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11382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吊具主体,所述的吊具主体为方形框架结构,吊具主体的上方设有与行车吊钩相配合的起吊平衡体,吊具主体的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与车身窗框矩形管相配合的吊钩,所述吊具主体的下方还设有与整车顶盖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与吊钩处于避让位置,所述的吊钩在非工作状态受自身重力作用处于竖直方向,所述的吊钩在工作状态受车身重力作用处于与车身窗框矩形管相卡合的水平方向。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宝斯通车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的蒙皮变形甚至损坏,从而何证了产品的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给宝斯通车的装配带来更多的效益。
【专利说明】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
[0003]
【背景技术】
[0004]随着国内客车行业近年的迅猛发展,各客车厂家在寻求更快捷、更有效的生产方式来保证产品的精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0005]宝斯通客车属于半承载客车,车身骨架由冲压件组焊而成,五大片合拢、蒙皮后再与整车底盘进行扣装,在此过程中需要将车身吊起与底盘扣装,传统的八爪、四爪吊具比较笨拙,操作不便。
[0006]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该吊装夹具操作方便,提高了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吊具主体,所述的吊具主体为方形框架结构,吊具主体的上方设有与行车吊钩相配合的起吊平衡体,吊具主体的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与车身窗框矩形管相配合的吊钩,所述吊具主体的下方还设有与整车顶盖相配合的限位柱,所述的限位柱与吊钩处于避让位置,所述的吊钩在非工作状态受自身重力作用处于竖直方向,所述的吊钩在工作状态受车身重力作用处于与车身窗框矩形管相卡合的水平方向。
[0009]所述的起吊平衡体包括平行于吊具主体设置的支撑框体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框体上方的两块立板,所述支撑框体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之间通过立柱相连,所述的立板上设有与行车吊钩相配合的凹部。
[0010]所述的立板为倒置的U型板,U型板的开口端与支撑框体固连,U型板的底板在靠近吊具主体的一侧板面上均布有多个与行车吊钩相配合的凹部。
[0011 ]所述支撑框体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加强梁,所述加强梁的下端面与吊具主体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加强立柱。
[0012]所述的限位柱垂直连接于吊具主体的下端面,所述的限位柱对称设置四根。
[0013]所述的吊钩包括钩体、与钩体铰接相连的连接管以及连接吊具主体与连接管的连杆,所述连接管的侧面设有使吊钩在工作状态时保持水平方向的限位块。
[0014]所述吊具主体下方四角处的任意一个吊钩上设有便于捆扎绳子的U形拖钩。
[0015]所述的限位柱包括垂直于吊具主体设置的限位柱本体及设置在限位柱本体下方与整车顶盖抵靠的垫片。
[00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宝斯通车在起吊过程中造成的蒙皮变形甚至损坏,从而何证了产品的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给宝斯通车的装配带来更多的效益。
[0017]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吊钩处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吊钩处于非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吊具主体I,吊具主体I为方形框架结构,也就是吊具主体I是由矩形管焊接形成的方形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保证吊具主体能够承受整车重量的强度;吊具主体I的上方设有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起吊平衡体2,吊具主体I的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与车身窗框矩形管20相配合的吊钩3,吊具主体I的下方还设有与整车顶盖相配合的限位柱4,限位柱4与吊钩3处于避让位置,吊钩3在非工作状态受自身重力作用处于竖直方向,如图5所示;吊钩3在工作状态受车身重力作用处于与车身窗框矩形管20相卡合的水平方向,如图4所示。
[0021]进一步的,起吊平衡体2包括平行于吊具主体I设置的支撑框体2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框体21上方的两块立板22,支撑框体21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I之间通过立柱23相连,立板22上设有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凹部221。更进一步的,立板22为倒置的U型板,U型板的开口端与支撑框体21固连,U型板的底板在靠近吊具主体I的一侧板面上均布有多个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凹部221。也就是U型板中垂直设置的两块板面与支撑框体21的顶面焊接相连,U型板中水平设置的板面上设有与行车吊钩10配合的凹部221;根据不同车型的不同车身长度,行车吊钩10所钩吊的位置也不同,此时可以根据不同的重心移动行车吊钩10在不同的凹部221中,以形成不同的档位。优选的,本发明选用五个档位。
[0022]进一步的,支撑框体21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I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加强梁5,加强梁5的下端面与吊具主体I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加强立柱51。
[0023]进一步的,限位柱4垂直连接于吊具主体I的下端面,限位柱4对称设置四根。更进一步的,限位柱4包括垂直于吊具主体I设置的限位柱本体41及设置在限位柱本体41下方与整车顶盖抵靠的垫片42。限位柱的间距是根据整车的宽度而定,作用是在起吊时能够独立支撑在整车的顶盖上。
[0024]进一步的,吊钩3包括钩体31、与钩体31铰接相连的连接管32以及连接吊具主体I与连接管32的连杆33,连接管32的侧面设有使吊钩3在工作状态时保持水平方向的限位块34。也就是钩体31通过销与连接管铰接相连,如图4所示,当钩体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吊钩受自身重力的作用处于垂直状态;如图5所示,当钩体处于工作状态时,钩体的钩头部与连接管之间形成与车身窗框矩形管相卡合的空间,钩体远离钩头部的一端与限位块抵靠,使钩体处于水平状态。
[0025]进一步的,吊具主体I下方四角处的任意一个吊钩3上设有便于捆扎绳子30的U形拖钩6 ο绳子30便于操作人员平衡整个吊装夹具。
[0026]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如下:
在使用吊装夹具之前,先接整个吊装夹具放置在整车顶盖的相应位置,通过限位柱支撑整个吊装夹具;然后分别将四个吊钩调整至工作状态,即将吊钩与车身窗框上沿的矩形管相卡合;再根据吊装夹具与车体的前后位置确定起吊平衡体的档位;再通过行车吊钩起吊整个吊装夹具与车身;完成目标操作后,分别使四个吊钩上的钩体处于非工作状态,此时钩体只受重力处于竖直状态,再使用行车向上起吊整个吊具,使吊具脱离车身,至此完成一次吊装。
[0027]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由矩形管拼焊而成的吊具主体(I),所述的吊具主体(I)为方形框架结构,吊具主体(I)的上方设有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起吊平衡体(2),吊具主体(I)的下方四角处分别设有与车身窗框矩形管(20)相配合的吊钩(3),所述吊具主体(I)的下方还设有与整车顶盖相配合的限位柱(4),所述的限位柱(4)与吊钩(3)处于避让位置,所述的吊钩(3)在非工作状态受自身重力作用处于竖直方向,所述的吊钩(3)在工作状态受车身重力作用处于与车身窗框矩形管(20)相卡合的水平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平衡体(2)包括平行于吊具主体(I)设置的支撑框体(21)以及垂直设置在支撑框体(21)上方的两块立板(22),所述支撑框体(21)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I)之间通过立柱(23)相连,所述的立板(22)上设有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凹部(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板(22)为倒置的U型板,U型板的开口端与支撑框体(21)固连,U型板的底板在靠近吊具主体(I)的一侧板面上均布有多个与行车吊钩(10)相配合的凹部(22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体(21)的四角处与吊具主体(I)的四角处分别设有连接两者的加强梁(5),所述加强梁(5)的下端面与吊具主体(I)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垂直连接两者的加强立柱(5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4)垂直连接于吊具主体(I)的下端面,所述的限位柱(4)对称设置四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吊钩(3)包括钩体(31)、与钩体(31)铰接相连的连接管(32)以及连接吊具主体(I)与连接管(32)的连杆(33),所述连接管(32 )的侧面设有使吊钩(3 )在工作状态时保持水平方向的限位块(34)。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具主体(I)下方四角处的任意一个吊钩(3)上设有便于捆扎绳子(30)的U形拖钩(6)。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宝斯通专用吊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柱(4)包括垂直于吊具主体(I)设置的限位柱本体(41)及设置在限位柱本体(41)下方与整车顶盖抵靠的垫片(42)。
【文档编号】B66C1/28GK106081881SQ20161064843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9日 公开号201610648430.3, CN 106081881 A, CN 106081881A, CN 201610648430, CN-A-106081881, CN106081881 A, CN106081881A, CN201610648430, CN201610648430.3
【发明人】王珊珊, 王保清, 候德华, 濮林, 杭宇, 张姚东
【申请人】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