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包括底板、握持装置、气缸装置、支撑装置、支架装置及挂钩装置,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撑块及第一滚轮,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一支架、第一支撑杆、握持杆及第二支架,气缸装置包括垫块、气缸、第一推动杆、第二推动杆、第三支架、第一横杆及第二固定块,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第四支架、第三支撑杆、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二横杆及第五支架,支架装置包括第六支架、固定环、第四弹簧、第一固定杆、第七支架、第一斜杆、第二斜杆、第四支撑杆、第一连接杆及第三斜杆,挂钩装置包括第五支撑杆、连接环、拉线、挂钩、第五弹簧、第八支架,本发明够快速的将柱上变压器吊起,吊起作业效率高。
【专利说明】
一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用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用电负荷不断增加,密布点公变配置要求日显重要。配电变压器更换和调整的工作量逐年加大,针对特殊地理环境,或没有动力机械设备,或有动力机械需要10千伏停电不能停电,或施工人员力量薄弱等条件下,如何快速实现变压器的拆卸与吊装工作,对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公司效益增加、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所述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握持装置右侧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上方的支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挂钩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左侧的握持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气缸装置包括垫块、位于所述垫块上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气缸左侧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方的第五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第七支架、位于所述第七支架左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下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左侧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三斜杆,所述挂钩装置包括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下方的连接环、位于所述连接环下方的拉线、位于所述拉线下端的挂钩、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八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八支架左侧的第四斜杆。
[0007]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
[0008]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握持杆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09]所述垫块呈长方体,所述垫块水平放置,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
[0011]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
[0012]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
[0013]所述第五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下端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呈弯曲状。
[0014]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呈L型,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连接。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6]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的将柱上变压器吊起,吊起作业效率高,并且移动方便,提高其使用的便利性,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握持装置2、位于所述握持装置2右侧的气缸装置3、位于所述气缸装置3右侧的支撑装置4、位于所述气缸装置3上方的支架装置5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5上的挂钩装置6。
[0020]如图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长方体,所述底板I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11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1下方的第一滚轮12。所述第一支撑块11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11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111,所述第一凹槽111呈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一滚轮12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12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12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111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1轴转连接,所述第一滚轮12可以在所述第一凹槽111内旋转。
[0021]如图1所示,所述握持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21、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左侧的第一支架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21上方的第一支撑杆23、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23左侧的握持杆25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23右侧的第二支架24。所述第一固定块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2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I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23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23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4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24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3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4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握持杆25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25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23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0022]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3包括垫块31、位于所述垫块31上方的气缸32、位于所述气缸32上方的第一推动杆33、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33上方的第二推动杆34、位于所述气缸32右侧的第三支架35、位于所述气缸32左侧的第一横杆36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34上方的第二固定块37。所述垫块31呈长方体,所述垫块31水平放置,所述垫块31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31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32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3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33的下端与所述气缸32连接,使得所述气缸32带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推动杆33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34的下端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3与所述第二推动杆34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第二推动杆34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3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7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推动杆34与所述第二固定块37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第三支架35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35的一端与所述垫块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35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32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6的右端与所述气缸3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36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2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24与所述第一横杆36固定连接。
[0023]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第二支撑杆41、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右侧的第四支架42、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41上方的第三支撑杆43、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3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44、位于所述第四支架42上方的第二弹簧45、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4左侧的第三弹簧46、位于所述第三弹簧46下方的第二横杆47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43上方的第五支架48。所述第二支撑杆41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下端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4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43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43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轴转连接,使得所述第三支撑杆43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可以相对旋转,所述第三支撑杆43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44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4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五支架48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二弹簧45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4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45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从而对所述第五支架48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第三弹簧46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46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46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4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7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4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47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35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48呈L型。
[0024]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5包括第六支架51、位于所述第六支架51下方的固定环52、设置于所述固定环52上的第四弹簧53、位于所述第六支架51上的第一固定杆54、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54左侧的第七支架55、位于所述第七支架55左侧的第一斜杆56、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54下方的第二斜杆57、位于所述第二斜杆57下方的第四支撑杆58、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58左侧的第一连接杆59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51下方的第三斜杆50。所述第六支架51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5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52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52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7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环52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3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53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54呈长方体。所述第七支架55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55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55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56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56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5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56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57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5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57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58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杆57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58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9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59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59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5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50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50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50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51固定连接。
[0025]如图1所示,所述挂钩装置6包括第五支撑杆61、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61下方的连接环62、位于所述连接环62下方的拉线63、位于所述拉线63下端的挂钩64、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61左侧的第五弹簧65、位于所述第五弹簧65上方的第八支架66及位于所述第八支架66左侧的第四斜杆67。所述第五支撑杆61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支撑杆6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62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62的两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63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6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63的下端与所述挂钩64固定连接。所述挂钩64呈弯曲状。所述第五弹簧65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65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48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66呈L型,所述第八支架6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66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6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67呈倾斜涨,所述第四斜杆67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54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67的下端与所述第八支架66固定连接。
[0026]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使用时,首先使用者握住握持杆25将本发明推动到柱上变压器的旁边,然后启动气缸32,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3及第二推动杆3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块37与所述第二推动杆34的上端做相对旋转,使得所述固定环53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六支架51与第五致癌剂48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端顺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右端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五支撑杆61向下移动,使得所述拉线63及挂钩64向下移动,直至所述挂钩64可以钩住柱上变压器。然后气缸43使得所述第一推动杆33及第二推动杆34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二固定块37、固定环52向下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六支架51及第五支架48围绕所述第二支撑杆41的上端逆时针旋转,使得所述第一固定杆54的右端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第五支撑杆61向上移动,然互使得所述拉线63及挂钩64向上移动,然后将柱上变压器吊起,直至将柱上变压器完全吊起至一定高度,所述第四支撑杆58对所述第一固定杆54起到支撑作用。然后将本发明移动到需要的位置上。至此,本发明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握持装置、位于所述握持装置右侧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支撑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上方的支架装置及设置于所述支架装置上的挂钩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下方左右两侧的第一支撑块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下方的第一滚轮,所述握持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左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方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块左侧的握持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气缸装置包括垫块、位于所述垫块上方的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气缸右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气缸左侧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上方的第二固定块,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右侧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方的第三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第一弹簧左侧的第三弹簧、位于所述第三弹簧下方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方的第五支架,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六支架、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固定环上的第四弹簧、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上的第一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左侧的第七支架、位于所述第七支架左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下方的第四支撑杆、位于所述第四支撑杆左侧的第一连接杆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三斜杆,所述挂钩装置包括第五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下方的连接环、位于所述连接环下方的拉线、位于所述拉线下端的挂钩、位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位于所述第五弹簧上方的第八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八支架左侧的第四斜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块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滚轮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呈圆柱体,所述第一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支撑块轴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呈竖直状,所述握持杆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呈长方体,所述垫块水平放置,所述垫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垫块的左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的下表面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轴转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垫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右端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轴转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四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呈竖直状,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横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且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支架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呈半圆环状,所述固定环的两端与所述第六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固定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斜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三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五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呈半圆环状,所述连接环的两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拉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下端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呈弯曲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柱上变压器的便携吊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五支架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呈L型,所述第八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八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杆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四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八支架固定连接。
【文档编号】B66C23/06GK106081934SQ201610621528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日 公开号201610621528.X, CN 106081934 A, CN 106081934A, CN 201610621528, CN-A-106081934, CN106081934 A, CN106081934A, CN201610621528, CN201610621528.X
【发明人】王杨
【申请人】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