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上料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系统,具体地指一种真空上料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同时改性不同种塑料造粒(尤其是回收料改性)批量生产流程中,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致性需要进行分别批量高速混料,因此需将造粒后颗粒状物料分别输送到不同的大料仓进行进高速混料处理,以前通常采用人工转运物料,不仅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易出错O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人工搬运效率低下且缺乏调度能力的真空上料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真空上料系统包括与真空泵连接的真空上料主机,所述真空上料主机通过歧管与至少两个卸料筒抽气端相连接,所述卸料筒的出料端通过管路与下方的混料仓相连接,所述卸料筒的进料端通过管路与至少两个造粒机相连接。
[0006]所述卸料筒中设置有卸料筒空气滤芯,所述卸料筒上端面还设置有卸料筒储气罐,所述卸料筒出料端还设置有卸料筒气动阀。
[0007]进一步地,所述真空上料主机中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所述真空上料主机上端面还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储气罐。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料筒设置有两个,所述造粒机设置有三个。
[0009]再进一步地,所述真空泵为水环真空泵。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采用倾斜布置的管路,通过真空将物料由低处抽至高处,自动化程度高,改变了目前的人工搬运效率低下的现状,利用多个造粒机和卸料筒的设计,可通过阀门进行流程的优化,保障了整个系统高效的工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真空上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卸料筒I ;卸料筒空气滤芯11 ;卸料筒储气罐12 ;卸料筒气动阀13 ;真空上料主机2 ;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21 ;真空上料主机储气罐22 ;真空泵3 ;混料仓4 ;造粒机5 ;控制台6。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该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仅作举例而已,同时通过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0014]真空上料系统,包括与真空泵3连接的真空上料主机2,真空上料主机2通过歧管与至少两个卸料筒I抽气端相连接,卸料筒I的出料端通过管路与下方的混料仓4相连接,卸料筒I的进料端通过管路与至少两个造粒机5相连接。
[0015]卸料筒I中设置有卸料筒空气滤芯11,卸料筒I上端面还设置有卸料筒储气罐12,卸料筒I出料端还设置有卸料筒气动阀13 ;
[0016]真空上料主机2中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21,真空上料主机2上端面还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储气罐22。这样当控制真空泵反向运转时,可利用卸料筒空气滤芯11和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21冲洗卸料筒I和真空上料主机2中的粉尘。并通过气动阀13控制当卸料筒I时,将物料倾入混料仓4进行下一步工序。
[0017]真空泵3为水环真空泵。
[0018]整套系统可通过控制台6调度控制。
[0019]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若干的改变或变形,这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真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真空泵(3)连接的真空上料主机(2),所述真空上料主机(2)通过歧管与至少两个卸料筒(I)抽气端相连接,所述卸料筒(I)的出料端通过管路与下方的混料仓(4)相连接,所述卸料筒(I)的进料端通过管路与至少两个造粒机(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筒(I)中设置有卸料筒空气滤芯(11),所述卸料筒(I)上端面还设置有卸料筒反吹储气罐(12),所述卸料筒(I)出料端还设置有卸料筒气动阀(13); 所述真空上料主机(2)中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21),所述真空上料主机(2)上端面还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反吹储气罐(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I)设置有两个,所述造粒机(5)设置有三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上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泵(3)为水环真空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真空上料系统包括与真空泵连接的真空上料主机,真空上料主机通过歧管与至少两个卸料筒抽气端相连接,卸料筒的出料端通过管路与下方的混料仓相连接,卸料筒的进料端通过管路与至少两个造粒机相连接。卸料筒中设置有卸料筒空气滤芯,卸料筒上端面还设置有卸料筒储气罐,卸料筒出料端还设置有卸料筒气动阀。真空上料主机中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空气滤芯,真空上料主机上端面还设置有真空上料主机储气罐。料筒设置有两个,造粒机设置有三个。采用倾斜布置的管路,通过真空将物料由低处抽至高处,自动化程度高,并利用多个造粒机和卸料筒的设计,可通过控制阀门进行流程的优化,保障了整个系统高效的工作。
【IPC分类】B65G53-46, B65G53-66, B65G53-40, B65G53-24, B65G53-34
【公开号】CN204400178
【申请号】CN201420775645
【发明人】徐小超
【申请人】武汉市源发新材料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