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顶部结构以及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5513阅读:6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顶部结构以及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的顶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运输散货用的集装箱,其顶板Γ上一般都会设置有可打开的顶盖2',该顶盖2'的结构一般如图I所示,一端设置有铰链机构8',打开或关闭时,该顶盖2'基本上是以该铰链机构8'为旋转中心进行翻转。然而,具有该种顶部结构的集装箱的顶盖2'在打开时往往需要占用较大的高度空间,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打开时需要将整个顶盖2'拎起后进行翻转,比较费力。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集装箱顶部结构所存在的其上的顶盖打开时需要占用较大的高度空间且打开比较费力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装箱顶部结构,包括一开设有顶孔的顶板,还包括一顶盖、两导轨以及多个滚轮,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顶孔的上方且可相对顶孔竖直下移盖紧或上移松开,所述两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分列于所述顶盖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嵌设在所述导轨中且在所述顶盖水平开合过程中与所述顶盖相连,当所述顶盖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的上边沿后,所述滚轮沿着所述导轨移动以实现所述顶盖相对所述顶孔的开合。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滚轮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包括滑动轨以及定位轨,所述定位轨向下方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轨的底部且对应于顶盖盖紧时所述滚轮的位置,所述顶盖盖紧时所述滚轮的底部嵌入所述定位轨中,所述顶盖水平开合时所述滚轮沿着所述滑动轨移动。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包括一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的连接架以及至少一个调节所述顶盖与所述顶孔相对高度的顶盖调节组件,所述顶盖水平开合时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架以及所述顶盖。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架包括至少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导轨之间且位所述顶盖的一侧或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定位板、一挡止件、一螺杆以及调节螺母,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挡止件挡止在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定位板后与所述挡止件相连,所述螺杆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板后向上伸出所述连接板,所述调节螺母螺接在所述螺杆的顶端且底端抵顶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螺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定位板弹性抵顶。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定位板、一螺栓以及一手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螺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螺孔相螺接,所述螺栓的头部挡止在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所述螺栓的尾端向上穿出所述连接板后垂直连接所述手柄。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还包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顶盖盖紧时所述限位块抵顶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挂架,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挂架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架包括两连接杆、至少一定位杆以及至少一钩体,所述两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导轨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 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连接在所述两连接杆之间,所述钩体连接在所述定位杆上对应于所述挂架的位置,以在所述顶盖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的上边沿时所述挂架旋转挂扣在所述钩体上。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所述导轨沿着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中,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包括一锁紧机构,所述顶盖盖紧时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顶盖相连以将顶盖锁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集装箱所存在的其顶部的顶盖打开时需要占用较大的高度空间且打开比较费力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为前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上的顶盖采取的是滑动打开的方式,节省了打开时所需占用的空间,打开时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且由于滑动时胶条处于非挤压的自由状态,故而减少了胶条的磨损,降低了修理成本;又由于顶盖不可相对顶板翻转,故而避免了顶盖误翻转打开易碰到高压电线等其它障碍物造成危险的问题,使用起来更为安全可靠。

图I是现有的集装箱顶部结构的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实施例一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压紧时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2中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松开时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2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上的导轨沿B-B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实施例二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压紧时沿C-C线的剖视图。图8是图6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松开时沿C-C线的剖视图。[0026]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实施例三的俯视图。图10是图9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压紧时沿D-D线的剖视图。图11是图9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松开时沿D-D线的剖视图。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的实施例四的俯视图。图13是图12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压紧时沿E-E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12中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在顶盖松开时沿E-E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可设置在集装箱的箱体顶部,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2至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包括一顶板I、一顶盖2、两导轨3A/3B/3C/3D以及多个滚轮4,还可以包括一锁紧机构。所述顶板I为一普通的集装箱顶板结构,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顶孔11。所述顶盖2设置在所述顶孔11的上方且可相对所述顶孔11竖直下移盖紧或上移松开。所述顶盖2的底端与顶孔11的上边沿相对应的位置可设置有胶条21,当所述顶盖2盖紧时,所述胶条21压紧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所述两导轨3A/3B/3C/3D平行设置在所述顶板I上且分列于所述顶盖2的相对两侦U。所述两导轨3A/3B/3C/3D可沿着所述顶板I的长度方向延伸也可沿着所述顶板I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滚轮4嵌设在所述导轨3A/3B/3C/3D中。在所述顶盖2打开后或打开过程中,所述滚轮4直接或通过一些器件与所述顶盖2相连;而在所述顶盖2盖紧在所述顶孔11上时,所述滚轮4与所述顶盖2之间可以是相连的也可以是断开的。在顶盖2的打开过程中,当所述顶盖2上移松开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后,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A/3B/3C/3D移动以实现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的开合。所述锁紧机构在顶盖2盖紧时可与所述顶盖2相连以将顶盖2锁固。所述锁紧机构可为锁杆或螺栓。对于设置有特殊结构的导轨3A的集装箱顶部结构,下面以实施例一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滚轮4与所述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导轨3A为具有拐角或坡度的导轨,其包括滑动轨31以及定位轨32。所述定位轨32向下方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轨31的底部且对应于所述顶盖2盖紧时所述滚轮4的位置。所述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可以包括至少一提手7,所述提手7铰接在所述顶盖2的上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顶盖2盖紧时,所述滚轮4的底部嵌入所述定位轨32中。当需打开所述顶盖2时,先将所述提手7转动至竖直方向后再竖直向上拉动,从而带动所述顶盖2上移,当所述顶盖2竖直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时,所述滚轮4的底部就已经从所述定位轨32中脱出,此时沿所述导轨3A的延伸方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即进入所述滑动轨32中并沿着所述滑动轨32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错位打开。反之,当需合上所述顶盖2时,只需反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滑动轨32反向移动,当所述顶盖2移动至所述顶孔11的正上方时,所述滚轮4底部下落嵌入所述定位轨32中,从而带动所述顶盖2竖直下降,当下降至所述胶条21压紧在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顶盖2锁固即可。在以下将要进行具体说明的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中,该集装箱顶部结构上设置的是导轨3B/3C/3D,该导轨3B/3C/3D上不再像实施例一中的导轨3A那样设置拐角或坡度,只是一种常见的均匀长条的结构。该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包括一连接架5B/5C/OT以及至少一个顶盖调节组件6B/6C/6D,该连接架与所述滚轮4固定连接,该顶盖调节组件6B/6C/6D调节所述顶盖2与所述顶孔11的相对高度,所述顶盖2水平开合时所述顶盖调节组件6B/6C/6D连接所述连接架5B/5C/OT以及所述顶盖2。其中,在实施例二至实施例四中,所述连接架5B/5C包括至少一连接杆51B/51C,还可以包括至少一连接板52B/52C,所述连接杆51B/51C设置在所述两导轨3B之间且位于所述顶盖2的一侧或上方,图6、图9和图12中所示出的情形为所述连接杆51B/51C的设置 数量为两个,该两连接杆51B/51C分列于所述顶盖2相对的两侧,当然该连接杆51B/51C的设置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有所增减。所述连接杆51B/51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2B/52C连接在所述连接杆51B/51C靠近所述顶盖2的一侧。对于其余部分的具体结构,以下分别加以具体说明。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6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顶盖调节组件6B包括一定位板(图中未示出)、一挡止件61、一螺杆62以及一调节螺母63,还可以包括一弹簧64。所述连接板52B与所述定位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挡止件61挡止在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所述挡止件61可呈开口朝上的U形结构。所述螺杆62的底端穿过所述定位板后与所述挡止件61相连,所述螺杆62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板52B后向上伸出所述连接板52B,所述调节螺母63螺接在所述螺杆62的顶端且底端抵顶在所述连接板52B的顶部。所述弹簧64套在所述螺杆62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52B的底端以及所述定位板的的顶端弹性抵顶。所述弹簧64在所述顶盖2盖紧时,可以将所述顶盖2压紧在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相当于所述锁紧机构所起的作用,故而在该实施例中可不再加设所述锁紧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当需打开所述顶盖2时,首先拧动所述调节螺母63,所述螺杆62拉动所述挡止件61竖直上移,同时所述挡止件61托住其上方的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竖直上移,所述胶条21松开并逐步远离所述顶孔11的上沿,当所述顶盖2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后,沿所述导轨3B的延伸方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B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错位打开。反之,当需合上所述顶盖2时,只需反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B反向移动,当所述顶盖2移动至所述顶孔11的正上方时,反向拧动所述调节螺母63,随着所述挡止件61的下降,由于弹簧4的弹性抵顶所述顶盖2也会随之竖直下降,当下降至所述胶条21接触到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时,由于所述弹簧64的弹性抵顶即可将所述顶盖2压紧锁固在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另外,还有一点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螺杆62连接定位板与连接板52B,从而将所述顶盖2与所述连接架5B连接在一起。然而,除了上述连接方式之外,也可以不设置与所述顶盖2相连定位板,通过螺杆62直接连接顶盖2与连接板52B,使得顶盖2与连接架5B相连;进一步地,还可以不设置与顶盖2相连的定位板以及与连接杆51B相连的连接板52B,直接通过螺杆62将顶盖2与连接杆51B直接相连。实施例三请参阅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调节组件6C包括一定位板60、一螺栓65以及一手柄66,还可以包括一限位块67。所述连接板52C与所述定位板60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60与所述顶盖2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60可呈平板状,其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板52C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螺孔,所述螺栓65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螺孔相螺接,所述螺栓65的头部挡止在所述定位板60的下方,所述螺栓65的尾端向上穿出所述连接板52C后垂直连接所述手柄66。所述限位块67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65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52C与所述定位板60之间。所述顶盖2盖紧时,所述限位块67抵顶所述定位板60的上表面,此时所述限位块67可起到相当于锁紧机构的作用,故而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不再加设锁紧机构。
·[0052]在本实施例中,当需打开所述顶盖2时,首先转动所述手柄66,所述螺栓65相对所述定位板60旋转上移,因而带动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竖直上移,所述胶条21松开并逐步远离所述顶孔11的上沿,当所述顶盖2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后,沿所述导轨3C的延伸方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C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错位打开。反之,当需合上所述顶盖2时,只需反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C反向移动,当所述顶盖2移动至所述顶孔11的正上方时,反向转动所述手柄66,所述顶盖2随着所述螺栓65竖直下降,直至下降至所述胶条21压紧在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且所述限位块67抵顶住所述定位板60的上表面,所述顶盖2即被锁固。另外,还有一点补充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螺栓65连接定位板60与连接板52C,从而将所述顶盖2与所述连接架5C连接在一起。然而,除了上述连接方式之外,也可以不设置与所述顶盖2相连定位板60,通过螺栓65直接连接顶盖2与连接板52C,使得顶盖2与连接架5C相连;进一步地,还可以不设置与顶盖2相连的定位板60以及与连接杆51C相连的连接板52C,通过螺栓65将顶盖2与连接杆51C直接相连。实施例四请参阅图12至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调节组件6D包括一底座68以及一挂架69,所述底座68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2上,所述挂架69铰接在所述底座68上。所述连接架包括两连接杆51D、至少一定位杆53以及至少一钩体54,所述两连接杆52D设置在所述两导轨3D之间,所述连接杆51D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4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53连接在所述两连接杆之间,所述钩体54连接在所述定位杆53上对应于所述挂架69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顶盖2盖紧在所述顶孔11上时,所述钩体54与所述挂架69之间是断开的;当需打开所述顶盖2时,先竖直向上拉动所述挂架69,从而带动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竖直上移,当所述顶盖2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时,将所述挂架69旋转挂扣在所述钩体54上,此时所述顶盖2与所述滚轮4连接为一体,再沿所述导轨3D的延伸方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D移动,从而实现所述顶盖2相对所述顶孔11错位打开。反之,当需合上所述顶盖2时,只需反向水平推动所述顶盖2,所述滚轮4沿着所述导轨3D反向移动,当所述顶盖2移动至所述顶孔11的正上方时,反向旋转所述挂架69,使得所述挂架69从所述钩体54上脱开后再推动所述顶盖2竖直下降,当下降至所述胶条21压紧在所述顶孔11的上边沿时,通过所述锁紧机构将所述顶盖2锁固即可。另外,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各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各种不同结构的顶盖调节组件在使用时,可以在同一集装箱顶部结构上只使用其中一种,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在同一集装箱顶部结构上组合使用不同结构的顶盖调节组件的方式,在此不再一一展开进行叙述。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顶部结构上的顶盖采取的是滑动打开的方式,节省了打开时所需占用的空间,打开时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且由于滑动时胶条处于非挤压的自由状态,故而减少了胶条的磨损,降低了修理成本;又由于顶盖不可相对顶板翻转, 故而避免了顶盖误翻转打开易碰到高压电线等其它障碍物造成危险的问题,使用起来更为
安全可靠。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顶部结构,包括一开设有顶孔的顶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顶盖、两导轨以及多个滚轮,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顶孔的上方且可相对顶孔竖直下移盖紧或上移松开,所述两导轨平行设置在所述顶板上且分列于所述顶盖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嵌设在所述导轨中且在所述顶盖水平开合过程中与所述顶盖相连,当所述顶盖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的上边沿后,所述滚轮沿着所述导轨移动以实现所述顶盖相对所述顶孔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导轨包括滑动轨以及定位轨,所述定位轨向下方凸出地设置在所述滑动轨的底部且对应于顶盖盖紧时所述滚轮的位置,所述顶盖盖紧时所述滚轮的底部嵌入所述定位轨中,所述顶盖水平开合时所述滚轮沿着所述滑动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包括一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的连接架以及至少一个调节所述顶盖与所述顶孔相对高度的顶盖调节组件,所述顶盖水平开合时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架以及所述顶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包括至少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导轨之间且位于所述顶盖的一侧或上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定位板、一挡止件、一螺杆以及一调节螺母,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挡止件挡止在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所述螺杆的底端穿过所述定位板后与所述挡止件相连,所述螺杆的顶端穿过所述连接板后向上伸出所述连接板,所述调节螺母螺接在所述螺杆的顶端且底端抵顶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套在所述螺杆上且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板以及所述定位板弹性抵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还包括至少一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定位板、一螺栓以及一手柄,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上下平行设置,所述定位板与所述顶盖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上开设有一通孔,所述连接板上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开设有一螺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且与所述螺孔相螺接,所述螺栓的头部挡止在所述定位板的下方,所述螺栓的尾端向上穿出所述连接板后垂直连接所述手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调节组件还包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螺栓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定位板之间,顶盖盖紧时所述限位块抵顶所述定位板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调节组件包括一底座以及一挂架,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挂架铰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连接架包括两连接杆、至少一定位杆以及至少一钩体,所述两连接杆设置在所述两导轨之间,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连接在所述两连接杆之间,所述钩体连接在所述定位杆上对应于所述挂架的位置,以在所述顶盖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所述顶孔的上边沿时所述挂架旋转挂扣在所述钩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着所述顶板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其特征在于,集装箱顶部结构还包括一锁紧机构,所述顶盖盖紧时所述锁紧机构与所述顶盖相连以将顶盖锁固。
12.一种集装箱,包括一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为权利要求I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集装箱顶部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集装箱顶部结构以及集装箱,所述集装箱顶部结构位于集装箱的箱体顶部,其包括一开设有顶孔的顶板、一顶盖、两导轨以及多个滚轮,所述顶盖设置在顶孔的上方且可相对顶孔竖直下移盖紧或上移松开,所述两导轨平行设置在顶板上且分列于顶盖的相对两侧,所述滚轮嵌设在导轨中且在顶盖水平开合过程中与顶盖相连,当所述顶盖上移至最下方的表面高于顶孔的上边沿后,所述滚轮沿着导轨移动以实现顶盖相对顶孔的开合。该集装箱上的顶盖采取的是滑动打开的方式,节省了打开时所需占用的空间,打开时的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大大降低,使用起来更为安全可靠;且由于滑动时胶条处于非挤压的自由状态,故而减少了胶条的磨损,降低了修理成本。
文档编号B65D90/58GK202575125SQ20122021135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王爱军, 李爱华, 吕国权, 王峰, 吴益梅, 陈耀 申请人:南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