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760923发布日期:2019-05-24 21:40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膜生产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反渗透家用膜元件通常的卷制工艺是将叠好的膜片均匀卷制在特制的中心管上,然后进行切边整形到固定尺寸,在切边完成后需要将两边多余的端头剥离,由于在卷膜过程中使用的聚氨酯胶水将膜片固定到中心管上,端头也会仅仅粘附在中心管上难以剥离,一般采取人工用刀片的削除方式进行,而这种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1、剥离效率低下。采用人工剥离的方式,单人单班只能处理100支左右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并且因为端头与中心管粘附的太紧,无法使用自带动画设备进行去边操作,让次工序成为整个生产过程中的“瓶颈”。

2、剥离时元件的报废率高。由于在去边过程中需要使用刀片对端头进行剥离操作,刀片难以避免的会对元件产生损伤,因此导致剥离时元件的废品率非常高。

3、剥离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由于在去边过程中需要使用刀片对端头进行剥离操作,员工在用刀片剥离的过程中很容易割伤手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在端头剥离过程中剥离困难、报废率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以便方便的将端头与中心管进行剥离,便于实现机器的自动化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的损伤。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心管、膜片、薄膜、双面胶,中心管的两端均缠绕有薄膜,薄膜通过双面胶粘在中心管的端部且薄膜的一边与中心管的边缘对齐,膜片缠绕在中心管上且膜片覆盖部分薄膜,卷制完成的反渗透家用膜元件直接将包覆中心管两端的部分膜片和部分薄膜切除。

进一步的,所述宽透明胶的宽度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双面胶的宽度为1~1.5mm。

进一步的,所述薄膜的宽度为25~35mm。

进一步的,薄膜由无纺布材料、纳滤膜材料、硅油纸或塑料膜材料制成。

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方法,在卷制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之前,利用双面胶分别在中心管的两端分别缠绕1~2圈的薄膜,双面胶粘贴在薄膜靠近中心管的一侧,薄膜的一边与中心管的边缘对齐;再使用宽透明胶缠绕并固定薄膜,宽透明胶对双面胶区域进行完全覆盖;将膜片卷制在中心管、薄膜和宽透明胶外侧,两条双面胶之间的中心管上涂有用于固定膜片的聚氨酯胶水,继续将膜片缠绕在中心管上,直至整个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卷制完毕,再沿中心管上双面胶外侧的切边线将包覆中心管两端的薄膜和膜片切下,并采用人工徒手或机械自动化方式直接从中心管上剥离切下的端头。

进一步的,所述聚氨酯胶水的涂覆边缘位置与双面胶间隔1-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通过双面胶将聚氨酯胶水和中心管的端头隔开,当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卷制完成需要进行去边操作时,切除的端头是中心管外侧的膜片和薄膜,聚氨酯胶水不会渗透到中心管的端头上,即中心管的端头上不会再有胶水粘接而很方便剥离,也非常便于实现端头的自动化剥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避免了对元件的损伤和对工人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卷制前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片、2-卡槽、3-中心管、4-密封圈槽、5-薄膜、6-切边线、7-双面胶、8-打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包括中心管3、膜片1、薄膜5、双面胶7,中心管3的两端均缠绕有薄膜5,薄膜5通过双面胶7粘在中心管3的端部且薄膜5的一边与中心管3的边缘对齐,膜片1缠绕在中心管3上且膜片1覆盖中心管3与部分薄膜5,卷制完成的反渗透家用膜元件直接将包覆中心管3两端的部分膜片1和部分薄膜5切除。中心管3的两端均设置有卡槽2,卡槽2用于中心管3两端的固定,中心管3的每端还设置有两条密封槽圈4。所述宽透明胶的宽度为5mm,所述双面胶7的宽度范围为1~1.5mm,所述薄膜5的宽度范围为25~35mm。薄膜5由无纺布材料、纳滤膜材料、硅油纸或塑料膜材料制成。

在卷制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之前,在用于缠绕在中心管3两端的薄膜5上沿边缘粘贴一条双面胶7,双面胶7的长度保证薄膜1可以绕中心管缠绕1~2圈,双面胶7粘贴在薄膜5靠近中心管3的一侧,薄膜5的一边与中心管3的边缘对齐,再使用宽透明胶缠绕并固定薄膜5,宽透明胶覆盖中心管3和端头的连接位置并对双面胶7区域进行完全覆盖。

继续将膜片1缠绕在中心管3上,直至整个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卷制完毕,再沿中心管3上双面胶7外侧的切边线将包覆中心管3两端的薄膜5和膜片1切下,并采用人工徒手或机械自动化方式直接从中心管3上剥离切下的端头。所述聚氨酯胶水的涂覆边缘位置与双面胶7间隔1-5mm。在切除时中心管3的端头时,切边线6位于双面胶7和与双面胶7最近一个密封圈槽4之间。

所述双面胶7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双面胶7的宽度可以为1~1.5mm,在使用宽透明胶固定后,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薄膜1散开,而且可能够有效避免胶水扩散到中心管3两侧的切除端5。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种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中心管前处理装置及其方法,包括中心管、膜片、薄膜、双面胶,中心管的两端均缠绕有薄膜,薄膜通过双面胶粘在中心管的端部且薄膜的一边与中心管的边缘对齐,膜片缠绕在中心管上且膜片覆盖部分薄膜;在卷制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之前,在卷制反渗透家用膜元件之前,利用双面胶分别在中心管的两端分别缠绕1~2圈的薄膜,将膜片卷制在中心管、薄膜和宽透明胶外侧;直至整个反渗透家用膜元件卷制完毕,再沿切边线将包覆中心管两端的薄膜和膜片切下。本发明通过双面胶将聚氨酯胶水和中心管的端头隔开,当需要进行去边操作时,聚氨酯胶水不会渗透到中心管的端头上,从而很方便剥离,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同时。

技术研发人员:汤科;张亮;龙昌宇;石世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沁森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16
技术公布日:2019.05.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