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口部件的袋及其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5897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口部件的袋及其连接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袋和安装于该袋的开口的口部件的带口部件的袋及带口部件的袋的连接构造。本申请基于2010年11月22日在日本提出申请的特愿2010 — 26060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在医药产品制造业,在清洁环境下使用无菌制剂用的隔离器及不锈钢制罐,经过混合、反应、提取、过滤、精制等各种单元操作,制造原体及制剂等药剂。在从一个单元操作移至下一个单元操作时,由这些单元操作处理的原料通过连接起来的生产线转送,或者转移到输送用容器来转送。该转送也往往从同一工厂内的药剂调制区域向填充作业区域,另夕卜,如原体制造工厂和制剂工厂那样地在不同的工厂间进行。在单元操作中,当一次处理结束后,为了准备下一次处理,对使用过的罐及生产线等进行清洗。清洗需要彻底进行,也包含是否进行了彻底清洗的确认,因此是需要较多工时和劳动力的作业。近年来,为了避免耗费工时和劳动力的清洗,发展有一次性地使用柔性容器来代替需要清洗的这些罐等的技术,特别是,其趋势正在以生物医药产品制造业为中心而发展。具体地,使用将可与不锈钢制罐等现有设备的连接口连接的口部件安装于柔性袋的开口的带口部件的袋。这样的带口部件的袋公开在以下的专利文献I及2中。专利文献I记载的带口部件的袋具有:柔软的袋;具有从该袋的开口进入袋内的筒部的口部件;将袋的开口部夹入与进入袋内的筒部的外周面之间的夹具。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带口部件的袋具有:柔软的袋;具有从该袋的开口进入袋内的筒部的口部件。口部件通过将进入袋内的筒部的外周面和袋的开口部的内周面粘接而安装于袋。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974185号公报图1、图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37482号公报图2但是,专利文献1、2记载的带口部件的袋均在口部件的筒部已从袋的开口进入袋内的状态下,将袋的内面和筒部的外面粘接等。因此,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盛装物残留在进入袋内的筒部的端面和袋的内周面的角部。特别是,在盛装物为极贵的药剂等的情况下,即使是盛装物的残留量少,也会造成产品的制造成本的损失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口部件的袋,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具备:具有开口的袋、安装于该开口的口部件,所述口部件具有筒状的插通部和用于与其他容器的容器侧连接部连接的袋侧连接部,在该插通部的内面,以位于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配置有所述袋。在第一方面的发明中,在口部件的内面侧以位于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配置有所述袋。因此,在袋内不存在用于将形成该袋的薄膜夹入的部件等。因而,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由于袋内没有障碍,故而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另外,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具有使所述插通部的厚度减薄而构成的锥形部。在第二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在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设有使插通部的厚度减薄而构成的锥形部,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的柔软性提高,插通部容易追随袋的运动。其结果,即使在该端部附近对袋施加负荷,向袋的应力集中也被缓和,袋不易损坏。另外,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袋具有密封部,在所述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中、在与所述密封部重合的部分,形成有使所述插通部的厚度增厚而构成的厚壁部。在第三方面的发明中,密封部的周围被厚壁部完全覆盖,密封部被可靠地支承于口部件。其结果,防止密封部在该部分从口部件剥离、伴随于此的口部件的损坏以及异物向盛装物的混入。另外,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一方面 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口部件在所述袋的周围插入成形。在第四方面的发明中,由于口部件插入成型在袋的周围,故而袋和口部件的熔接部位的紧密贴合性提高。其结果,不在所述熔接部位形成间隙,能够防止盛装物在该间隙的残留。

另外,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四方面的基础上,使所述插通部的内周面向所述袋侧的端部侧缩径而构成的台阶部沿着所述插通部的周向而形成,该台阶部的位置与所述袋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面的位置一致。在第五方面的发明中,即使在插入成型时,构成口部件的树脂泄漏到袋的开口侧,树脂也会滞留在台阶部。因此,不会导致树脂从袋的开口侧的端面向袋的内侧滴挂。另外,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袋具有:形成有所述开口的颈部和与该颈部的形成有所述开口侧的相反侧连接的袋主体,所述口部件具有:具有筒状的插通部的口部件主体和将所述插通部嵌入内周侧的环部件,所述插通部形成有使所述袋的所述颈部插通的插通孔,所述袋的所述颈部从所述插通孔的两端的开口中的一方的袋主体侧开口插通到所述插通孔内,从所述插通孔的另一方的连接侧开口伸出到所述插通孔外,所述颈部中伸出到所述插通孔外的所述颈部的开口侧部分以沿着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的方式折回,夹持在所述环部件的内周面与嵌入所述环部件的内周侧的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之间,将所述袋安装于所述口部件,在所述口部件主体和所述环部件中的一部件的外周侧形成有所述袋侧连接部。在第六方面的发明中,将袋的颈部折回,在该颈部将形成袋的薄膜双层化,由配置于内周侧的插通部和外周侧的环部件将外周侧的薄膜夹入,故而,在比折回部分更靠袋主体侧的袋内不存在用于将形成该袋的薄膜夹入的部件。因而,根据本发明,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由于袋内没有障碍,故而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另外,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六方面的基础上,所述口部件主体在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作为所述袋侧连接部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以所述插通孔的所述连接侧开口为基准而从所述袋主体侧开口侧的位置向所述插通部的径向外侧突出。由于凸缘部以插通孔的连接侧开口为基准而设于袋主体侧开口侧的位置,故而在该凸缘部与其他容器的凸缘部连接时,插通部的连接侧开口进入其他容器的连接口内。因此,在第七方面的发明中,在将袋的盛装物装入其他容器时,能够防止盛装物向凸缘部的飞溅。另外,本发明第八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六或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环部件的内周面和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中的一面上形成有向另一面侧突出的凸部,在所述另一面上形成有使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在第八方面的发明中,当插通部嵌入环部件的内周侧时,形成于插通部的外周面的凸部或凹部嵌入形成于环部件的内周面的凹部或凸部。因而,当插通部嵌入环部件的内周侧时,限制了环部件在插通孔延伸的方向上相对于插通部的相对位置。另外,本发明第九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六 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所述袋的所述颈部未粘接在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与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颈部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可在所述插通孔的半径方向上相对位移。若袋的颈部未粘接在插通孔的内周面,与插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颈部的部分相对于内周面可在插通孔的半径方向上相对位移,则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若晃动袋主体,伴随该袋主体的晃动,插通孔内的颈部也摇动,能够高效地减少袋内的残留量。另外,本发明第十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上述第六 第九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在所述口部件主体形成有使其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径而构成的把手,该把手的位置规定在对所述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所述口部件主体的范围内。在第十方面的发明中,通过作业者手持把手,带口部件的袋的操作性显著提高。另夕卜,将把手的位置规定在对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口部件主体的范围内,故而例如作业者不会超过把手而不必要地触摸到带口部件的袋的开口端等,在品质管理及卫生方面上也是有利的。另外,本发明另一方面的带口部件的袋的连接构造,具备:上述第一 第十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连接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其他容器的连接嘴,所述连接嘴具有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所述袋侧连接部连接的所述容器侧连接部、使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所述口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的连接口。在带口部件的袋的连接构造的发明中,由于至少口部件的一部分进入其他容器的连接口内,故而在将袋的盛装物装入其他容器时,能够防止盛装物向连接部的飞溅。在本发明中,在安装于口部件的内面的袋内不存在用于将形成该袋的薄膜夹入的部件。因而,根据本发明,在将袋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由于在袋内没有障碍,故而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的正面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袋的正面图;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沿着图1的箭头A的侧面图;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剖面图;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图4的标记B所示的部分的放大剖面图;图6表不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厚壁部的构造的例子,是表不口部件和袋的连接部位的上方立体图;图7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及供给罐的连接嘴的剖面图;图8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口部件及接收罐的连接嘴的剖面图;图9是本发 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的正面图;图10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展开剖面图;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口部件的剖面图;图1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口部件及供给罐的连接嘴的剖面图;图1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口部件及接收罐的连接嘴的剖面图;标记说明10:袋11:颈部12:开口13:开口侧部分15:袋主体17:贯通孔20、120: 口部件22、122:插通部23、123:插通孔24、124:袋主体侧开口25、125:连接侧开口26、126:袋主体侧端面27:连接侧端面28:台阶部29、129:凸部31、131:凸缘部(袋侧连接部)33、133:密封槽30:锥形部34:厚壁部50a:供给罐50b:接收罐51:连接嘴52:连接筒部53:连接口55:凸缘部(容器侧连接部)
57:密封槽62:0型密封圈63:连接夹具121: 口部件主体128:嵌合部129:凸部141:环部件149:凹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带口部件的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通过在硬质的口部件20的内面以位于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安装有柔软袋10而构成。袋10例如通过热封等将两块合成树脂薄膜的周缘密封而形成,或者,通过热封等将由合成树脂的膨胀成型而得到的筒状薄膜的周缘密封而形成。作为形成袋10的合成树脂,优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容易得到且透明性高的热塑性树脂,但不局 限于这些。另外,也可以在合成树脂内添加一些添加齐U,但具有微量的添加剂混入袋中的盛装物内的情况及使盛装物变质的问题,因此尽量避免添加物的添加。薄膜的厚度基于袋10的容量而不同,大约为50μπι ΙΟΟΟμπι。另外,该袋10也可以是内袋、外袋双层袋。作为双层袋的利用方式,考虑例如在双层袋的外面已被污染的情况下,将污染后的外袋撕下来后,仅将内袋转送到清洁区域,防止清洁区域的污染。如图2所示,袋10具有形成有开口 12的颈部11、与该颈部11连接的袋主体15。颈部11的宽度尺寸W2比袋主体15的最大宽度Wl小。袋主体15的宽度尺寸越接近颈部11越小,在与颈部11的连接部分,与颈部11的宽度尺寸相同。在袋主体15的底封部16形成有袋保持用的两个贯通孔17。该贯通孔17是为了把持袋10或将袋10挂在棒状部件上而利用的孔,不与袋10形成的内部空间连通。另外,标记18是通过对构成袋10的薄膜的周缘进行热封而形成在袋10的侧端部的密封部。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如图3及图4所示,口部件20是形成有袋10的颈部11插通的插通孔23的部件,具有:形成有上述的插通孔23的圆筒状的插通部22、形成于该插通部22的外周的作为连接部的凸缘部31。而且,在插通部22的内周面,通过熔接而紧密贴合固定有袋10的颈部11的外周面。作为具体的熔接方法,列举出后述的插入成型。在插通部22的两端面26、27中,在袋主体侧的端面26形成有插通孔23的袋主体侧开口 24,在连接侧的端面27形成有插通孔23的连接侧开口 25。在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插通孔23的延伸方向设为X方向,将连接侧开口 25侧(图的上方)设为X方向一端侧,将袋主体侧开口 24侧(图的下方)设为X方向另一端侧。在连接侧的端面27附近形成有将插通部22的外周面向插通部22的径向外侧扩展而构成的凸缘部31。换言之,在插通部22的外周面上且在插通孔23的连接侧开口 25侧的位置形成有向与插通部2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凸缘部31。该凸缘部31的面向X方向一端侧的面构成连接面32,在该连接面32上,以与插通部22同轴的方式形成有向X方向另一端侧凹陷的环状密封槽33。在插通部22中,位于比凸缘部31更靠X方向一端侧的部分的外径朝向X方向一端侧而逐渐缩径。另外,如图5所示,在连接侧的端面27附近,沿插通部22的周向而形成有使插通部22的内周面朝向X方向另一端侧而逐渐缩径的台阶部28。而且,台阶部28的上述另一端侧的端缘28a的位置与袋10的开口 12侧的端面的位置一致。在插通部22的外周面中,在凸缘部31的X方向另一端侧及袋主体侧的端面26的X方向一端侧分别形成有使插通部22的外周面的直径向径向外侧扩径而构成的把手29。在此,把手29的向径向外方的突出量比凸缘部31小。另外,规定把手29的形成位置,以在对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到插通部22的范围的两端侧分别形成把手29。换言之,将规定把手29的位置规定在对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到插通部22的范围内。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由于凸缘部31的X方向一端侧成为与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后述)的连接部位,故而从异物向袋的盛装物混入的观点来看,不希望作业者触摸。另夕卜,由于袋主体侧的端面26的X方向另一端侧成为柔软的袋10,故而从作业性及防止袋的损坏等观点来看,不希望作业者触摸。因此,在凸缘部31与袋主体侧的端面26之间设有使插通部22的外周面的直径沿其周向向径向外侧扩径而构成的两个大径部,将这两个大径部分别作为把手29。插通部22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成为使插通部22的外周面朝向上述另一端侧逐渐缩径而构成的锥形部30。其结果,锥形部30的另一端缘与袋主体侧的端面26 —致。另外,在锥形部30中,在与形成于袋10的侧端部的密封部18重合的部分形成有使沿着锥形部30的径向的厚度增大而构成的厚壁部34。厚壁部34以成为锥形部30与密封部18重合的部分的方式沿周向形成在 180度对称的两个位置。如图3及图6所示,厚壁部34通过从周围覆盖沿袋10的周向弯折的密封部18,防止厚壁部34的侧面的密封部18的露出,将密封部18可靠地支承在口部件20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以上说明的口部件20通过在注射成型用模型(未图示)内设置袋10,并且向颈部11的周围注入熔融树脂,在袋10的外周面与插通孔23的内周面紧密贴合的状态下,与袋10 一体地插入成型。此时,使用模型的分模线不与将两处厚壁部34连接的线重合的位置的模型,优选使用分模线成为与将厚壁部34连接的线正交那样的位置的模型,使用这种模型能够使厚壁部34可靠地覆盖密封部18,因此优选。另外,口部件20的材质优选与袋10的材质相同。口部件20由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缩醛、ABS树脂、聚酯、聚酰胺、聚砜、聚碳酸酯、聚醚砜等热塑性树脂形成。在这些合成树脂中,从具有适度的刚性进而成形性也优异方面出发,优选聚烯烃树脂,从减少Y射线杀菌时的劣化方面出发,更优选聚乙烯。另外,这些合成树脂优选无添加,但为了防止盛装物为粉体时向带口部件的袋的附着,也可以将表面活性剂系等抗静电剂及碳等导电性的添加剂混合。利用上述插入成型而形成的带口部件的袋在用盖将其连接侧开口 25堵住或用其他袋将带口部件的袋整体包装以后,通过照射Y射线及电子射线等处理来杀菌。
杀菌后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例如制药厂的清洁区域内敞开,与该区域内的罐等连接,将罐中的盛装物装入带口部件的袋的袋10内。而且,为了对该袋10内的盛装物实施规定的操作,该带口部件的袋与用于实施该操作的罐连接,将袋盛装物装入该罐内。在此,对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具有图7所示的将盛装物供给到带口部件的袋的供给罐50a、图8所示的从带口部件的袋接收盛装物的接收罐50b。供给罐50a及接收罐50b都具有罐主体(未图示)、形成于该罐主体的连接嘴51。连接嘴51被称作卫生套环,具有:在内周侧形成有与罐主体的内部连接的连接口 53的圆筒状的连接筒部52 ;形成于该连接筒部52的端部外周的凸缘部(容器侧连接部)55。连接筒部52的内径,即,连接口 53的开口径与插通部22的比凸缘部31更靠X方向一端侧的部分的最大外径大致相同。另外,凸缘部55的外径与口部件20的凸缘部31的外径相同。在凸缘部55的·连接面56上,以与连接筒部52同轴的方式形成有向X方向一端侧(罐主体侧)凹陷的环状密封槽57。该密封槽57的各尺寸与口部件20的凸缘部31的密封槽33对应。S卩,两密封槽33、57的直径及深度大致相同。如图7所示,供给罐50a的连接嘴51除了具有上述的连接筒部52及凸缘部55以夕卜,还具有配置在连接口 53内的滑槽部('> Λ—卜部)58。该滑槽部58朝向口部件20的连接侧开口 25侧逐渐缩径,滑槽部58的最大径的部分即端部58b与连接口 53的里侧的内周面连接。另外,滑槽部58的材质除了采用与供给罐50a及连接嘴51相同的材质以外,还可由与上述的口部件20同样的热塑性树脂形成。另外,可以不将端部58b与连接口 53的内周面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滑槽部58进入连接侧开口 25内与其抵接并被支承。滑槽部58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58a的外径比口部件20的连接侧开口 25的内径小,在X方向上,与凸缘部55的连接面56位于相同的位置。另外,滑槽部58只要其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58a的外径比口部件20的连接侧开口 25的内径小即可,既可以逐渐缩径,也可以例如在一部分具有成同径的部分。在该供给罐50a的连接嘴51或罐主体上设有对盛装物从罐主体向连接口 53的流出进行限制的闸门(未图示)。另外,供给罐50a的连接嘴51安装在罐主体的下侧,带口部件的袋安装在该连接嘴51之下。因此,在图7中,X方向一端侧成为上方。另外,接收罐50b的连接嘴51安装在罐主体的上侧,带口部件的袋安装在该连接嘴51之上。因此,在图8中,X方向一端侧成为下方。接着,利用图7对从供给罐50a向带口部件的袋装入盛装物进行说明。首先,将O型密封圈62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的密封槽33内。接着,以嵌入该密封槽33的O型密封圈62进入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密封槽57的方式使两凸缘部31、55的连接面32、56相对,然后使带口部件的袋相对于供给罐50a接近。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时,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部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内。如上所述,连接口 53的开口径与插通部22的比凸缘部31更靠X方向一端侧的部分的最大外径大致相同。另外,插通部22的比凸缘部31更靠X方向一端侧的部分的外径朝向X方向一端侧而逐渐缩径,在连接侧的端面27成为最小。因此,在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过程中,即使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在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相对于供给罐50a的凸缘55多少偏移,该插通部22的外周面也作为该方向的导向件发挥作用,对该方向的位置偏移进行修正。另外,当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部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内时,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开始进入带口部件的袋的插通孔23内。S卩,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部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的内周侧与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的外周侧之间的间隙内。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进一步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时,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的密封槽33的O型密封圈62开始嵌入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密封槽57。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的密封槽33的O型密封圈62相对于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而言是凸部件。因此,该O型密封圈62也与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部的倾斜的外周面一同,作为凸缘部31、55的轴向上的凸缘部31、55彼此的相对定位装置而发挥功能。因此,在两凸缘部31、55的连接时,能够正确地确定两凸缘部31、55的相对位置。当供给罐50a的连接 口 53的内周面与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部的外周面接触时,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不会进一步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因而,在该时刻,X方向及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的两凸缘部31、55的相对位置确定。当X方向及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的两凸缘31、55的相对位置确定时,利用连接夹具63将两凸缘部31、55相互连接。作为连接夹具63,具有例如由ISO套环式管接头规定的夹具。当两凸缘部31、55相互的连接完成后,通过打开供给罐50a内的闸门(未图示),将供给罐52a的罐主体内的盛装物装入带口部件的袋。在两凸缘部31、55相互的连接完成后的阶段,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的前端进入带口部件的袋的插通孔23内。因此,供给罐50a的盛装物不会漏出到带口部件的袋的袋10夕卜,被可靠地装入到该袋10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在两凸缘部31、55之间夹设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密封圈62,故而能够防止盛装物自两凸缘部31、55的连接部分的泄漏。另外,以上,作为密封部件,使用O型密封圈62,但如果具有嵌入各凸缘部31、55的密封槽33、57的部分,则也可以使用任意的密封部件,例如,也可以使用密封垫来代替O型密封圈62。接着,使用图8对从带口部件的袋向接收罐50b装入盛装物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和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连接同样地,将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和接收罐50b的凸缘部55连接。其中,在该连接过程中,在袋10的颈部11与袋主体15 (参照图2)的边界线附近,将袋主体15相对于颈部11弯折,使袋主体的底侧向下,以使带口部件的袋内的盛装物在该连接过程中不流出。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31和接收罐50b的凸缘部55的连接完成以后,提起袋10的袋主体15,相对于袋颈部11,使袋主体15位于上方,将袋主体15内的盛装物装入接收罐 52b。在将柔软的袋安装于硬质部件的情况下,大多采取由配置于内周侧的硬质部件和配置于外周侧的硬质部件将柔软的袋的开口附近夹入的方法,或者,采取使柔软的袋的开口附近的内周面和配置于该内周面侧的硬质部件的外周面粘接的方法。在该情况下,配置于袋的内周侧的硬质部件成为将袋盛装物向袋外排出时的障碍,导致袋盛装物残留在配置于该内周侧的硬质部件的地方。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通部22的内周面,以袋10位于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通过熔接而紧密贴合固定有袋10的颈部11的外周面。因此,在袋10的内部,不存在用于将袋10的薄膜夹入的部件或粘接后的部件。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袋盛装物向袋10外排出时,由于袋10内没有障碍,故而能够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袋10的颈部11的外周面通过熔接而紧密贴合固定在插通部22的内周面,袋10的颈部11的内周面不存在用于袋10的固定的部件,是光滑的,所述熔接利用向袋10的颈部11的周围注入熔融树脂而形成口部件20的插入成型。因此,不会在颈部11附近残留盛装物。另外,在袋10与口部件20的紧密贴合部位未形成有间隙(沟道),能够防止该间隙中的异物的夹持,在作业时能够防止所夹持的异物从间隙落下造成的盛装物的污染。另外,在插入成型中,由于树脂良好地遍布在模型内,故而袋10和口部件20的紧密贴合性提高。其结果是,不仅防止上述间隙的形成,而且带口部件的袋的气密性也提高。另外,由于在袋10和口部件20之间没有组装工序,故而不会发生伴随着组装的树脂的摩擦屑等,防止异物向盛装物的混入。另外,即使如组装那样地作业者不接触带口部件的袋,也能够进行带口部件的袋的制造,在卫生面方面也是有利的。另外,插通部22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形成有使插通部22的外周面朝向上述另一端侧逐渐缩径而构成的锥形部30。因此,在锥形部30,插通部22的厚度比插通部22的X方向一端侧的部位薄,柔软性提高。其结果,在从带口部件的袋取出盛装物时,即使在以减少残留在袋10内的盛装物的方式相对于口部件20摇动袋主体15的情况下,锥形部30也柔软地追随从该锥形部30向X方向另一端侧延伸的袋主体15的运动,插通部22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向颈部11的应力集中被缓和。因而,在插通部22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即使对颈部11施加负荷,袋10也难以损坏。另外,在进行上述的插入成型时,对插通部22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施加相对大的压力。因此,在该部分,袋10被加压后的熔融树脂推挤,袋10的厚度会变薄。与此相对,当形成有锥形部30时,成形该部分的模型成为锥形部30的形状对应的锥形,因此在进行插入成型时,作用于该部分的压力下降。其结果,袋10不会被熔融树脂推挤而使袋10的
厚度局部变薄。另外,在锥形部30中,在与形成于袋10的侧端部的密封部18重合的部分形成有使锥形部30的沿径向的厚度增大而构成的厚壁部34。因此,密封部18的周围被厚壁部34完全覆盖,防止厚壁部34的侧面的密封部18的露出,密封部18被可靠地支承于口部件20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其结果,防止密封部18在部分自插通部22的剥离、伴随于此的口部件20的损坏及异物向盛装物的混入。另外,在插通部22的连接侧的端面27附近,以其端缘28a的位置与袋10的开口12侧的端面的位置一致的方式沿周向形成有台阶部28。其结果,例如,如图5的箭头F所示,在插入成型时,即使构成插通部22的树脂向袋10的开口 12侧泄漏,树脂也会滞留在台阶部28。因此,树脂不会从袋10的开口 12侧的端面向袋10的内侧滴挂。另外,由于在插通部22的外周面形成有把手29,故而通过大多戴着手套进行作业的药品制造业的清洁区域内的作业者手持把手29,带口部件的袋的操作性显著地提高。另夕卜,将把手29的位置规定在对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到插通部22的范围内,因此例如作业者不会超过把手29而不必要地触摸到带口部件的袋的开口端等,在品质管理及卫生方面是有利的。接下来,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关于具有与图1 图8所示的部件同样的构成的部件,标注与图1 图8所示的部件相同的标记,省略其说明。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口部件的袋通过在硬质口部件120的内面以位于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安装有柔软的袋10而构成。如图10及图11所示,口部件120具备:形成有使袋10的颈部11插通的插通孔123的口部件主体121 ;使口部件主体121的一部分嵌入内周侧的环部件141。口部件主体121具有:形成有上述的插通孔123的圆筒状的插通部122、形成于该插通部122的外周的作为连接部的凸缘部131。在筒状的插通部122的两端面126、127中,在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面即袋主体侧端面126,形成有插通孔123的袋主体侧开口 124,在X方向一端侧的端面即连接侧端面127,形成有插通孔123的连接侧开口 125。在插通部122的X方向上的连接侧端面127与袋主体侧端面126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将插通部122的外周面向插通部122的径向外侧扩大而构成的凸缘部131。换言之,在筒状插通部122的外周面上,以插通孔123的连接侧开口 125为基准而在袋主体侧开口124侧的位置,形成有向与插通部122的轴线垂直的方向扩展的凸缘部131。该凸缘部131的面向X方向一端侧的面构成连接面132,在该连接面132以与插通部122同轴的方式形成有向X方向另一端侧凹陷的环状密封槽133。在插通部122中,比凸缘部131更靠X方向一端侧的部分构成嵌入环部件141的内周侧的嵌合部128。在该嵌合部128的外周面,在X方向上的连接侧端面127与凸缘部131的连接面132之间的位置,形成有向插通部122的径向外侧突出的凸部129。嵌合部128的插通孔123的内径,即插通孔123的连接侧开口 125侧的部分的内径为如下的尺寸,即,在使袋10的颈部11向相对于X方向垂直的方向膨胀时,颈部11的外周面和连接侧开口 125侧的部分的内周面可接触的大小。另一方面,插通孔123的袋主体侧开口 124侧的部分朝向袋主体侧开口 124而逐渐扩径,在袋主体侧开口 124的位置成为最大径。因此,在插通孔123内插通有袋10的颈部11时,在插通孔123的连接侧开口 125侧的部分,在与颈部11的外周面之间几乎没有间隙,但在插通孔123的袋主体侧开口 124侧的部分,在与将颈部11的周缘的密封部弯折后的状态下的外周面之间存在间隙。如上所述,环部件141的内径的尺寸与嵌合部128的外径加上袋10的薄膜的厚度而得到的长度大致相同,以使插通部122的嵌合部128嵌入。另外,环部件141的X方向的尺寸与嵌合部128的X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因此,在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已嵌入该环部件141的状态下,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面142与口部件主体121的凸缘部131相接,环部件141的X方向一端侧的端面143与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端面127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上。另外,在该环部件141的内周面形成有在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已嵌入环部件141时,形成于嵌合部128的外周的凸部129进入的凹部149。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外径与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容器的连接口
53(参照图12、13)的 开口径大致相同,在带口部件的袋已与容器连接时,该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外周面与容器的连接口 53的内周面相接。另外,环部件141的X方向一端侧的外径朝向X方向一端侧而逐渐缩径,在环部件141的X方向一端侧的端面143成为最小外径。以上说明的口部件主体121及环部件141由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树脂、聚缩醛、ABS树脂、聚酯、聚酰胺、聚砜、聚碳酸酯、聚醚砜等热塑性树脂形成。在这些合成树脂中,从具有适度的刚性,进而成形性也优异方面出发,优选聚烯烃树脂,从减少Y射线杀菌时的变差方面出发,更优选聚乙烯。另外,这些合成树脂优选无添加,但为了防止盛装物为粉体时向带口部件的袋的附着,也可以将表面活性剂系等抗静电剂及碳等导电性的添加剂混合。例如,在不与连接对象侧的容器的连接口 53及袋10内的盛装物直接接触的口部件主体121的形成树脂内混合表面活性剂系的添加剂,另一方面,在将可与连接口 53接触的环部件141及袋10的形成树脂设为无添加时,既能够体现抗静电效果,又能够防止添加剂向袋10内的盛装物的转移及盛装物的变质。接着,对带口部件的袋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准备上述的袋10及口部件120。接着,如图10所示,从口部件主体121的袋主体侧开口 124将袋的颈部11插入插通孔123内,将该颈部11的开口侧部分13从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开口 125伸出到插通孔123外。然后,将伸出到插通孔123外的颈部11的开口侧部分13向外侧弯折,使该颈部11的开口侧部分13与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的外周面相对。接着,将袋的颈部11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如后详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嵌入环部件141,且将弯折后的颈部11的开口侧部分13夹在该嵌合部128的外周面与环部件141的内周面之间,将袋10安装于口部件120。但是,因各部件的尺寸,有时袋10相对于口部件120的安装强度不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袋的颈部11粘接于口部件主体121。 在此,粘接也可以使用粘接剂,但从带口部件的袋在清洁环境下使用来看,尽量减小异物混入的可能性,因此不使用粘接剂,优选使口部件主体121和袋的颈部11 一同熔融而粘接。具体而言,优选通过热封、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来进行粘接。另外,作为粘接袋的颈部11的口部件主体121的部位,优选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的外周面和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端面127中的至少一面,特别优选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端面127。在从袋10排出粉状盛装物时,相对于口部件120而摇动袋主体15,盛装物不会残留在袋10内。在该情况下,袋的颈部11也随着袋主体15的摇动而某种程度地摆动,能够减少袋10内的残留量,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口部件主体21的插通孔123的内周面和袋颈部11优选不粘接。另外,如上所述,在进行热封、超声波密封、高频密封的情况下,在粘接面为平面时,能够减少粘接作业的工时,并且能够实现牢靠的粘接。因此,与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的外周面相比,优选将袋的颈部11的外周面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的平坦的连接侧端面127上。另外,当要将袋的颈部11的外周面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的外周面时,袋的颈部11容易产生折皱,因此从这个观点出发,也优选将袋的颈部11的外周面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端面127上。
另外,在使用粘接剂已将袋的颈部11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的外周面上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采用的是嵌合部128的外周被环部件41覆盖的构造,故而能够抑制基于粘接剂的污染的风险。另外,即使在使用粘接剂已将袋颈部11粘接在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端面127的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侧端面127是面向自袋排出盛装物的排出方向的面,故而也能够抑制基于该粘接剂的污染的风险。接着,如图11所示,从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使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与环部件141嵌合。在该过程中,形成于嵌合部128的外周面的凸部129嵌入形成于环部件141的内周面的凹部149,限制环部件141相对于口部件主体121的X方向的相对移动。当环部件141与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嵌合时,弯折后的颈部11的开口侧部分13被夹入该嵌合部128的外周面与环部件141的内周面之间。以上,带口部件的袋的组装完成。另外,袋的颈部11向口部件主体121的粘接也可以在使环部件141嵌合后进行。当带口部件的袋的组装完成后,用盖堵塞连接侧开口 125,或者用其他袋将带口部件的袋整体包装,然后对该带口部件的袋进行照射Y射线及电子射线等处理,对该带口部件的袋进行杀菌。杀菌后的带口部件的袋在例如制药厂的清洁区域内敞开,与该区域内的罐等连接,将罐盛装物装入带口部件的袋的袋10内。而且,为了对该袋10内的盛装物实施规定的操作,该带口部件的袋与用于实施该操作的罐连接,将袋盛装物装入该罐内。
`
在此,对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的构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具有图12所示的将盛装物供给到带口部件的袋的供给罐50a、图13所示的从带口部件的袋接收盛装物的接收罐50b。供给罐50a及接收罐50b都具有罐主体(未图示)、形成于该罐主体的连接嘴51。连接嘴51具有:在内周侧形成有连接口 53的圆筒状的连接筒部52、形成于该连接筒部52的端部外周的凸缘部(容器侧连接部)55。如上所述,连接筒部52的内径,即连接口 53的开口径与环部件141的最大外径即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外径大致相同。另外,凸缘部55的外径与口部件120的凸缘部131的外径相同。在该凸缘部55的连接面56形成有环状密封槽57。该密封槽57的各尺寸与口部件120的凸缘部131的密封槽133对应。S卩,两密封槽33、57的直径及深度相同。如图12所示,供给罐50a的连接嘴51除了具有上述的连接筒部52及凸缘部55之外,还具有配置于连接口 53内的滑槽部58。该滑槽部58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58a的外径比口部件主体121的连接侧开口 125的内径小,在X方向上,与凸缘部155的连接面156位于相同的位置。另外,滑槽部58只要其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58a的外径比口部件主体21的连接侧开口 125的内径小即可,既可以逐渐缩径,也可以是例如在一部分上具有成同径的部分。在该连接嘴51或罐主体上设有对盛装物从罐主体向连接口 53的流出进行限制的闸门(未图示)。另外,供给罐50a的连接嘴51安装于罐主体的下侧,带口部件的袋安装于该连接嘴51之下。因此,在图12中,X方向一端侧为上方。另外,接收罐50b的连接嘴51安装于罐主体的上侧,带口部件的袋安装于该连接嘴51之上。因此,在图13中,X方向一端侧成为下方。接着,利用图12对从供给罐50a向带口部件的袋装入盛装物进行说明。首先,将O型密封圈62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的密封槽133内。接着,以嵌入该密封槽133的O型密封圈62进入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密封槽57的方式使两凸缘部131、55的连接面132、56相对,然后使带口部件的袋相对于供给罐50a接近。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时,带口部件的袋的环部件141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内。如上所述,该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外径与带口部件的袋连接的罐的连接口 53的开口径大致相同,环部件141的X方向一端侧的外径朝向X方向一端侧逐渐缩径,在X方向一端侧端面143上成为最小外径。因此,在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过程中,即使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相对于供给罐50a的凸缘55在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多少偏移,该环部件41的外周面也作为该方向的导向件发挥功能,对该方向的位移偏移进行修正。另外,当带口部件的袋的环部件141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内时,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开始进入带口部件的袋的插通孔123内。即,带口部件的袋的环部件141及嵌入该环部件141的口部件主体121的嵌合部128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的内周侧与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的外周侧之间的间隙内。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进一步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时,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的密封槽133的O型密封圈62开始进入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密封槽57内。嵌入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的密封槽133的O型密封圈62相对于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而言是凸部件。因此,该O型密封圈62也与环部件41的倾斜的外周面一同,作为另一方的凸缘部相对于一方的凸缘部在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的相对定位装置而发挥功能。因此,在两凸缘部131、55连接时,能够正确地确定两凸缘部131、55的相对位置。

当供给罐50a的连接口 53的内周面与环部件141的X方向另一端侧的端部的外周面相接时,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不会进一步接近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因而,在该时刻,X方向及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的两凸缘部131、55的相对位置确定。当X方向及垂直于X方向的方向上的两凸缘131、55的相对位置确定,则利用连接夹具63将两凸缘部131、55相互连接。当两凸缘部131、55相互的连接完成后,打开供给罐50a内的闸门(未图示),将供给罐52a的罐主体内的盛装物装入带口部件的袋。在两凸缘部131、55相互的连接完成后的阶段,供给罐50a的滑槽部58的前端进入带口部件的袋的插通孔123内。因此,不会使供给罐50a内的盛装物漏出带口部件的袋的袋10外,能够可靠地装入该袋10内。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在两凸缘部131、55之间夹设有作为密封部件的O型密封圈62,故而能够防止盛装物自两凸缘部131、55的连接部分的泄漏。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密封部件,使用有O型密封圈62,但如果具有进入各凸缘部131、55的密封槽133、57的部分,也可以使用任意的密封部件,例如,也可以使用密封垫来代替O型密封圈62。接着,使用图13对从带口部件的袋向接收罐50b装入盛装物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也与上述的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和供给罐50a的凸缘部55的连接同样地,将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和接收罐50b的凸缘部55连接。但是,在该连接过程中,在袋10的颈部11与袋主体15的边界线附近,将袋主体15相对于颈部11弯折,使袋主体的底侧向下,以使带口部件的袋内的盛装物在该连接过程中不流出。当带口部件的袋的凸缘部131和接收罐50b的凸缘部55的连接完成后,提起袋10的袋主体15,使袋主体15相对于袋的颈部11位于上方,将袋主体15内的盛装物装入接收罐 52b。如上所述,通过由配置于内周侧的硬质部件和配置于外周侧的硬质部件将柔软的袋的开口附近夹入的方法,或者,通过使柔软袋的开口附近的内周面和配置于该内周面侧的硬质部件的外周面粘接的方法,在将柔软袋安装于硬质部件的情况下,配置于袋的内周侧的硬质部件成为将袋盛装物向袋外排出时的障碍,导致在配置于该内周侧的硬质部件的部位残留袋盛装物。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袋10的颈部11折回,在该颈部11,将形成袋10的薄膜双层化,由配置于内周侧的插通部122和配置于外周侧的环部件141夹入外周侧的薄膜。因此,在比折回部分更靠袋主体15侧的袋内不存在用于将该袋10的薄膜夹入的部件或粘接后的部件。因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袋盛装物向袋10外排出时,在袋10内没有障碍,故而能够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另外,在本实 施方式中,插通孔123的内周面和袋颈部11的外周面未粘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通孔123的X方向另一端侧,即插通孔123的袋主体侧的部分向袋主体侧逐渐扩径,插通孔123的内周面与袋的颈部11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变大。因此,当相对于口部件20晃动袋主体15以使残留在袋10内的盛装物减少时,随着袋主体15的晃动,插通孔123内的袋的颈部11也摇动,能够有效地减少袋10内的残留量。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也能够极大地减少袋10内的盛装物的残留量。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将插通孔23、123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但该形状也可以为椭圆、四边形、三角形。其中,圆形由于没有垂直于X方向的面内的相对于各种方向的方向性,故而如上述的各实施方式那样,插通孔23、123的截面形状最好为圆形。另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作为袋10,如图2所示,使用具有形成有开口 12的颈部11、与该颈部11连接的袋主体15,且颈部11的宽度尺寸W2比袋主体15的最大宽度Wl小的袋10,但袋10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使用颈部11和袋主体15没有区别的简单的筒状袋10。另外,在图9 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构成口部件120的两个部件中,在口部件主体121上形成有作为连接部的凸缘部131,但也可以在环部件141形成凸缘部131。另夕卜,在该实施方式中,凸缘部131构成连接部,但也可以在环部件141的外周或口部件主体121的外周形成外螺纹并将其作为连接部。产业上的可利用性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带口部件的袋,在将袋内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具备具有开口的袋、安装于该开口的口部件, 所述口部件具有筒状的插通部和用于与其他容器的容器侧连接部连接的袋侧连接部, 在该插通部的内面,以位于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配置有所述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在所述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具有使所述插通部的厚度减薄而构成的锥形部。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所述袋具有密封部,在所述插通部的袋侧的端部中、在与所述密封部重合的部分,形成有使所述插通部的厚度增厚而构成的厚壁部。
4.如权利要求I 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所述口部件在所述袋的周围插入成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使所述插通部的内周面向所述袋侧的端部侧缩径而构成的台阶部沿着所述插通部的周向而形成,该台阶部的位置与所述袋的所述开口侧的端面的位置一致。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所述袋具有形成有所述开口的颈部和与该颈部的形成有所述开口侧的相反侧连接的袋主体, 所述口部件具有具有筒状的插通部的口部件主体和将所述插通部嵌入内周侧的环部件,所述插通部形成有使所述袋的所述颈部插通的插通孔, 所述袋的所述颈部从所述插通孔的两端的开口中的一方的袋主体侧开口插通到所述插通孔内,从所述插通孔的另一方的连接侧开口伸出到所述插通孔外,所述颈部中伸出到所述插通孔外的所述颈部的开口侧部分以沿着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的方式折回,夹持在所述环部件的内周面与嵌入所述环部件的内周侧的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之间,将所述袋安装于所述口部件, 在所述口部件主体和所述环部件中的一部件的外周侧形成有所述袋侧连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所述口部件主体在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上设有作为所述袋侧连接部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以所述插通孔的所述连接侧开口为基准而从所述袋主体侧开口侧的位置向所述插通部的径向外侧突出。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在所述环部件的内周面和所述插通部的外周面中的一面上形成有向另一面侧突出的凸部,在所述另一面上形成有使所述凸部嵌入的凹部。
9.如权利要求6 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所述袋的所述颈部未粘接在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与所述插通孔的内周面相对的颈部的部分相对于所述内周面可在所述插通孔的半径方向上相对位移。
10.如权利要求6 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其中, 在所述口部件主体形成有使其外周面向径向外侧扩径而构成的把手,该把手的位置规定在对所述带口部件的袋进行处理时便于作业者触摸所述口部件主体的范围内。
11.一种带口部件的袋的连接构造,其中,具备权利要求I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口部件的袋; 连接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其他容器的连接嘴, 所述连 接嘴具有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所述袋侧连接部连接的所述容器侧连接部、使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所述口部件中的至少一部分进入的连接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口部件的袋,其具备具有开口的袋(10)、安装于该开口的口部件(20)。另外,口部件具有筒状插通部(22)、用于与其他容器的容器侧连接部连接的袋侧连接部(31),在该插通部的内面,以位于所述带口部件的袋的最内周面侧的方式配置有袋。根据该带口部件的袋,在将袋内的盛装物向外排出时,能够极大地减少盛装物的残留量。
文档编号B65D33/38GK103237736SQ20118005050
公开日2013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2日
发明者梅中一博, 小岛威, 桥本尚美, 山岸利行, 太田兼秀 申请人:株式会社细川洋行, 日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