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吸管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包装吸管过程中使用的吸管自动下料机。
背景技术:
随着包装业的发展进步,传统的手工套袋包装方式被半自动包装机所代替,而全自动包装机又完全取代半自动包装机。吸管包装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置不同的数量,有单支吸管包装、多支吸管包装机、能够自动计数的吸管包装机等。传统的手工包装方式,用人多、损耗大、成本高、效率低;自动化包装机的应用,节约了劳动力成本、提高包装效率,增加利润、减少破损与二次污染等。此外,完善机体自动化程度、简化机体结构和操作步骤、提高运作效率,也是吸管包装机发展的重要内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简化机体结构、提高吸管下料机运作时的稳定性,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下料过程流畅而稳定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一种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包括由机架支撑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下部的下料通道的下端口设置有移动盖板,且在靠近下端口的位置、移动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挡片,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移动盖板开启的动力组件、控制移动盖板闭合的复原组件,所述移动盖板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 另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料斗上半部分的储料槽与下半部分的下料通道之间通过两个倾斜设置的斜底面过渡,其中左边的斜底面A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右边的斜底面B所处的位置高度。有高度落差的两个斜面能够减缓下料通道入口处吸管的拥堵情况,再配合顺理片的疏通作用,能够消除下料通道堵塞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复原组件位于机架的右边,其中复位组件的一根定轴固定于料斗下方、下料通道右边的机架上,定轴上活动连接复位连杆,复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的右边连接,并且还有一横向设置的复位弹簧的左端连接在复位连杆的中部,该复位弹簧的右端固定在机架上。移动盖板在开启状态时,与移动盖板左边相连的联动杆处于竖直状态,移动盖板右边的复位弹簧受到向左的拉力产生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在闭合移动盖板时提供了足够的回复力。作为优选,所述的动力组件位于机架的左边,其中动力组件的一根转轴固定于料斗下方、下料通道左边的机架上,转轴下端连接一根短杆,该短杆的下端活动连接一根竖向设置的联动杆,该联动杆的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横向的外接拉杆,在其中部偏下的位置被一根固定于机架上的定轴垂直穿过,所述联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的左边连接。外接拉杆受力后,向外拉动联动杆,联动杆由竖直状态变成倾斜状态,同时与联动杆下端连接的移动盖板随着联动杆的倾斜向右侧移动[0008]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若干顺理片。顺理片位于下料通道的左侧,靠近通道上端,随着转轴转动,在移动盖板开启的瞬间,顺理片一角转向面板上挖空的位置,从下往上拨动位于下料通道入口处的吸管。作为优选,所述的移动盖板的板面中部设置有出管口,该出管口的形状大小根据吸管的尺寸确定。作为优选,所述的挡片水平横向固定在复原连杆的下部,并且在下料通道右侧面板上设置有一道与所述挡片相对应的开口 ;当移动盖板开启时,挡片随着向左移动,并且从该开口插入下料通道内,阻挡吸管继续下落,保证吸管数量的准确性。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连杆机构作为动力传递机构,并且利用复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闭合移动盖板时提供回复力,实现了结构简化、易于操作、节约能源和降低生产劳动成本。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顺理片,该顺理片配合移动盖板的开合运动,以与开合运动相同的频率对位于下料通道入口处的吸管进行疏通、整理,以避免吸管倾斜堵塞下料通道。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盖板开启时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盖板闭合时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中标号为1、机架;2、料斗;3、下料通道;4、移动盖板;5、挡片;6、定轴;7、复位连杆;8、复位弹簧;9、短杆;10、联动杆;11、外接拉杆;12、出管口 ;13、开口 ;14、顺理片; 15、斜底面;16、转轴;17、磁头;18、连杆;19、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包括由机架1支撑的料斗2,料斗2上半部分的储料槽与下半部分的下料通道3之间通过两个倾斜设置的斜底面15过渡,其中左边的斜底面15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右边的斜底面15所处的位置高度。所述下料通道3的下端口设置有移动盖板4,其板面中部设置有出管口 12 ;所述移动盖板4 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复原组件连接。所述复原组件位于机架1的右边,其中复位组件的一根定轴6固定于料斗2下方、 下料通道3右边的机架1上,定轴6上活动连接复位连杆7,复位连杆7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4的右边连接,并且还有一横向设置的复位弹簧8的左端连接在复位连杆7的中部,该复位弹簧8的右端固定在机架1上;所述复原连杆的下部水平横向固定一挡片5,并且在下料通道3右侧面板上设置有一道与所述挡片5相对应的开口 13。所述的动力组件位于机架1的左边,其中动力组件的一根水平纵向的转轴6固定于料斗2下方、下料通道3左边的机架1上,转轴6下端固定连接一根短杆9,该短杆9的下端活动连接一根竖向设置的联动杆10,该联动杆10的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横向的外接拉杆11,在其中部偏下的位置被一根固定于机架1上的定轴6垂直穿过,所述联动杆10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4的左边连接;有两片互相平行的顺理片14固定在转轴9上,随着转轴 9转动。图2中,外接拉杆11受到外力作用时,联动杆10处于竖直状态,移动盖板4左移, 其出管口对准下料通道3 口,吸管瞬间下落;同时,短杆9向右转,转轴16逆时针转动,两片顺理片14向右转,拨动吸管,挡片5插入下料通道3内,挡住其他吸管。图1中,外力消失后,联动杆10倾斜,移动盖板4右移,封闭下料通道3 口,挡片5 推出;同时短杆9向左转,转轴16顺时针转动,两片顺理片14向左转出下料通道13。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的区别点在于,所述外接拉杆10的端部活动连接一根竖直设置的、上端带有磁头17的连杆18,连杆18上方有一电磁铁19固定在机架1上。通电时,连杆18上端的磁头17被电磁铁19吸引,连杆18向上运动,带动了与之相连的外接拉杆11、联动杆10,开启移动盖板4 ;断电时,连杆18下落,外接拉杆11、联动杆 10均恢复到原先的位置,闭合移动盖板4。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包括由机架(1)支撑的料斗(2),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下部的下料通道(3)的下端口设置有移动盖板(4),且在靠近下端口的位置、移动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挡片(5),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移动盖板开启的动力组件、控制移动盖板闭合的复原组件,所述移动盖板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复原组件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上半部分的储料槽与下半部分的下料通道之间通过两个倾斜设置的斜底面过渡,其中左边的斜底面(15) 所处的位置高度高于右边的斜底面所处的位置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原组件位于机架的右边,其中复位组件的一根定轴(6)固定于料斗下方、下料通道右边的机架上,定轴上活动连接复位连杆(7),复位连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的右边连接,并且还有一横向设置的复位弹簧(8)的左端连接在复位连杆的中部,该复位弹簧的右端固定在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组件位于机架的左边,其中动力组件的一根转轴(16)设置在料斗下方、下料通道左边的机架上,转轴上连接一根短杆(9),该短杆下端活动连接一根竖向设置的联动杆(10),该联动杆的中部偏上位置设置有横向的外接拉杆(11),在其中部偏下的位置被一根固定于机架上的定轴垂直穿过,所述联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盖板的左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上还固定有若干顺理片(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盖板的板面中部设置有出管口(12)。
7.根据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所述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片水平横向固定在复原连杆的下部,并且在下料通道右侧面板上设置有一道与所述挡片相对应的开口(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吸管的设备,尤其是一种包装吸管过程中使用的吸管自动下料机,主要为简化机体结构、提高吸管下料机运作时的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下料过程流畅而稳定的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其具体方案为一种吸管包装自动下料机,包括由机架支撑的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下部的下料通道的下端口设置有移动盖板,且在靠近下端口的位置、移动盖板的上方设置有挡片,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控制移动盖板开启的动力组件、控制移动盖板闭合的复原组件,所述移动盖板一端与动力组件连接,另一端与复位组件连接。
文档编号B65B35/30GK202295391SQ2011203516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8日
发明者张一为 申请人:金华万得福日用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