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8899发布日期:2021-01-15 11:4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圆管涵吊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是公路中常见的排水构造物,一般圆管涵通常采用工厂集中预制、现场拼装的方式进行,在园管涵运至现场后需对钢筋混凝土圆管涵进行吊装至基坑里进行安装。传统的安装工艺采用起重机加钢丝绳或者吊带吊装作业,配合工人进行拼装。但在吊装过程存在受力不均,拼装麻烦,需要较多工人配合等问题,与其他圆管涵对接时也耗时耗力,不能满足现代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包括u型钢板、轮轴、滚轮、l型挡板、插销、轮轴顶起脚柱和圆管涵,所述u型钢板一侧设有挡板,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两对称的l型挡板,两所述l型挡板旁侧分别设有一插销孔,所述插销活动插接在所述插销孔内,所述u型钢板两边板上均等间距设有四个矩形槽和四个圆孔,所述矩形槽和圆孔均位于所述挡板和l型挡板之间,所述圆孔设于矩形槽下方,所述轮轴架设于所述u型钢板两边板上,两端分别置于两矩形槽内,两端底部连接有轮轴顶起脚柱,所述轮轴顶起脚柱插接在所述圆孔内,所述轮轴中部下凹成圆弧状,所述轮轴中部设有若干个滚轮。

在本实用新型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中,所述u型钢板两边板上还分别设有两钢丝绳孔,所述钢丝绳孔内连接有钢丝绳。

在本实用新型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中,所述轮轴顶起脚柱底部呈喇叭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中,每个所述圆孔下方设有一喇叭槽,所述轮轴顶起脚柱插接在圆孔和喇叭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中,所述圆管涵架设于所述u型钢板两边板之间,所述圆管涵两端分别抵于所述挡板和l型挡板上。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该装置结构简单,整体落地稳定,能够便捷准确地对圆管涵进行地面运送,便于圆管涵的高效对接,整个吊装过程省时省力,对接效果良好;

(2)u型钢板不仅起到良好的承重作用,保证受力均匀防止圆管涵损坏,还能稳定落地,便于对接位置的确定,使得圆管涵能够准确对接;

(3)轮轴顶起脚柱能够将轮轴顶起,使圆管涵脱离u型钢板,顺利转承至轮轴上,配合滚轮的使用,能够非常便捷地将圆管涵在地面上进行运送对接,轮轴下凹,适应于圆管涵的形状,对圆管涵进行良好地限位,避免圆管涵对接位置产生偏移,影响对接效果,且有效地降低了圆管涵离地的高度,便于圆管涵对接时能够轻易接触地面,保证对接效果。

(4)挡板和l型挡板的作用,用于防止圆管涵吊装过程滑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吊运圆管涵时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落地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u型钢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中,包括u型钢板1、轮轴2、滚轮3、l型挡板4、插销5、轮轴顶起脚柱6和圆管涵7,u型钢板1一侧设有挡板11,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两对称的l型挡板4,两l型挡板4旁侧分别设有一插销孔12,插销5活动插接在插销孔12内,u型钢板1两边板上均等间距设有四个矩形槽13和四个圆孔14,矩形槽13和圆孔14均位于挡板11和l型挡板4之间,圆孔14设于矩形槽13下方,u型钢板1两边板上还分别设有两钢丝绳孔15,钢丝绳孔15内连接有钢丝绳,u型钢板1两边板上各安装两根钢丝绳,轮轴2架设于u型钢板1两边板上,两端分别置于两矩形槽13内,两端底部连接有轮轴顶起脚柱6,轮轴顶起脚柱6底部呈喇叭状,每个圆孔14下方设有一喇叭槽16,轮轴顶起脚柱6插接在圆孔14和喇叭槽16内,轮轴2中部下凹成圆弧状,轮轴2中部设有若干个滚轮3,圆管涵7架设于u型钢板1两边板之间,圆管涵7两端分别抵于挡板11和l型挡板4上。u型钢板1,不仅起到良好的承重作用,保证受力均匀防止圆管涵7损坏,还能稳定落地,便于对接位置的确定,使得圆管涵7能够准确对接;挡板11和l型挡板4的作用,用于防止圆管涵7吊装过程滑出;轮轴顶起脚柱6能够将轮轴2顶起,使圆管涵7脱离u型钢板1,顺利转承至轮轴2上,配合滚轮3的使用,能够非常便捷地将圆管涵7在地面上进行运送对接,轮轴2下凹,适应于圆管涵7的形状,对圆管涵7进行良好地限位,避免圆管涵7对接位置产生偏移,影响对接效果,且有效地降低了圆管涵7离地的高度,便于圆管涵7对接时能够轻易接触地面,保证对接效果。

吊装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轮轴2下沉至矩形槽1底部,安装过程中,拔出插销5,将l型挡板4转至旁侧,u型钢板1落地,轮轴顶起脚柱6也落地,轮轴顶起脚柱6将轮轴2顶出矩形槽1,轮轴2上的滚轮3随即接触圆管涵7,圆管涵7与u型钢板1脱离,并落在四根轮轴2上,推动圆管涵7,圆管涵7在滚轮3的作用下,滚动至拼接位置,圆管涵7一端落地,再将l型挡板4缓慢拉出,圆管涵7另一端也逐渐落地,管涵对接成功,省时省力。

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钢板(1)、轮轴(2)、滚轮(3)、l型挡板(4)、插销(5)、轮轴顶起脚柱(6)和圆管涵(7),所述u型钢板(1)一侧设有挡板(11),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两对称的l型挡板(4),两所述l型挡板(4)旁侧分别设有一插销孔(12),所述插销(5)活动插接在所述插销孔(12)内,所述u型钢板(1)两边板上均等间距设有四个矩形槽(13)和四个圆孔(14),所述矩形槽(13)和圆孔(14)均位于所述挡板(11)和l型挡板(4)之间,所述圆孔(14)设于矩形槽(13)下方,所述轮轴(2)架设于所述u型钢板(1)两边板上,两端分别置于两矩形槽(13)内,两端底部连接有轮轴顶起脚柱(6),所述轮轴顶起脚柱(6)插接在所述圆孔(14)内,所述轮轴(2)中部下凹成圆弧状,所述轮轴(2)中部设有若干个滚轮(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钢板(1)两边板上还分别设有两钢丝绳孔(15),所述钢丝绳孔(15)内连接有钢丝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顶起脚柱(6)底部呈喇叭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圆孔(14)下方设有一喇叭槽(16),所述轮轴顶起脚柱(6)插接在圆孔(14)和喇叭槽(16)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涵(7)架设于所述u型钢板(1)两边板之间,所述圆管涵(7)两端分别抵于所述挡板(11)和l型挡板(4)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管涵现场吊装装置,包括U型钢板、轮轴、滚轮、L型挡板、插销、轮轴顶起脚柱和圆管涵,U型钢板一侧设有挡板,另一侧转动连接有两对称的L型挡板,两L型挡板旁侧分别设有一插销孔,插销活动插接在插销孔内,U型钢板两边板上均等间距设有四个矩形槽和四个圆孔,矩形槽和圆孔均位于挡板和L型挡板之间,圆孔设于矩形槽下方,轮轴架设于U型钢板两边板上,两端分别置于两矩形槽内,两端底部连接有轮轴顶起脚柱,轮轴中部下凹成圆弧状,轮轴中部设有若干个滚轮。该装置结构简单,整体落地稳定,能够便捷准确地对圆管涵进行地面运送,便于圆管涵的高效对接,整个吊装过程省时省力,对接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鹿庆蕊;李栋伟;高金贺;蒋潇伊;陈晓鹏;戴仁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6.12
技术公布日:2021.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