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的顶角件结构及近海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382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装箱的顶角件结构及近海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装箱的顶角件结构及具有该顶角件结构的近海集装箱。
背景技术
近海集装箱(offshore container)是用于海上运输和石油平台上的装卸作业的容器。集装箱箱顶四角均具有顶角件结构。如图1所示,顶角件结构包括标准集装箱顶角件I’、吊耳6’和补强件。吊耳6’位于顶角件I’的内侧,相邻于顶角件I’设置并固定连接于顶角件I’。通过吊耳6’可实施集装箱的四点起或两点起吊,因此吊耳6’本身和安装吊耳6’的箱顶处有较高的强度要求。现有的技术中,补强件包括吊耳底板2’,以及设置在吊耳底板2’三边的围板3’、4’和5’。围板3’、4’和5’的设置既加强了吊耳区域的强度,又可对吊耳6’实施保护保护。现有技术中,上述顶角件I’、吊耳底板2’、围板3’、4’、5’以及吊耳6’是分别通过焊接成为一体。现有顶角件结构的零件过于分散,吊耳底板2’、围板3’、4’、5’均采用钢板切割焊接而成,而且所有焊缝都是双面焊缝,焊接的工作量很大,同时由于钢板须有一定的厚度,钢板的焊接边必须开坡口,机械加工工作量也很大,这些不足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加大了制造的成本。
发明内容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和近海集装箱,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包括顶角件和延伸部,所述顶角件为集装箱角件,所述顶角件包括内端面、相对于所述内端面的外端面、相邻于所述内端面的内侧面和相对于所述内侧面的外侧面,所述延伸部包括底板、第一横围板、纵围板和第二横围板,所述第二横围板是由所述内端面向下延伸并向远离所述顶角件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底板是由所述第二横围板的下部沿着水平面向远离所述顶角件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横围板是由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内端面的一端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由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内侧面的一侧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横围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和所述第二横围板之间,所述集装箱顶角件结构为一体成型。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围板包括下延伸部和内延伸部,所述下延伸部是由所述内端面向下延伸而成,所述内延伸部是由所述内端面的内侧和所述下延伸部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顶角件的方向延伸而成。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包括顶角件和延伸部,所述顶角件为集装箱角件,包括内端面、相对于所述内端面的外端面、相邻于所述内端面的内侧面和相对于所述内侧面的外侧面,所述内端面具有底缘和内侧缘,所述延伸部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横围板、纵围板和第二横围板,所述底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横围板是由所述第一端垂直向上延伸而成,并包括下延伸部和内延伸部,所述第一横围板是由所述第二端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是由所述第一侧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垂直于所述第二横围板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和所述第二横围板之间,所述顶角件和所述延伸部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缘贴合固定于所述下延伸部的顶缘,所述内侧缘贴合固定于所述内延伸部的侧缘;所述底板的所述第一侧相对靠近所述内侧面,所述第二侧相对靠近所述外侧面,所述第一端相对靠近所述内端面,所述第二端相对远离所述内端面;所述内端面与所述第二横围板面对所述第一横围板的表面齐平;所述底板平行于所述顶角件的底面,并且所述底板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顶角件的底面的水平位置,所述纵围板靠近所述内侧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延伸部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顶角件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围板的形状为L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顶角件和所述延伸部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围板、所述第二横围板和所述纵围板的顶
面等闻。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围板的顶面低于所述顶角件的顶面。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围板的上部为圆角构造,所述圆角构造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靠近所述外侧面的一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近海集装箱,包括多个顶角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多个顶角的顶角件结构,所述顶角件结构是如上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所述近海集装箱还包括吊耳,所述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和所述吊耳焊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顶角件及具有该顶角件的近海集装箱,合理的整合零部件,将分散的零件归并为一体,利用铸造全部或局部取代焊接,减少焊接和机械加工工时,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

图1为现有的顶角件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顶角件结构第一实施例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顶角件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顶角件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顶角件和延伸部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近海集装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顶角件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并请参考图5所示的近海集装箱,本实施例中近海集装箱箱顶四角对称设有顶角件结构I。每一个顶角件结构I包括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顶角件10可以是标准集装箱角件,也可以是非标准集装箱角件。顶角件10为具有六个面的长方体,图2和图4中L表示长度、W表示宽度,H表示高度。顶角件10具有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内端面11和外端面12,并具有垂直于宽度方向的内侧面13和外侧面14,其中相较而言内端面11和内侧面13更靠近集装箱内部。特别说明的是,下文所说的“内”均是指顶角件结构I装设于集装箱之后相对靠近集装箱内部(例如集装箱的内部中心)的一端(侧),而“外”是指相对远离集装箱内部的一端(侧)。而下述的“水平”是指平行或大致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垂直”是指垂直或大致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部20包括底板113、第一横围板114、纵围板115和第二横围板116。第二横围板116包括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下延伸部111是由内端面11整体向下延伸形成;内延伸部112是由内端面11的一部分以及下延伸部111与所述内侧面13平齐的边缘沿着顶角件10的宽度方向朝向远离顶角件10的方向延伸形成。其中内延伸部112的顶部高度低于顶角件10的高度。底板113是从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的下部出发沿水平面向远离顶角件10的方向延伸形成。底板113与顶角件10的底面平行。底板113的宽度为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的宽度总和。第一横围板114是由底板113远离内端面11的一端向上垂直延伸而成,第一横围板114平行于第二横围板116。纵围板115由底板113靠近内侧面13的一侧向上垂直延伸而成,纵围板115位于第一横围板114和第二横围板116之间,并垂直于第一横围板114和第二横围板116。在本实施例中,顶角件结构I整体是通过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并且延伸部20的材质为与标准集装箱顶角件相同的材质,均为低合金铸钢。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具有底缘101和内侧缘102。延伸部20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113、第一横围板114、纵围板115和第二横围板116。底板113为矩形,并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横围板116包括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从底板113的第一端垂直向上延伸出,并且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组成的第二横围板116形状类似于逆时针旋转90°之后的L形。内延伸部112从下延伸部111突起的高度Hl小于顶角件10的高度H,并且下延伸部111的宽度Wl等于或略小于顶角件10的宽度W。第一横围板114从底板113的第二端向上延伸出,纵围板115从底板113的第一侧向上延伸,其中第一侧垂直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且纵围板115位于第一横围板114和第二横围板116之间。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连接之后如图3所示,第二横围板116的下延伸部111的上边缘与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的底缘101结合,内延伸部112的侧边缘与内端面11的内侧缘102结合。结合之后形成的顶角件结构中,延伸部20的底板113平行于顶角件10的底板,底板113的水平位置低于顶角件10的底面的水平位置;第一横围板114和纵围板115与内延伸部112等高,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与内延伸部112以及下延伸部111面对第一横围板114的表面共面,并且纵围板115设置在靠近顶角件10的内侧面13的第一侧。而靠近顶角件10的外侧面的第二侧不设围板,为开口。在本实施例中,顶角件10可为标准集装箱角件,也可以为非标准集装箱角件。延伸部20通过铸造等方式一体成型,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为焊接,图3中K处为焊缝。延伸部20的材质为与标准集装箱顶角件相同的材质,均为低合金铸钢。在上述两个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横围板114靠近开口的位置的上部设置为圆角构造,圆角构造位于第一横围板114靠近外侧面14的一侧,以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以上两个实施例中,第一实施例中顶角件结构是整体铸钢件,节省了焊接工时,但是零件结构较复杂,影响铸造的工艺性。第二实施例中分成两个铸钢件,简化零件结构,铸造工艺简单,但增加了焊接工时,综合比较两个实施例的效益相当。图5所示为具有顶角件结构的近海集装箱。近海集装箱包括顶部四个角左右对称设置的顶角件结构I及吊耳5,所述顶角件结构I采用了上述集装箱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合为一体的铸钢件,所述吊耳5与所述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下延伸部111和水平延伸的底板113焊接成一体。吊耳5与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及下延伸部111倾斜焊接,倾斜角度的大小与近海集装箱的长度有关,原则上必须保证对角线上的每对吊耳5的中心线“C”必须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前述第二实施例,所述近海集装箱采用分立的铸钢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焊接成一体的顶角件结构,吊耳5与顶角件10的内端面11、下延伸部111和延伸部20的底板113焊接成一体。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装箱顶角件及具有该顶角件的近海集装箱,合理的整合零部件,将分散的零件归并为一体,利用铸造全部或局部取代焊接,减少焊接和机械加工工时,提高功效,降低成本,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经济价值。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所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所述顶角件(10)为集装箱角件,包括内端面(11)、相对于所述内端面(11)的外端面(12)、相邻于所述内端面(11)的内侧面(13)和相对于所述内侧面(13)的外侧面(14),所述延伸部(20)包括底板(113)、第一横围板(114)、纵围板(115)和第二横围板(116),所述第二横围板(116)是由所述内端面(11)向下延伸并向远离所述顶角件(10)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底板(113)是由所述第二横围板(116)的下部沿着水平面向远离所述顶角件(10)的方向延伸而成,所述第一横围板(11 4)是由所述底板(113)远离所述内端面(11)的一端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115)由所述底板(113)靠近所述内侧面(13)的一侧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115)垂直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114)和所述第二横围板(116)之间,所述集装箱顶角件结构为一体成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包括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所述下延伸部(111)是由所述内端面(11)向下延伸而成,所述内延伸部(112)是由所述内端面(11)的内侧和所述下延伸部(111)的一侧向远离所述顶角件(10)的方向延伸而成。
3.一种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角件(10)和延伸部(20),所述顶角件(10)为集装箱角件,包括内端面(11)、相对于所述内端面(11)的外端面(12)、相邻于所述内端面(11)的内侧面(13)和相对于所述内侧面(13)的外侧面(14),所述内端面(11)具有底缘(101)和内侧缘(102),所述延伸部(20)包括一体成型的底板(113)、第一横围板(114 )、纵围板(115 )和第二横围板(116 ),所述底板(113)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以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横围板(116)是由所述第一端垂直向上延伸而成,并包括下延伸部(111)和内延伸部(112),所述第一横围板(114)是由所述第二端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115)是由所述第一侧向上延伸而成,所述纵围板(115)垂直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并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114)和所述第二横围板(116)之间,所述顶角件(10)和所述延伸部(20)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底缘(101)贴合固定于所述下延伸部(111)的顶缘,所述内侧缘(102)贴合固定于所述内延伸部(112)的侧缘;所述底板(113)的所述第一侧相对靠近所述内侧面(13),所述第二侧相对靠近所述外侧面(14),所述第一端相对靠近所述内端面(11),所述第二端相对远离所述内端面(11);所述内端面(11)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面对所述第一横围板(114)的表面齐平;所述底板(113)平行于所述顶角件(10)的底面,并且所述底板(113)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顶角件(10)的底面的水平位置,所述纵围板(115)靠近所述内侧面(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延伸部(111)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顶角件(10)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的形状为L形。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角件(10)和所述延伸部(20 )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围板(114)、所述第二横围板(116)和所述纵围板(115)的顶面等高。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围板(116)的顶面低于所述顶角件(10)的顶面。
9.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围板(114)的上部为圆角构造,所述圆角构造位于所述第一横围板(114)靠近所述外侧面(14)的一侧。
10.一种近海集装箱,包括多个顶角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多个顶角的顶角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顶角件结构是如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集装箱顶角件结构,所述近海集装箱还包括吊耳(5),所述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和所述吊耳(5)焊接固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集装箱的顶角件结构及近海集装箱,顶角件结构包括顶角件和延伸部,顶角件为集装箱角件,顶角件包括内端面、外端面、内侧面和外侧面,延伸部包括底板、第一横围板、纵围板和第二横围板,第二横围板是由内端面向下延伸并向远离顶角件的方向延伸而成,底板是由第二横围板的下部沿着水平面向远离内端面的方向延伸而成,第一横围板是由底板离开内端面较远的一端向上垂直延伸而成,纵围板由底板靠近内侧面的一侧向上延伸而成,纵围板垂直于第二横围板并位于第一横围板和第二横围板之间,上述集装箱顶角件结构为一体成型,或者延伸部为一体成型,并与顶角件焊接固定。
文档编号B65D88/12GK203079065SQ20132006750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5日
发明者张守贞, 朱伟东, 刘波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润扬物流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