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口径引流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515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口径引流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口径引流盖,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不同瓶口口径的多口径引流盖。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有效的进行洗车或洗玻璃等清洁作业,通常会将洒水器的管线安装在储存有清洁液的容器里,然后利用马达或泵等装置将清洁液抽出并对车辆或玻璃进行冲刷。其中,洒水器的管线主要都是经由容器的瓶盖安装固定于容器,而由于现有的清洁液都是由使用者自行调配制得,因此很容易就调制出大量的清洁液,而容器的容量也相对的非常大,对于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于携带或移动。承上所述,为了解决使用者因自行调制的清洁液容易因产量过多,必须使用较大的容器填装而不便于携带或移动。因此有业者推出了已调制完成的小瓶清洁液,以便于使用者携带。然而,由于小瓶清洁液的清洁液储存量有限,因此使用者依据不同的需求可能会交互使用大型容器与小型容器的时候,此时,使用者就必须准备两组洒水器,或者准备两组瓶盖来交替使用,而即使准备两组瓶盖,洒水器的管线仍要重新装设,非常的耗时与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与目的:综观以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使用者可能会在大型容器与小型容器之间交互使用,因此使用者往往需要准备两组洒水器或者两组瓶盖,非常的不便且花时间。缘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多口径引流盖,其是具备有本体接合部与外延接合部,以供使用者在大型容器与小型容器间快速的交替使用。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口径引流盖,应用于一引流管与多个具有相异瓶口口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口径引流盖包含:一接合本体,具有一本体接合部、一引流管接合部以及一防漏部,该本体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些容器其中的一第一容器,该引流管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引流管,该防漏部用以紧密地抵接于该第一容器的瓶口 ;以及一外延接合体,一体成型地自该接合本体向外延伸所形成,并且包含一外延接合部,该外延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些容器其中的一第二容器,且该第二容器的瓶口口径大于该第一容器的瓶口口径。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更包含一调节阀组件,而该防漏部更具有一连通于该本体接合部与该引流管接合部的调节空间,且该接合本体更具有一连通于该调节空间的容置槽,该调节阀组件设置于该容置槽。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调节阀组件包含一止泄元件、一弹性元件以及一气阀,该弹性元件用以支撑该止泄元件,使该止泄元件抵接于该气阀而止挡溶液流出。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调节阀组件与该容置槽形成一进气通道,且该调节阀组件包含一进气部与一弹性止逆部,该进气部密合地固设于该容置槽,并开设有至少一进气口,该进气口连通于该进气通道,该弹性止逆部连接于该进气部,并弹性地抵接于该容置槽,藉以在该进气通道的气压大于该调节空间的气压时,使该进气通道连通于该调节空间。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进气部与该弹性止逆部之间为一体成型地连接。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调节阀组件为一单向调节阀。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本体接合部具有一螺纹。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引流管接合部具有一螺纹。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外延接合部具有一螺纹。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中该防漏部具有一斜面,其用以抵接于该第一容器的瓶□。本实用新型对照现有技术的功效:从以上叙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需要准备两组洒水器或两组瓶盖供洒水器替换,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具有一本体接合部与一外延接合部,因此可以利用引流管接合部固定住洒水器的管线,并利用本体接合部接合瓶口口径较小的容器,以及利用外延接合部接合瓶口较大的容器,有效的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 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剖视示意图;图3与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实际应用剖视不意图;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图11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1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0035]100、100a、100b、100c、IOOd 多口径引流盖200引流管300第一容器400第二容器I接合本体11本体接合部12引流管接合部13防漏部131斜面132调节空间14容置槽
2外延接合体21外延接合部3、3a、3b、3c、3d调节阀组件31弹性元件31a、31b、31c、31d进气部311a、311b、311c、311d进气口312a、312b侧通孔32支撑件32a、32b、32c、32d弹性止逆部33气阀34止泄元件AW, AffU AW2、AW3、AW4进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可广泛运用于各种容器之间的替换,其组合实施方式更是不胜枚举,故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仅列举其中较佳的实施例来加以具体说明。请参阅图1与图2,图1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立体示意图;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多口径引流盖100包含一接合本体1、一外延接合体2以及二调节阀组件3。接合本体I具有一本体接合部11、一引流管接合部12、一防漏部13以及二容置槽14。防漏部13设置于本体接合部11与引流管接合部12之间,且防漏部13具有一斜面131与一调节空间132,调节空间132连通于本体接合部11与引流管接合部12。容置槽14连通于调节空间132。外延接合体2 —体成型地自接合本体I向外延伸所形成,并且包含一外延接合部21。如上所述,本体接合部11、引流管接合部12以及外延接合部21各具有一螺纹,特别是指一种内螺纹。调节阀组件3设置于容置槽14,且调节阀组件3包含一弹性元件31、一支撑件32、一气阀33以及一止泄元件34 ;其中,弹性元件31套设于支撑件32,而气阀33固定地卡设于容置槽14的槽口,因此支撑件32是藉由弹性元件31弹性的支撑而将止泄元件34推抵至气阀33,藉此可将流经调节空间132的液体止挡住,有效的避免液体自调节空间132经容置槽14流出。此外,止泄元件34更与容置槽14之间形成一进气通道AW,而当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与弹性元件31的支撑力时,会将止泄元件34朝内部推动,进而使外部气体经由进气通道AW进入调节空间132内,藉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阀组件3为一种单向调节阀,用来使气体可单向的进入调节空间132。请参阅图1至图4,图3与图4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实际应用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多口径引流盖100是应用于一引流管200、一第一容器300以及一第二容器400。其中,本体接合部11用以接合于第一容器300,引流管接合部12用以接合于引流管200,而引流管200更藉由泵或马达等装置来提供负压,使储存于第一容器300内的溶液经由本体接合部11与引流管接合部12抽出。在实际运用上,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口径引流盖100的防漏部13具有斜面131,因此当第一容器300接合于本体接合部11时,第一容器300的瓶口会紧密地抵接于斜面131,有效的防止第一容器300内的溶液在抽出的过程中自瓶口与多口径引流盖100之间外漏。在其他 实施例中,引流管200更可以由引流管接合部12向下延伸至第一容器300或第二容器400内,意即引流管200用来螺接于引流管接合部12的螺纹段(图未标示)离引流管200的引流口(图未标示)有一段距离,而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引流管200的螺纹段是邻接于引流口。外延接合部21用以接合于一第二容器400,第二容器400的瓶口口径大于第一容器300的瓶口口径。此外,当多口径引流盖100以引流管接合部12接合于引流管200,且以本体接合部11接合于第一容器300时,多口径引流盖100与第一容器300之间会形成密闭空间(包含调节空间132),而使用者若藉由引流管200将第一容器300内的液体抽出时,则会使密闭空间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的气体压力而形成真空状态,此时由于弹性元件31是弹性地将止泄元件34抵接于气阀33,因此外部的气体会经由气阀33压迫止泄元件34而进入调节空间132内,有效的平衡调节空间132内部的气体压力,进而使第一容器300内的液体可以顺利的自引流管200抽出。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多口径引流盖具有引流管接合部,因此可以固定住引流管,并藉由本体接合部与外延接合部分别在瓶口口径较小的第一容器与瓶口口径较大的第二容器之间进行替换,有效的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更可利用调节阀组件来平衡引流管与容器内部的压力,使容器内的溶液可以顺利的自引流管导引出。请参阅图5与图6,图5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6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多口径引流盖IOOa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多口径引流盖100相似,其差异仅在于多口径引流盖IOOa是以二调节阀组件3a取代多口径引流盖100的二调节阀组件3,故以下仅针对调节阀组件3a加以说明。调节阀组件3a设置于容置槽14,并与容置槽14形成一进气通道AWl,且调节阀组件3a包含一进气部31a以及一弹性止逆部32a。进气部31a密合地固设于容置槽14,并开设有一进气口 311a与一露出于进气通道AWl的侧通孔312a,且侧通孔312a连通于进气口311a,使进气口 311a经由侧通孔312a连通于进气通道AW1。弹性止逆部32a套接地连接于进气部31a,并弹性地抵接于容置槽14。如上所述,当多口径引流盖IOOa以引流管接合部12接合于上述的引流管200,且以本体接合部11接合于上述的第一容器300时,多口径引流盖IOOa与第一容器300之间会形成密闭空间(包含调节空间132),而使用者若藉由引流管200将第一容器300内的液体抽出时,则会使密闭空间内部的气压小于外部的气体压力而形成真空状态,此时由于弹性止逆部32a弹性地抵接于容置槽14,因此外部的气体会压迫弹性止逆部32a而进入调节空间132内,有效的平衡调节空间132内部的气体压力,进而使第一容器300内的液体可以顺利的自引流管200抽出。请参阅图7与图8,图7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8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一多口径引流盖IOOb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多口径引流盖100相似,其差异仅在于多口径引流盖IOOb是以二调节阀组件3b取代多口径引流盖100的二调节阀组件3,故以下仅针对调节阀组件3b加以说明。承上所述,调节阀组件3b设置于容置槽14,并与容置槽14形成一进气通道AW2,且调节阀组件3b包含一进气部31b以及一弹性止逆部32b。而进气部31b密合地固设于容置槽14,并开设有一进气口 311b与一露出于进气通道AW2的侧通孔312b,且侧通孔312b连通于进气口 311b,使进气口 311b经由侧通孔312b连通于进气通道AW2 ;其中,调节阀组件3b与上述的调节 阀组件3的主要差异为弹性止逆部32b —体成型地连接于进气部31b,并弹性地抵接于容置槽14。此外,由于弹性止逆部32b的作用相同于上述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弹性止逆部32a,故在此不多加赘述。请参阅图9与图10,图9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10显示本实用新型第四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多口径引流盖IOOc包含接合本体1、外延接合体2以及二调节阀组件3c ;其中,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IOOc与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100相似,其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多口径引流盖IOOc是以调节阀组件3c取代上述的调节阀组件3,故以下仅针对调节阀组件3c加以说明。承上所述,调节阀组件3c设置于容置槽14,并与容置槽14形成一进气通道AW3,且调节阀组件3c包含一进气部31c以及一弹性止逆部32c。而进气部31c密合地固设于容置槽14,并开设有四个进气口 311c其中,调节阀组件3c与上述的调节阀组件3a的主要差异为弹性止逆部32c —体成型地连接于进气部31c,并弹性地抵接于容置槽14,而进气口311c直接连通于进气通道AW3。请参阅图11与图12,图11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部分分解的立体示意图;图1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五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的剖视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多口径引流盖IOOd包含接合本体1、外延接合体2以及二调节阀组件3d ;其中,由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口径引流盖IOOd与上述的多口径引流盖100相似,其差异仅在于本实施例的多口径引流盖IOOd是以调节阀组件3d取代上述的调节阀组件3,故以下仅针对调节阀组件3d加以说明。[0075]承上所述,调节阀组件3d设置于容置槽14,并与容置槽14形成一进气通道AW4,且调节阀组件3d包含一进气部31d以及一弹性止逆部32d。而进气部31d密合地固设于容置槽14,并开设有三个进气口 311d;其中,调节阀组件3d与上述的调节阀组件3的主要差异为弹性止逆部32d —体成型地连接于进气部31d,并弹性地抵接于容置槽1,且进气口311d贴合于容置槽14,并直接连通于进气通道AW4。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口径引流盖,应用于一引流管与多个具有相异瓶口口径的容器,其特征在于,该多口径引流盖包含: 一接合本体,具有一本体接合部、一引流管接合部以及一防漏部,该本体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些容器其中的一第一容器,该引流管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引流管,该防漏部用以紧密地抵接于该第一容器的瓶口 ;以及 一外延接合体,一体成型地自该接合本体向外延伸所形成,并且包含一外延接合部,该外延接合部用以接合于该些容器其中的一第二容器,且该第二容器的瓶口口径大于该第一容器的瓶口口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调节阀组件,而该防漏部更具有一连通于该本体接合部与该引流管接合部的调节空间,且该接合本体更具有一连通于该调节空间的容置槽,该调节阀组件设置于该容置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调节阀组件包含一止泄元件、一弹性元件以及一气阀,该弹性元件用以支撑该止泄元件,使该止泄元件抵接于该气阀而止挡溶液流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调节阀组件与该容置槽形成一进气通道,且该调节阀组件包含一进气部与一弹性止逆部,该进气部密合地固设于该容置槽,并开设有至少一进气口,该进气口连通于该进气通道,该弹性止逆部连接于该进气部,并弹性地抵接于该容置槽,藉以在该进气通道的气压大于该调节空间的气压时,使该进气通道连通于该调节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进气部与该弹性止逆部之间为一体成型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调节阀组件为一单向调节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接合部具有一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引流管接合部具有一螺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外延接合部具有一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口径引流盖,其特征在于,该防漏部具有一斜面,其用以抵接于该第一容器的瓶口。
专利摘要一种多口径引流盖,应用于一引流管与多个具有相异瓶口口径的容器,多口径引流盖包含一接合本体与一外延接合体,接合本体具有一本体接合部、一引流管接合部以及一防漏部,本体接合部用以接合于上述多个容器其中的一第一容器,引流管接合部用以接合于引流管,防漏部用以紧密地抵接于第一容器的瓶口;外延接合体一体成型地自接合本体向外延伸所形成,并且包含一外延接合部,外延接合部用以接合于上述多个容器其中的一第二容器,而第二容器的瓶口口径大于第一容器的瓶口口径。
文档编号B65D47/06GK203127392SQ20132011079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陈彦安 申请人:陈彦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