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机械胀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胀轴,其适合应用于涂布、分切、印刷、复巻、复合、造纸、
塑料等相关机械的收放巻轴。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涂布、分切、印刷、复巻、复合、造纸、塑料等行业的柔性基材的收放巻采 用胀轴的安装方式。其特点在于装卸方便,生产效率高。胀轴主要有气囊式和机械式两种 结构。气囊式胀轴利用气囊充气推动凸键或板条胀紧巻筒。由于气囊式胀轴的结构特点, 安装时由于胀轴的重量导致下方的凸键比上方的凸键伸出的距离短,安装后胀轴与巻筒的 同心度不好。同时凸键或板条靠气囊中的气体压力胀紧巻筒,无自锁能力。真空条件下使 用时,还有气囊中气体泄露大的问题。机械式胀轴,对于巻芯直径较小时,多采用巻芯端部 用椎体锁紧的方法。这种方法有锁紧力不强和损坏巻芯的问题。尤其巻芯筒为纸筒时问题 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胀紧能力强,可靠性高,尤其适合在真空条件下 使用的机械胀轴。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机械胀轴,它包括胀轴筒体,在胀轴筒体前 端固定有轴端,芯轴从胀轴简体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 将芯轴固定在胀轴筒体上;在芯轴外部两侧、胀轴筒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每个胀 紧椎体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的4个胀爪。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在与每个胀紧椎体端部连接处、胀轴筒体上均设有 凹槽,胀紧椎体复位弹簧设置在胀轴筒体的凹槽内,芯轴从胀紧椎体复位弹簧中心穿过,胀 紧椎体复位弹簧另一端与胀紧椎体压紧;在与胀轴筒体连接处、每个胀爪左右两端均设有 凹槽,胀爪复位弹簧设置在胀爪的凹槽内,弹簧导向柱从胀爪复位弹簧中穿过,弹簧导向柱 端部固定在胀轴简体上。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胀紧椎体和胀爪接触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 锥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胀紧椎体通过螺纹与芯轴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轴端通过螺钉固定在胀轴筒体端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所述的弹簧导向柱端部通过螺纹固定在胀轴筒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胀爪由胀紧椎体顶出,胀紧 椎体通过与芯轴的螺纹连接进行传动,胀紧能力强,胀爪胀出后具有自锁功能,性能可靠。 4个胀爪同时由胀紧椎体推出,基材巻芯胀紧后,巻芯与机械胀轴同心度高。其可应用于涂 布、分切、印刷、复巻、复合、造纸、塑料等相关机械的收放巻轴。由于没有采用气囊式结构,
3消除了气囊漏气的隐患,尤其适合在真空条件下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机械胀轴A-A剖视图。 图中1轴端,2胀轴简体,3胀紧椎体,4胀爪,5胀紧椎体复位弹簧,6芯轴,7压紧 套筒,8胀爪复位弹簧,9弹簧导向柱,10巻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机械胀轴包括胀轴简体2,在胀轴筒体2前端通过螺钉固定有轴端1, 芯轴6从胀轴筒体2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2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7将芯轴 6固定在胀轴筒体2上。在芯轴6外部两侧、胀轴筒体2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3,每 个胀紧椎体3通过螺纹与芯轴6相连接,每个胀紧椎体3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 2的4个胀爪4。在与每个胀紧椎体3端部连接处、胀轴简体2上均设有凹槽,胀紧椎体复 位弹簧5设置在胀轴简体2的凹槽内,芯轴6从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中心穿过,对胀紧椎体 复位弹簧5具有导向作用,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胀紧椎体3压紧,从而对胀紧椎体 3具有向外的推动力。如图2所示,在与胀轴简体2连接处、每个胀爪4左右两端均设有凹 槽,胀爪复位弹簧8设置在胀爪4的凹槽内,弹簧导向柱9从胀爪复位弹簧8中穿过,起到 导向作用,弹簧导向柱9端部通过螺纹固定在胀轴简体2上。所述的胀紧椎体3和胀爪4 接触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在使用时,当旋转芯轴6时,推动压紧套筒7向内运 动,带动胀紧椎体3向内运动,通过圆锥面把4个胀爪4胀出胀轴筒体2。胀爪4由胀紧椎 体3顶出,胀紧椎体3通过与芯轴6的螺纹连接进行传动,胀紧能力强,胀爪4胀出后具有 自锁功能,性能可靠。基材巻芯胀紧后,由于4个胀爪同时胀出,巻芯与机械胀轴同心度高。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 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 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胀轴筒体(2),在胀轴筒体(2)前端固定有轴端(1),芯轴(6)从胀轴筒体(2)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2)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7)将芯轴(6)固定在胀轴筒体(2)上;在芯轴(6)外部两侧、胀轴筒体(2)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3),每个胀紧椎体(3)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2)的4个胀爪(4)。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在与每个胀紧椎体(3)端部连 接处、胀轴筒体(2)上均设有凹槽,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设置在胀轴筒体(2)的凹槽内, 芯轴(6)从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中心穿过,胀紧椎体复位弹簧(5)另一端与胀紧椎体(3) 压紧;在与胀轴筒体(2)连接处、每个胀爪(4)左右两端均设有凹槽,胀爪复位弹簧(8)设 置在胀爪(4)的凹槽内,弹簧导向柱(9)从胀爪复位弹簧(8)中穿过,弹簧导向柱(9)端部 固定在胀轴筒体(2)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紧椎体(3)和胀 爪(4)接触面为具有相同锥度的圆锥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胀紧椎体(3)通过 螺纹与芯轴(6)相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端(1)通过螺钉 固定在胀轴筒体(2)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导向柱(9)端 部通过螺纹固定在胀轴筒体(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机械胀轴,它包括胀轴筒体,在胀轴筒体前端固定有轴端,芯轴从胀轴筒体另一端开有的通孔内穿入胀轴筒体内部,并通过压紧套筒将芯轴固定在胀轴筒体上;在芯轴外部两侧、胀轴筒体内部对称设有两个胀紧椎体,每个胀紧椎体外围均设有可推动伸出胀轴筒体的4个胀爪。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机械胀轴,胀紧能力强,可靠性高,尤其适合在真空条件下使用。
文档编号B65H75/24GK201485133SQ200920157338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27日
发明者刘晓波, 王珂, 胡德福, 陈庆川, 韩大凯 申请人: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