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包装袋,是一种用于商品防潮、防震、防挤压、防冲击的充气袋包装材料。充气后可作物品包装填充材料使用,也可做物品包装箱内部六面防护垫用,更可以做物品外包装袋直接做成产品的零售包装。
背景技术:
许多商品特别是电子产品、玻璃制品等易碎产品在仓储、运输时需要采用发泡聚苯乙烯、聚乙烯气泡垫等垫在包装箱和商品之间,或者用发泡材料直接包装商品,以达到防震、防挤压、防冲击效果,防止商品在储运时损坏。传统的发泡聚苯乙烯(EPS)及聚乙烯泡沫塑料(EPE)类制品,必须在生产厂家发泡成型或经过加工处理后才能运输给用户使用,成型后的泡沫塑料体积庞大非常不便于运输及仓储。为了方便运输而开发的现场发泡类材料,主要是利用聚氨酯泡沫塑料制品,在内容物旁边发泡膨胀并形成保护模型。但是,材料的价格相对较高并对现场的设备有一定要求,同时在工人效率及工作强度要求上不适合大规模流水线产品如电子产品的内包装。同时,发泡聚苯乙烯(EPS)类制品的诸多弊端日显严重,已经成为人皆恶之的“白色污染”。相对只在运输环节短期使用的缓冲产品,永久性聚苯发泡包装的废弃物处理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如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而堆埋因不能腐蚀而产生地质结构的破坏。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改 进的充气袋包装制品,包括一气袋并具有一单向逆止阀,通过单向逆止阀向气袋内充气并防止袋内气体回流漏出,充足气的气袋具有很好的吸收冲击能量的缓冲效果,用充气后的气袋包裹商品或填充在商品与包装箱之间,以保护商品不被损坏。这种充气袋生产和运输时未充气,只有在包装商品时才充气,而且用完后可回收利用,因此克服了传统发泡材料的前述缺点,材料采用塑料薄膜,还具有防潮效果。如CN1903675A,这种充气袋一般是由两张宽塑料薄膜和两张窄塑料薄膜组成,两张宽塑料薄膜置于表层,两张窄塑料薄膜置于中间层,经过热封使两张宽塑料薄膜形成可充气的袋体,而两张窄塑料薄膜则通过在相向的表面印刷耐高温油墨,被热封与两张宽塑料薄膜粘合在一起,印刷油墨的部分不能热封从而在该处形成既可分离形成进气通道又可贴合形成气密效果的单向逆止阀。这种充气袋可作为减震垫使用或填充在商品与包装箱之间,或者包裹商品,也可以进一步经过不同折叠和局部热封,形成在充气后形成可直接套在商品外部的包装袋。然而,对于一些精密电子产品或者一些玻璃等易碎产品来说,有时具有较高的抗冲击防震要求,采用一层充气袋,由于起缓冲作用的气柱是贴在商品表面与商品接触,冲击能量仍然有一大部分会通过直接接触的气柱传递给商品,因此较大的震动或冲击仍然对商品造成一定的危害,甚至会压扁局部气柱而直接冲击到商品。为提高缓冲效果,虽然可以采用多层充气袋包装商品,但成本高,包装时间和充气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充气袋包装制品存在的对较高冲击作用防震效果能力不足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现有充气袋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这种充气包装袋对某一方向的冲击力的缓冲具有双重缓冲结构,能够更好的吸收冲击能量,提高了该部位的减震能力。一种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包括由可充气塑料夹膜形成的设置有物品容纳腔且一端为物品放入口 400的外层袋子100,可充气塑料夹膜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单向逆止阀与充气总通道7相通;在外层袋子100的物品容纳腔内部还内衬有一辅助薄膜200构成内兜结构,辅助薄膜200边缘与所述外层袋子的物品放入口 400边缘连接在一起,且辅助薄膜200底部距离外层袋子100底部有一定距离,以使外层袋子100在充气后其底部与辅助薄膜200底部不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外层袋子100靠近袋子底部的两侧边缘在设置有侧开口,以使外层袋子在充气后设置有开口的部分向外膨胀。进一步地,所述外层袋子100是由一张充气塑料夹膜沿与条形充气室垂直的方向对折构成,在靠近外层袋子底部附近每侧设置有三道横向热合线32,两侧的三道横向热合线32位置相对,横向热合线32在每一条形充气室处其长度小于条形充气室13的宽度,以使热合线32两端与条形充气室13边缘保留一定通气通道。进一步地,所述充气塑料夹膜为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置于表层,和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置于中间层经过热封形成的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的结构,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所述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形成的自吸附单向逆止阀与笛形充气总通道7相通;所述两张窄塑料薄膜均是极性膜,是在PE基材6的一侧面复合有自粘层5,自粘层5是在EVA中添加有马来酸酐接枝的PE,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是以自粘层一侧相对设置。进一步地,其中EVA用量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2%_4%,马来酸酐接枝的PE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5%-1%。
进一步地,所述PE基材,从与自粘层复合的一侧起依次为LDPE层4,HDPE层或MLDPE 层 3,和 LDPE 层 1、2。进一步地,在所述自粘层还有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0.3%-1%的酚类抗氧剂;最外层LDPE采用双层复合,表面LDPE层I添加有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0.5%_1%的TNPP,与HDPE层或MLDPE层3相邻的LDPE层2不含有TNPP。进一步地,所述HDPE层或MLDPE层3中,HDPE或MLDPE用量为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2-0.5%ο进一步地,在两张所述窄塑料薄膜21、22中,构成内外部空间阻隔层的一片窄塑料薄膜22的厚度是另一片窄塑料薄膜21厚度的100%-13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I)将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分别设置在窄塑料薄膜21、22的两边表层,窄塑料薄膜21、22设置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中间,且短于宽塑料薄膜11、12—定的距离;(2)单向逆止阀的形成:首先通过模具将窄塑料薄膜21、22与上表层宽塑料薄膜11按单向逆止阀充气通道热封位置要求热封在一起,形成空气通路和单向逆止阀;(3)条形充气室形成:然后通过模具将宽塑料薄膜11、窄塑料薄膜21、22和宽塑料薄膜12按照充气室位置同时热封在一起,形成每个充气室13之间的隔断,同时形成逆止阀开启热封点40 ;(4)笛形充气总通道7的形成:再经过模具根据笛形充气总通道7的热合位置对热合线39、42、43同时热封,这样就形成了笛形空气通道7和隐形热封通道K;(5)条形充气室封底: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尾端经过模具进行横向热封形成热合线34,就形成了多个并列排放的条形充气室13,构成可充气塑料夹膜;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沿横向热合线32进行热封;(6)内衬辅助薄膜200的热合:将短于可充气塑料夹膜的内衬辅助薄膜200的两端分别与可充气塑料夹膜两端通过热封线41、35使其相互粘合在一起;(7)外层袋子100的形成:将经过一系列热封后形成的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排列而成的可充气塑料夹膜连同内衬辅助薄膜200对折,沿自由边边缘至少在靠近外层包装袋物品放入口的部分沿预定的封边热合线31位置进行二次热封,形成靠近物品放入口 400 —端两侧自由边缘热封且靠近底部两侧自由边缘有侧开口的外层袋子10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I)采用充气夹膜结构作为商品包装材料,在生产和储运时不需要预先充气,且由于完全采用塑料薄膜为原料,能够折叠,所以占用空间少,有利于生产和运输,又可回收循环使用。(2)通过设置内衬辅助薄膜且由于辅助薄膜底部与外层袋子底部不接触,使得包装商品时商品是悬在外层袋子内,沿与袋子底部方向的冲击不能通过气柱直接传递到商品,还要经过袋子侧壁气柱和辅助薄膜的双重缓冲,减震效果更好,更好地保护了商品。(3)原料只有塑料 薄膜,采用模具热封制成,生产工艺简单。(4)采用多层复合结构的自吸附极性薄膜作为单向逆止阀,密封效果好,开闭反应迅速。(5)当所述外层袋子靠近袋子底部的两侧边缘在一定距离内设置有侧开口,充气时外层袋子在充气后设置有开口的部分能够向外膨胀,使得向外膨胀的最外侧气柱内侧不能直接接触商品,该方向冲击能量也不能直接传递给商品,得以有效衰减,从而在圆周方向也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双重缓冲包装袋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双重缓冲包装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1中可充气塑料夹膜示意图;图4为条形充气室充气状态示意图;图5为自吸附塑料薄膜的复合结构示意6至图8为本发明双重缓冲包装袋其他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内容。
在本发明中:“宽塑料薄膜”和“窄塑料薄膜”中的“宽”和“窄”是相对概念,指两者中一个相比较另一个宽或窄。“自由边边缘”是指未有连接的边缘部分,是相对于折叠后折叠边缘而言。“封边热合线”是指对夹膜折叠或重叠后的边缘进行热合以形成袋体的二次热合的热合线,以与在制造夹膜时进行热合的热合线区别。“夹膜”指具有夹层的充气空间的结构。实施例1本实施例作为一个最佳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所示,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主体部分是可充气塑料夹膜形成的设置有物品容纳腔且一端为物品放入口 400的外层袋子100,可充气塑料夹膜具有多个如图4所示的条形充气室13结构,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单向逆止阀与充气总通道7相通;在外层袋子100的物品容纳腔内部还内衬有一辅助薄膜200构成内兜结构,辅助薄膜200边缘与所述外层袋子的物品放入口 400边缘连接在一起,且辅助薄膜200底部距离外层袋子100底部有一定距离,以使外层袋子100在充气后如图
2所示其底部与辅助薄膜200底部不接触。在外层袋子100靠近袋子底部的两侧边缘在一定距离内设置有侧开口,以使外层袋子在充气后设置有开口的部分如图2中下部那样向外膨胀。为便于理解“侧开口”的设置,结合图3所示,图3是用于形成外层袋子100的薄膜材料即充气塑料夹膜,将一张图3所示充气塑料夹膜沿图中折线36进行对折,对折后通过充气塑料夹膜两侧自由边缘处的封边热合线31进行局部热合,便可将对折后的充气塑料夹膜上下层粘合在一起成为两侧闭合的充气塑料夹膜筒,从图3中可以看出热合线31长度约为充气塑料夹膜长度的1/4左右,因此对折后按图中所示方向的来看其下半部两侧自由边缘未被热封,使得对折后两层充气塑料夹膜在该区域两侧是有开口的结构,成为一种下半部具有侧开口的外层袋子结构。这样在向充气塑料夹膜内的条形充气室充气时,空气压力使得外层袋子100会如图2所示方式向外膨胀从开口处张开,使得该部分气柱在图中竖向上如图所示超过上部。为形成图2所示的T形造型,如图3所示,外层袋子100是由一张充气塑料夹膜沿与条形充气室垂直的方向沿对折线36对折构成,在靠近外层袋子底部附近每侧设置有三道横向热合线32,即在对折线36两侧对称各设置了的三道横向热合线32,横向热合线32在每一条形充气室处其长度小于条形充气室13的宽度,以使热合线32两端与条形充气室13边缘保留一定通气通道。这样在充气时如图2所示,该部分会在热合线32处弯折,通过控制三道热合线32之间的间距,则能形成图2所示T形结构:底部为水平气柱排列的基底部104,两侧的竖向气柱排列成的侧壁部103、105,两侧的斜气柱排列的斜壁部102、106 ;且各部气柱由图3可以看出是连通的,正常情况下能够保持相同的空气压力。而内衬辅助薄膜如图1、2所示是悬在外层袋子100内。这样当有沿基底部104垂直方向的冲击产生时,力和能量传递方式是由基底部104向侧壁部103、105,以及斜壁部102、106,再沿上部的直壁部一直传递到物品放入口后,再经过辅助薄膜传递才能到达商品300,传递路径长而且方向不断改变,绝大部分冲击能量先不断被外层袋子气柱内的空气和塑料薄膜吸收分解掉一次,再收辅助塑料薄膜吸收分解一次,从而起 到多重缓冲效果,更好的保护商品不伤损坏。同样,如图2所示将两个本发明的双重缓冲包装袋套在商品300上,由于该部分向外膨胀,商品在与侧壁垂直的方向(图中水平方向)仍然是悬空的,受到震动的冲击首先是作用于侧壁部103或105,然后再通过斜壁部102或106传递到上部的直壁部后才能够达到商品,传递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首先被侧壁103、106部吸收,然后再吸斜壁部102、106吸收,最后还要通过离商品最近的另一直壁部吸收,从而很快衰减,所以该实施例在各方向上都能够获得较好的保护效果。另外,采用本实施中条形充气室的走向,在按图中所示方向放置时,由于气柱是直立,承压效果比气柱水平环绕效果好,更有利于对商品的悬空支撑。更重要的是,热合线32长度小于条形充气室宽度,使热合线32两端与条形充气室边缘即热合线33之间保留一定通气通道,使空气能够通过该部位给整个条形充气室充气和形成平衡气压,不但使得包装袋两承压面空气压力相同,而且该热合线32处变小的空气流通流道具有减压节流作用,在一侧受到猛然冲击时气体不会一下被迅速压到另一侧,避免气柱迅速被压扁直接冲击到内部的商品,同时又有部分气体可以进入另一侧又避免该受冲击侧气柱内压力过高而使该侧充气室爆裂。充气塑料夹膜为如图3和图4所示,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置于表层和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置于中间层,经过热封形成的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的结构,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所述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形成的自吸附单向逆止阀与笛形充气总通道7相通;其中充气室13是由宽塑料薄膜11、12形成室壁。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在进排气端形成的自吸附单向逆止阀与笛形充气总通道7相通。笛形充气总通道7也是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之间形成,由于该总通道与各条形充气室方向垂直且对应各条形充气室方向均有能够使空气流通的通道,类似笛子的笛孔一样,因此称为笛形充气总通道。这样这种可充气塑料夹膜如图4所示,通过热合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上边缘的笛形充气总通道7,向笛形充气总通道7充气,空气压力使各自吸附单向逆止阀中贴合在一起的窄塑料薄膜21、22分离以形成通路,空气即可进入各条形充气室13,条形充气室13膨胀形成气柱,以保护商品。停止充气在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之间自吸力以及充气室内气体压力共同作用下,两塑料薄膜21、22又重新贴合在一起,将进气通道关闭使空气不能泄漏,压力越高贴合越紧。利用充气后形成的气柱吸收冲击能量,达到非常好的减震和保护商品的效果。为了提高自吸附单向逆止阀密封效果,构成单向逆止阀的两张窄塑料薄膜采用自吸附极性塑料薄膜,如图5所示,·是在PE基材6的一侧面复合有自粘层5,形成单面自吸附膜材料。自粘层是在EVA中添加有马来酸酐接枝的PE。采用一层PE基材一层自粘层为最基本的具有吸附性的极性膜材料结构。这种结构由于用量较少的极性原料是在基材一侧表面复合,极性材料分布均匀,因此吸附力均匀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同时该侧面极性强也有利于两极性薄膜以极性面相对时吸附力好,同样提高密封效果。由于马来酸酐接枝的PE极性优于EVA,通过调整其含量可以调整自吸附薄膜表面吸附力大小。进一步地,PE基材也可以采用多层复合材料,如图5所示,由与自粘层5复合的一侧起依次为LDPE层4,HDPE层或MLDPE层3,LDPE层2,LDPE+TNPP构成的防老化保护层I。其中HDPE层或MLDPE层3由于材料强度、刚性高于LDPE,因此能够使这种极性膜材料具有适度的刚性,使膜平整不易起皱,有利于后续耐高温油墨的精确印刷和分切,以及两层极性膜材料构成单向逆止阀自吸附时平整贴合无水印。最外层采用LDPE+TNPP复合层,使用少量的TNPP可以达到改善表面与空气接触时耐氧化老化作用。同样,在自粘层5内也添加抗氧剂,采用极性较好的酚类抗氧剂,添加量为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5-1%。由于极性膜材料只是表面与空气接触,本发明只有两最外层添加抗氧剂,能够达到在使用较少量抗氧剂时较好的抗老化效果。更特别的是,如果这种膜材料未被回收而遗弃,在环境中表面含抗氧剂的部分老化后,其内部塑料老化速度会较快,降解增速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危险时间。这种复合膜采用多层共挤复合,产品中各组份的含量通过原料用量来加以控制,因此本发明原组份含量是按原料比例来计算,而不是按各层中比较计算,将更有利于生产控制。本发明中,自粘层I中EVA用量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2%_4%,马来酸酐接枝的PE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5%-1%,酚类抗氧剂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0.3-1%。所述HDPE层或MLDPE层中HDPE或MLDPE用量为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2-0.5%。TNPP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用料质量0.5-1%。为提高密封效果,如图4所示,在两张所述窄塑料薄膜21、22中,构成内外部空间阻隔层的一片极性膜材料22的厚度是另一片极性膜材料21厚度的100%-135%,增厚的阻隔层更有利于提供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的这种双重缓冲包装袋,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由塑料薄膜通过热合制造而成:(I)参照图3和图4所示,由两张尺寸较宽的宽塑料薄膜11、12和两张较窄的具有内层相互吸附性能的极性窄塑料薄膜21、22组成。窄塑料薄膜21、22采用图5所示复合膜,这种复合膜可通过共挤吹塑形成。将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分别设置在窄塑料薄膜21、22的两边表层,窄塑料薄膜21、22设置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中间,且短于宽塑料薄膜11、12—定的距离,以便在其上部由宽塑料薄膜形成充气总通道7,按图1中所示相对位置尺寸关系设置好;(2)单向逆止阀的形成:首先通过模具沿热合线44将极性塑料薄膜21、22与上表层塑料膜11按单向逆 止阀充气通道热封位置要求热封在一起,形成空气通路和单向逆止阀。 (3)条形充气室形成:然后通过模具将宽塑料薄膜11、极性窄塑料薄膜21、22和宽塑料薄膜12根据充气室位置按照热合线33的位置同时热封在一起,形成每个气室之间的隔断,同时形成逆止阀开启热封点40。由于极性塑料薄膜21、22之间有耐高温的印刷油墨层37的存在,而且通过模具已经将窄塑料薄膜21、22与上表层宽塑料薄膜11热封在一起,所以模具对热封点40部位可以一次同时将极性塑料薄膜21与塑料薄膜11热封在一起,将极性塑料薄膜22与塑料薄膜12热封在一起。(4)笛形充气总通道的形成:再再经过模具对热合线39、42、43的位置同时热封,这样就形成了笛形空气通道7和隐形热封通道K (由于有耐高温印刷油墨而不能粘合为一体),热合线39的作用是在注入压缩空气时,能够使极性塑料薄膜21和22在开启热封点40处能够迅速的打开,形成一个空气流通道,提高空气注入的效率。(5)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尾端经过模具沿热合线34进行横向热封,就形成了多个并列排放的可存放空气等介质的条形充气空间,形成可充气塑料夹膜,但这种片状结构只适用于填充或包裹商品。要想形成比较完整的袋形结构直接包装商品,还需要进一步处理。当然,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沿横向热合线32进行热封以形成T形结构。(6)内衬辅助薄膜200的热合:将短于可充气塑料夹膜的内衬辅助薄膜200结合图2所示方式使其的两端分别与可充气塑料夹膜两端通过热封线41、35热合,使其相互粘
合在一起;(7)外层袋子100的形成:将经过一系列热封后形成的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排列而成的可充气塑料夹膜,连同内衬辅助薄膜沿对折线36对折,沿自由边边缘至少在靠近外层包装袋物品放置口的部分在预定的封边热合线31位置进行二次热封,形成靠近物品放入口 400 —端两侧自由边缘热封而靠近底部两侧自由边缘有侧开口的外层袋子100。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外层袋子靠近袋子底部的两侧边缘在不预留有侧开口,全部通过二次热封形成三面封闭的外层袋子,如图6所示,这种实施方式形成的是在外层袋子100内部有悬空的内衬辅助薄膜200,上部为物品放入口 400,结构简单,对于袋子底部的冲击能量是由底部沿外层袋子100到物品放入口的方向传递,再经过内衬辅助薄膜200传递商品,虽然缓冲效果略低于实施例1的方式,但仍然比仅用外层袋子100直接包装商品的防护效果要好的多。充气室13形成的气柱是竖向设置的以提高竖向承压能力。实施例3如图7,外层袋子100充气室13即气柱的方向采用水平设置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商品如图7所示方式放置时,在相同的充气室规格和充气压力时袋子侧壁刚性略差,在商品压力下易弯曲,抗冲击能力降低,对底部冲击的防护效果低于图2和图6所示方式,但仍然要比不采用悬空辅助薄膜200的方式好的多。物品放入口 400是用于放入商品。实施例4 如图8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是未采用热合线32的方式,这样在充气时外层袋子100不存在特定的弯折位置,因此下部大体膨胀呈弧形结构,由于内衬辅助薄膜200仍然悬空,且膨胀部分向外凸出,仍然能够取得各方向较好的防护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包括由可充气塑料夹膜形成的设置有物品容纳腔且一端为物品放入口(400)的外层袋子(100),可充气塑料夹膜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单向逆止阀与充气总通道(7)相通;在外层袋子(100)的物品容纳腔内部还内衬有一辅助薄膜(200)构成内兜,辅助薄膜(200)边缘与所述外层袋子的物品放入口(400)边缘连接在一起,且辅助薄膜(200)底部距离外层袋子(100)底部有一定距离,以使外层袋子(100)在充气后其底部与辅助薄膜(200)底部不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袋子(100)靠近袋子底部的两侧边缘在设置有侧开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袋子(100)是由一张充气塑料夹膜沿与条形充气室垂直的方向对折构成,在靠近外层袋子底部附近每侧设置有三道横向热合线(32 ),两侧的三道横向热合线(32 )位置相对,横向热合线(32 )在每一条形充气室处其长度小于条形充气室(13)的宽度。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充气塑料夹膜为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置于表层,和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置于中间层经过热封形成的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的结构,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所述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形成的自吸附单向逆止阀与笛形充气总通道(7)相通;所述两张窄塑料薄膜均是极性膜,是在PE基材(6 )的一侧面复合有自粘层(5 ),自粘层(5 )是在EVA中添加有马来酸酐接枝的PE,两张窄塑料薄膜(21、22)是以自粘层一侧相对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其中EVA用量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2%-4%,马来酸酐接枝的PE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5%-1%。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PE基材,从与自粘层复合的一侧起依次为LDPE层(4),HDPE层或MLDPE层(3),和LDPE层(1、2)。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自粘层还有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0.3%-1%的酚类抗氧剂;最外层LDPE采用双层复合,表面LDPE层(I)添加有占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0.5%-1%的TNPP,与HDPE层或MLDPE层(3)相邻的LDPE层(2)不含有TNPP。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所述HDPE层或MLDPE层(3)中,HDPE或MLDPE用量为整个极性膜材料总质量的0.2-0.5%。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其特征在于:在两张所述窄塑料薄膜(21,22)中,构成内外部空间阻隔层的一片窄塑料薄膜(22)的厚度是另一片窄塑料薄膜(21)厚度的 100%-135%。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 (1)将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分别设置在窄塑料薄膜(21、22)的两边表层,窄塑料薄膜(21、22)设置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中间,且短于宽塑料薄膜(11、12)—定的距离; (2)单向逆止阀的形成:首先将窄塑料薄膜(21、22)与上表层宽塑料薄膜(11)按单向逆止阀充气通道热封位置要求热封在一起,形成空气通路和单向逆止阀; (3 )条形充气室形成:然后将宽塑料薄膜(11)、窄塑料薄膜(21、22 )和宽塑料薄膜(12 )按照充气室位置同时热封在一起,形成每个充气室(13)之间的隔断,同时形成逆止阀开启热封点(40);(4)笛形充气总通道(7)的形成:再根据笛形充气总通道(7)的热合位置对热合线(39、42,43)同时热封,这样就形成了笛形空气通道(7)和隐形热封通道(K); (5)条形充气室封底:在两张宽塑料薄膜(11、12)尾端经过模具进行横向热封形成热合线(34),就形成了多个并列排放的条形充气室(13),构成可充气塑料夹膜;根据需要选择性地沿横向热合线(32)进行热封; (6)内衬辅助薄膜(200)的热合:将短于可充气塑料夹膜的塑料内衬辅助薄膜(200)的两端分别与可充气塑料夹膜两端通过热封线(41、35)使其相互粘合在一起; (7)外层袋子(100)的形成:将经过一系列热封后形成的可充气塑料夹膜连同内衬辅助薄膜(200)对折,沿自由边边缘至少在靠近外层包装袋物品放入口的部分在预定的封边热合线(31)位置进行二次热封,形成靠近物品放入口(400) —端两侧自由边缘热封且靠近底部两侧自由边缘有侧开口的`外层`袋`子(10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缓冲充气包装袋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由可充气塑料夹膜形成的设置有物品容纳腔且一端为物品放入口的外层袋子,可充气塑料夹膜具有多个条形充气室(13)结构,每一条形充气室(13)通过单向逆止阀与充气总通道(7)相通;在外层袋子的物品容纳腔内部还内衬有一辅助薄膜构成内兜结构,辅助薄膜边缘与所述外层袋子的物品放入口边缘连接在一起,且辅助薄膜底部距离外层袋子底部有一定距离,以使外层袋子在充气后其底部与辅助薄膜底部不接触。这种充气袋是由五层塑料薄膜经过热合和折叠制造,生产和储运时不充气且可任意折叠,占用空间小又可重复使用,局部可以形成多重缓冲效果,以满足商品局部较强防震要求。
文档编号B65D81/03GK103241456SQ20131015554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8日
发明者须建明 申请人:须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