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1645发布日期:2022-03-12 13:4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水上浮箱作业平台的吊装,主要是有浮箱平台上的起吊设备直接将构件进行起吊,起吊时浮箱平台与岸上没有连接,浮箱平台是独立的,浮箱比较大,浮箱平台受力与岸上不发生关系。
3.这就导致起吊设备将构件从岸上起吊后,沿着轨道梁上行走至浮箱上,而轨道的一端在岸边地面上支撑,另一端在浮箱上支撑,地面上的支撑在起吊受力过程中高度不发生变化,而起吊设备吊着重物从岸向浮箱移动时浮箱将下沉,这就使起吊轨道发生倾斜,同时起吊轨道产生较大的弯矩,十分影响吊装转运的安全。
4.为解决该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一直在寻找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保证吊装转运过程安全稳定、保护水上施工平台安全稳定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包括闸墩、固定于闸墩上方的扁担梁、固定于扁担梁两端的吊装装置和吊绳,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闸墩的两侧,所述吊绳的底部安装有吊钩。
7.基上所述,所述扁担梁为型钢钢梁,所述型钢钢梁的中部焊接有若干个基础板,所述基础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闸墩的螺栓孔,所述基础板通过锚栓与闸墩固定。
8.基上所述,所述吊装装置为手拉葫芦。
9.基上所述,所述扁担梁的长度为8.6m。
10.基上所述,所述扁担梁两端超出闸墩部分的悬臂梁长度为1.8m。
11.基上所述,所诉基础板为钢板,厚度为20mm。
12.基上所述,所述手拉葫芦的规格为5t的手拉葫芦。
13.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在闸墩上安装扁担梁,扁担梁的两端超出闸墩两侧,扁担梁的两端安装手拉葫芦,通过手拉葫芦将水上平台吊起,在需要从岸上向水上平台吊装转运重物时,重物的重力通过手拉葫芦传递至扁担梁,再从扁担梁传递至闸墩,有效防止了水上平台因受力下沉,保证吊装转运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上扁担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闸墩;2.扁担梁;3.吊装装置;4.吊绳;5.吊钩;6.基础板;7.水上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8.如图1-图2所示,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包括闸墩1、固定于闸墩上方的扁担梁2、固定于扁担梁2两端的吊装装置3和吊绳4,所述扁担梁2为型钢钢梁,所述型钢钢梁的中部焊接有若干个基础板6,所述基础板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闸墩的螺栓孔,所述基础板通过锚栓与闸墩固定,所述扁担梁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闸墩1的两侧,所述吊装装置为手拉葫芦,所述吊绳4的底部安装有吊钩5。
19.本实施例中,水上平台7的长度约38.5m,宽度方向有两排浮箱组成,每排浮箱宽度为5.8m,两排浮箱间距为5.4m,导流墩在两排浮箱之间进行安装,闸墩也位于两排浮箱之间,因此,所述扁担梁的长度为8.6m,所述扁担梁两端超出闸墩部分的悬臂梁长度为1.8m,所诉基础板为钢板,厚度为20mm,所述手拉葫芦的规格为5t的手拉葫芦。
20.需要安装的导流墩长度为30m,长度方向分为10段,第一段导流墩紧靠闸墩,第一段长度为2.872m,吊装装配第一段导流墩时,第一个吊点距离浮箱前端边缘只有1.25m的距离,当浮箱上的电动葫芦起吊安装第一段导流墩时,受力点在浮箱平台的前端边缘处,导流墩第一段安装时,浮箱平台前端边缘要承受约25吨的重量,由于是浮箱一端受力,这时浮箱的前端就会下沉,浮箱尾部向上翘起发生危险,这时在浮箱平台前端增加一个扁担过渡装置将浮箱平台的前端提起,阻止浮箱平台下沉,使浮箱平台的下沉量在控制的范围内,同时扁担二端采用手拉葫芦与浮箱连接,可以根据渠道中水位高度的变化调整浮箱的高度,确保浮箱平台的运行安全。
21.与现有的浮箱对比:
22.(1)浮箱平台前端边缘增设扁担过渡装置后,提高了浮箱平台的端部承载能力;
23.(2)浮箱平台前端边缘增设扁担过渡装置后,浮箱平台端部的吃水深度减少了;
24.(3)在不加扁担过渡装置时,浮箱前端在承受25吨荷载时,端部将下沉约40公分;在承载前浮箱平台吃深度已有40公分,这样浮箱端部就会下沉后,水就会上到浮箱上表面上,给浮箱运行带来危险;
25.(4)增加扁担过渡装置后,浮箱前端在承受25吨荷载时,由扁担过渡装置分担了10吨荷载后,浮箱平台前端端部只下沉约20公分;从而保证了浮箱平台的运行安全,浮箱平台运行安全性增加了。
26.最后应当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闸墩、固定于闸墩上方的扁担梁、固定于扁担梁两端的吊装装置和吊绳,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闸墩的两侧,所述吊绳的底部安装有吊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梁为型钢钢梁,所述型钢钢梁的中部焊接有若干个基础板,所述基础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闸墩的螺栓孔,所述基础板通过锚栓与闸墩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装置为手拉葫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梁的长度为8.6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扁担梁两端超出闸墩部分的悬臂梁长度为1.8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诉基础板为钢板,厚度为2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拉葫芦的规格为5t的手拉葫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平台扁担过渡装置,包括闸墩、固定于闸墩上方的扁担梁、固定于扁担梁两端的吊装装置和吊绳,所述扁担梁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闸墩的两侧,所述吊绳的底部安装有吊钩,所述扁担梁为型钢钢梁,所述型钢钢梁的中部焊接有若干个基础板,所述基础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闸墩的螺栓孔,所述基础板通过锚栓与闸墩固定,所述吊装装置为手拉葫芦。该装置具有保证吊装转运过程安全稳定、保护水上施工平台安全稳定的优点。工平台安全稳定的优点。工平台安全稳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闫现啟 李有道 吴根随 韦应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6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