕机21的各筒管22,第2丝线群从第2喂丝辊32通过后述的交织装置70被送往巻绕机 21的各筒管22。 本发明即使丝线1多次搭架在各喂丝辊31、32上(参照例如图8),由于如上所述 地第2喂丝辊32被倾斜配置,因此丝线1相互之间不会干涉。即,由于从纺丝头12输送到 第1喂丝辊31左端部一侧(驱动用电动机单元35—侧)的丝线l每次牵引和送出时自然 地向各喂丝辊31、32的右端部一侧(图示右侧)移动下去,因此丝线1上不会产生干涉。
另外,例如第一实施形态中第1丝线群la与各喂丝辊31、32接触的次数为与各喂 丝辊31、32分别接触一次的共计2次;第2丝线群lb为与第1喂丝辊31接触2次、与第2 喂丝辊32接触1次的共计3次。因此,第1丝线群la和第2丝线群lb与各喂丝辊31、32 接触的次数之比为2 : 3。与之不同,例如第四实施形态中至少第l丝线群la和第2丝线 群lb与各喂丝辊31、32接触的次数之比为5 : 6。即,随着在各喂丝辊31、32之间搭架的 次数增加,第1丝线群la与第2丝线群lb与各喂丝辊31、32接触的次数之差的比例逐渐 变小,能够减小丝线品质的不均匀。 交织装置70设置在各丝线1从各喂丝辊31 、32到筒管22的各丝道上,在上下方
向上的位置为配置在上述各喂丝辊31、32与巻绕机21之间(参照图3、图4)。 交织装置70为通过使用流体喷射喷嘴使构成丝线1的单纤维互相缠绕赋予集束
性,抑制纤维之间扩散或分离的装置。 由于该交织装置70进行的处理为给丝线1施加张力后进行的处理,因此除了可以 设置在从上述各喂丝辊31、32到筒管22的各丝道上以外,还可以设置在从第1喂丝辊31 到第2喂丝辊32的丝道上或者设置在从第2喂丝辊32到第1喂丝辊31的丝道上。
这是因为丝线1在纺丝头12与第1喂丝辊31之间或者在各喂丝辊31、32之间多 次牵引和送出中的早期阶段能够给丝线1施加张力,因此即使在后面的牵引和送出时用交 织装置70实施处理也没有问题。 由此,除了能够用交织装置70对丝线1实施处理外,还能够将该交织装置70作为
丝道引导器来使用,因此通过固定丝道,能够进行稳定的丝线1的巻绕。 接着,巻绕机21为配置在各喂丝辊31、32的下方,通过用驱动装置26驱动安装了筒管22的筒管支架轴23旋转来巻绕上述丝线1的装置。 筒管支架轴23上安装有多个筒管22。由于各丝线1巻绕到各筒管22上时像上述 那样用构成横动导丝装置25的横动支点导引器25a进行横动,因此丝线1能够不产生偏移 地被巻绕。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从纺丝机纺出的丝线的根数和安装在巻绕机的筒管支 架轴上的筒管数增加,由于从纺丝头12纺出的多根丝线1从各喂丝辊31、32被分开巻绕, 因此从各喂丝辊31、32送出的最外侧的丝线1的丝道与上下方向所成的角A(参照图3)能 够维持在预定角度——例如20°以下,不需要像以往那样延长从巻绕机到跟前的喂丝辊的 距离,能够使设备自身小型化。因此,能够降低建筑物的成本、提高生头等的作业效率、降低 建筑物内的空调费用。并且,本实施形态需要的喂纱用的辊只有2个,能够简化结构,降低 了成本并提高了生头等的操作性。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五实施形态的纺丝巻绕装置20。但是,对于与上述结构相同的 结构,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第五实施形态在上述第1喂丝辊31和上述第2喂丝辊32的每个与 上述第1丝线群la和上述第2丝线群lb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改变第1喂丝辊 31的丝线接触部分31a、31b、……以及第2喂丝辊的丝线接触部分32a、32b、……的表面 处理。 另夕卜,图9A为着眼于各喂丝辊31、32和丝线1的俯视图,图9B为其侧视图。
第1喂丝辊31的丝线接触部分31a、……以及第2喂丝辊32的丝线接触部分 32a……的表面处理一般进行镀铬处理或被覆陶瓷膜,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其处理方法,只要 改变各喂丝辊31、32的丝线接触部分的摩擦系数就可以。因此,也可以是研磨工序的不同 或研磨时间上设计差异。 由此,即使是没有现有技术的纺丝巻绕设备所具有的用来从纺丝头12拉出丝线1 的拉出辊的本发明的纺丝巻绕设备,通过提高第1喂丝辊31的丝线接触部分31a的摩擦系 数,也能够起到作为拉出辊的作用。并且,通过改变下去与丝线1接触的第1喂丝辊31的 丝线接触部分31a、……以及第2喂丝辊32的丝线接触部分32a、……的摩擦系数,能够 在丝线从第1喂丝辊31到第2喂丝辊32、从第2喂丝辊32到第1喂丝辊31之间牵引和送 出的期间中给丝线施加最合适的张力,能够确保所希望的品质,并能够稳定地巻绕丝线1。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使起丝线拉出辊作用的第1喂丝辊31的丝线接触部分31a的 摩擦系数最大,每进行一次牵引和送出与丝线1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31a、……和丝线接触 部分32a、……的摩擦系数依次减小下去。因此,丝线接触部分的摩擦系数存在以下关系。
摩擦系数31a > 32a > 31b > 32b...... 并且,为了根据所希望的丝线品质等找出最合适的摩擦系数的具体值,对于其数
值等没有限制,根据丝线种类的不同,有时也使摩擦系数逐渐增大下去。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形态的纺丝巻绕装置20。但是,对于与上述结构相同的
结构,添加相同的附图标记,以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0所示,第六实施形态在上述第1喂丝辊31和上述第2喂丝辊32的每个与 上述第1丝线群la和上述第2丝线群lb的至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改变第1喂丝辊 31的丝线接触部分的辊径31A、……以及第2喂丝辊的丝线接触部分的辊径32A、……。
另外,图10A为着眼于各喂丝辊31、32和丝线1的俯视图,图10B为其侧视图。
由此,使与丝线1接触的第1喂丝辊31的丝线接触部分31a、……以及第2喂丝 辊32的丝线接触部分32a、……的圆周速度改变,能够在丝线从第1喂丝辊31到第2喂丝 辊32、从第2喂丝辊32到第1喂丝辊31之间牵引和送出的期间中给丝线施加最合适的张 力,能够维持所希望的品质,并能够稳定地巻绕丝线1。 另外,本实施形态中使最初从纺丝头12提供丝线的第1喂丝辊31的辊径31A最 小,每进行一次牵引和送出与丝线1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的辊径31A、……和辊径32A、…… 依次增大。因此,辊径存在以下关系。
辊径31A < 32A < 31B < 32B...... 并且,为了根据所希望的丝线品质等找出最合适的辊径的具体值,对于其数值等 没有限制。 下面用第四实施形态说明从纺丝机10到各筒管22的各丝线1的生头。 作业者用吸引装置同时吸引从纺丝头12纺出的所有多根丝线1并保持着,生头到
各喂丝辊31、32等上。 首先,作业者站在作业用踏板28上,在使从纺丝头12纺出的多根丝线1保持在吸 引装置中的状态下通过操作该吸引装置将丝线1包绕到第1喂丝辊31上,在这种状态下呈 S形搭架到第2喂丝辊32上。然后,将一群丝线暂时存放在设置在位于第2喂丝辊32后方 的框架90上的生头辅助导引器95上。然后再次吸引并保持丝线l,从第2喂丝辊32呈S 形搭架到第1喂丝辊31上,存放在位于第1喂丝辊31前方的生头辅助导引器95上。在同 样地多次搭架以后,从第1喂丝辊31通过交织装置70将第1丝线群la的丝线1引导向构 成横动导丝装置25的横动支点导引器25a上。第2丝线群lb被再次向第2喂丝辊32搭 架,然后通过交织装置70被引导到横动支点导引器25a。 这样一来,由于通过设置生头辅助导引器95能够暂时将第1丝线群la或第2丝 线群lb钩挂在生头辅助导引器95上,因此,即使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这样从各喂丝辊31、 32分别送出丝线的结构,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生头作业。 另外,关于生头辅助导引器95的位置,虽然希望配置在喂丝辊31、32的附近,但由 于是由吸引装置的形状等决定的事项,并不限定其具体的位置。因此,可以像本实施形态这 样分别配置在各喂丝辊31、32的前方和后方或者配置在各喂丝辊31、32之间。
权利要求
一种从上方向下方提供由纺丝机纺出的多根丝线,并同时卷绕到安装在一台卷绕机的筒管支架轴上的多个筒管的每一个上的纺丝卷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卷绕机的上方配置有多个喂丝辊,上述多个喂丝辊中的一个喂丝辊牵引所有上述多根丝线,经过该喂丝辊和其他的喂丝辊卷绕到每一个筒管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 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 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 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而送往上述巻绕机; 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牵引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中的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1喂 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 述第1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 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 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 往上述第2喂丝辊,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上 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 丝线群并送往上述第1喂丝辊,并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而送往上 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 述第2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 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 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 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且与上述第2喂丝辊之间进行一次或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 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巻绕 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与上述第1喂丝辊之间进行一次或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 上述第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将牵引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中的上述 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1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喂丝辊至少包括第1喂丝辊和第2喂丝辊,它们沿上述筒管支架轴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将构成上述多根丝线的全部或一部分丝线群的第1丝线群和第2丝线 群送到巻绕机;上述第1喂丝辊这样旋转从上述纺丝机牵引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 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且与上述第2喂丝辊之间进行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 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将 上述第2丝线群送往上述第2喂丝辊,并将上述第1丝线群送往上述巻绕机;上述第2喂丝辊这样旋转与上述第1喂丝辊之间进行多次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 2丝线群的牵引和送出,然后牵引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2丝线群并送往上述巻绕 机;上述巻绕机将从上述第1喂丝辊送出的上述第1丝线群和从上述第2喂丝辊送出的上 述第2丝线群巻绕到筒管上。
6. 如权利要求2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喂丝辊在每一个与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至 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形成有摩擦系数不同的区域。
7. 如权利要求2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喂丝辊在每一个与上述第1丝线群和上述第2丝线群的至 少一方接触的丝线接触部分形成有辊径不同的区域。
8. 如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喂丝辊与上述第2喂丝辊之间配置有交织装置。
9. 如权利要求2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喂丝辊与巻绕机之间配置有交织装置。
10. 如权利要求1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喂丝辊和上述第2喂丝辊附近,设置有用来在生头时暂时存放上述丝线的 生头辅助导引器。
11. 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给上述丝线赋予油剂的上油装置。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来使由上述上油装置赋予的油剂均匀地向 上述丝线附着的迁移喷嘴。
13.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纺丝机的纺出单元的下方设置有用来在断丝时防止丝线落下的闸门。
14. 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纺丝巻绕设备,其特征在于 用来驱动上述喂丝辊的变换器是共同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小型化的纺丝卷绕设备。从上方向下方提供纺丝机(10)纺出的多根丝线(1),并同时卷绕到安装在一台卷绕机(21)的筒管支架轴(23)上的多个筒管(22)的每一个上的纺丝卷绕设备(100),将多个喂丝辊(31、……)配置在上述卷绕机(21)的上方,上述多个喂丝辊(31、……)中的一个喂丝辊卷绕所有上述多根丝线,经过该喂丝辊和其他的喂丝辊分别卷绕到每一个筒管(22)上。
文档编号B65H51/005GK101736421SQ20091021183
公开日2010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3日
发明者中川理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