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带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59020发布日期:2020-07-21 12:34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带纠偏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运输机纠偏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皮带纠偏机构。



背景技术:

在带式输送机中,物料的落点不在皮带断面的中间;机头、机尾、导向滚筒、中间架等安装不正;皮带接头不垂直于皮带中心线;皮带内部的张力不均匀;托辊运转不灵活;滚筒磨损不一致;滚筒与皮带间存有物料等因素均可以造成皮带跑偏。皮带跑偏轻则造成物料洒落,皮带机不能满负荷运行,皮带磨边;重则造成撕带、紧急停车等事故。对皮带跑偏,现有的各种方法均不能长期可靠有效且对皮带无任何损伤地予以根治,原因就是上述提到的诸多因素,随着皮带机运行时间的长短、运量的大小,不断地在变化。

皮带纠偏机构的工作原理:当皮带偏中运行时,皮带与检驱轮接触,检驱轮带动驱动泵打压,通过程控站中的逻辑阀组使调角缸活塞杆伸缩,以带动联动纠偏机构按设定方向偏转,此时,调心托辊的线运动方向与皮带的运动方向形成夹角,其间产生的摩擦力驱使皮带位移重新居中,从而达到随机自动纠正皮带跑偏的目的。

差动调心装置依托皮带与各托辊之间产生的皮带横向摩擦力驱使皮带居中运行;其优势在于运动简单、价位较低,但纠偏能力因皮带运行环境有一定限制。

无源液控联动纠偏机依托无源液控技术;其不需要电源,液压控制,同步联纠,自检自驱,随机自适,工作性能可靠,可应用于各种环境下的皮带运行,对皮带无任何损伤,现市场上以此类设备居多。

现有技术的主要缺点:由于需要在皮带运动方向上摆动从而实现纠偏,这样会对托辊组的排布空间有较大要求;摆动油缸设置在支架以外的位置,占有一定的安装空间,不利于适应特殊环境的使用要求;工况转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循环纠偏的情况。偏转轴承的保养需求,增加了管理的技术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应性更好的皮带纠偏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皮带纠偏机构,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支承连杆,所述支承连杆的上端连接有托辊支架,所述托辊支架以支承连杆为支点作倾斜夹角运动,所述支承连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推杆和弹性装置,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所述托辊支架上安装有平行托辊,所述平行托辊与皮带工作面紧贴。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弹性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装置为压力弹簧。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液压推杆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支撑架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液压推杆可由液压油缸代替。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托辊支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平行托辊两端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平行托辊与底板平行设置。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托辊支架中部的底端设置有耳板结构,所述支承连杆的顶端设置有与耳板结构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和耳板结构通过一转轴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皮带纠偏机构,通过利用新型的纠偏原理,摆脱现有技术对皮带运动方向上的摆动空间的依赖,通过托辊支架和平行托辊的空间布局设计,减小皮带纠偏机构的空间占有体积,同时加入弹性装置作为蓄能机构,避免皮带纠偏机构经常性作出纠偏动作循环;而且此皮带纠偏机构无需偏转轴承,实现纠偏机构免维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装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视角的整体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皮带负载左右不均匀使得负载较重的一边对托辊压力较大,从而增大了那边皮带与托辊在皮带运动反方向上的摩擦力,使得负载较重一边的皮带运动速度相对慢于负载较轻一边,导致皮带向负载较轻一边偏移,从而导致皮带跑偏。本皮带纠偏机构的技术原理为:对负载较轻一边的皮带通过托辊的抬升,增大皮带与该托辊的接触压力,从而增大负载较轻一边的摩擦力,使得皮带两边的摩擦力平衡,从而抑制皮带跑偏。此皮带纠偏机构安装于带式输送机皮带回程工作面下方,平行托辊5与皮带工作面紧贴并带有一定的初始压力。

参照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皮带纠偏机构,其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中部设置有支承连杆2,支承连杆2的上端连接有托辊支架3,托辊支架3以支承连杆2为支点作倾斜夹角运动,支承连杆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推杆6和弹性装置4,支撑架1上设置有安装座12,所述液压推杆6通过安装座12安装在支撑架1上。液压推杆6可由液压油缸代替。液压推杆6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1上,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3,弹性装置4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1上,弹性装置4的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3,托辊支架3上安装有平行托辊5,平行托辊5与皮带工作面紧贴。支撑架1上设置有固定座11,弹性装置4通过固定座11固定在支撑架1上。

优选的,弹性装置4为压力弹簧,液压推杆6和弹性装置4的平衡结构设计,利用力学平衡原理,当负载改变导致液压推杆6无驱动力时,皮带纠偏机构的平行托辊5将在皮带和压力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以中心的支承连杆2为支点做倾斜夹角运动,从而达到新的动态平衡点,因为摩擦力补偿的纠偏机制是抑制跑偏继续发展,从而不会出现过度纠偏的现象,在负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避免出现循环纠偏动作的出现。

此皮带纠偏机构通过利用新型的纠偏原理,摆脱现有技术对皮带运动方向上的摆动空间的依赖,通过托辊支架和平行托辊的空间布局设计,减小皮带纠偏机构的空间占有体积;同时充分利用皮带纠偏机构与皮带垂直方向上的空间具有更好的环境适应性,相较于平行纠偏动作,此皮带纠偏机构对皮带的垂直纠偏动作对带式输送机的机构布局影响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托辊支架3包括底板31、设置在底板31两侧的侧板32,平行托辊5两端固定在侧板32上,平行托辊5与底板31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托辊支架3中部的底端设置有耳板结构33,支承连杆2的顶端设置有与耳板结构33配合的凸起21,凸起21和耳板结构33通过一转轴固定。

本皮带纠偏机构的纠偏动作过程如下:皮带跑偏-液压推杆6升高或下降-托辊支架3及平行托辊5在跑偏侧产生倾斜动作-皮带偏移纠正。此皮带纠偏机构没有滚动轴承结构,可以实现皮带纠偏机构免维护。

当然,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

本技术:
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有支承连杆,所述支承连杆的上端连接有托辊支架,所述托辊支架以支承连杆为支点作倾斜夹角运动,所述支承连杆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液压推杆和弹性装置,所述液压推杆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所述弹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弹性装置的另一端支承托辊支架,所述托辊支架上安装有平行托辊,所述平行托辊与皮带工作面紧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弹性装置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压力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液压推杆通过安装座安装在支撑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推杆可由液压油缸代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支架包括底板、设置在底板两侧的侧板,所述平行托辊两端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平行托辊与底板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纠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支架中部的底端设置有耳板结构,所述支承连杆的顶端设置有与耳板结构配合的凸起,所述凸起和耳板结构通过一转轴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皮带纠偏机构,通过利用新型的纠偏原理,摆脱现有技术对皮带运动方向上的摆动空间的依赖,通过托辊支架和平行托辊的空间布局设计,减小皮带纠偏机构的空间占有体积,同时加入弹性装置作为蓄能机构,避免皮带纠偏机构经常性作出纠偏动作循环;而且此纠偏机构无需偏转轴承,实现皮带纠偏机构免维护的目的。此实用新型用于皮带运输机纠偏装置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汤海进;黎煦亮;李时沛;盘活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发展燃料港口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