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6388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日常容器一次性使用领域,具体涉及碗、盘子、杯子等,是一种多层次的免洗容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各种一次性容器层出不穷,但现在的一次性容器,比如一次性餐具,大都不适于盛装过多过热的餐食,其材质较软,容易变形,如果想避免这一点,就需要获得支撑力,不得不加大用料,因此加大了厚度,既显得笨重,又不太美观。这种一次性餐具还提高了成本和市场价位,对于普通老百姓和一些餐馆仍然是难以接受的,而且造成了原材料的浪费。在打开一套一次性餐具的时候,相当于把所有的餐具都暴露了,这样还造成了不卫生的情况以及健康隐患。

【发明内容】

[0003]在现有技术中本发明利用无毒塑料、瓷器以及合金等材料的硬度特性,加工成各种所需容器的模型,再以它为中心包裹上多层次的一次性使用材料,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免洗容器。
[0004]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碗、杯子、盘子等容器,以一次性免洗杯子为例,其结构是以无毒塑料制成的杯子为中心,在其外包裹一次性无毒薄膜,一层包一层构成一个10层20层等多层次的可拆分的免洗杯子。
[0005]1、这种一次性杯子,由于它的多层次包裹的构造,形成一个整体,使用起来将更加便捷,容易保存携带。
[0006]2、位于中心的杯子,是由硬度较强的无毒塑料制成的,所以在一次性杯子盛装餐食的时候,杯子不易变形抗挤压而且具有一定的美观效果。外层的杯子是使用的一次性无毒薄膜为材料,保证了人体的健康,比普通的一次性杯子将更加卫生。
[0007]3、该一次性杯子使用一层包一层多层次的结构,利用无毒薄膜将其内部的杯子紧密的包裹起来,并且在杯子的上部边缘加有一圈撕条和一个撕口以便拆解分离。这样由于这种多层次的密闭结构,将极大的降低一次性杯子的被污染程度,保证人体健康并且更加卫生。
[0008]4、在使用的时候,可将撕口绕着杯子部边缘轻轻一撕,上部的一次性杯子便被撕了下来,下部的杯子也被随即取了下来,操作十分快捷。此时,由于该杯子使用的是薄膜材料,它可以充当收纳剩余餐食的简易垃圾袋方便处理,还可以充当盛放餐食的包装袋,这样不仅节约了生产原料降低了成本,同时减去了人们洗杯子的步骤,提高了生活效率,提高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而且降低了用水,将极大地节省水资源。
[0009]5、当外层第一层的杯子撕掉之后,一个新的杯子又呈现在了眼前,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层由无毒塑料制成的杯子,可以将其再回收利用,方便了生活的同时又增强了环保。
[0010]以上述杯子的说明为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它适用于碗、盘子等各种容器,利用本发明所制成的免洗容器从里到外都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式可回收材料,减少产品用料,使得形式美观。由于用料的减少,可加大容器的外包层次,每层次的厚度相等,其厚度相当于普遍食用袋的厚度,但是加大了它的硬度,体现出容器的容纳性。所以本发明制成的多层次免洗容器仍然可以保持人们对传统容器的认知,可增强放心使用度,由于它的免洗特性,可广泛适用于家庭、餐馆、医疗、野营和旅行等各项生活使用,便捷了生活,节省了材料,更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以多层次免洗杯子为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的构造图1为中心的实体杯子 2为撕口的上拉线 3为撕条的横拉线 4为外层多层次的包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所示,I为利用硬度较高的材料制成的实体杯子,4为外包装层,在使用的时候,首先撕开撕口 2上拉线,向上撕拉到杯子的边际,扩大它的提拉面积,接着用3横拉线拉一圈(类似于烟盒外包装的撕口),即可将杯子的上下部分分离开来,此时,一个新的杯子又呈现在了眼前,以此类推,直到使用完外包裹层,剩下中心的I实体部分,从而实现了免洗节水的目的和再次回收的效果。
【主权项】
1.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具有多次免洗盛装功能,其特征是以无毒塑料、无毒合金以及瓷器等硬度材料为中心制成的容器,外包裹多层一次性使用的无毒薄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其特征是通过上提拉线和横拉线的分解来实现每一次的使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名称为一种多层次免洗容器,涉及日常一次性容器使用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原有的一次性容器不结实不耐用不够卫生及耗费原材料的问题。本发明的多层次免洗容器利用无毒塑料、瓷器以及合金等材料的硬度特性,加工成各种所需容器的模型,再以它为中心包裹上多层次的一次性使用材料,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免洗容器。本发明的多层次免洗容器的有益效果是:形式美观,使用方便;可供再次回收,节省原材料;内部具有支撑力,可增强放心使用度;由于它的免洗特性,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IPC分类】B65D81/36
【公开号】CN105083777
【申请号】CN201510555852
【发明人】徐小林, 牛晓婷
【申请人】徐小林
【公开日】2015年11月25日
【申请日】2015年9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