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钢料自动检测单元模块。
背景技术:
模具是一种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具体地,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其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类型的模具具有不同的结构。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因此,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工具。
电火花加工是模具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艺之一。电火花加工,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从而对模具零件进行成型加工的一种工艺方法。为此,在电火花加工之后,需要电火花加工后的钢料进行检测,然而现有对于钢料的检测流程一直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具体是依靠操作人员来取放钢料,如此重复着。即在检测过程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来在待检台、检测台和钢料架等设备之间进行频繁搬运,长时间的工作后,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检测质量不稳定,难以形成模具批量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布局合理,能自动快速对钢料进行检测的模具钢料自动检测单元模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钢料自动检测单元模块,其包括机械手、对接中转站、三次元测量机和钢料放置架,所述对接中转站、三次元测量机和钢料放置架以机械手为圆心分布在该机械手的周边位置,需检测的钢料通过标准化钢料托盘被运输到对接中转站上,机械手将标准化钢料托盘上的需检测的钢料抓取并放到钢料放置架上进行暂时存储;当三次元测量机完成检测时,机械手将钢料放置架上的钢料抓取并放到三次元测量机上进行自动化打点检测,待检测完成后,机械手将完成检测工序的钢料放回到钢料放置架上暂时存储,待钢料放置架达到一定的数量的钢料时相应触发一个满载信息反馈至调度机房,随后机械手将钢料放置架上完成检测的钢料放到对接中转站上的标准化钢料托盘上,等待下一工序;所述钢料放置架包括支架和标准放置座,所述支架上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设有多个分层板,所述标准放置座设置在所述分层板的上表面;所述标准放置座的外形轮廓为方形,该标准放置座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钢料定位孔和一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钢料放置架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并排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对接中转站包括机架、定位气缸、滚筒、驱动电机和光电感应开关,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进料槽,多个滚筒平行并排在进料槽上,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机架上,并通过联动机构驱动所有滚筒同步转动;所述光电感应开关通过竖直支架设置在进料槽的一侧位置,两定位气缸对称设置在进料槽的两侧中间位置,该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夹料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料槽的未端设有挡杆,该挡杆上设有缓冲挡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结构设计巧妙,对接中转站、三次元测量机和钢料放置架科学设置在机械手的周边位置,机械手能替代人手来实现抓取钢料的动作,并能使得钢料在对接中转站、三次元测量机和钢料放置架之间进行相互转移的目的,实现各个设备的无缝对接,进而充分利用了各个设备的利用率,极大程度提高了石墨加工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实现车间无人化生产,而且有效保证工作品质,能自动智能快速对钢料进行检测,有助于实现模具的批量产业化生产,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钢料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对接中转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具钢料自动检测单元模块,其包括机械手1、对接中转站2、三次元测量机3和钢料放置架4,所述对接中转站2、三次元测量机3和钢料放置架4以机械手1为圆心分布在该机械手1的周边位置;所述钢料放置架4包括支架41和标准放置座42,所述支架41上按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设有多个分层板43,所述标准放置座42设置在所述分层板43的上表面;所述标准放置座42的外形轮廓为方形,该标准放置座42的四个角部各设有一钢料定位孔421和一安装孔422。所述支架41的底面设有安装板,该安装板和支架41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加强筋,所述安装板的周缘位置设有安装孔,螺丝贯穿该安装孔拧入地面,实现固定安装的目的,大大提升
标准化钢料托盘的顶面设有用来固定钢料的夹具。标准化钢料托盘的底面设有与钢料定位孔421相对应的定位柱,能实现快速定位的目的,无需再次定位调整。
较佳的,所述钢料放置架4的数量为四个,两两并排设置。可以用来放置更多钢料。
具体的,所述对接中转站2包括机架21、定位气缸22、滚筒23、驱动电机24和光电感应开关25,所述机架21的顶部设有进料槽,多个滚筒23平行并排在进料槽上,所述驱动电机24设置在机架21上,并通过联动机构26驱动所有滚筒23同步转动;所述光电感应开关25通过竖直支架27设置在进料槽的一侧位置,两定位气缸22对称设置在进料槽的两侧中间位置,该定位气缸22的活塞杆上设有夹料架28。在进料槽的未端设有挡杆29,该挡杆29上设有缓冲挡片20。
工作时,需检测的钢料通过标准化钢料托盘被运输到对接中转站2上,机械手1将标准化钢料托盘上的需检测的钢料抓取并放到钢料放置架4上进行暂时存储;当三次元测量机3完成检测时,机械手1将钢料放置架4上的钢料抓取并放到三次元测量机3上进行自动化打点检测,待检测完成后,机械手1将完成检测工序的钢料放回到钢料放置架4上暂时存储,待钢料放置架4达到一定的数量的钢料时相应触发一个满载信息反馈至调度机房,随后机械手1将钢料放置架4上完成检测的钢料放到对接中转站2上的标准化钢料托盘上,等待下一工序。整个检测工序简洁、速度,即机械手1能替代人手来实现抓取钢料的动作,并能使得钢料在对接中转站2、三次元测量机3和钢料放置架4之间进行相互转移的目的,实现各个设备的无缝对接,进而充分利用了各个设备的利用率,极大程度提高了钢料的检测效率,同时也实现车间无人化生产,而且有效保证工作品质,能自动智能快速对钢料进行检测,有助于实现模具的批量产业化生产。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其单元模块,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