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纺织络丝机。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络丝机,亦称络筒机、络纱机,其主要包括管纱插座、清纱器、张力器以及卷纱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纱线或丝自管纱上退绕下来,在经过清纱器将清除纱线或丝上的杂质和疵点,然后在张力器的作用下,通过卷纱装置,将纱或丝绕至线筒上,完成了纱线或丝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后道工序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然而,现有的络丝机管纱插座与管纱插座之间没有挡板隔开,在纱线或丝自管纱上退绕下来时候,两股纱线或丝容易碰到一起,容易反生断纱线或丝现象,加大了操作人员的巡视力度,提高劳动强度,且降低了络丝机的工作效率。络丝机在卷绕的同时,还需要清除纱线、丝上的杂质和疵点,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络丝机在不具备丝线自动检测,当丝线品质或是粗细不合格的情况之下,将会给接下来的丝线加工工序带来麻烦,而且如果不合格的丝线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的话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我们需要一款新型的络丝机,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纺织络丝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纺织络丝机,包括控制器、报警器、检测装置、络筒、绷架、张力器、络丝机本体、活动架、清纱器、传感器、固定架、挡板,所述控制器设置在络丝机本体的左侧的顶端,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控制器的下方,所述活动架设置在报警器的右侧,所述绷架固定在活动架的表面,所述张力器设置在绷架的右侧,所述清纱器设置在张力器的下方,所述检测装置设置在清纱器的下方,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检测装置的内部,所述固定架设置在络丝机本体的底部,所述络筒设置在固定架的表面,所述挡板设置在络筒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报警器通过电线与传感器电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检测装置通过电线与控制器电线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高效的纺织络丝机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安全高效;报警器的设置使得络丝机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的发现问题,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检测装置能够检测丝线是否合格,简单实用;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准确检测丝线的直径是否达标,有效的控制了丝线的质量;挡板的设置能够有效的避免两股丝线缠绕在一起,安全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报警器;3、检测装置;4、络筒;5、绷架;6、张力器;7、络丝机本体;8、活动架;9、清纱器;10、传感器;11、固定架;12、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高效的纺织络丝机,包括控制器1、报警器2、检测装置3、络筒4、绷架5、张力器6、络丝机本体7、活动架8、清纱器9、传感器10、固定架11、挡板12,所述控制器1设置在络丝机本体7的左侧的顶端,所述报警器2设置在控制器1的下方,所述活动架8设置在报警器2的右侧,所述绷架5固定在活动架8的表面,所述张力器6设置在绷架5的右侧,所述清纱器9设置在张力器6的下方,所述检测装置3设置在清纱器9的下方,所述传感器10设置在检测装置3的内部,所述固定架11设置在络丝机本体7的底部,所述络筒4设置在固定架11的表面,所述挡板12设置在络筒4的右侧。
工作原理:该高效的纺织络丝机在工作时,纱线或丝自绷架5退绕下来,经过清纱器9将纱线或丝上的杂质和疵点清除,然后在张力器6的作用下,通过卷纱装置,再通过检测装置3,丝线从传感器10内部穿过,若丝线的直径不合格或者断线,传感器10会连接报警器2报警并使控制器1控制机器停止工作,通过传感器10的纱或丝将绕至络筒4上,完成了纱线或丝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后道工序的劳动生产率和设备生产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