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9127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煤仓间原煤斗抑尘的环保装置,特别涉及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原煤斗是电厂常用的燃煤缓存建筑,当燃煤通过入料口流入原煤斗时,由于冲击的作用,原煤斗内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同时燃煤进入原煤斗内,使原煤斗的容积变小,多余的空气就会向原煤斗外逸出,大量的粉尘亦随着空气外逸,造成煤仓间粉尘飞扬,污染环境。
[0003]目前,针对原煤斗造成的粉尘污染还没有特别有效的办法,因为粉尘量大,无论是湿式除尘器还是干式除尘器都不能持续处理如此大量的粉尘。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抑制煤仓间原煤斗产生的粉尘,很好地解决原煤斗粉尘逸散的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设置在煤仓间原煤斗上,包括引流管、抑尘腔、尘气消能器、通风管;所述抑尘腔下端收拢,与原煤斗相连通;所述引流管下端插入原煤斗内,引流管上端与抑尘腔中部相连;所述尘气消能器设置在抑尘腔内;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抑尘腔上方,在引流管的对侧,与抑尘腔顶端连通。
[0007]进一步,所述的抑尘腔与原煤斗的连通的端口比引流管的管径小。
[0008]所述的尘气消能器共有三组,均匀地分布在抑尘腔内。
[0009]所述的通风管的中心线与抑尘腔边侧对齐,通风管引导到室外。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原煤斗粉尘外逸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使煤仓间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GBZ2.1-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I部分》的要求。既防止了粉尘污染环境,又保障了岗位工人的切身利益。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抑尘原理示意图。
[0014]图中:1、引流管;2、抑尘腔;3、尘气消能器;4、通风管;5、原煤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设置于煤仓间原煤斗5上;抑尘腔2下端收拢,与原煤斗5相连通;引流管I下端插入原煤斗5内,引流管上端与抑尘腔2中部相连;尘气消能器3设置在抑尘腔2内;通风管4设置在抑尘腔2上方,在引流管I的对侧,与抑尘腔2顶端连通。
[0016]在本实施例中,抑尘腔2与原煤斗5的连通的端口比引流管I管径小。
[0017]在本实施例中,尘气消能器3共有三组,均匀地分布在抑尘腔2内。
[0018]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风管4的中心线与抑尘腔2边侧对齐,通风管4引导到室外。
[0019]根据实际情况,在通风管出口端加装防雨帽。
[0020]工作过程:参见图2,当往原煤斗进料时,燃煤不断地冲击原煤斗内已存在的燃煤,从而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弥漫在整个原煤斗内,随着原煤斗不断被填充,其容积不断变小,气压力变大,在空气动力的驱动下,多余的空气携带大量粉尘从引流管进入到抑尘腔内,然后通过通风管向外排放;在此过程中,尘气将依次通过三组尘气消能器,在尘气消能器的作用下,尘气的动能被大量消耗,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绝大部分粉尘因动能不足以提供其继续漂浮在空气中的动力而沉降下来,落到原煤斗内;小部分粉尘会因其颗粒较小,质量较小,剩余的空气动力仍足以让其漂浮在空气中而继续顺着通风管向室外运动;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向室外排放的气体粉尘浓度为50mg/m3,经过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处理的后向室外排放的气体中的粉尘浓度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0021]本实用新型实施后,很好地解决原煤斗粉尘逸散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减少了空气污染,改善了岗位工人的工作环境。
【主权项】
1.一种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设置在煤仓间原煤斗上,包括引流管(1)、抑尘腔(2)、尘气消能器(3)、通风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尘腔(2)下端收拢,与原煤斗(I)相连通;所述引流管⑴下端插入原煤斗⑴内,引流管⑵上端与抑尘腔⑵中部相连;所述尘气消能器(3)设置在抑尘腔(2)内;所述通风管(4)设置在抑尘腔(2)上方,在引流管(I)的对侧,与抑尘腔(2)顶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抑尘腔(2)与原煤斗的连通的端口比引流管(I)的管径小。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尘气消能器(3)共有三组,均匀地分布在抑尘腔(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通风管(4)的中心线与抑尘腔(2)边侧对齐,通风管(4)引导到室外。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厂煤仓间原煤斗抑尘的环保装置,特别涉及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原煤斗通风管抑尘装置,设置在煤仓间原煤斗上,包括引流管、抑尘腔、尘气消能器、通风管;所述抑尘腔下端收拢,与原煤斗相连通;所述引流管下端插入原煤斗内,引流管上端与抑尘腔中部相连;所述尘气消能器设置在抑尘腔内;所述通风管设置在抑尘腔上方,在引流管的对侧,与抑尘腔顶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地解决原煤斗粉尘逸散的问题,有效地抑尘降尘,使皮带运输系统转载点处的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符合国家标准。既防止了粉尘污染环境,又保障了岗位工人的切身利益。
【IPC分类】B65G69/18
【公开号】CN204643238
【申请号】CN201520375367
【发明人】李文玉
【申请人】李文玉
【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