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底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58691阅读:1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底包装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底包装盒,属于包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纸盒是一个立体的造型,它是由若干个组成的面的移动、堆积、折叠、包围而成的多面形体构成的。
[0003]现有的普通纸盒,在包装时,底部通常用透明胶带进行封箱处理,以固定纸盒为密封状态,而采用该方法使得封箱操作繁琐且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的自锁底包装盒,解决了包装盒底部密封时需采用透明胶带封箱而引起的速度慢,操作繁琐等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锁底包装盒,包括隔板、体板和底片,所述隔板、体板和底片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隔板、体板和底片为一体结构,且相互间具有折叠线。所述隔板包括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纵向隔板、第一横向隔板、第二纵向隔板和第二横向隔板;所述体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且相互连接的第一体板、第二体板、第三体板、第四体板和侧边,所述第二体板和第四体板分别沿第一横向隔板和第二横向隔板的两端竖直方向对应设有折叠线;所述底片包括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底片、第二底片、第三底片和第四底片;所述第一底片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底片的上右端点与下左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该处折叠线的左端为第一黏贴区;所述第二底片下端设有梯形缺口,所述梯形缺口的左上端点与所述第二底片的左上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该处折叠线的左端为第二黏贴区;所述第一黏贴区与第二黏贴区相互可以配合黏合;所述第三底片和第一底片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底片和第二底片结构相同。
[0006]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第一纵向隔板的右端开设有折叠缝,在所述第二纵向隔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折叠缝。
[000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提前向内预先折叠好,粘连成形,打开底部自动贴合,即可使用,直接省去用透明胶封底部的环节。2、直接减少快递箱包装的封底这一环节,不但方便快捷,还可以减少人力。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1]附图中:11为第一纵向隔板,12位第一横向隔板,13为第二纵向隔板,14为第二横向隔板,15为折叠缝,21为第一体板,22为第二体板,23为第三体板,24为第四体板,25为侧边,26为折叠线,31为第一底片,32为第二底片,33为第三底片,34为第四底片,35为第一黏贴区,36为第二黏贴区,37为第三黏贴区,38为第四黏贴区,39为梯形缺口,4为盒底部分一,5位盒底部分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13]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为一体式纸板结构,包括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纵向隔板11、第一横向隔板12、第二纵向隔板13和第二横向隔板14 ;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且相互连接的第一体板21、第二体板22、第三体板23、第四体板24和侧边25 ;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底片31、第二底片32、第三底片33和第四底片34。
[0014]第一纵向隔板11、第一体板21和第一底片31从上往下依次纵向连接且相互连接处设有折叠线26,第二纵向隔板13、第二体板22和第二底片32从上往下依次纵向连接且相互连接处设有折叠线26,第三纵向隔板、第三体板23和第三底片33从上往下依次纵向连接且相互连接处设有折叠线26,第四纵向隔板、第四体板24和第四底片34从上往下依次纵向连接且相互连接处设有折叠线26。
[0015]在第一纵向隔板11的右端开设有折叠缝15,该处折叠缝15将第一纵向隔板11与第一横行隔板隔开;在第二纵向隔板13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折叠缝15,该两处折叠缝15分别将第一横向隔板12与第二纵向隔板13隔开,将第二纵向隔板13与第二横向隔板14隔开。在第一纵向隔板11的右端以及第二纵向隔板13的两端开设折叠缝15,目的是密封时方便各隔板间的折叠成型,而不选择在第一横向隔板12或第二横向隔板14的两端开设折叠缝15,目的是加强密封后顶盖的严密性。
[0016]沿第一横向隔板12的两端竖直方向在第二体板22上对应设有折叠线26 ;沿第二横向隔板14的两端竖直方向在第四体板24上对应也设有折叠线26。
[0017]第一底片31为倒梯形结构,第一底片31的上右端点与下左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26,该处折叠线26的左端为第一黏贴区35 ;第二底片32下端设有梯形缺口 39,梯形缺口 39的左上端点与第二底片32的左上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26,该处折叠线26的左端为第二黏贴区36 ;第一黏贴区35与第二黏贴区36相互可以配合黏合;第三底片33和第一底片31结构相同,包括第三黏贴区37 ;第四底片34和第二底片32结构相同,包括第四黏贴区38。
[0018]在使用时,将第一体板21、第二体板22、第三体板23、第四体板24依次沿折叠线26折叠成方形结构,将侧边25黏贴在第一体板21的左端;将第一纵向隔板11和第二纵向隔板13折叠90度,再将第一横向隔板12和第二横向隔板14折叠90度后压在第一纵向隔板11和第二纵向隔板13的上端。如图2所示,将第一黏贴区35和第二黏贴区36黏合固定,第一底片31在第二底片32的上端,黏合后第一底片31和第二底片32共同组成为盒底部分一 4 ;将第三黏贴区37和第四黏贴区38黏合固定,第三底片33在第四底片34的上端,黏合后第三底片33和第四底片34共同组成为盒底部分二 5。如图3所示,盒底部分一 4和盒底部分二 5通过梯形缺口 39错开咬合连接。
[0019]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自锁底包装盒,包括隔板、体板和底片,所述隔板、体板和底片从上往下依次排列,所述隔板、体板和底片为一体结构,且相互间具有折叠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包括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纵向隔板、第一横向隔板、第二纵向隔板和第二横向隔板;所述体板包括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且相互连接的第一体板、第二体板、第三体板、第四体板和侧边,所述第二体板和第四体板分别沿第一横向隔板和第二横向隔板的两端竖直方向对应设有折叠线;所述底片包括从左往下依次排列且相互间非连接的第一底片、第二底片、第三底片和第四底片;所述第一底片为倒梯形结构,所述第一底片的上右端点与下左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该处折叠线的左端为第一黏贴区;所述第二底片下端设有梯形缺口,所述梯形缺口的左上端点与所述第二底片的左上端点间连线设有折叠线,该处折叠线的左端为第二黏贴区;所述第一黏贴区与第二黏贴区相互可以配合黏合;所述第三底片和第一底片结构相同,所述第四底片和第二底片结构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底包装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纵向隔板的右端开设有折叠缝,在所述第二纵向隔板的左右两端均开设有折叠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底包装盒,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其包括从上往下依次排列的隔板、体板和底片,隔板、体板和底片为一体结构,且相互间具有折叠线。在各隔板直接设有折叠缝,各体板之间设有折叠线,各底片的对应设计,以及各底片间的黏贴区域的配合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本实用新型的底部提前向内预先折叠好,粘连成形,打开底部自动贴合,即可使用,直接省去用透明胶封底部的环节;直接减少快递箱包装的封底这一环节,不但方便快捷,还可以减少人力。
【IPC分类】B65D5-10
【公开号】CN204568202
【申请号】CN201420869260
【发明人】陈汝杰
【申请人】陈汝杰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