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负载的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搬运周转箱的货叉。
背景技术:
叉车是一种常见的近距离物流运输搬运车辆,多由机架、驾驶台、行走轮、液压装置及门架等部件构成。其中,门架一般竖立在驾驶台前档风玻璃之前固定不动,由货叉架上下滑动,托起或放下货物。货叉是叉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件,工作时,货叉架托起货物进行短距离运输和机械化装卸。这种运输及装卸方式效率高、成本低,具有诸多优势。然而,叉车移动过程中,货叉上载满的货物很可能相对叉车移动甚至从叉车上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搬运周转箱的货叉,以解决用货叉搬运货物时易移位易掉落的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包括二端板、二滑块、螺纹杆、底板、二刀叉臂、二弹簧。其中,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二端板之间,所述螺纹杆设置于所述二端板之间且位于所述底板的上面。所述二滑块的底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二滑块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小孔以便所述螺纹杆插入穿过所述二滑块,所述二刀叉臂分别设置于所述二滑块上且在与所述螺纹杆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二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二刀叉臂上且紧邻所述二滑块。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通过设置二端板、二滑块、螺纹杆、底板和二刀叉臂,二滑块能够在螺纹杆的轴向方向自由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二刀叉臂之间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周转箱。此外,二刀叉臂上设置的二弹簧可以使周转箱被叉上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后,设置在所述二刀叉臂上的所述二弹簧进行回转,以使二刀叉臂上的周转箱的位置固定,从而避免周转箱在搬运时发生的移动、甚至掉落。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1-端板,2-滑块,3-螺纹杆,4-弹簧,5-底板,6-刀叉臂,7-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包括二端板1、二滑块2、螺纹杆3、底板5、二刀叉臂6、二弹簧4。
进一步来说,所述底板5设置于所述二端板1之间,所述螺纹杆3设置于所述二端板1之间且位于所述底板5的上面。所述二滑块2的底端分别抵靠于所述底板5上且所述二滑块2的上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小孔以便所述螺纹杆3插入穿过所述二滑块2,所述二刀叉臂6分别设置于所述二滑块2上且在与所述螺纹杆3垂直的方向上。所述二滑块2能够在所述螺纹杆3的轴向方向自由移动,以便调节所述二刀叉臂6之间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周转箱。所述二刀叉臂6邻近于所述二弹簧4的一端可进行旋转,以便所述二刀叉臂6卡紧或松开。所述二弹簧4分别设置在所述二刀叉臂6上且紧邻所述二滑块2,所述二弹簧4可以进行回转以便固定周转箱。所述二刀叉臂6邻近于所述二弹簧4的一端进行旋转使所述二刀叉臂6松开,将周转箱叉上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后,设置在所述二刀叉臂6上的所述二弹簧4进行回转,并带动所述二刀叉臂6进行旋转使所述二刀叉臂6卡紧,以使所述二刀叉臂6上的周转箱固定住位置,从而避免周转箱在搬运时发生移动、甚至掉落。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二刀叉臂6的表面凹凸不平,以增加周转箱和二刀叉臂6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周转箱在搬运时发生的晃动。此外,本发明提供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还包括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焊接于所述底板5的中间位置并位于所述螺纹杆3相对于所述二刀叉臂6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有第二小孔。本发明提供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可以通过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的第二小孔铆接在叉车上,这种通过第二小孔进行铆接可以方便叉车更换货叉。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将搬运周转箱的货叉通过所述连接板7上设置的第二小孔铆接在如图2所示叉车的升降杆上。当周转箱被叉上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并固定住位置后,推动叉车至所需的水平位置,然后启动升降系统的按钮,货叉缓慢地向上移动,最终货叉将周转箱搬运至所需的高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搬运周转箱的货叉通过设置二端板、二滑块、螺纹杆、底板和二刀叉臂,二滑块能够在螺纹杆的轴向方向自由移动,从而可以调节二刀叉臂之间的宽度来满足不同尺寸的周转箱。此外,二刀叉臂上设置的二弹簧可以使周转箱被叉上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后,设置在所述二刀叉臂上的所述二弹簧进行回转,以使二刀叉臂上的周转箱的位置固定,从而避免周转箱在搬运时发生的移动、甚至掉落。如此一来,可以保证搬运周转箱的货叉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