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64459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曳引式电梯,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曳引式电梯(以下简称电梯)停止运行后的制动方式采用的是依靠弹簧力施于制动闸瓦或衬垫后,压迫与电梯曳引轮刚性连接的被制动部件制停的,它的特点是依靠摩擦力的软性制动。这个制动力也是电梯停止运行后使轿厢保持静止状态的力。因此,有关电梯的技术安全标准都对它提出了要求,在中国对于投入运行前的电梯和年度定检电梯,都必须做空载上行和125%额定载荷下行,在正常运行速度下的断电试验,由此检验电梯制动器的制动能力和曳引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然而,电梯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制动弹簧力的人为调整或异常变化、制动闸瓦或衬垫接触磨损或发热碳化,造成电梯制动能力下降;另外,由于电梯曳引能力的下降或失效,造成电梯曳引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檫力降低或消失。轻则引起电梯轿厢冲顶或蹲底,重则造成乘客受到剪切或坠落的伤亡事故,这类电梯事故时有发生。
[0003]因电梯意外移动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电梯技术安全标准未对停止运行的电梯可能产生的移动量做限制,致使现有电梯都没有防止电梯意外移动的本质安全设计。鉴于此,增加电梯在停止运行后出现意外移动时对其移动量进行控制的装置,限制电梯意外移动量理应成为电梯的本质需求。
[0004]中国专利CN103818794A公开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保护装置。包括轿厢监控系统、第一安全继电器和第二安全继电器,其中,所述轿厢监控系统连接到所述第一安全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安全继电器,所述轿厢监控系统用于监控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并将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速度信息分别输出给所述第一安全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安全继电器,所述第一安全继电器和所述第二安全继电器用于根据所述电梯轿厢的位置信息和速度信息对电梯轿厢进行安全控制。
[0005]中国专利CN103754726A公开一种防止电梯轿厢意外移动的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一控制器、一与控制器相连的限速器;控制器包括通讯回路、逻辑回路和驱动回路,限速器包括钢丝绳夹持器和编码器;通讯回路分别与一电梯控制板及逻辑回路相连,用以获取电梯运行状态信息以传送至逻辑回路;逻辑回路分别与编码器和驱动回路相连,用以接收由编码器所输入的轿厢运行方向和轿厢速度,并得到轿厢加速度,从而根据轿厢运行方向、轿厢速度和轿厢加速度来判断电梯是否处于意外移动,并发送一控制信号给驱动回路;驱动回路与钢丝绳夹持器相连,用以接收到控制信号后输出一驱动信号至钢丝绳夹持器;钢丝绳夹持器用以在接收到驱动信号后,触发一双向安全钳执行动作。
[0006]中国专利CN104150312A公开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过渡支架、支架组件,支架组件滑动连接在过渡支架上,支架组件上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前端设有凸轮,后端设有相互啮合的传动齿轮,驱动电机上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驱动齿轮,可以上下移动的自锁滚轮和凸轮分别位于导轨的左右两侧,通过各个齿轮传动带动凸轮转动,最终由凸轮和自锁滚轮配合将导轨夹紧。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消除电梯在停止运行后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提供能够实现对电梯在停止运行后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的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设有电气控制系统、滚轮支撑臂、支撑臂定位板、滚轮组、滚轮压紧杆、压紧弹簧、两楔块、电磁铁动臂、电磁铁、上板、下板、竖板、复位螺杆和圆杆;上板、下板和竖板组成机座;
[0009]两楔块反向对称固定在机座的上板和下板内,楔块的斜面为带凹槽的斜面;穿过竖板上的孔洞后固定于机座上,滚轮支撑臂的中心点直接固定在电磁铁动臂上;滚轮支撑臂为一横杆,在滚轮支撑臂的反面上设有对称垂直的左右一对圆杆,圆杆用于滚轮组的轴支撑,滚轮组的轴孔套入圆杆并使滚轮组置于楔块斜面的凹槽内并使滚轮组定位;滚轮压紧杆的端部压在滚轮组上并由压紧弹簧施于弹力固定滚轮组;支撑臂定位板设于滚轮支撑臂一端底部,用于限制滚轮支撑臂往下移动;电气控制系统与电磁铁电连接。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本质上克服了电梯现有缺陷,从而消除在用电梯一种高頻次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机座、滚轮组、支撑定位板和电磁铁的结构组成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原理图。
[001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电路中中间继电器和电磁铁线圈的连接图。
[001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电路中电梯安全回路继电器、电梯安全回路意外移动保护开关短接按钮、电梯意外移动保护开关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见图1和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设有滚轮支撑臂1、支撑臂定位板5、滚轮组2、滚轮压紧杆3、压紧弹簧4、两楔块6、电磁铁动臂7、电磁铁8、上板9、下板10、竖板11、复位螺杆12、圆杆14和电气控制系统;上板9、下板10和竖板11组成机座。
[0017]两楔块6反向对称固定在机座的上板9和下板10内,楔块6的斜面为带凹槽的斜面;穿过竖板11上的孔洞后固定于机座上,滚轮支撑臂I的中心点直接固定在电磁铁动臂7上;滚轮支撑臂I为一横杆,在滚轮支撑臂I的反面上设有对称垂直的左右一对圆杆14,圆杆14用于滚轮组2的轴支撑,滚轮组2的轴孔套入圆杆14并使滚轮组2置于楔块6斜面的凹槽内并使滚轮组2定位;滚轮压紧杆3的端部压在滚轮组2上并由压紧弹簧4施于弹力固定滚轮组2 ;支撑臂定位板5设于滚轮支撑臂I 一端底部,用于限制滚轮支撑臂I往下移动。电气控制系统分别与电磁铁8等电连接。
[0018]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组装后,将其安装在电梯的轿顶上梁(或轿底底梁)原轿厢导靴位置并固定好,调整两滚轮面与电梯导轨13间隙至均匀,最后将轿厢导靴装于本实用新型上方。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动作信号由下述信号串接给定:电梯停止运行信号、制动器线圈失电信号以及电梯停层后设定的轿厢意外移动量信号(该信号由两个安装于井道内的上下移动量控制感应器给定,上下两感应器安装在电梯轿厢顶上,其安装位置分别在当电梯平层时与电梯原井道内的平层感应板之外两边的一定距离处,并利用平层感应板触发其动作。电梯意外移动量一般设定在15?30_之间。)(详见图3)
[0019]当电磁铁动作时,电磁铁动臂带动滚轮支撑臂向外移动使滚轮脱离轴支撑,滚轮在滚轮压紧杆的作用下沿压紧弹簧施力方向移动与电梯导轨面接触,此时,无论轿厢继续上溜或是下溜,滚轮面切线与导轨面间产生的切向力将使其中一边的滚轮逼向楔块,使之通过滚轮在轿厢导轨与楔块之间产生足够的水平挤压力,制停轿厢继续滑溜。而电磁铁动作到位后的同时切断电梯安全回路和电磁铁自身线圈的电源电路。
[0020]本实用新型动作后的复位,先手动压下未参与发生作用一边的滚轮使其脱离与导轨的接触(当手动无法压下时可利用复位螺杆旋进顶开)。然后,操作电梯在检修状态下与本实用新型动作反向点动至发生作用的滚轮脱离导轨。重新将滚轮支撑臂上的轴支撑插入滚轮轴孔。按住短接按钮可短接本实用新型接入电梯安全回路的意外移动保护开关,检修操作电梯至平层处,松开短接按钮,接通电磁铁动作到位开关和电梯意外移动保护开关。[0021 ]当电梯选择检修状态运行时,检修断开开关动作,切断该装置控制回路。
[0022]在图3?5中,各标记为:K1电梯停止运行信号开关,K2制动器线圈失电信号开关,K3.1、K3.2轿厢意外移动量信号开关,Κ4电磁铁动作到位开关,Κ5检修断开开关,Κ6电梯意外移动保护开关,KM中间继电器,YA电磁铁线圈,JY电梯安全回路继电器,SB电梯安全回路意外移动保护开关短接按钮。
[0023]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轿厢意外移动量信号也可由电梯编码器获取;控制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铁动作可通过中间继电器实现,也可通过微机逻辑编程的方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电梯制动器出现制动力下降或失效,引起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可在电梯尚未进入高速或超速状态前对电梯轿厢实行可控移动量的制停;该装置对于电梯曳引能力下降或失效,引起电梯轿厢意外移动时,可在电梯尚未进入高速或超速状态前对电梯轿厢实行可控移动量的制停。
【主权项】
1.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设有电气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滚轮支撑臂、支撑臂定位板、滚轮组、滚轮压紧杆、压紧弹簧、两楔块、电磁铁动臂、电磁铁、上板、下板、竖板、复位螺杆和圆杆;上板、下板和竖板组成机座; 两楔块反向对称固定在机座的上板和下板内,楔块的斜面为带凹槽的斜面;穿过竖板上的孔洞后固定于机座上,滚轮支撑臂的中心点直接固定在电磁铁动臂上;滚轮支撑臂为一横杆,在滚轮支撑臂的反面上设有对称垂直的左右一对圆杆,圆杆用于滚轮组的轴支撑,滚轮组的轴孔套入圆杆并使滚轮组置于楔块斜面的凹槽内并使滚轮组定位;滚轮压紧杆的端部压在滚轮组上并由压紧弹簧施于弹力固定滚轮组;支撑臂定位板设于滚轮支撑臂一端底部,用于限制滚轮支撑臂往下移动;电气控制系统与电磁铁电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电梯轿厢意外移动量控制装置,涉及曳引式电梯。设有滚轮支撑臂、支撑臂定位板、滚轮组、滚轮压紧杆、压紧弹簧、两楔块、电磁铁动臂、电磁铁、上板、下板、竖板、复位螺杆和圆杆;上板、下板和竖板组成机座;两楔块反向对称固定在机座的上下板内,楔块的斜面为带凹槽的斜面;穿过竖板上的孔洞后固定于机座上,滚轮支撑臂的中心点固定在电磁铁动臂上;滚轮支撑臂为一横杆,在滚轮支撑臂的反面上设对称垂直的左右一对圆杆,滚轮组的轴孔套入圆杆并使滚轮组置于楔块斜面的凹槽内并使滚轮组定位;滚轮压紧杆的端部压在滚轮组上并由压紧弹簧施于弹力固定滚轮组;支撑臂定位板设于滚轮支撑臂一端底部,用于限制滚轮支撑臂往下移动。
【IPC分类】B66B5/22
【公开号】CN204873336
【申请号】CN201520597288
【发明人】陈林涛, 王建军
【申请人】厦门升通电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