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料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
背景技术:
现在,铝管线最为常见的放料方式是将其盘旋于放料盘后,将放料盘竖直放置,铝管线由外进行放料,即随放料盘旋转不断抽动铝管线。这种结构设置存在不合理性,在放料的过程中,现有铝管线放料方式由于外界拉力和铝管线自身转动存在时间差,尤其是瞬间拉力作用下,铝管线管体之间因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从而极容易造成铝管线管体拉伤损坏,成品率降低,造成极大浪费;为缓解这一矛盾,人们主要采用在铝体之间加设垫隔纸进行保护,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但操作复杂,费时费力,从而生产效率低下,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成成本低,但放料效果好的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旋转盘,旋转盘竖直设立,旋转盘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套,导向套下方设有放料盘,所述放料盘内设有沉重装置。其中,所述沉重装置包括一个导向沉重球和至少一个沉重球。其中,所述放料盘由托板和盖板卡接而成。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旁设有一校直下料机。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盘、导向套以及沉重装置共同作用, 即铝管线依次穿过沉重装置、导向套,经旋转盘放料,有效地解决了铝管线管体之间因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损坏管体的技术难题,另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校直下料机;2、旋转盘; 3、导向套;4、支撑架;5、沉重球;6、导向沉重球;7、放料盘;8、盖板;9、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顶部设有旋转盘2,旋转盘2竖直设立,以便旋转盘2在竖直面内实施活动旋转。本实用新型旋转盘2 —般采用塑胶材料制成,以减小旋转盘2的重量,旋转更灵活;需要进一步理解的是,为有效旋转盘2的承重能力和牢固度,旋转盘2由金属材料制作自然也可。所述旋转盘2下方的支撑架4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套3,用于穿设有铝管线,实现铝管线的顺利下料。本实用新型设有两个导向套3,导向套3的个数可依据旋转盘2的高度而设定,旋转盘2越高,导向套3设置的数量可越多,反之,旋转盘2越低,导向套3设置的数量可越少。所述导向套3下方设有放料盘7,所述放料盘7内设有沉重装置,所述沉重装置包括一个导向沉重球6和至少一个沉重球5。所述放料盘7由托板9和盖板8卡接而成,用于绕放铝管线。所述支撑架4旁设有一校直下料机1,用于牵引校直铝管线。工作原理放料盘7内的铝管线线头,依次穿过导向沉重球6、沉重球5,经导向套 3,绕过旋转盘2,牵直校直下料机1,在校直下料机1牵引力的作用下,绕放于放料盘7内的铝管线下料。导向沉重球6主要起导向和沉重作用,沉重球5主要起沉重作用,使铝管线始终取于竖直状态,同时可以有效缓解校直下料机1的瞬间拉力对铝管线的破坏性影响。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盘、导向套以及沉重装置共同作用,即铝管线依次穿过沉重装置、导向套,经旋转盘放料,有效地解决了铝管线管体之间因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损坏管体的技术难题,另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G),所述支撑架(4)上设有旋转盘0),旋转盘( 竖直设立,旋转盘( 下方的支撑架(4)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套(3), 导向套C3)下方设有放料盘(7),所述放料盘(7)内设有沉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重装置包括一个导向沉重球(6)和至少一个沉重球(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盘(7)由托板(9)和盖板(8)卡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4)旁设有一校直下料机(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放料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抽式铝管线放料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有旋转盘,旋转盘竖直设立,旋转盘下方的支撑架上设有至少一个导向套,导向套下方设有放料盘,所述放料盘内设有沉重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盘、导向套以及沉重装置共同作用,即铝管线依次穿过沉重装置、导向套,经旋转盘放料,有效地解决了铝管线管体之间因为受力不均造成相互摩擦而损坏管体的技术难题,另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65H57/00GK202130913SQ20112018298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31日
发明者励淑平, 李大军 申请人:宁波正霖制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