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340670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筒物(web)的接合装置、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 法,特别涉及使旧辊的卷筒物与新辊的卷筒物的端部彼此对接而接合的卷筒物的接合装 置、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已知有在卷筒物接合时将旧辊的卷筒物的后端与 新辊的卷筒物的前端对接的状态下、在两者上挂设接合带而粘贴接合的所谓的对接接合方 式的装置(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具有具备切断刃且能够以与卷筒物的输 送速度相同的速度旋转的切断鼓;能够以与卷筒物的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旋转的切断兼接 合鼓;将接合带保持为能够剥离且能够以与卷筒物的输送速度相同的速度旋转的接合鼓。 在该卷筒物的接合装置中,由各鼓夹持旧辊的卷筒物和新辊的卷筒物且将新旧的卷筒物同 时切断而进行接合,由此能够以高速度进行卷筒物的切断和接合。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7-62952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卷筒物的对接接合装置中,产生了不适于要求高清洁度(洁 净度)的工序(例如,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功能性薄膜的制造工序)的问题。在专利文献1的接合装置中,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切断鼓和接合鼓配置在 下侧,切断接合鼓配置在上侧。因此,在由切断鼓、切断兼接合鼓、接合鼓的旋转外周围成的 大致三角形状的空间部分设有进行引导以使接合时的卷筒物不偏离卷筒物输送路径的截 面三角形状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与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情况居多。在专利文献1的接合装置中,切断后的旧辊的卷筒物的后端与新辊的卷筒物的前 端连接。另一方面,切断后的旧辊的剩余卷筒物处于卷绕在旧辊上的状态。接着,通过向与 卷筒物的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旧棍,能够将切断后的剩余卷筒物卷取在旧辊上。此时, 在新辊的卷筒物夹在引导部件与切断兼接合鼓的状态下将旧辊的卷筒物抽出而卷取。因 此,旧辊的卷筒物与新辊的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情况也居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防止灰尘等污染物以适于要求 高清洁度(洁净度)的工序、提高接合精度且提高卷筒物的质量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卷筒 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是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其具备转 台机构,其将第一及第二辊支承为能够旋转,从而能够使卷绕有第一卷筒物的第一辊和卷 绕有第二卷筒物的第二辊回卷;切断接合机构,其切断、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和所述第二 卷筒物;抽出机构,其用于在利用接合带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与所述第二卷筒物前,将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而剩余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部分抽出。并且,所述切断接合机构包 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且具有切断刃的上刃鼓(upper blade drum);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下侧且具有切断刃的下刃 鼓(lower blade drum);保持接合带且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的接合鼓,所 述上刃鼓、所述下刃鼓和所述接合鼓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速度同步驱动,所述 上刃鼓与所述下刃鼓构成为将所述第一卷筒物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卷筒物的前端部一边 夹压一边同时切断而形成接合部,在切断后减弱向所述第一卷筒物与所述第二卷筒物的夹 压力,所述下刃鼓与所述接合鼓构成为一边夹压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所述后端部 和第二卷筒物的所述前端部,一边在所述接合部粘贴所述接合带。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包括将卷绕有第一卷筒物的第 一辊和卷绕有第二卷筒物的第二辊以能够回卷的方式配置到能够旋转的转台机构上的步 骤;回卷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步骤;利用具有切断刃且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 的上刃鼓、具有切断刃且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下侧的下刃鼓将所述第一卷筒物 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卷筒物的前端部一边夹压一边同时切断而形成接合部的步骤;在形 成所述接合部后减弱所述上刃鼓与所述下刃鼓向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和所述第二卷 筒物的夹压力,并将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而剩余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部分抽出的步 骤;利用保持接合带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的接合鼓和所 述下刃鼓一边夹压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所述后端部和第二卷筒物的所述前端部,一 边在所述接合部粘贴接合带的步骤。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回卷 第一卷筒物,在所述第一卷筒物上涂敷涂敷液,将所述涂敷液干燥的步骤;通过上述记载的 接合方法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与第二卷筒物的步骤;回卷所述第二卷筒物,在所述第二卷 筒物涂敷涂敷液,将所述涂敷液干燥的步骤。本发明采用在卷筒物接合时将旧辊的卷筒物的后端与新辊的卷筒物的前端对接 的状态下、在接合部粘贴接合带而进行接合的所谓的对接接合方式。通过相对于卷筒物的 输送路径将上刃鼓和接合鼓配置在上侧、将下刃鼓配置在下侧,由此下刃鼓起到引导部件 的作用。由此,不需要引导部件,不会出现因引导部件与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 不良情况另外,旧辊的卷筒物和新辊的卷筒物被上刃鼓与下刃鼓同时切断后,减弱上刃鼓 与下刃鼓向两卷筒物的夹压力。在该状态下抽出切断后的旧辊的卷筒物,由此不会出现因 旧辊的卷筒物与新辊的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不良情况或抽出旧卷筒物后端 时同时抽出新辊的卷筒物前端这样的密接不良情况。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在卷筒物彼此的对接接合中,能够防止产生灰尘等污染物来适于要 求高清洁度(洁净度)的工序,提高接合精度且提高卷筒物的质量。


图1是本发明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的结构图。图2是卷筒物 的切断接合单元的结构图。
图3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4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5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6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7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9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10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11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12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13是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的动作说明图。图14是表示功能性薄膜的生产线的例子的结构图。图15是表示由本发明所涉及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接合后的卷筒物的表面状态的 图。图16是表示由现有的接合装置接合后的卷筒物的表面状态的图。符号说明10…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2…转台装置14…切断接合单元16…输送装置18…升降装置26…旧辊30…新辊34、54…卷筒物36、52、56 …引导辊42…上刃鼓44...下刃鼓46…第一接合鼓48…第二接合鼓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虽然用以下的优选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变更,可以利用本实 施方式以外的其他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及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0的整体图。如图1所示,卷筒物的 接合装置10包括作为转台机构的转台装置12、作为切断接合机构的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 元14、作为新卷筒物准备的输送机构的卷筒物的输送装置16、及作为切断后的卷筒物的抽 出机构的卷筒物的升降装置18。
转台 装置12具有转台臂20。转台臂20设置在支柱22上且设置为能够以轴24为 支点旋转。在转台臂20的一端,进行卷筒物的回卷(卷t戻)的旧辊26被支承为能够 以轴28为旋转轴旋转。在另一端,开始卷筒物的回卷的新辊30被支承为能够以轴32为旋 转轴旋转。从旧辊26回卷卷筒物34。转台装置12的轴28及轴32具备离合器机构(省略图示),从而能够瞬时切换成 与卷筒物的回卷方向相反的方向。卷筒物34经由引导辊36导向切断接合单元14。升降装置18具备气缸38和连结到气缸38的一端的臂40。气缸38的另一端固定 在切断接合单元14上。臂40在基端与切断接合单元14铰链连结。臂40在一端将引导辊 36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状态。通过伸长气缸38的杆,臂40以基端为中心向下转动。随着臂 40的动作,引导辊36向下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气缸和臂来移动引导辊,但也可以通 过利用线性引导的气缸、液压缸或电动机驱动等来移动引导辊。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14具备配置在卷筒物34的输送路径的上侧的上刃鼓42、 配置在卷筒物34的输送路径的下侧的下刃鼓44、配置在卷筒物34的输送路径的上侧的第 一接合鼓46、配置在卷筒物34的输送路径的下侧的第二接合鼓48。各鼓42、44、46、48设 置在设备框50内。通过来自未图示的驱动电动机的动力使各鼓42、44、46、48同步旋转。 卷筒物34经由鼓42、44、46、48之间而被引导至引导辊52,并卷取到未图示的卷取装置上。 卷筒物34的布置(路线角度)并不局限于本剖视图,也可以采取整体倾斜的结构。新辊30的卷筒物54的前端部保持于下刃鼓44。新辊30的卷筒物54处于接合准 备中的状态直至与旧辊26的卷筒物34的后端接合为止。输送装置16具备作为移动机构的环状链条66、66(—侧的链条未图示)的环绕装 置、与该链条66、66连结的夹持部件68。链条66、66以比卷筒物54的宽度宽的间隔设置。 链条66、66经由多个链轮70、70···在从新辊30的下方位置至切断接合单元14的接合位置 的范围内沿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环绕移动。夹持部件68与链条66、66的环绕移动同步地 环绕移动。卷筒物54的前端被夹持部件68保持,通过夹持部件68的环绕移动将新辊30 的卷筒物54的前端输送至下刃鼓44。链条66、66能够通过驱动用的链轮71环绕移动。链 轮71安装于设备框50。夹持部件68由两根长条状板构成。这些板均形成得比卷筒物54的宽度宽,形成 为能够在整个区域上夹持卷筒物54的前端部的全宽。为了使卷筒物54不与卷筒物34接 触,卷筒物54由引导辊56支持或向下方松弛。接下来,参照图2说明各鼓的结构。上刃鼓42具备旋转轴42A、安装在旋转轴42A 上的外周部件42B。外周部件42B具有圆弧状的外周表面。外周部件42B在其表面具备切 断刃42C,切断刃42C由弹性部件42D保持。上刃鼓42以旋转轴42A为中心逆时针旋转。 在旋转方向上的切断刃42C的上游侧,在外周部件42B的表面形成有台阶部42E。台阶部 42E从弹性部件42D的表面凹陷深度L左右(0. Imm IOmm左右)。这里重要的是,通过使 台阶部42E凹陷,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不会捏夹卷筒物。因此,L也可以大于10mm。下刃鼓44具备旋转轴44A、安装在旋转轴44A上的外周部件44B。由旋转轴44A 和外周部件44B构成的下刃鼓44形成为其截面呈扇型状。在外周部件44B的表面安装有 切断刃44C。切断刃44C由板状的平面构成。通过将上刃鼓42的切断刃42C压向切断刃 44C,从而通过切断刃42C与切断刃44C压切卷筒物。在外周部件44B的表面形成有通气孔44D。未图示的吸气装置与通气孔44D连接。通气孔44D通过吸引能够吸附卷筒物。第一接合鼓46具备旋转轴46A、安装在旋转轴46A上的外周部件46B。由旋转轴 46A和外周部件46B构成的第一接合鼓46形成为其截面呈扇型状。在外周部件46B的表面 形成有通气孔46C。未图示的吸气装置与通气孔46C连接。通气孔46C将接合带80以能够 剥离的方式吸附。第二接合鼓48具备旋转轴48A、安装在旋转轴48A上的外周部件48B。由旋转轴 48A和外周部件48B构成的第二接合鼓48形成为其截面呈圆形状。在外周部件48B的表面 形成有通气孔48C。未图示的吸气装置与通气孔48C连接。通气孔48C将接合带82以能够 剥离的方式吸附。不言自明,第二接合鼓48也可以与第一接合鼓46同样形成为截面呈扇 型状。卷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14被控制为当来自旧辊 26的卷筒物34的后端部接近卷 筒物的切断接合单元14时进行驱动。此外,在旧辊26途中也能够接合。即,切断接合单元 14的驱动不仅在卷筒物34的后端部接近时进行,也在途中进行。接下来,参照附图对如上构成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0的卷筒物的接合方法依次 说明。首先,在图1中,使输送装置16的链条66、66环绕移动,从而使夹持部件68如图 示那样位于新辊30的下方位置。接着,使新辊30的卷筒物54的前端部从新辊30回卷所 定量。接着,利用夹持部件68的两张板在整个区域夹持卷筒物54的全宽。由此,卷筒物54 的输送准备作业结束。接着,使链条66、66环绕移动而移动夹持部件68。由此,卷筒物54从新辊30回 卷。接着,卷筒物54的前端部被保持在切断接合单元14的下刃鼓44的规定位置。卷筒物 54处于用于接合的待机状态。图3表示卷筒物34卷取在卷取装置(未图示)上且卷筒物54处于用于接合的待 机状态。卷筒物34被连续卷取直至卷筒物34的剩余量变少为止。将各鼓42、44、46、48的 该配置状态设为原点(0° )。第一接合鼓46吸附保持接合带80,且第二接合鼓48吸附保 持接合带82。接下来,如图4所示,当旧辊的卷筒物34的剩余量变少时,各鼓42、44、46、48同步 旋转。图4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55°的状态。上刃鼓42和第一接合 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55°。另外,第二接合鼓48顺时针旋转 110°。如图4所示,在从原点旋转了 55°时,上刃鼓42与卷筒物34接触,且下刃鼓44与 卷筒物34隔着卷筒物54接触。接着,图5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112°后的状态。上刃鼓42 和第一接合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112°。如图5所示,在从原 点旋转112°旋转时,通过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夹压(捏夹)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接着,图6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118°后的状态。上刃鼓42和 第一接合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118°。如图6所示,在从原点 旋转118°时,在由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夹压(捏夹)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的状态下, 通过下刃鼓44与第一接合鼓46夹压(捏夹)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接着,图7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136°后的状态。上刃鼓42和第一接合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136°。如图7所示,在从原 点旋转136°时,在由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夹压(捏夹)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的状态 下,通过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同时切断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由此将卷筒物34切断为 卷取到卷取设备上的卷筒物34A和切断而剩余的卷筒物34B。另外将卷筒物54切断为与卷 筒物34A接合的卷筒物54A和废弃的卷筒物54B。 接着,图8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143°后的状态。上刃鼓42 和第一接合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143°。如图8所示,在从原 点旋转143°时,结束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对卷筒物34A、B和卷筒物54A、B的夹压(捏 夹)。如图2中说明的那样,上刃鼓42的外周部件42B在旋转方向上的切断刃42C的上游 侧具有台阶部42E。由此,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的间隙扩宽,上刃鼓42和下刃鼓44实际 上不夹压卷筒物34A、B和卷筒物54A、B。从而,卷筒物34B与卷筒物54A成为仅接触的状 态。接着,图9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203°后的状态。上刃鼓42和 第一接合鼓46以与下刃鼓44同步的方式从原点逆时针旋转203°。并且,在各鼓从143° 旋转至203°前,利用升降装置将引导辊36向下方向移动。随着引导辊36的移动,引导辊 36与下刃鼓44之间的卷筒物34B的输送路径变长。由此,实际上将卷筒物34B从卷筒物 54A上抽出。引导辊36的升降如图1中说明的那样通过升降装置进行。如图9所示,在从原点旋转203°时,第一接合鼓46所保持的接合带80被第一接 合鼓46和下刃鼓44夹压并粘贴在由卷筒物34A的后端与卷筒物54A的前端形成的接合部。 重要的是,在将接合带80粘贴在接合部前抽出卷筒物34B。 如图9所示,接合的卷筒物34A与卷筒物54A支承在下刃鼓44,而被输送至接合带 80的粘贴位置。从而,在本发明中,下刃鼓44起到引导部件的作用,因此不需要引导部件。 由此防止成为现有的卷筒物接合装置的问题的、因引导部件而产生的污染物。另外,卷筒物34B与卷筒物54A仅接触,而没有强烈密接。其结果是,在旧辊的卷 筒物34B与新辊的卷筒物54A不强烈摩擦的情况下抽出卷筒物34B。从而,防止因旧辊的卷 筒物的抽出而产生的污染物。另外,能够防止在旧卷筒物后端抽出时同时抽出新辊的卷筒 物前端这样的密接不良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引导辊36来抽出卷筒物34B。然而,并不局限于此,也 可以利用电动机反向旋转旧辊来抽出卷筒物34B。接着,图10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258°后的状态。如图10所 示,在从原点旋转258 °时,第二接合鼓48所保持的接合带82被第一接合鼓46与第二接合 鼓48夹压且粘贴到接合部。接合带82被粘贴在与粘贴有接合带80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 上。接着,图11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272°后的状态。如图11所 示,在从原点旋转272°时,结束第一接合鼓46与第二接合鼓48向接合部的夹压。并且,弓丨 导辊36为了回复到原始位置而向上方向移动。随着下刃鼓44的旋转,切断后的卷筒物54B 向下方落下。卷筒物54B以前端被部件68把持的状态通过链条环绕移动被输送直至下次 接合为止,从而在卷筒物输送装置16的上游侧被回收。或者也可以在下刃鼓44的下方设 置回收容器来回收切断后的卷筒物54B。
接着,图12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293°后的状态。如图12所 示,在从原点旋转293°时,卷筒物54A与各鼓42、44、46、48的接触结束。此时,卷筒物34A 的后端与卷筒物54A的前端的接合实际上完成。卷筒物54A接着卷筒物34A而被卷取到卷 取装置(未图示)上。引导辊36回复到原始位置。支承新辊的转台装置也与完成接合配 合而旋转。新辊向旧辊的位置移动,新辊的卷筒物变为旧辊的卷筒物。接着,图13表示下刃鼓44从原点(0° )顺时针旋转320°后的状态。如图13所 示,在从原点旋转320 °时,卷筒物54作为卷筒物34通过各鼓42、44、46、48之间,而被卷取 在卷取装置上。此时开始向第二接合鼓48供给接合带的准备。若进一步旋转各鼓42、44、48、48,则成为图3所示的初期状态而停止旋转。成为用 于将卷筒物彼此接合的待机状态。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需要进行引导以使接合时的卷筒物不偏离 卷筒物输送路径的引导部件,不会出现因该引导部件与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 不良情况。另外,也不会出现因引导部件与卷筒物摩擦而损伤卷筒物的不良情况。另外,在通过上刃鼓与下刃鼓同时切断旧辊的卷筒物和新辊的卷筒物后,减弱上 刃鼓与下刃鼓向两卷筒物的夹压力。在该状态下抽出切断后的旧辊的卷筒物,由此也不会 出现因旧辊的卷筒物与新辊的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灰尘等污染物的不良情况。

从而,能够防止灰尘等污染物以适于要求高清洁度(洁净度)的工序,提高接合精 度且提高卷筒物的质量。接下来,图14表示功能性薄膜的生产线的构成。生产线具备具有转台装置12和切 断接合单元14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0、涂敷装置60、干燥装置62、卷筒物的卷取装置64。通 过涂敷装置60在从旧辊26送出的卷筒物34的表面涂敷涂敷液。作为涂敷装置60例示了 金属型涂敷机,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使用棒式涂敷机、凹版涂敷机、辊式涂敷机(转送 辊涂敷机、逆转辊涂敷机等)、挤压涂敷机、喷泉型涂敷机(fountain coater)、帘式涂敷机、 浸渍涂敷机、喷雾涂敷机(spray coater)或滑动式料斗等作为涂敷装置。作为涂敷卷筒物 34的涂敷液,可以使用具有牢固涂敷性的涂敷液、干燥后具有防止反射性的涂敷液、含有液 晶混合物的涂敷液等。涂敷有涂敷液的卷筒物34被输送到干燥装置62。干燥结束后的卷筒物34由卷取 装置64卷取。作为干燥装置62,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分割成多个干燥区域的热风干 燥装置。可以在多个干燥区域的每一个中设定不同的干燥条件。除基于热风的干燥方法以 夕卜,还可以适用基于红外线的干燥方法。接着,通过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0进行旧辊26的卷筒物34与新辊30的卷筒物54 的切断接合。接着,新辊30向旧辊26的位置移动。新辊30变成旧辊26,通过涂敷装置60 在从旧辊26送出的卷筒物34的表面涂敷涂敷液。涂敷有涂敷液的卷筒物34被输送到干 燥装置62。干燥结束后的卷筒物34由卷取装置64卷取。这样,连续制造功能性薄膜。卷 取装置64具备转台机构,能够连续卷取卷筒物。实施例以下,例举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在以30m/分送出的旧辊26的卷筒物34的表面由棒式涂敷机以15cc/m2涂敷具有牢固涂敷性的涂敷液,在80°C下干燥3分钟,由卷取装置64卷取干燥结束后的卷筒物34。 接着,使用图1所示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10进行卷筒物的对接接合。上刃鼓42的直径为 351. 9mm,下刃鼓44的直径为351. 9mm,第一接合鼓46的直径为352. 5mm。上刃鼓42的表 面的台阶为5mm。卷筒物使用宽度为1490mm且厚度为80 μ m的TAC (三醋酸纤维素)。 通过光显示器(light scoope)目视观察了由旧辊的卷筒物的后端与新辊的卷筒 物的前端构成的接合部、切断后的旧辊的卷筒物的前端。图15表示观察结果。如图15所 示,在距卷筒物34A的后端IOOOmm的范围内、距卷筒物54A的前端4000mm的范围内、距卷 筒物34B的前端IOOOmm的范围内几乎观察不到擦伤划痕100。接着,新辊30向旧辊26的位置移动。新辊30成为旧辊26,在从旧辊26送出的 卷筒物34的表面由棒式涂敷机以15cc/m2涂敷具有牢固涂敷性的涂敷液,在80°C下干燥3 分钟,由卷取装置64卷取干燥结束后的卷筒物34。[比较例1]使用日本特开2007-62952号公报所示的卷筒物接合装置来进行卷筒物的对接接 合。使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卷筒物,且输送速度相同。图16表示观察结果。如图16所示,在距卷筒物34A的后端400 600mm的范围 内,在卷筒物34A的整个宽度上产生了长2mm、间距5mm的擦伤划痕101。另一方面,在卷筒 物54A上,在距前端500 600mm的范围内产生了长80mm、间距8mm的擦伤划痕102。在距 前端1100 1200mm的范围内产生了长50mm、间距15mm的擦伤划痕103。在距前端1400 4000mm的范围内产生了长500mm以上、间距IOmm的擦伤划痕104。另外,在距卷筒物34B 的前端IOOOmm的范围内产生了长1000mm、间距3mm的擦伤划痕105。在比较例1中,产生 大量的的擦伤划痕,因此从卷筒物削落的灰尘造成污染物。在实施例1中,几乎观察不到擦伤划痕,因此可以理解为卷筒物34A、34B、54A不与 引导部件摩擦,且在抽出卷筒物34B时卷筒物34B不与卷筒物54A摩擦。在实施例1中,不 会出现引导部件与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的灰尘、旧卷筒物与新卷筒物摩擦而产生的灰尘等, 因此不会出现产生污染物的不良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转台机构,其将第一及第二辊支承为能够旋转,从而能够使卷绕有第一卷筒物的第一 辊和卷绕有第二卷筒物的第二辊回卷;切断接合机构,其切断、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和所述第二卷筒物; 抽出机构,其用于在利用接合带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与所述第二卷筒物前,将没有与 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而剩余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部分抽出, 所述切断接合机构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且具有切断刃的上刃鼓; 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下侧且具有切断刃的下刃鼓; 保持接合带且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的接合鼓, 所述上刃鼓、所述下刃鼓和所述接合鼓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速度同步驱动,所述上刃鼓与所述下刃鼓构成为将所述第一卷筒物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卷筒物的前 端部在夹压的状态下同时切断而形成接合部,在切断后减弱向所述第一卷筒物与所述第二 卷筒物的夹压力,所述下刃鼓与所述接合鼓构成为在夹压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所述后端部和第 二卷筒物的所述前端部的状态下,在所述接合部粘贴所述接合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其中,所述抽出机构是升降机构,其配置在所述转台机构与所述上刃鼓之间,对没有接合而 剩余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部分进行升降,从而变更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的所述第一 卷筒物的输送路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其中,所述抽出机构是电动机,其使所述第一辊反转而将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的所述 第一卷筒物向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
4.一种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卷绕有第一卷筒物的第一辊和卷绕有第二卷筒物的第二辊以能够回卷的方式配置 到能够旋转的转台机构上的步骤; 回卷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步骤;利用具有切断刃且相对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的上刃鼓、具有切断刃且相对 于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下侧的下刃鼓将所述第一卷筒物的后端部和所述第二卷筒物 的前端部在夹压的状态下同时切断而形成接合部的步骤;在形成所述接合部后减弱所述上刃鼓与所述下刃鼓向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和所 述第二卷筒物的夹压力,并将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而剩余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部分 抽出的步骤;利用保持接合带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及第二卷筒物的输送路径配置在上侧的接合鼓和 所述下刃鼓在夹压切断后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所述后端部和第二卷筒物的所述前端部的 状态下,在所述接合部粘贴接合带的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其中,抽出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步骤包括变更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的所述第一卷筒物的输送路径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其中,抽出所述第一卷筒物的步骤包括将没有与所述第二卷筒物接合的所述第一卷筒物向 与输送方向相反的方向抽出的步骤。
7.一种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回卷第一卷筒物,在所述第一卷筒物上涂敷涂敷液,将所述涂敷液干燥的步骤; 通过权利要求4 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合方法接合所述第一卷筒物与第二卷筒物的步骤;回卷所述第二卷筒物,在所述第二卷筒物涂敷涂敷液,将所述涂敷液干燥的步骤。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产生灰尘等污染物、提高接合精度且提高卷筒物的质量的卷筒物的接合装置、卷筒物的接合方法及功能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中,由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同时切断旧辊(26)的卷筒物(34)和新辊(30)的卷筒物(54)。减弱上刃鼓(42)与下刃鼓(44)向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的夹压力,从而抽出切断后的卷筒物(34)。通过下刃鼓(44)输送切断后的卷筒物(34)和卷筒物(54),由下刃鼓(44)与第一接合鼓(46)夹压且将保持在第一接合鼓(46)上的接合带粘贴在卷筒物(34)的后端与卷筒物(54)的前端而进行接合。
文档编号B65H19/18GK102040113SQ20101051747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0日
发明者松村善仁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