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3190发布日期:2018-09-04 23:35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汽车模具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模具加工完成后,其需要进行输送和搬运,现有的方式一般是人工搬运,效率低,效果差,容易磕碰,而采用现有的输送架进行输送,其输送架上的辊体一般是相邻两个辊体之间安装链条,然后,再通过另一个链条与另一个相邻的辊体进行啮合,此种结构,使得链条安装复杂,结构辅助,效果很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它可以安装在模具加工处,使得模具加工完成后直接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上进行自动输送,其效果好,效率高,而且其采用单链条输送,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的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横向梁,每个横向梁的左右两端的底面固定有支腿;

所述两个横向梁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输送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横向梁上,输送辊的其中一端伸出对应的横向梁并固定有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处的横向梁的外侧壁的左右两端铰接有主传动链轮,传动链条张紧在两个主传动链轮上,传动链轮处的横向梁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花键轴,花键轴插套在主传动链轮的铰接轴的一端具有的花键孔中,传动链轮与传动链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说,所述输送辊的中部外侧壁固定有弹性防护套体。

进一步的说,所述传动链轮处的横向梁的外侧壁上铰接有多个张紧链轮,张紧链轮与传动链条相啮合。

进一步的说,所述支腿的底面上螺接有多个连接块,连接块的底面固定有弹性防震块。

进一步的说,左侧的两个支腿和右侧的两个支腿之间均固定有连接梁。

进一步的说,所述横向梁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的下部均成型有连接板,连接板通过螺栓与支腿相固定,横向梁的底面压靠在支腿的顶面上。

本发明的突出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可以安装在模具加工处,使得模具加工完成后直接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上进行自动输送,其效果好,效率高,而且其采用单链条输送,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未安装传动链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有传动链条的横向梁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包括架体10,所述架体10包括两个横向梁11,每个横向梁11的左右两端的底面固定有支腿12;

所述两个横向梁11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13,输送辊13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横向梁11上,输送辊13的其中一端伸出对应的横向梁11并固定有传动链轮14,传动链轮14处的横向梁11的外侧壁的左右两端铰接有主传动链轮15,传动链条16张紧在两个主传动链轮15上,传动链轮14处的横向梁11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17,驱动电机17的输出轴为花键轴,花键轴插套在主传动链轮15的铰接轴的一端具有的花键孔中,传动链轮14与传动链条16相啮合。

进一步的说,所述输送辊13的中部外侧壁固定有弹性防护套体131。

进一步的说,所述传动链轮14处的横向梁11的外侧壁上铰接有多个张紧链轮18,张紧链轮18与传动链条16相啮合。

进一步的说,所述支腿12的底面上螺接有多个连接块121,连接块121的底面固定有弹性防震块122。

进一步的说,左侧的两个支腿12和右侧的两个支腿12之间均固定有连接梁123。

进一步的说,所述横向梁11的左右两端的外侧壁和内侧壁的下部均成型有连接板111,连接板111通过螺栓与支腿12相固定,横向梁11的底面压靠在支腿12的顶面上。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模具放置在输送辊13上,通过弹性防护套体131起到防护效果,保证输送时不会与输送辊13产生磕碰,然后,通过驱动电机17运行,实现输送辊13转动,从而实现输送,其效果好,效率高。

最后,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用模具输送机构,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两个横向梁,每个横向梁的左右两端的底面固定有支腿;所述两个横向梁之间设有多个输送辊,输送辊的两端铰接在两个横向梁上,输送辊的其中一端伸出对应的横向梁并固定有传动链轮,传动链轮处的横向梁的外侧壁的左右两端铰接有主传动链轮,传动链条张紧在两个主传动链轮上,传动链轮处的横向梁的一端的内侧壁上固定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为花键轴,花键轴插套在主传动链轮的铰接轴的一端具有的花键孔中,传动链轮与传动链条相啮合。本发明可以安装在模具加工处,使得模具加工完成后直接放置在架体上的输送辊上进行自动输送,其效果好,效率高,而且其采用单链条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林庆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天合机电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0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