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3522发布日期:2022-02-19 22:3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液罐,特别涉及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


背景技术:

2.常规的恒温槽设备,一般采用双管道组成的u型结构体和双管道套接的单筒循环结构体,这两种结构都有开放的注液口并没有密封性,对易燃易挥发的介质有致命的风险存在,并且这两种结构都是通过电机带动搅拌浆对介质进行混合,其机械运动部分有静电,不适合易燃易挥发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在壳体顶部设有法兰盘,在内壳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制冷盘管和加热管,制冷盘管为螺旋形,制冷盘管的进液端和导出端分别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加热管至少为一个,其一端伸入内壳内底部,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伸入内壳内,从上至下至少三分之二处,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制冷盘管螺旋内侧;在壳体表面同侧分别设有与内壳内部相通的进液端和出液端。
4.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管进入端和导出端分别与制冷机组相连,制冷机组由压缩机组控制。
5.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温仪表输入端相连,控温仪表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相连,固态继电器与加热管相连,给加热管加热。
6.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垂直法兰盘竖直伸入壳体内。
7.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管为不锈钢材质,制冷盘管进入端和制冷盘管导出端外层均套有橡塑材质的保温层。
8.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端布置在壳体上面,出液端布置在壳体下面。
9.进一步地,所述保温层为超低温型聚氨酯硬质发泡体。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该储液罐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其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其内部安装制冷盘管、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制冷盘管的进入端和导出端外层均套有橡塑材质保温层,介质由进液端流入储液罐内部,经过制冷盘管和加热管后从出液端流出,其介质的温度控制由制冷机组来实现,加热管给储液罐内的介质补偿温度,实现温度高低平衡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温效果明显,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去掉壳体后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框图;
15.如图所示,1制冷盘管,2法兰盘,3温度传感器,4制冷盘管进入端,5加热管i,6加热管ii,7制冷盘管导出端,8进液端,9出液端10发泡保温层,11外壳,12内壳。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由外壳11和内壳12一体成型,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为超低温型聚氨酯硬质发泡保温层10。该壳体为长方体,其底部密封,顶部设有法兰盘2,在内壳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3、制冷盘管1和加热管,制冷盘管为螺旋形,可以与内壳内壁触接,制冷盘管进入端4和制冷盘管导出端7分别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加热管为两个,分别为加热管i5和加热管ii6,其中一端伸入内壳内底部,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伸入内壳内,从上至下至少三分之二处,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制冷盘管螺旋内侧;在壳体表面同侧分别设有与内壳内部相通的进液端8和出液端9。
17.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盘管进入端和导出端分别与制冷机组相连,制冷机组由压缩机组控制。
18.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温仪表输入端相连,控温仪表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相连,固态继电器与加热管相连,给加热管加热。
19.制冷机组、压缩机组、温度传感器、控温仪表、加热管和固态继电器分别与电源电连接,由电源供电。
20.该液体混合储液罐内部制冷盘管为不锈钢材质直径8mm盘绕直径240mm,两支直径16mm不锈钢外壳加热管功率单支1000w,温度传感器为直径4mm长250mm不锈钢铠装1/3b级pt100,外壳及内壳采用1.5mm厚不锈钢材质满焊工艺,保温层为超低温型聚氨酯硬质发泡体,进液端及出液端为6分内丝不锈钢接头,所有外露的循环管路外层均套有壁厚20mm的橡塑材质保温层。
21.本恒温混合储液罐为恒温槽的槽体替代品,该恒温混合储液罐为一体密封结构无机械零件,不会有机械磨损的问题其使用寿命更长,其密封一体结构对温度的稳定性具有更好作用,不会因机械震动及联动机构传导的热量对温度稳定性造成的影响,对高标准的温度测量有更好的性能支撑。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3.泵将介质由进液口泵入液体径过制冷盘管和加热管后从出液端流出,其介质的温度控制由制冷机组来实现,制冷机组运行后其压缩机组为全功率工作状态,温度的控制完全由加热器来给冷却的介质补偿温度实现温度高低平衡控制,控温仪表发送温度设定值,仪表控制固态继电器给加热管供电使之加热介质,根据pid算法控制固态继电器的导通时间可实现加热器加热时间长短的控制从而反应到介质上的温度变化。
24.本实用新型用到的:
25.温度传感器型号为:1/3b pt100;
26.固态继电器型号为: 交流1da-40a;
27.制冷机组型号为:caj2446z;
28.控温仪表型号为:sr23;
29.加热管型号为:dy10z/2000w。
30.本实用新型中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技术特征:
1.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外壳和内壳组成,外壳和内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在壳体顶部设有法兰盘,在内壳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制冷盘管和加热管,制冷盘管为螺旋形,制冷盘管的进液端和导出端分别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加热管至少为一个,其一端伸入内壳内底部,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温度传感器的一端伸入内壳内,从上至下至少三分之二处,另一端从法兰盘伸出壳体外;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布置在制冷盘管螺旋内侧;在壳体表面同侧分别设有与内壳内部相通的进液端和出液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盘管进入端和导出端分别与制冷机组相连,制冷机组由压缩机组控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温仪表输入端相连,控温仪表输出端与固态继电器相连,固态继电器与加热管相连,给加热管加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分别垂直法兰盘竖直伸入壳体内。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盘管为不锈钢材质,制冷盘管进入端和制冷盘管导出端外层均套有橡塑材质的保温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端布置在壳体上面,出液端布置在壳体下面。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为超低温型聚氨酯硬质发泡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液体恒温混合储液罐,该储液罐的壳体采用不锈钢材质,其内壳和外壳之间设有保温层,其内部安装制冷盘管、加热管和温度传感器,制冷盘管的进入端和导出端外层均套有橡塑材质保温层,介质由进液端流入储液罐内部,经过制冷盘管和加热管后从出液端流出,其介质的温度控制由制冷机组来实现,加热管给储液罐内的介质补偿温度,实现温度高低平衡控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保温效果明显,便于推广应用。广应用。广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娜 李媛媛 张学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德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20
技术公布日:2022/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