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3111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料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心给料机。
背景技术
原煤仓是燃煤电厂锅炉输煤系统重要的构件,一般采用钢结构或钢混等结构,其形状上部呈方形或圆柱形,下部呈圆锥或方锥形,上口大、下口小,原煤颗粒自上而下靠自重流动。由于截面逐渐收缩,原煤颗粒愈向下流动,挤压力愈大,当原煤潮湿或混掺煤泥时极易造成煤粉粘壁、结拱、堵塞,造成断煤,从而严重影响锅炉的稳定运行,尤其在梅雨季节 更为严重。目前,为解决原煤仓堵煤问题,国内外电力行业一般采用如下措施第一、人工敲击疏通方式,但是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无法有效控制流动状态。第二、加装清堵、助流及振动装置,例如疏松机、空气炮、高频振动器等。疏松机是利用清堵装置沿仓壁内侧做上下往复运动,对堵塞煤层进行疏松,但是在设备不工作时自身易引发新的堵塞;空气炮是利用突然释放的膨胀冲击波使堵塞原煤颗粒恢复重力流动,但是疏松面积小,容易将煤层冲击成鼠洞后失去作用;高频振动器是利用高频率振动疏通,但是由于振幅小,容易造成愈振愈实。第三、安装旋转煤斗疏松装置,这类设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堵煤现象,但是疏通效果不明显,且采用悬挂安装,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当使用煤泥时,疏通装置不仅无法发挥疏通作用,反而影响生产正常进行。另外,还有的安装塔式中心给料机防堵设备,由于该设备有较大塔式构件安装在原煤仓内,并采用单一进料装置,占用了原煤仓有效空间,且设备故障时将造成下游设备停止运行,造成故障性断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堵清堵效果显著,能够彻底解决原煤仓堵煤问题,不占用原煤仓有效空间,适用于各种煤种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插板门及智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进原煤仓、3-6个刮料装置、3-6个推料装置;所述的改进原煤仓为圆柱形或下小上大的喇叭形结构,中间设有圆形下料口 ;所述的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上部连接改进原煤仓的下料口,下部连接给煤机;插板门安装在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的下端;所述的刮料装置、推料装置、插板门通过智能电控箱控制;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臂、推料工作轴和推料减速机,推料臂安装在推料工作轴上,推料工作轴通过推料减速机联轴器与推料减速机输出轴连接,推料减速机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下部底板固定连接;推料装置均匀布置在改进原煤仓的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臂、刮料工作轴和刮料减速机,刮料臂安装在刮料工作轴上,刮料工作轴通过刮料减速机联轴器与刮料减速机输出轴连接,刮料减速机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下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料装置均匀布置在推料臂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内壁形成的弧状区域;所述的刮料工作轴比推料工作轴略长,所述刮料臂的旋转轨迹层布置在推料臂旋转轨迹的上一层。所述的推料装置为3个,按120度均匀布置在改进原煤仓的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推料臂的最小长度等于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的刮料装置为3个,刮料工作轴按120度布置在推料臂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内壁形成的3个弧状区域。每个推料臂旋转的最大轨迹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及相邻推料装置的推料臂旋转的最大轨迹相切。所述的刮料工作轴与推料臂旋转轨迹相切,刮料臂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相切,刮料臂的长度小于推料臂的长度。所述的推料装置为4个,分为上下层布置在改进原煤仓的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每层各2个,每个推料臂的最大长度为改进原煤仓内径的一半,最 小长度等于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的刮料装置为4个,所述的刮料工作轴布置在推料臂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内壁形成的4个弧状区域。所述的刮料工作轴与推料臂旋转轨迹相切,刮料臂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相切。所述推料臂为斜面镰刀状结构,推料臂的上下高度能够调节。在所述的插板门的上面、下面各对称安装2个空气锤,在所述的改进原煤仓外壁安装3-4个空气锤,所述的空气锤连接智能电控箱。所述改进原煤仓的外壁和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上均设置有检修孔。工作原理
将电厂原有的原煤斗的锥斗部分改为圆柱形或喇叭形,原煤斗上部堵煤机率基本消除。当原煤斗的原煤颗粒自上而下运动,正常疏通时,原煤颗粒从下料口通过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自流至给煤机,同时通过智能电控箱定时逐一启动推料臂及刮料臂,防止原煤在下料口与改进原煤仓的内壁形成的环形区域压实形成搭桥结拱。当原煤较潮湿、混掺团聚性较强的劣质煤或煤泥,由此造成煤流减薄或断流时,根据给煤机内的煤流检测器的监测信号,智能电控箱正常启动刮料臂、推料轮,通过刮料臂旋切运动,将原煤颗粒持续稳定刮进下料口,并根据负荷情况,智能电控箱控制刮料臂的给料量;通过推料轮的波浪形旋转,将原煤颗粒推向刮料壁刮料旋切区域,使推料轮附近区域形成流动状态,防止形成死角与搭桥。本发明是指将原煤斗下部的部分锥斗改为圆柱形或喇叭形改进原煤仓,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锥斗部分改为圆柱形,可扩大改进原煤仓的有效库容,并能通过中心给料机的给料控制供煤流量,满足制粉需要。2、通过推料装置的旋切运动,能够对改进原煤仓下部底板原煤进行刮刷清理,防止棚煤、结拱;同时均衡连续给料,保证下料畅通。3、通过刮料装置的的旋切波浪运动,能够避免原煤堆积粘结,形成死角,保持原煤颗粒流动状态。4、采用多个刮料装置及多个推料装置,即能同时使用,也能根据情况逐一使用,运行中能对自身系统进行保护。5、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与改进原煤仓连通无障碍,当原煤干燥时能实现自流,并采用截面收缩率Ψ为O. 4 O的低Ψ值双曲线料斗,同时在下端连接双向不锈钢插板及全通径流道形式插板门。6、在中心给料斗下部和改进原煤仓外壁适当位置安装低频、振幅大的空气锤,在结构上消除给料斗堵煤因素,防止出现新的堵塞。7、实现智能控制,能任意设定推料臂的停留方位,通过设定,当不使用推料装置时,推料臂停在靠近改进原煤仓仓壁的位置,以防止推料臂停止运行时停留在下料口阻碍原煤流动;能通过煤流信号采集、调节给料量,并采用PLC程序控制空气锤自动振击疏通。8、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占用原煤仓有效空间,且实用性强,主要用于解决燃煤电厂原煤仓的堵煤问题,并适用于输送各种原煤及煤泥,也适用于煤炭、化工、冶金、建材等输送物料的料仓。


图I是本发明的推料装置、刮料装置为3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推料装置、刮料装置为4个的俯视图。图中,I.改进原煤仓,2.下料口,3.空气锤,4.检修孔,5.刮料臂,6.刮料工作轴,
7.刮料减速机联轴器,8.刮料减速机输出轴,9.刮料减速机,10.推料臂,11.推料工作轴,
12.推料减速机联轴器,13.推料减速机输出轴,14.推料减速机,15.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6.插板门,17.给煤机,18.智能电控箱。图2中,带有推料臂的虚线圆为推料臂的旋转轨迹,带有刮料臂的虚线圆为刮料臂的旋转轨迹,中间实线圆为下料口边缘。图3中,两个实线大圆为上一层推料臂的旋转轨迹,两个虚线大圆为下一层推料臂的旋转轨迹,中间实线圆为下料口边缘,周边四个小圆为刮料臂的旋转轨迹。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发明包括改进原煤仓1、3个刮料装置、3个推料装置、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插板门16、空气锤3及智能电控箱18等。所述的改进原煤仓I以圆柱形为好,内径3-4米,高度根据现场情况一般为2-8米,也可设计为下口小的喇叭形结构。在改进原煤仓I的中间位置设有原煤下行的圆形下料口 2,直径I. 2-1. 5米左右。所述的刮料装置、推料装置、插板门16、空气锤4均通过智能电控箱18控制。所述的插板门16优选双向对开的。所述改进原煤仓I的外壁和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的中部或下部均设置有检修孔4。所述的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的上部连接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 2,下部连接给煤机17 ;插板门16安装在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的下端。在插板门16的上面、下面各对称安装2个空气锤4,在改进原煤仓I的外壁安装3-4个空气锤4,在原煤出现堵塞时,通过振打来疏通。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臂10、推料工作轴11和推料减速机14,推料臂10安装在推料工作轴11上,推料工作轴11通过联轴器12与推料减速机14的输出轴13连接,推料减速机14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I下部底板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推料装置按120度布置在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 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组成的圆环区域内,每个推料臂10旋转的最大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及相邻刮推料装置的推料臂10的旋转轨迹相切,最小等于下料口 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之间距离的一半,以略大于一半为好。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臂5、刮料工作轴6和刮料减速机9,刮料臂5安装在刮料工作轴6上,刮料工作轴6通过联轴器7与刮料减速机9的输出轴8连接,刮料减速机9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I下部底板固定连接。结合图I所示,刮料工作轴6比推料工作轴11略长,使刮料臂5的旋转轨层布置在推料臂旋10转轨迹的上一层。如图2所示,刮料工作轴6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形成的三个弧状区域内,刮料臂5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相切,刮料臂5的长度小于刮料臂10的长度。如图2所示,所述推料臂10为斜面镰刀状结构,推料臂10的上下高度能够调节。如图3所示,所述的推料装置为4个,分为上下层布置在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 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组成的圆环区域内,每层各2个,每个推料臂10的最大长度为改进原煤仓I内径的一半,最小长度等于下料口 2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以略 大于一半为好;所述的刮料装置为4个,所述的刮料工作轴6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形成的4个弧状区域,刮料臂5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相切。
权利要求
1.一种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包括双曲线或奸米形中心给料斗、插板门及智能电控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改进原煤仓(I)、3-6个刮料装置、3-6个推料装置;所述的改进原煤仓(I)为圆柱形或下小上大的喇叭形结构,中间设有圆形下料口(2);所述的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上部连接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2),下部连接给煤机(17);插板门(16)安装在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的下端;所述的刮料装置、推料装置、插板门(16)通过智能电控箱(18)控制; 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臂(10)、推料工作轴(11)和推料减速机(14),推料臂(10)安装在推料工作轴(11)上,推料工作轴(11)通过推料减速机联轴器(12)与推料减速机输出轴(13)连接,推料减速机(14)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I)下部底板固定连接;推料装置均匀布置在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 所述刮料装置包括刮料臂(5)、刮料工作轴(6)和刮料减速机(9),刮料臂(5)安装在刮料工作轴(6)上,刮料工作轴(6)通过刮料减速机联轴器(7)与刮料减速机输出轴(8)连接,刮料减速机(9)通过输出法兰的法兰底座与改进原煤仓(I)下部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的刮料装置均匀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形成的弧状区域; 所述的刮料工作轴(6)比推料工作轴(11)略长,所述刮料臂(5)的旋转轨迹层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的上一层。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推料装置为3个,按120度均匀布置在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推料臂(10)的最小长度等于下料口(2)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的刮料装置为3个,刮料工作轴(6)按120度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形成的3个弧状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推料臂(10)旋转的最大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及相邻推料装置的推料臂(10)旋转的最大轨迹相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料工作轴(6)与推料臂(10)旋转轨迹相切,刮料臂(5)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相切,刮料臂(5)的长度小于推料臂(10)的长度。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料装置为4个,分为上下层布置在改进原煤仓(I)的下料口(2)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之间的圆环区域内,每层各2个,每个推料臂(10)的最大长度为改进原煤仓(I)内径的一半,最小长度等于下料口(2)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所述的刮料装置为4个,所述的刮料工作轴(6)布置在推料臂(10)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内壁形成的4个弧状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料工作轴(6)与推料臂(10)旋转轨迹相切,刮料臂(5)最大旋转轨迹与改进原煤仓(I)的内壁相切。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臂(10)为斜面镰刀状结构,推料臂(10)的上下高度能够调节。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插板门(16)的上面、下面各对称安装2个空气锤(3),在所述的改进原煤仓(I)外壁安装3-4个空气锤(3),所述的空气锤(3)连接智能电控箱(18)。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原煤仓(I)的外壁和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15)上均设置有检修孔(4)。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切式一体化中心给料机,解决了现有技术疏通效果不好的问题。其包括改进原煤仓、刮料装置、推料装置、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插板门及智能电控箱等,双曲线或虾米形中心给料斗连接改进原煤仓的下料口,刮料装置、推料装置、插板门通过智能电控箱控制。本发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占用改进原煤仓有效空间,能智能控制,且实用性强,主要用于解决燃煤电厂改进原煤仓的堵煤问题,适用于输送各种煤质、煤种原煤及煤泥,也适用于其它行业输送物料的料仓。
文档编号B65D88/66GK102874608SQ201210439058
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
发明者赵东楼, 赵露露 申请人:安徽康迪纳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