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结构的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5604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腔结构的包装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容器领域,可应用行业:饮料、酒、药用饮品、农药、化工(罐装、坛装或瓶装)。
【背景技术】
[0002]在饮料行业,有一部分产品是简单的瓶盖和瓶体的一体连接或组合连接,一部分是各种材料分开包装,打开时拆开各个包装混合到一起再使用,还有一部分产品的包装材料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在单个产品价格不高的行业不易推广,产品中的活性成分难于保鲜保质,使用和携带不方便,农药、化工、药用饮品、酒行业,现有的技术,当需要按比例调制时,必须购买多瓶,会造成很多浪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打开方便,成本低,保鲜保质效果好的包装瓶。能大量减少浪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腔结构的包装瓶,包括瓶盖(I)、密封圈(2 )、内瓶(3 )、外瓶(4 )。其特征在于:内瓶(3)上粗下细,瓶口位置有卡口,采用塑料或有弹性的材质制成,分腔装满固态或液态的材料后瓶口密封,内瓶(3)瓶口外径比外瓶(4)瓶口内径略大,通过外瓶(4)瓶口从上往下挤压,压到卡口位置时内瓶(3 )会锁定到外瓶(4 )瓶口,盖上密封圈(2 ),把瓶盖(I)盖到外瓶(4)瓶口上。
[0005]使用步骤:第一步拧开瓶盖(1),第二步打开内瓶(3)瓶口上的密封材料,扯掉瓶口上的拉环,附图图2中5号箭头为拉环位置。连在拉环上的分腔材料会沿着凹槽一起扯掉。瓶内的材料混合到一起。摇均匀就可以了。
[0006]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内瓶(3)根椐需要做成单腔或多腔结构。把多种材料隔离包装到同一个容器内,提高不易保存活性成分的保鲜效果,打开和携带非常方便,减少浪费。使饮料混合后达到新鲜的口感,避免了通常的混合饮料添加防腐剂的隐忧,也避免了产品失效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保证了质量和饮用效果,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和使用。
[0007]【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2为内瓶(3)不意图
图中为:瓶盖(I)、密封圈(2)、内瓶(3)、外瓶(4)。
[0009]【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包括瓶盖(1)、密封圈(2)、内瓶(3)、外瓶(4),内瓶(3)采用塑料或有弹性的材质制成,根据需要做成单腔或多腔,上粗下细,瓶口位置有卡口,分腔结构装满固态或液态的材料后,瓶口密封,内瓶3瓶口外径比外瓶4瓶口内径略大,通过外瓶(4 )瓶口从上往下挤压,压到卡口位置时内瓶(3 )会锁定到外瓶(4 )瓶口,盖上密封圈(2 ),把瓶盖(I)盖到外瓶(4 )瓶口上。
[0010]使用时第一步拧开瓶盖(I),第二步打开内瓶(3 )瓶口上的密封材料,扯掉瓶口上的拉环,附图图2中5号箭头为拉环位置。连在拉环上的分腔材料会沿着凹槽一起撕掉。瓶内的材料混合到一起。摇均匀就可以了。
【主权项】
1.一种多腔结构的包装瓶,它包含瓶盖(I)、密封圈(2 )、内瓶(3 )、外瓶(4),其特征在于:内瓶(3)与外瓶(4)卡口锁定密封方式,内瓶(3)采用塑料或有弹性的材质制成,上粗下细,分腔装满固态或液态的材料后瓶口密封,内瓶(3 )瓶口外径比外瓶(4)瓶口内径略大,通过外瓶(4)瓶口从上往下挤压,压到卡口位置时内瓶(3)会锁定到外瓶(4)瓶口。2.内瓶(3)根椐需要做成单腔或多腔结构,把多种材料隔离包装到同一个容器内,提高不易保存的活性成分保鲜保质的效果,打开和携带非常方便,减少浪费。3.当需要把瓶内的多种材料混合到一起时,第一步拧开瓶盖(1),第二步打开内瓶(3)上的密封材料,扯掉瓶口上的拉环,连在拉环上的分腔材料会沿着凹槽一起撕掉,瓶内的材料混合到一起,摇均勾就可以了。4.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设计,均在本发时的保护范围之内,可应用饮料、酒、药用饮品、农药、化工的包装容器,罐装、坛装、瓶装。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腔结构能及时混合的包装瓶,涉及容器领域,可应用行业:饮料、酒、药用饮品、农药、化工的罐装、坛装或瓶装,其包括瓶盖、密封圈、内瓶、外瓶,特征在于:所述内瓶设置多腔结构,把多种饮料隔离包装到同一个容器内,所述内瓶瓶口设置有能和外瓶瓶口密封咬合的结构,所述内瓶分腔结构设置有拉环,撕掉拉环能及时混合多种饮料,提高不易保存活性成分的保鲜效果,打开和携带非常方便,使饮料混合后达到新鲜的口感,避免了通常的混合饮料添加防腐剂的隐忧,也避免了产品失效给人体带来的危害,保证了质量和饮用效果。在酒、药用饮品、农药、化工行业,能按比例把多种成份隔离包装到同一个容器内,减少浪费。本发明市场前景好,外形美观,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和使用。
【IPC分类】B65D81/32, B65D77/04
【公开号】CN105620912
【申请号】CN201510303725
【发明人】袁日升
【申请人】袁日升
【公开日】2016年6月1日
【申请日】2015年6月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