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09479发布日期:2022-08-12 20:4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


背景技术:

2.随着筑路机械的发展,对于沥青拌合站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管路方面的密封性和走向更加直接的影响沥青拌合站的效率和安全性,因沥青拌合站管路走向复杂,所以出口型沥青拌合站的管路是在制作成成品发货,如何实现沥青拌合站管路轻松有效的运输非常重要。
3.现有用于管路的运输架,一般是将管件直接堆积在一起进行转运运输,这样管件与管件之间易出现相互磨损的现象,易破坏管件的质量,且形状为管状容易滚动易出现挤压变形和重力变形,在运转时经常遇到管件掉落的情况,并且不便于放置和取出,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该装置组件包括矩形框架、立柱、托架、横梁、螺栓的连接配合使用,使管件运输时便于运输、便于取,解决管件之间相互碰撞磨损和掉落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包括管件运输架本体,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为矩形立体框结构,且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的纵向设置有两对立柱,两对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梁,且两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顶部横梁,所述连接梁的下方位于所述立柱的内侧设置有管路托架,所述管路托架的两端位于所述管路托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内嵌卡槽,所述管路托架的两端位于所述内嵌卡槽的内部设置有托架卡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路托架的上表面安装有管件卡板,所述顶部横梁的上表面安装有吊环。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的上端位于所述连接梁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栓。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嵌卡槽与所述管路托架贯通连接,所述托架卡块与所述内嵌卡槽卡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件卡板的内部开设有v字型槽,所述吊环与所述顶部横梁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螺纹孔啮合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立柱的下端焊接有折弯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该管路放置架的管路托架可层层打开,存放时由下而上放置,取件时由上往下取出,对需要安装的一层的管件卡板的上方的管路托架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上下两个管路托架之间的距离,方便对管道向管件卡板的内部放置,方便沥青拌合站管路存放和取出,节约时间。
15.2、在立柱下端设置的折弯板在装箱和卸货时,会因为折出来的弧减小摩擦阻力,方便装卸,利用将管道卡在管件卡板内部的v字型槽中,实现对管道的分类放置,可以防止管道堆积移位,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重力变形。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拖架放置管路时的使用状态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管路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立柱和管路托架的局部放大图。
20.图中:1、管件运输架本体;2、立柱;3、管路托架;4、连接梁;5、顶部横梁;6、内嵌卡槽;7、管件卡板;8、吊环;301、托架卡块;302、限位螺栓;30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用新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22.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包括管件运输架本体1,管件运输架本体1整体是由立柱2、连接梁4、顶部横梁5构成一个矩形立体框结构,立柱2设置有两组,每组立柱2的内侧均设置安装有管路托架3,管路托架3的数量至少位于两组以上,且每组管路托架3在立柱2的内侧的设置间距相等,在管路托架3的上表面安装有管件卡板7,在管件卡板7的内部开设有v字型槽,利用将管道卡在管件卡板7内部的v字型槽中,实现对管道的分类放置,管路托架3的两端位于管路托架3的内侧壁开设有内嵌卡槽6,管路托架3的两端位于内嵌卡槽6的内部设置有托架卡块301,管路托架3整体可以通过外端设置的托架卡块301卡在内嵌卡槽6的内部,在当管道在向管件卡板7的内部卡接时不方便进行安装时,通过对需要安装的一层的管件卡板7的上方的管路托架3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上下两个管路托架3之间的距离,方便对管道向管件卡板7的内部放置,可以防止管道堆积移位,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重力变形。
23.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对立柱2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梁4,且两对立柱2之间连接有顶部横梁5,顶部横梁5的上表面安装有吊环8,利用将吊环8可以实现放置管道后的整体的吊装作用,立柱2的下端焊接有折弯板,立柱2的上端位于连接梁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03,螺纹孔303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栓302,在当将在立柱2内侧的管路托架3整体均放置完成管道的布设后,利用将限位螺栓302整体穿过螺纹孔303后,将立柱2和连接梁4整体的安装。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进行使用时,利用管道在装置的内部管路托架3中自下向上进行放置,将管道分别对应在每层管路托架3上表面的管件卡板7的内部,在当底部一层的管路托架3安装布设完成前,在当管道向管件卡板7内部放置不方便安装时,可以通
过对需要安装的一层的管件卡板7的上方的管路托架管路托架3施加向上的推力,增加上下两个管路托架3之间的距离,方便对管道向管件卡板7的内部放置,可以防止管道堆积移位,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重力变形,当将在立柱2内侧的管路托架3整体均放置完成管道的布设后,利用将限位螺栓302整体穿过螺纹孔303后,将立柱2和连接梁4整体的安装,在立柱2下端设置的折弯板在装箱和卸货时,会因为折出来的弧减小摩擦阻力,方便装卸。
2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包括管件运输架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1)为矩形立体框结构,且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1)的纵向设置有两对立柱(2),两对所述立柱(2)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梁(4),且两对所述立柱(2)之间连接有顶部横梁(5),所述连接梁(4)的下方位于所述立柱(2)的内侧设置有管路托架(3),所述管路托架(3)的两端位于所述管路托架(3)的内侧壁开设有内嵌卡槽(6),所述管路托架(3)的两端位于所述内嵌卡槽(6)的内部设置有托架卡块(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托架(3)的上表面安装有管件卡板(7),所述顶部横梁(5)的上表面安装有吊环(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上端位于所述连接梁(4)的上表面开设有螺纹孔(303),所述螺纹孔(303)的内部安装有限位螺栓(30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卡槽(6)与所述管路托架(3)贯通连接,所述托架卡块(301)与所述内嵌卡槽(6)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件卡板(7)的内部开设有v字型槽,所述吊环(8)与所述顶部横梁(5)通过焊接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栓(302)与所述螺纹孔(303)啮合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的下端焊接有折弯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件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出口沥青搅拌站沥青成品管路集装箱运输框架,包括管件运输架本体,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为矩形立体框结构,且所述管件运输架本体的纵向设置有两对立柱,两对所述立柱的上下两端均连接有连接梁,且两对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顶部横梁,所述连接梁的下方位于所述立柱的内侧设置有管路托架,所述管路托架的两端位于所述管路托架的内侧壁开设有内嵌卡槽,所述管路托架的两端位于所述内嵌卡槽的内部设置有托架卡块。利用将管道卡在管件卡板内部的V字型槽中,实现对管道的分类放置,可以防止管道堆积移位,安全可靠,不会出现挤压变形和重力变形。和重力变形。和重力变形。


技术研发人员:尹立健 刘以春 杨相凯 高震 高文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贝特重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06
技术公布日:2022/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