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5471发布日期:2020-07-10 15:5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传送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



背景技术: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工业、国防工业等领域,在中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是一种红色金属,同时也是一种绿色金属。说它是绿色金属,主要是因为它熔点较低,容易再熔化、再冶炼,因而回收利用相当地便宜,虽然有色金属和废渣浇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但至今铜的冶炼仍以火法冶炼为主,其产量约占世界铜总产量的85%,铜冶炼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行业,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对铜的需求保持高速增长,铜冶炼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高。

而在出铜的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的铜,而出铜小车的出现让出铜过程更加的便捷,但是操作人员仍然需要承担接触高温的风险,因此出铜过程的操作不安全,以及现有技术中的出铜装置占地面积大是目前铜冶炼行业面临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以及出铜机构,所述主动机构、从动机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坑中,所述连接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之间的地面上,所述主动机构包括电机、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减速机、与所述减速机配合连接的主动链轮以及与所述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的减速机座,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从动链轮以及与所述从动链轮固定配合的链轮座,所述主动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通过拖动链条传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坑侧壁的转向链轮、设置在两组所述转向链轮之间的地面中的预埋角钢、与所述预埋角钢配合的连接块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块搭接的活动推拉杆,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有出铜机构。

所述出铜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推拉杆另一端搭接的出铜小车以及在所述预埋角钢两侧对称设置的出铜小车轨道,所述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之间通过拖动链条相连接;

所述出铜小车包括托盘侧板、与所述托盘侧板底部连接的托盘底板、与所述托盘底板底部连接的框架槽钢、与所述框架槽钢配合的轴座、与所述轴座配合的轮轴固定板、与所述托盘底板连接的加强筋以及与所述轴座连接的车轮。

所述主动机构位于方坑内,两个所述方坑底部均设有方形预埋件,两组所述预埋件顶部分别与所述减速机座的底部以及所述链轮座底部固定连接。

两组所述转向链轮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方坑距离相近的两侧壁的顶部。

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并排设置。

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拖动链条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由钢材、精加工件和链条牵引传动组成的机构,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且该机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操作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主视图;

图2是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俯视图;

图3是连接块示意图;

图4是出铜小车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减速机;3、主动链轮;4、减速机座;5、从动链轮;6、链轮座;7、拖动链条;8、转向链轮;9、预埋角钢;10、连接块;11、活动推拉杆;12、出铜小车;13、出铜小车轨道;14、托盘侧板;15、托盘底板;16、框架槽钢;17、轴座;18、轮轴固定板;19、加强筋;20、车轮;21、预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包括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以及出铜机构,主动机构、从动机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连接机构的两端连接主动机构与从动机构并固定安装在主动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连接机构连接有出铜机构,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之间通过拖动链条相连接,拖动链条为24a链条,拖动链条内部的空间为中空。

主动机构为电动直线出铜机构提供动力,从动机构配合主动机构运行,连接机构用于连接其他各机构,出铜机构用于出铜。

电动直线出铜机构运行时,主动机构开始运行,主动机构通过拖动链条与从动机构配合带动连接机构移动,从而带动出铜机构移动,主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相连接的减速机、与减速机配合连接的主动链轮以及与减速机底部固定连接的减速机座,从动机构包括从动链轮以及与从动链轮固定配合的链轮座,连接机构包括两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坑中的转向链轮、设置在两组转向链轮之间的地面中的预埋角钢、与预埋角钢配合的连接块以及一端与连接块连接的活动推拉杆,出铜机构包括与活动推拉杆另一端连接的出铜小车以及在预埋角钢两侧对称设置的出铜小车轨道。

出铜小车包括托盘侧板、与托盘侧板底部连接的托盘底板、与托盘底板底部连接的框架槽钢、与框架槽钢配合的轴座、与轴座配合的轮轴固定板、与托盘底板连接的加强筋以及与轴座连接的车轮,出铜小车上装载有铜模。

主动机构所在的坑为一深度为800mm、长度为1100mm、宽度为800mm的方坑,从动机构所在的坑为深度、长度、宽度均为600mm的方坑,且两个方坑的中心点距离为100000mm。

两个方坑,底部均设有预埋件,两组转向链轮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个方坑距离较近的两侧壁的顶部,两组预埋件顶部分别与减速机座的底部以及链轮座底部固定连接。

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并排设置。

预埋角钢宽度为70mm,预埋角钢有两组,两组预埋角钢之间的距离为105mm,连接块设置在两组预埋角钢之间。

出铜小车的长度为2280mm、宽度为1250mm、高度为2693mm,出铜小车轨道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电机可以正转与反转。

工作过程:电机启动后正转带动减速机正转,减速机带动与之配合的主动转轮正转,主动转轮通过拖动链条与从动链轮以及转向链轮配合带动与拖动链条铰接且与预埋角钢配合的连接块直线移动,连接块与活动推拉杆的一端搭接,活动推拉杆的另一端搭接出铜小车,出铜小车上装有空铜模,当连接块直线移动时,带动活动推拉杆直线移动,活动推拉杆带动出铜小车在出铜小车导轨上直线移动,推动出铜小车运输空铜模到达熔炼炉出铜位置时,关闭电机,使出铜小车在出铜位置停下,待铜水浇注完成后启动电机反转,上述工作部件反向移动,活动推拉杆拖动出铜小车将装满的铜模拖离工作位置,到达卸车位置后关闭电机,出铜小车静止,操作人员卸下装满的铜模后装上空铜模,再次启动电机正转,将装载空铜模的出铜小车推送到浇注位置等待下一次铜水浇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以及出铜机构,所述主动机构、从动机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坑中,所述连接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之间的地面上,所述主动机构包括电机(1)、与所述电机(1)相连接的减速机(2)、与所述减速机(2)配合连接的主动链轮(3)以及与所述减速机(2)底部固定连接的减速机座(4),所述从动机构包括从动链轮(5)以及与所述从动链轮(5)固定配合的链轮座(6),所述主动机构与从动机构之间通过拖动链条(7)传动,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两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坑侧壁的转向链轮(8)、设置在两组所述转向链轮(8)之间的地面中的预埋角钢(9)、与所述预埋角钢(9)配合的连接块(10)以及一端与所述连接块(10)搭接的活动推拉杆(11),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有出铜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机构包括与所述活动推拉杆(11)另一端搭接的出铜小车(12)以及在所述预埋角钢(9)两侧对称设置的出铜小车轨道(13),所述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之间通过拖动链条(7)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铜小车包括托盘侧板(14)、与所述托盘侧板(14)底部连接的托盘底板(15)、与所述托盘底板(15)底部连接的框架槽钢(16)、与所述框架槽钢(16)配合的轴座(17)、与所述轴座(17)配合的轮轴固定板(18)、与所述托盘底板(15)连接的加强筋(19)以及与所述轴座(17)连接的车轮(2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机构位于方坑内,两个所述方坑底部均设有方形预埋件(21),两组所述预埋件(21)顶部分别与所述减速机座(4)的底部以及所述链轮座(6)底部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转向链轮(8)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方坑距离相近的两侧壁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链轮(3)与所述从动链轮(5)并排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0)与所述拖动链条(7)铰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直线出铜机构,包括主动机构、从动机构、连接机构以及出铜机构,所述主动机构、从动机构分别并排固定安装在坑中,所述连接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且固定安装在所述主动机构与所述从动机构之间的地面上,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有出铜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操作人员直接接触高温,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平稳,操作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周浩宾;邵伟庆;孙鹤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天方机电安装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2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