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229阅读:3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尤其涉及用于将可剥离地贴附于长条状衬底膜的整个面上的覆盖膜等的塑料膜从衬底膜上剥离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挠性配线基板是以薄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聚酯薄膜为基膜(base film)而制作的,在其表面贴附有构成电子电路的铜箔。而且,在电子电路直接安装有电子零件,此外电子电路被以覆盖膜覆盖。而且,这种挠性配线基板的特征为薄且柔软可自由弯曲,但是在其上搭载零件或连接于连接器的情况下,有时也需要有某种程度的厚度与硬度。因此,为了确保基膜的一部 分区域的刚性,则对基膜贴附具有规定的形状与大小的补强板。在制造上述挠性配线基板的工序中,作为在基膜上的应覆盖的电子电路上贴附覆盖膜的前阶段的工序,首先需通过手工操作将已被预切的覆盖膜从衬底膜上剥离。而且,针对补强膜也同样需要通过手工操作将补强膜从衬底膜上剥离。如此通过手工操作将覆盖膜或补强膜(以下仅对覆盖膜进行说明)从衬底膜Wm上进行剥离,这在实现挠性配线基板制造的自动化方面成为了较大的障碍。而且,在从衬底膜上剥离覆盖膜时,若想相对于衬底膜的面垂直地拉起覆盖膜,则需要较大的剥离力。作为用于解决这种课题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例如存在专利文献I所公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以下称为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图13是表示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构成的图。如图13所示,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构成具备基台桌1,在上端部具有大致水平的导引面;可动剥离单元5,可沿着该基台桌I的导引面在前后(箭头x-x’方向)往复移动于规定范围之间,并在顶端配设有剥离部9 ;驱动装置(由滚珠螺杆7、伺服马达8等构成),用于对该可动剥离单元5进行往复驱动;吸附保持装置35,对可剥离地贴附于衬底膜Wm且被预切成规定大小的塑料膜(当作覆盖膜Wc)进行吸附保持;夹紧装置45,设置于基台桌I侧,可夹住贴附于衬底膜Wm的覆盖膜Wc ;及夹紧装置50,设置于可动剥离单元5侧,可夹住剥离覆盖膜Wc后的衬底膜Wm。此外,也将贴附于衬底膜Wm的状态的覆盖膜Wc称为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专利文献I :国际公开第W02009/0750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由于“在由吸附保持装置35吸附保持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状态下,通过可动剥离单元5向X方向移动,从而使可动剥离单元5的剥离部9以锐角的剥离角度从衬底膜Wm上剥离被预切的覆盖膜Wc”,因此可得到能以较小的力顺利地从衬底膜Wm上剥下覆盖膜Wc的优良效果。但是,在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也有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在覆盖膜Wc与衬底膜Wm的贴附力大的情况下,或者由于覆盖膜Wc的材质及衬底膜Wm的材质、以及由于贴附剂的种类等而无法从衬底膜Wm上适当地剥离覆盖膜Wc。而且,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是在覆盖膜Wc处在衬底膜Wm的下侧的状态下由吸附保持装置35吸附保持。因此,从衬底膜Wm上剥离后的覆盖膜Wc成为贴附面朝向上侧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被滑台34沿着横跨线移送到基膜(未图示)的正下方,暂且被暂时压接于基膜的规定位置。如此,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在将从衬底膜Wm上剥离的覆盖膜Wc暂时压接于基膜时,基膜位于上侧,被暂时压接的覆盖膜Wc位于下侧,从而在与重力相反的方向上将覆盖膜Wc暂时压接于基膜。当然这种构成虽然也有较佳的场合,但是相反地也存在以下情况,即作为暂时压接目的地的基膜位于下侧,被暂时压接的覆盖膜Wc位于上侧,从而在重力方向上使覆盖膜Wc暂时压接于基膜,这样,在实现挠性配线基板制造的自动化方面将会令人满意。在此,为了使被暂时压接的覆盖膜Wc位于上侧,从而在重力方向上将覆盖膜Wc暂时压接于基膜,优选以下构成在覆盖膜Wc位于衬底膜Wm的上侧的状态下移动基台桌I 上,由吸附保持装置35从上侧吸附覆盖膜Wc。即,在此情况下,剥离衬底膜Wm后的覆盖膜Wc呈在贴附面朝向下侧的状态下被吸附保持于吸附保持装置35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被移送到基膜(未图示)的正上方,覆盖膜Wc在重力方向上下降后被暂时压接于基膜。但是,若是如此构成,这样则因为由吸附保持装置35进行的吸附动作与重力呈相反的方向,因此也存在覆盖膜Wc的吸附保持变得不稳定的情况。因此存在以下课题在由吸附保持装置35吸附保持覆盖膜Wc的状态下从衬底膜Wm上剥离覆盖膜Wc时,如上所述,在覆盖膜Wc与衬底膜Wm的贴附力较大时等,也有可能无法从衬底膜Wm上适当地剥离覆盖膜Wc。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的塑料膜的
剥离装置。(I)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为,在使塑料膜可剥离地贴附于衬底膜的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在所述衬底膜为下侧的状态下沿着移动路移动的过程中,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所述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基台桌,具有沿着所述移动路形成于所述移动路的下侧的大致水平的导引面;可动剥离单元,具有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所述塑料膜的剥离部,可沿着所述基台桌的所述导引面在规定范围内向所述移动路的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进行往复移动;切断机构部,具有配设在横穿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的切断刀,在留下所述衬底膜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塑料膜,从而形成在沿着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具有规定尺寸的塑料膜片;及保持装置,具有装拆自如地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保持板,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时,通过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且通过在由所述保持装置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状态下使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从而从所述塑料膜片上剥下所述衬底膜。根据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通过具有呈上述构成的可动剥离单元,能够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另外,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是在使所述衬底膜为下侧的状态下沿着移动路移动的过程中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所述塑料膜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而且通过具有呈上述构成的切断机构部,从而也能够使用已被预剥离的塑料膜(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塑料膜)。这是因为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构成是在塑料膜位于衬底膜的上侧的状态下进行移动,因此被预剥离的塑料膜不会下垂等,能够在正常的状态下进行移动,而且,通过具有呈上述构成的切断机构部,能够在即将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之前切断塑料膜。S卩,这是因为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需要在即将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之前切断。这是因为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塑料膜如果被预先切断(预切),在移动过程中,被预切的各个覆盖膜片则有可能被从衬底膜上剥下,无法进行适当的移动,同时在移动过程中各个覆盖膜片有可能变得散乱。此外,在本发明中,所谓“装拆自如地保持塑料膜片”当然是通过真空吸附等来保持塑料膜片,例如也包括利用静电保持塑料膜片,若能装拆自如地保持塑料膜,则无特别限定。
(2)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作为用于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向所述移动 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构成,优选配设用于卷绕所述衬底膜的卷绕卷筒,由该卷绕卷筒给予所述衬底膜卷绕力。通过如此构成,可确实给予衬底膜抵抗可动剥离单元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3)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作为用于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构成,优选配设用于暂时固定所述衬底膜的固定机构,由该固定机构暂时阻止所述衬底膜移动。通过如此构成,也可以确实给予衬底膜抵抗可动剥离单元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此外,作为固定机构,可例举可夹住衬底膜的夹持器或夹住衬底膜而配设的夹持辊等。(4)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剥离部具有平面,将所述衬底膜沿着该衬底膜的底面进行支撑;倾斜面,与该平面成锐角;及衬底膜折回部,形成于所述平面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将在接触所述平面的状态下移动的衬底膜折回90度以上。通过可动剥离单元具有这种剥离部,可容易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即,通过给予衬底膜抵抗可动剥离单元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且通过在塑料膜片由保持装置保持的状态下使可动剥离单元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从而给予衬底膜在衬底膜折回部折回90度以上的张力。据此,可容易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5)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还具有预剥离机构部,设置为比所述可动剥离单元还靠所述移动路后方侧,为了使所述塑料膜容易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而进行预剥离。通过具有这种预剥离机构部(以下也称为第一预剥离机构部),可从衬底膜上对塑料膜片进行预剥离,能够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因此,当在由吸附保持装置吸附保持塑料膜片的状态下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时,即使吸附保持装置进行的吸附动作与重力呈相反的方向,也能够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6)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预剥离机构部具有在横穿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突设的刮刀状的剥离板,在该剥离板的顶端部仅插入所述衬底膜与前述塑料膜之间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使用。通过第一预剥离机构部具有这种构成,只要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沿着移动路移动下去,就能够从衬底膜上自动地对塑料膜进行预剥离。
(7)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剥离板具有夹着所述移动路配设于一侧的第一剥离板和配设于另一侧的第二剥离板,所述第一剥离板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剥离板的顶端部的间隔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通过如此夹着移动路将剥离板配设于两侧,可对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的两侧部进行预剥离,据此,能够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而且,由于第一剥离板的顶端部与第二剥离板的顶端部的间隔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因此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的宽度方向的预剥离量。(8)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切断机构部具有顶端部预剥离机构部,在形成所述塑料膜片时,沿着所述切断刀的切断线吸附该塑料膜片的后续的塑料膜的顶端部并进行预剥离。通过切断机构部具有这种顶端部预剥离机构部(以下也称为第二预剥离机构部),从而由切断机构部切断的塑料膜片成为其顶端部在横穿移动路的方向上被预剥离的状态。据此,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时,可更确实地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此外,通 过组合该第二预剥离机构部与第一预剥离机构部,从而在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片时,能够以更小的力适当地进行剥离。(9)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保持装置可在所述保持板上安装保持区域设定板,保持区域设定板能够根据沿着所述塑料膜片的移动路的方向的尺寸而设定用于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保持区域。由于可在保持板上安装这种保持区域设定板,因此不管沿着塑料膜的移动路的方向的尺寸如何,可一片一片地确实保持塑料膜片。(10)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优选所述塑料膜为覆盖膜。覆盖膜是为了保护安装于基膜等的电子电路而使用的,在从衬底膜上剥离这种覆盖膜时可应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据此,可确实且有效率地从衬底膜上剥离覆盖膜。(11)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还优选所述塑料膜为补强膜。补强膜是为了确保基膜等的刚性而使用的,在从衬底膜上剥离这种补强膜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据此,可确实且有效率地从衬底膜上剥离补强膜。(12)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中,还优选所述塑料膜为触摸面板用膜等。触摸面板用膜是为了贴附于电子器件的显示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等从而将信息输入该电气器件而使用的。在从衬底膜上剥离这种触摸面板用膜时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据此,可确实且有效率地从衬底膜上剥离触摸面板用膜。


图I是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构成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构成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构成的图。图4(a)、(b)是表示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中的第一剥离板410及第二剥离板420与覆盖膜Wc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由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预剥离的覆盖膜Wc的图。图6是表示可动剥离单元200中的剥离部230的构成的图。图7 (a)、(b)、(c)、(d)是模式地表示利用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的切断动作与利用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的顶端部的预剥离动作的图。图8是表示配设于吸附板710的下端面的很多个负压吸附口 711的图。图9(a)、(b)、(C)是用于说明吸附板710的吸附区域大小的设定例的图。图10 (a)、(b)、(c)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动作例的图。
图11 (a)、(b)、(c)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动作例的图。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的构成的主视图。图13是表示以往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的构成的图。符号说明100-基台桌;110-导引面;131、132-导轨;200_可动剥离单元;210_可动板;220-切断用支撑台座部;230-剥离部;231-平面;232_倾斜面;233_衬底膜折回部;240-第二夹紧装置;250_第三夹紧装置;300_驱动装置;400_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10_第一剥离板;420_第二剥离板;500_第一夹紧装置;600_切断机构部;640_切断刀;660_第二预剥离机构部(顶端部的预剥离机构部);700-吸附保持装置;710_吸附板;750_吸附区域设定板;810_输送卷筒;820_卷绕卷筒;A-移动路;Wc-覆盖膜;Wm-衬底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方式一图I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主视图。而且,图2是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俯视图。此外,在以下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设塑料膜
为覆盖膜。如图I及图2所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包含基台桌100,具有导引面110,在使可剥离地贴附于衬底膜Wm的覆盖膜Wc (也称为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衬底膜Wm为下侧的状态下,导引面110大致与移动路A(参照图2)平行;可动剥离单元200,可沿着基台桌100的导引面110在规定范围内向移动路A的前方侧(箭头X方向且也称为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A的后方侧(箭头X’方向且也称为移动路后方侧)进行往复移动;驱动装置300,用于使可动剥离单元200进行往复移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设置于比可动剥离单元200还靠移动路后方侧的基台桌100,为了使覆盖膜Wc容易从衬底膜Wm上剥离而进行预剥离;第一夹紧装置500,固定于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的移动路前方侧的基台桌100 ;切断机构部600,设置于基台桌100,在横穿移动路A的方向(为正交方向)上将已被预剥离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以留下衬底膜Wm的状态进行切断;保持装置700,可装拆自如地保持由切断机构部600切断的一片切断完毕的覆盖膜(称为覆盖膜片);输送卷筒810,输送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 ;及卷绕卷筒820,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已被剥离的衬底膜Wm进行卷绕。
此外,设可装拆自如地保持覆盖膜片的保持装置700为吸附并保持(称为吸附保持)塑料膜片的吸附保持装置,以下称为吸附保持装置700。而且,移动路A不是作为构成要素而存在,而是假想表示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所移动的区域,在图2中以浅灰色表示移动路A。另外,在基台桌100的导引面110沿着导引面110设置有架台120。而且,在架台120之上隔着适当的间隔架设有平行的两条直线状的导轨(guide rail) 131、132(参照图2)。可动剥离单元200具有可沿着导轨131、132向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往复移动的可动板210 ;固定于该可动板210的顶面侧的切断用支撑台座部220 ;配设于切断用支撑台座部220的移动路前方侧的端部的剥离部230 (详细见后述)。此外,切断用支撑台座部220是在切断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时从下侧支撑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构件,可与可动板210 —起向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往复移动。
而且,可动剥离单元200具有比切断机构部600还靠移动路后方侧且被固定于可动板210的第二夹紧装置240 ;比剥离部230还靠移动路前方侧且被固定于可动板210的第三夹紧装置250 ;被固定于第三夹紧装置250与剥离部230之间的可动板210的转向辊260 ;被固定于可动板210的移动路前方侧的顶端部的支撑台座部270。此外,支撑台座部270是为了在吸附保持装置700下降的状态下吸附保持覆盖膜片时从下方向支撑覆盖膜片的构件。但是,前述的第一夹紧装置500为可设定为对通过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呈夹紧状态或非夹紧状态的任一个的夹子(clamp),在可动剥离单元200为了将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送向移动路前方侧而向移动路前方侧移动时,以成为非夹紧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在可动剥离单元200为了将覆盖膜Wc从衬底膜Wm上剥离而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时,以成为夹紧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另一方面,第二夹紧装置240为可与可动剥离单元200 —起往复移动且可设定为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呈夹紧状态或非夹紧状态的任一个的夹子,第三夹紧装置250为可与可动剥离单元200 —起往复移动且可设定为对覆盖膜Wc被剥离后的衬底膜Wm呈夹紧状态或非夹紧状态的任一个的夹子。而且,上述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进行如下动作在可动剥离单元200为了将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送向移动路前方侧而向移动路前方侧移动时,以成为夹紧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在可动剥离单元200为了将覆盖膜Wc从衬底膜Wm上剥离而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时,以成为非夹紧状态的方式进行动作。此外,针对第一夹紧装置500、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的具体的动作,后面将进行说明。驱动装置300具有被固定于可动剥离单元200的可动板210的下端侧的螺母(nut)(未图示);螺合于该螺母的滚珠螺杆310 ;用于使滚珠螺杆310向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伺服马达320。通过对伺服马达320进行运转控制,如此构成的驱动装置300可以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在基台桌100的导引面110上在规定范围内向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进行往复移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具有夹着移动路A配设于一侧(图2中的箭头y方向侧)的第一剥离板410,与配设于另一侧(图2中的箭头y’方向侧)的第二剥离板420。第一剥离板410及第二剥离板420是在各自的顶端部411、421仅插入衬底膜Wm与覆盖膜Wc之间规定长度的状态下而使用的。此外,第一剥离板410的顶端部411与第二剥离板420的顶端部421的间隔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中,第一剥离板410的顶端部411与第二剥离板420的顶端部421的间隔被设定为“d” (参照图4)。当以覆盖膜Wc的宽度为D时(参照图4),此时间隔d为D/3。据此,若覆盖膜Wc通过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则会在中央部留下“D/3”的宽度,从而两侧部沿着移动路A从衬底膜Wm上被预剥离。切断机构部600具有夹着可动剥离单元200而被固定于基台桌100上的支柱610、620 ;被支柱610、620支撑且可进行上下方向(箭头z_z’方向)的往复移动的切断刀安装板630 ;在与移动路A正交的方向上安装在切断刀安装板630下端面的直线状的切断刀640 ;使切断刀安装板630在上下方向(箭头z-z’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切断驱动部650 ;比切断刀640还靠移动路后方侧且沿着切断刀640而配设的负压吸引部660。
切断刀640是在正交于移动路A的方向上以留下衬底膜Wm的状态切断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构件,在切断覆盖膜Wc时,为了能确实切断覆盖膜Wc,切断刀640被设定为可下降到略微咬入衬底膜Wm的程度。负压吸引部660具有沿着切断刀640配设的复数个(设为4个)负压吸引口661飞64和连接于负压吸引口 661飞64的空气吸入用管(未图示)以及负压产生装置(未图示)。该负压吸引部660是如下构件,在由切断刀640切断存在于比切断刀640还靠移动路前方侧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时,通过沿着切断刀640的切断线吸引存在于比切断刀640还靠移动路后方侧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 (后续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部,从而将该后续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部从衬底膜Wm上进行预剥离。如此,负压吸引部660具有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部进行预剥离的功能,以下称为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后面将对该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的动作进行说明。吸附保持装置700如图I所示,被配设为可沿着箭头z-z’方向往复移动,且可沿着省略图示的横跨线(图2中的箭头y-y’方向的线)往复移动。在该吸附保持装置700的顶端面(面向移动路A的面)配设有吸附板710。而且,在吸附板710的上端侧配设有吸附机构部720。该吸附机构部720配设有连接于负压产生装置(未图示)的负压吸引管721,721,· · ·。而且,在吸附板710的下端面(面向移动路A的面)呈网状配设有很多个负压吸引口 711,711,..·(参照图7),上述负压吸引口 711,711,..·通到负压吸引管721,721,.. ·。因此,通过负压产生装置工作,负压吸引口 711,711,...变成负压吸引状态,可吸附移动到该吸附保持装置700的位置的覆盖膜片。图3是表示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构成的图。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构成如下,用聚酰亚胺树脂或聚酯树脂(polyester resin)作成的覆盖膜Wc可剥离地贴附于用聚乙烯树脂(polyethylene resin)、聚酯树脂或麦拉薄膜(Mylar film)等作成的长条状的衬底膜Wm。图4(a)、(b)是表示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中的第一剥离板410与第二剥离板420与覆盖膜Wc的关系的图。图4(a)为俯视图,图4(b)为图4(a)中的a_a’线向视方向的剖视图。如图4(a)、(b)所示,因第一剥离板410的顶端部411与第二剥离板420的顶端部421的间隔为d(d=D/3),因此形成如下状态,第一剥离板410与第二剥离板420各自在覆盖膜Wc与衬底膜Wm之间仅插入D/3。此外,在图4(b)中表示被以虚线表示的圆包围的部分的放大图。若在这种状态下覆盖膜Wc向图示的箭头X方向即移动路前方侧移动,则覆盖膜Wc会在中央部留下d(d=D/3)的宽度,其两侧部被从衬底膜Wm上剥离下去,从而被预剥离。此夕卜,在覆盖膜Wc与衬底膜Wm之间插入第一剥离板410及第二剥离板420的操作是操作者以初始设定而进行的。图5是表示被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预剥离后的覆盖膜Wc的图。在图5中用灰色表示的区域为预剥离后的区域,如图5所示,覆盖膜Wc形成如下状态,在中央部留下d(d=D/3)的宽度,其两侧部以D/3的宽度从衬底膜Wm(在图5中未图示)上被预剥离。
此外,覆盖膜Wc即使被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预剥离,在通过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后,覆盖膜Wc的被预剥离后的部分也会再次成为接触衬底膜Wm的状态,但因为是被剥离过一次的状态,所以之后由吸附保持装置700与可动剥离单元200进行的实际的剥离动作变得容易。图6是表示剥离部230的构成的图。如图6所示,剥离部230具有在衬底膜Wm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箭头y-y’方向)整体上可滑动接触地支撑衬底膜Wm的底面(移动路A侧的面)的水平面231 ;对该水平面231成锐角Θ (优选θ=45度左右)的倾斜面232。而且,在剥离部230的顶端部(水平面231与倾斜面232的连接部)形成有衬底膜折回部233。由于剥离部230具有这种构成,所以衬底膜Wm在与剥离部230的水平面231相接的状态下向箭头X方向移动后,在衬底膜折回部233折回90度以上之后,通过转向辊260改变方向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此外,为了使衬底膜Wm可以顺利地在滑动接触状态下移动,优选剥离部230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例如特氟龙(teflon)(注册商标)等材料)构成。此外,进行从衬底膜Wm上剥离覆盖膜Wc的动作即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箭头X’方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动作时,吸附保持装置700 (在图6中未图示)呈下降状态且呈吸附保持覆盖膜Wc片的状态。图7(a)、(b)、(c)、(d)是模式地表示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的切断动作与由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的覆盖膜片的顶端部的预剥离动作的图。此外,图7是将图I中的切断机构部600的主要部分放大表示的图。图7(a)表示切断机构部600进行切断动作前的状态,图7 (b)表示切断机构部600正进行切断动作时的状态,图7 (c)表示切断动作结束且切断机构部600上升正要恢复到原来位置的状态,图7(d)表示被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顶端部的预剥离后的覆盖膜Wc2。此外,在图7(a)、图7(b)及图7(c)中,分别表示被虚线包围的圆R的放大图。此外,在图7中,将已被切断且位于比切断机构部600还靠移动路前方侧的一片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称为第一覆盖膜片WcI,将接在该第一覆盖膜片Wcl后面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为后续覆盖膜Wc。首先,如图7 (a)所示,切断机构部600位于比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还靠上方的位置,从该位置如图7(b)所示,切断机构部600向箭头z’方向下降,通过用切断刀640将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切断,从而形成第一覆盖膜片Wcl。而且,此时,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的负压吸引口 661飞64成为吸引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的状态。然后,切断动作结束且切断机构部要上升到原来位置(向箭头z方向上升)时,因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保持吸引动作,所以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被从衬底膜Wm上剥离(参照图7(c))。然后,当切断机构部600成为上升到原来位置的状态时,则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的吸引动作被解除。当吸引动作解除时,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则成为再次接触衬底膜Wm的状态,但因为是一时被剥离过的状态,所以之后由吸附保持装置700与可动剥离单元200进行的实际的剥离动作会变得容易。 图7 (d)是表示被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顶端部的预剥离后的覆盖膜Wc2的图,用灰色表示被预剥离后的区域。如图7(d)所示,被进行顶端部的预剥离后的覆盖膜Wc2成为以下状态,除了两侧部外,顶端部(用符号S表示的区域)也已被预剥离。图8是表示配设于吸附板710的下端面的很多个负压吸附口 711的图。如图8所示,负压吸附口 711在吸附板710的下端面呈网状配设有很多个。而且,在吸附板710的下端面,例如设有4处螺纹孔(screw hole) 712,其用于使吸附区域设定板750 (参照图9)的安装成为可能,吸附区域设定板750用于实现吸附区域大小的设定。图9(a)、(b)、(C)是用于说明吸附板710的吸附区域大小的设定例的图。图9 (a)表示将吸附板710下端面的大致全部区域作为负压吸引区域的情况,此情况与图8为相同状态。另外,图9(b)是表示吸附区域设定板750的一个例子的图,在该吸附区域设定板750上设有开口部751。而且,在吸附区域设定板750上,设有与设置在吸附板710上的螺纹孔712 一致的螺纹孔752,可利用螺丝钉安装于吸附板710。图9 (C)是表示将图9 (b)的吸附区域设定板750安装于图9 (a)的吸附板710后的状态的图。设图9(b)表示的吸附区域设定板750在沿着移动路A的方向上具有长度为L的开口部。因此,通过安装这种吸附区域设定板750,能够在移动路A的移动方向上仅将长度L的区域作为负压吸附区域而设定。这种吸附区域设定板750可依照以怎样的尺寸切断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而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此外,以下将由切断机构部600切断的一片一片的覆盖膜片的移动路方向的尺寸称为覆盖膜尺寸。例如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可形成具有10mnT350mm的覆盖膜尺寸的覆盖膜片,在目前的设定为形成具有IOOmm的覆盖膜尺寸的覆盖膜片的设定的情况下,将对应IOOmm的覆盖膜尺寸的吸附区域设定板750安装于吸附板710。据此,在覆盖膜尺寸较短的情况下,即使在设定为被切断的覆盖膜片被连续输送来的的情况下,也能一片一片适当地吸附保持被切断的覆盖膜片。此外,在设定为形成具有可形成的上限的覆盖膜尺寸(350mm或接近350mm的覆盖膜尺寸)的覆盖膜片的的情况下,则不安装吸附区域设定板750而进行吸附保持动作。其次,针对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动作例进行说明。图10(a)、(b)、(c)及图11(a)、(b)、(c)是模式地表示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动作例的图。此外,在图10及图11中仅表示对动作程序的说明所必要的主要构成要素,比图I及图2还简略化。但是,在与图I及图2相同的构成要素上标有相同的符号。
在被装设于输送卷筒810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部,连接有规定长度的弓丨导膜Wa,该引导膜Wa的顶端部在被从输送卷筒810向上方拉出后,在转向棍830处向水平方向进行方向转换,经过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固定于基台桌100的第一夹紧装置500、固定于可动剥离单元200的第二夹紧装置240、切断机构部600,并在剥离部230的衬底膜折回部233 (参照图6)折回90度以上,被如上架设后,在转向辊260处再次向水平方向进行方向转换。然后引导膜Wa之后被调整(set)为在转向辊840处向下方进行方向转换,经过夹持辊850 (参照图I)后被卷绕于卷绕卷筒820。而且,作为初始设定,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例如呈由操作者将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的第一剥离板410及第二剥离板420插入衬底膜Wm与覆盖膜Wc之间的状态。然后调整使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部PO处在可动剥离单元200中的剥离部230的衬底膜折回部233的位置(参照图10(a))。在图10(a)所示的状态下,当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切断动作时,覆盖膜Wc则被 切断。设由此处的切断动作形成的覆盖膜Wc (比切断刀640还靠移动路前方侧的覆盖膜Wc)为第一覆盖膜片Wcl。在进行这种切断动作时,由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对后续覆盖膜Wc、即应成为下一片覆盖膜片(设为第二覆盖膜片Wc2)的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进行预剥离。该顶端部的预剥离动作是在与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的切断动作的同时,在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的负压吸引口 661飞64吸引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的状态下通过切断机构部600上升而进行的。据此,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成为被从衬底膜Wm上剥离的状态(被预剥离的状态)。此外,此时各夹紧装置的状态如下,第一夹紧装置500为非夹紧状态(将非夹紧状态标示为“开”),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都为夹紧状态(将夹紧状态标示为“闭”)。而且,在此情况下,一片一片的覆盖膜片的尺寸(覆盖膜尺寸)在图10的例子中则相当于从剥离部230的大致顶端部的位置到切断刀640的距离。该覆盖膜尺寸可通过设定可动剥离单元200的移动量而在规定范围(例如100mnT350mm范围)内任意设定。此外,用“L”表示覆盖膜尺寸,此时为L=100mm。因此,在此情况下,在吸附保持装置700的吸附板710上预先安装具有对应L=IOOmm的开口部的吸附区域设定板750。但是,吸附区域设定板750的开口部的长度L无须准确地为L=100mm。然后,当切断动作结束时,可动剥离单元200则从图10(a)的状态如图10(b)所示地向移动路前方侧(箭头X方向)移动。此时各夹紧装置的状态如下,第一夹紧装置500为“开”,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都为“闭”。各夹紧装置在这样的状态下,通过可动剥离单元200从图10(a)的状态向移动路前方侧(箭头X方向)移动,从而由卷绕卷筒820仅卷绕衬底膜Wm移动的部分,同时由输送卷筒810仅送出移动的部分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当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箭头X方向移动从而切断完毕的第一覆盖膜片Wcl到达与吸附保持装置700相对的位置(参照图10(b))时,吸附保持装置700则下降,吸附第一覆盖膜片Wcl(参照图10(c))。此时,吸附保持装置700以下降后的姿态保持吸附状态。在此,切换各夹紧装置的状态。即,使第一夹紧装置500从“开”变成“闭”,使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都从“闭”变成“开”。然后,如图11(a)所示,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箭头X’方向)移动。此外,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箭头X’方向)移动时,在给予衬底膜Wm抵抗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且在第一塑料膜片Wcl被吸附保持装置700保持的状态下,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箭头X’方向)移动。据此,可将被吸附于吸附保持装置700的第一覆盖膜片Wcl从衬底膜Wm上剥离。此外,作为给予衬底膜Wm抵抗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手段,可举例说明一边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一边由卷绕卷筒820卷绕衬底膜Wm。这种剥离动作可通过配设于可动剥离单元200的顶端部的剥离部230的存在而确实进行。即,剥离部230为图6所示的构成,通过一边使具有这种剥离部230的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一边由卷绕卷筒820卷绕衬底膜Wm,从而一边使衬底膜Wm以 在剥离部230的衬底膜折回部233折回的方式移动,一边对衬底膜Wm给予张力。这是从第一覆盖膜片Wcl上剥下衬底膜Wm的动作,能以较小的力得到较大的剥离力,据此,可确实将第一覆盖膜片Wcl从衬底膜Wm上剥离。此外,在已从衬底膜Wm上剥离第一覆盖膜片Wcl的状态下,可动剥离单元200的支撑台座部270处在移动到吸附保持装置700的正下方的状态。因此,支撑台座部270处在从下侧支撑被吸附保持于吸附保持装置700的第一覆盖膜片Wcl的状态(参照图11 (a))。然后,吸附保持装置700从图11(a)的状态开始上升(参照图11(b))。如此,吸附保持装置700在成为吸附着从衬底膜Wm上剥离的第一覆盖膜片Wcl而上升的状态(参照图11(b))后,沿着正交于移动路A的横跨线(未图示)朝基膜(未图示)的正上方移送,第一覆盖膜片Wcl被暂时压接于基膜的规定位置。此时,由于第一覆盖膜片Wcl是在底面侧为贴附面的状态下被吸附保持于吸附保持装置700,所以在被暂时压接于基膜时,吸附保持装置700使所吸附保持的第一覆盖膜片Wcl原样沿着重力方向下降即可,因此可在稳定的状态下将第一覆盖膜片Wcl适当地暂时压接于基膜。然后,在将第一覆盖膜片Wcl暂时压接于基膜后,吸附保持装置700沿着横跨线返回到原先的位置(图11(b)的位置)。但是,在吸附保持装置700上升后的状态(参照图11(b))下,切换各夹紧装置的状态,第一夹紧装置500从“闭”变成“开”,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都从“开”变成“闭”,切断机构部600再次下降并进行下一个切断动作(参照图11(c))。图11(c)的状态与图10(a)的状态相同,但在图11(c)中,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用于形成下一片覆盖膜片Wc2(设为第二覆盖膜片Wc2)的切断动作。此时,在切断机构部600进行切断动作的同时,由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对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即应成为第三覆盖膜片Wc3(未图示)的后续覆盖膜Wc的顶端部进行预剥离。然后,进行与图10(b)及图10(c)以及图11(a)及图11(b) —样的动作。此外,通过图11(c)所示的切断动作而形成的第二覆盖膜片Wc2呈以下状态,两侧部已被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预剥离,且在切断第一覆盖膜片Wcl时,顶端部被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预剥离。因此,可确实且容易地进行图11(a)中所进行的剥离动作。
通过重复进行这种动作,由切断机构部600的切断动作形成的各覆盖膜呈以下状态,两侧部已被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预剥离,且顶端部已被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预剥离。因此,可确实且容易地进行图11(a)所示的剥离动作,可将由于贴附力的状况等而无法从衬底膜上剥离覆盖膜这样的事防范于未然。实施方式二在上述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中,虽然是通过在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上配设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并由该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进行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预剥离,但是也可以不是由配设于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预剥离机构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进行预剥离,而是使用已经被预剥离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在此情况下就不需要配设于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的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图12是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的主视图。图12所示的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参照 图I)的不同之处仅仅是不存在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其它的构成与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相同,因此在相同的构成要素上标有相同的符号。在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作为剥离对象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使用覆盖膜Wc已经被从衬底膜Wm上剥离一部分或被全部剥离的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Wc。此外,在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设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Wc为已被部分剥离的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Wc,例如如图5所示,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两侧部已被沿着长度方向预剥离。这种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Wc,既可以是使用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以外的另行准备的预剥离装置(未图示)对未被预剥离的一般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进行预剥离后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另外,在制造这种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的制造业者以“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而销售的情况下,使用从该制造业者购入的“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托纸的覆盖膜”也可以。如此,即使在使用已经被预剥离的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情况下,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的切断动作及由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的顶端部的预剥离动作、以及由可动剥离单元200进行的从衬底膜Wm上剥离覆盖膜Wc的动作等,也能和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同样地进行。S卩,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的切断动作及由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进行的顶端部的预剥离动作能够与图7 —样进行,由可动剥离单元200从衬底膜Wm上剥离覆盖膜Wc的动作能够与图10及图11 一样进行。此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种种变形实施。例如可进行如下所示的变形实施。(I)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中,虽然是使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两侧部进行预剥离,但是不局限于两侧部,也可以是通过将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的第一剥离板410的顶端部411及第二剥离板420的顶端部421配置为在同一平面上前后交错排列,从而将覆盖膜Wc全部从衬底膜Wm上预剥离。(2)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中配设的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虽然也可以是固定安装于基台桌100,但是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也可以是可装拆自如地安装于基台桌100。通过可装拆自如地将第一预剥离机构部400安装于基台桌100,从而可将一台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当作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使用,而且,也可以当作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使用。(3)在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作为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虽然是使用覆盖膜Wc的两侧部已被预剥离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但是也可以使用覆盖膜Wc已全部从衬底膜Wm上预剥离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4)在上述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说明了使用预剥离完毕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使用未被预剥离的一般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而且,也可以使用在未被预剥离的一般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中被预切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当使用被预切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时,由于不需要切断机构部600进行切断动作,所以在此情况下,设定切断机构部600不进行切断动作即可。另外,此时也可以 是仅使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工作的构成。即,构成切断机构部600可以取出和放入切断刀640,在使用被预切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时,作为收纳切断刀640的状态,通过使切断机构部600在每一规定的时间(timing)进行图7所示的动作,可以对被预切的部分的顶端部进行预剥离。(5)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设第一夹紧装置500的安装位置为比可动剥离单元200还靠移动路后方侧(参照图I及图12),但是第一夹紧装置500的安装位置不局限于图I及图12所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设为比可动剥离单元200还靠移动路前方侧。(6)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可动剥离单元200具有两个夹紧装置(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夹着剥离部230及切断机构部600将上述各夹紧装置各自配设在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但是上述夹紧装置仅为任一方也可以。但是,像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那样,夹着剥离部230及切断机构部600各自配设在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则可以更稳定地进行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输送。(7)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配设的夹紧装置(第一夹紧装置500、第二夹紧装置240及第三夹紧装置250)如果可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或衬底膜Wm呈夹紧状态及非夹紧状态,则其形状或构成等不受特别局限,例如也可以构成通过相对配置的两个辊子(roller)对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或衬底膜Wm呈夹紧状态及非夹紧状态。(8)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是具有用于对覆盖膜Wc的顶端部进行预剥离的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的构成,但是第二预剥离机构部660不是必须的。(9)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是以塑料膜为覆盖膜而进行的说明,但是不局限于覆盖膜,例如也可以是补强膜。而且,也可以是触摸面板用膜,用于贴附于电子器件的显示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以将信息输入该电气设备。再者,也可以是用于保护电子器件的显示部(例如液晶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等)的面板面的保护膜等其它的塑料膜。(10)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示出了以下例子,在由切断机构部600进行切断时,设定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位于可动剥离单元200的剥离部230的顶端(衬底膜折回部233)而进行切断,但是不一定必须设定为所应切断的附有衬底膜的覆盖膜Wc的顶端位于可动剥离单元200的剥离部230的顶端。(11)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虽然构成由吸附保持装置700吸附保持切断完毕的塑料膜片,但是保持塑料膜片的保持装置不局限于进行“吸附保持”的吸附保持装置,只要是可装拆自如地保持塑料膜片的装置,其它的保持装置也可以。例如,也可以使用可通过静电来保持塑料膜片的保持装置等。(12)在实施方式一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1000及实施方式二涉及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2000中,在进行剥离动作时,虽然一边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 一边由卷绕卷筒820卷绕衬底膜Wm,但是不局限于此,只要能给予衬底膜Wm抵抗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即可。例如,也可以是配设可暂时固定衬底膜Wm的固定机构,由该固定机构暂时阻止衬底膜Wm移动。此外,作为用于暂时固定衬底膜Wm的固定机构,可例示相对配置的两个辊子(例如图I中的夹持辊850等)或未图示的夹持器等。而且,作为用于可给予衬底膜Wm抵抗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其它的构成,也可以是以下构成,在衬底膜Wm的端部附加“压铁”,在使该“压铁”在重力方向上下垂的状态下,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
权利要求
1.一种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在使塑料膜可剥离地贴附于衬底膜的附有衬底膜的塑料膜在所述衬底膜为下侧的状态下沿着移动路移动的过程中,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所述塑料膜,其特征在于,具有 基台桌,具有沿着所述移动路形成于所述移动路的下侧的大致水平的导引面; 可动剥离单元,具有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所述塑料膜的剥离部,可沿着所述基台桌的所述导引面在规定范围内向所述移动路的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进行往复移动;切断机构部,具有配设在横穿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的切断刀,在留下所述衬底膜的状态下切断所述塑料膜,从而形成在沿着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具有规定尺寸的塑料膜片;及保持装置,具有装拆自如地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保持板, 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时,通过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且通过在由所述保持装置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状态下使所述可动剥离单元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从而从所述塑料膜片上剥下所述衬底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用于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构成,配设用于卷绕所述衬底膜的卷绕卷筒,由该卷绕卷筒给予所述衬底膜卷绕力。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用于给予所述衬底膜抵抗向所述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的构成,配设用于暂时固定所述衬底膜的固定机构,由该固定机构暂时阻止所述衬底膜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I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部具有平面,将所述衬底膜沿着该衬底膜的底面进行支撑;倾斜面,与该平面成锐角;及衬底膜折回部,形成于所述平面与所述倾斜面的连接部,将在接触所述平面的状态下移动的衬底膜折回90度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预剥离机构部,设置为比所述可动剥离单元还靠所述移动路后方侧,为了使所述塑料膜容易从所述衬底膜上剥离而进行预剥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剥离机构部具有在横穿所述移动路的方向上突设的刮刀状的剥离板,在该剥离板的顶端部仅插入所述衬底膜与前述塑料膜之间规定长度的状态下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剥离板具有夹着所述移动路配设于一侧的第一剥离板和配设于另一侧的第二剥离板,所述第一剥离板的顶端部与所述第二剥离板的顶端部的间隔可在规定范围内任意设定。
8.根据权利要求I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断机构部具有顶端部预剥离机构部,在形成所述塑料膜片时,沿着所述切断刀的切断线吸附该塑料膜片的后续的塑料膜的顶端部并进行预剥离。
9.根据权利要求I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装置可在所述保持板上安装保持区域设定板,保持区域设定板能够根据沿着所述塑料膜片的移动路的方向的尺寸而设定用于保持所述塑料膜片的保持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为覆盖膜。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为补强膜。
12.根据权利要求I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为使用于电子器件的触摸面板上的触摸面板用膜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塑料膜的剥离装置,在使衬底膜Wm为下侧而移动的过程中将塑料膜(覆盖膜)Wc从衬底膜上剥离。其包含可动剥离单元200,可向移动路前方侧及移动路后方侧进行往复移动;切断机构部600,在留下衬底膜Wm的状态下切断塑料膜Wc从而形成塑料膜片;及吸附保持装置700,其为保持塑料膜片的保持装置,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时,通过给予衬底膜Wm抵抗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的力,且通过在由保持装置保持塑料膜片的状态下使可动剥离单元200向移动路后方侧移动,从而从塑料膜片上剥下衬底膜Wm。能以较小的力从衬底膜上剥离塑料膜。
文档编号B65H41/00GK102811933SQ20118001204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日
发明者河东和彦, 羽生慎一, 小池亮二 申请人:倍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