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薄膜管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芯,具体涉及一种防尘薄膜管芯。
【背景技术】
[0002]现有薄膜卷芯都是采用纸质或者塑料的硬材质管芯,一些薄膜直接卷在这种管芯上,靠近管芯的部位,则会因为薄膜的尾部与管芯的高度差,则该层薄膜上就会出现压痕,这种压痕在靠近管芯的部分的薄膜上就会出现一条显著的痕迹,甚至造成50-80米薄膜材料产生该痕迹而受到损伤导致报废,不仅影响了产品的质量,还增加了损失。申请号为201220601524.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缓冲材质薄膜管芯,它包括硬材质管芯,所述硬材质管芯外表面粘黏有缓冲材料。通过在传统的硬材质管芯的外表粘黏缓冲材料,并在缓冲材料和硬材质管芯外表面之间留一定的伸缩空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薄膜出现痕迹的问题,但是仍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尘薄膜管芯。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尘薄膜管芯,它包括:
[0005]管芯,所述管芯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空腔;
[0006]第一涂布层,所述第一涂布层形成于所述空腔内壁的两端;
[0007]第二涂布层,所述第二涂布层形成于所述管芯外表面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涂布层相接;
[0008]覆膜层,所述覆膜层覆盖于所述第二涂布层和所述管芯的外表面。
[0009]优化地,所述第一涂布层和所述第二涂布层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其宽度为I?5厘米。
[0010]优化地,所述覆膜层的材质为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
[0011]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防尘薄膜管芯,通过在空腔内壁两端形成第一涂布层,在管芯外表面两端形成与第一涂布层相接的第二涂布层,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管芯碎肩的脱落;而且在第二涂布层和管芯的外表面覆盖覆膜层,这样能够在管芯与产品之间形成缓冲,从而避免产品端部产生压痕,减少了产品的损失,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尘薄膜管芯的侧视图;
[00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尘薄膜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1、管芯;11、空腔;2、第一涂布层;3、第二涂布层;4、覆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的防尘薄膜管芯,它主要包括管芯1、第一涂布层2、第二涂布层3和覆膜层4。
[0017]其中,管芯1中部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空腔11,管芯材质可以选用牛皮纸,属可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率高。第一涂布层2形成于空腔11内壁的两端(即管芯1内壁的两端),因此它的轴心线与管芯1的轴心线重叠。第二涂布层3形成于管芯1外表面的两端,它与第一涂布层2相接,从而封闭管芯1的端部,这样管芯可适应更多的环境。覆膜层4覆盖于第二涂布层3的外表面和管芯1的外表面(不包括被第二涂布层3覆盖的部分)。
[001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涂布层2和第二涂布层3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其宽度为1?5厘米。覆膜层4的材质优选为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IXPE),从而形成弹性表面,可有效改善产品起始段管底痕迹以及胶带痕迹,降低薄膜型产品转运耗损。
[0019]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防尘薄膜管芯,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管芯(1),所述管芯⑴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空腔(11); 第一涂布层(2),所述第一涂布层(2)形成于所述空腔(11)内壁的两端; 第二涂布层(3),所述第二涂布层(3)形成于所述管芯(1)外表面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涂布层⑵相接; 覆膜层(4),所述覆膜层(4)覆盖于所述第二涂布层(3)和所述管芯(1)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薄膜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布层(2)和所述第二涂布层(3)的材质均为环氧树脂,其宽度为1?5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薄膜管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层(4)的材质为电子辐射交联聚乙烯发泡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薄膜管芯,它包括:管芯,所述管芯内开设有与其同心的空腔;第一涂布层,所述第一涂布层形成于所述空腔内壁的两端;第二涂布层,所述第二涂布层形成于所述管芯外表面的两端且与所述第一涂布层相接;覆膜层,所述覆膜层覆盖于所述第二涂布层和所述管芯的外表面。通过在空腔内壁两端形成第一涂布层,在管芯外表面两端形成与第一涂布层相接的第二涂布层,这样能够有效避免管芯碎屑的脱落;而且在第二涂布层和管芯的外表面覆盖覆膜层,这样能够在管芯与产品之间形成缓冲,从而避免产品端部产生压痕,减少了产品的损失,提高了利用率。
【IPC分类】B65H75/18, B65H75/10
【公开号】CN205061173
【申请号】CN201520828494
【发明人】王小卫
【申请人】苏州真荃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