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65762阅读:41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瓶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热水瓶的瓶口塞子。
当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热水瓶的瓶塞都是一种由软木制成的塞子,或根据软木塞的原理制成的塑料塞子,将热水瓶口塞住,以实现热水瓶的保温。由于这种塞子在使用时,都要先拔出塞子才能加水或出水,使用中有诸多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免于开启又有良好保温效能的瓶塞。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方式实现的;由转动内塞、塞体、洒水嘴构成一种热水瓶的瓶塞,转动内塞为一圆柱空心管,一端有端盖,塞体主体也是一中空的圆柱管,其管内径与转动内塞的外径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转动内塞的圆柱体上有一进出水口,塞体上有一与转动内塞上的进出水口相配合的进出水口,通过转动内塞的转动,实现两个进出水口的错位,以此实现热水瓶的开启与闭合。
转动内塞的圆柱面上还设有活动限位槽,在塞体的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固定螺钉,以对转动内塞的活动作出一定的限制。
塞体的基部上还设有锁紧螺母及开涨密封圈,以实现塞体与热水瓶的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用户使用热水瓶时省却了拔塞和盖塞的麻烦,防止了因盖塞不慎而受烫。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插入式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套入式瓶塞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动内塞;2、塞体;3、进出水口;4、洒水嘴;5、锁紧螺母;6、密封圈;7、活动限位槽;8、限位螺钉;9、连接套。
一、由转动内塞1、塞体2、洒水嘴4构成一种热水瓶的瓶塞,转动内塞1为一圆柱空心管,一端有端盖,塞体2的主体也是一中空的圆柱管,其管内径与转动内塞1的外径间隙配合,转动内塞1的圆柱体上有一进出水口3a,塞体2上有一与转动内塞1上的进出水口3a相配合的进出水口3b,通过转动内塞1的转动,实现两个进出水口3a与3b的错位。以此实现热水瓶的开启与闭合。转动内塞1的圆柱面上还设有活动限位槽7,在塞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固定螺钉8。以对转动内塞1的活动作出一定的限制,使进出水口3a、b之间的错位刚能实现对进出水口3的开闭。塞体2基部的外壁上还设有锁紧螺母5及密封圈6,以实现塞体2与热水瓶的连接。
二、由转动内塞1、塞体2、洒水嘴4构成一种热水瓶的瓶塞,转动内塞1为一圆柱空心管,一端有端盖,塞体2的主体也是一中空的圆柱管,其管内径与转动内塞1的外径间隙配合,转动内塞1的圆柱体上有一进出水口3a,塞体2上有一与转动内塞1上的进出水口3a相配合的进出水口3b,通过转动内塞1的转动,实现两个进出水口3a与3b的错位。以此实现热水瓶的开启与闭合。转动内塞1的圆柱面上还设有活动限位槽7,在塞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固定螺钉8。以对转动内塞1的活动作出一定的限制,使进出水口3a、b之间的错位刚能实现对进出水口3的开闭。塞体2基部的内壁上连接上一个连接套9,以实现塞体2与热水瓶的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热水瓶的瓶塞,由转动内塞(1)、塞体(2)、洒水嘴(4)构成,转动内塞(1)置于塞体(2)内,其特征在于转动内塞(1)为一圆柱管,一端有端盖,塞体(2)主体也是一中空的圆柱管,其管内径与转动内塞(1)的外径间隙配合,转动内塞(1)上有一进水口(3a),塞体(2)上有一与转动内塞(1)上的进出水口(3a)相配合的进出水口(3b)。
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转动内塞(1)的圆柱面上还设有活动限位槽(7),在塞体(2)的相应位置设有限位固定螺钉(8)。
3.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瓶塞,其特征还在于塞体(2)的基部上还设有锁紧螺母(5)和密封圈(6)。
4.如权力要求1或3所述的瓶塞,其特征在于塞体(2)的其部还连接有一个连接套(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由转动内塞1、塞体2、洒水嘴4构成一种热水瓶的瓶塞,转动内塞1的圆柱体上有一进出水口3a,塞体2上有一与转动内塞1上的进出水口3a相配合的进出水口3b,通过转动内塞1的转动,实现两个进出水口3a、b的错位。以此实现热水瓶的开启与闭合。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用户使用热水瓶时省却了拔塞和盖塞的麻烦,可有效地防止因盖塞不慎而受烫事故的发生。
文档编号B65D39/00GK2307748SQ97226788
公开日1999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5日
发明者樊雷平 申请人:樊雷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