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用密封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罐体用密封盖,它包括盖体(1)和与罐体连接的连接座(2),所述盖体(1)盖合在连接座(2)上,且盖体(1)的一侧与连接座(2)铰接,连接座(2)上设有中心孔(3),所述连接座(2)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内环(4)和外环(5),所述外环(5)的外径等于连接座(2)的外径,所述内环(4)的外径小于外环(5)的内径,内环(4)的内径等于中心孔(3)的孔径,所述盖体(1)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接环(6),所述插接环(6)插接在内环(4)与外环(5)之间的位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内外环的作用下插接环不易变形,使得插接的强度较好,进而使得使用稳定性较好;且有四个面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使得密封效果较好。
【专利说明】
罐体用密封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罐体用密封盖。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罐体用密封盖型号各异、品种不规格。现有技术的罐体用密封盖,由于盖体与连接座连接的稳定性较差,导致在使用时密封效果也较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使用稳定性较好及密封效果较好的罐体用密封盖。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罐体用密封盖,它包括盖体和与罐体连接的连接座,所述盖体盖合在连接座上,且盖体的一侧与连接座铰接,连接座上设有中心孔,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的外径等于连接座的外径,所述内环的外径小于外环的内径,内环的内径等于中心孔的孔径,所述盖体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接环,所述插接环插接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位置上。
[0005]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连接座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内环和外环,盖体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接环,且插接环插接在内环与外环之间的位置上,则在内外环的作用下插接环不易变形,使得插接的强度较好,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较好;且有四个面起到密封的作用,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密封效果较好。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稳定性较好及密封效果较好的特点。
[0006]作为改进,所述外环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铰接轴,所述盖体上设有与开口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的两侧设有与铰接轴一一对应的铰接孔;这样设置后,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更加方便,可以提高工人的安装效率,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一个铰接孔分为圆孔和梯形孔或二个铰接孔均分为圆孔和梯形孔,所述圆孔的孔径等于铰接轴的外径,所述梯形孔上底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5圆孔的孔径且小于1/2圆孔的孔径,所述梯形孔的上底与圆孔连通,且梯形孔的下底在凸块的下端面开口;则这样的铰接孔设置后,在保证连接稳定性的前提下,装配时梯形孔可将铰接轴引导到圆孔内,可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装配效率,进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更低。
[0008]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梯形孔的底面为斜面;则斜面设置后,使的铰接轴更易于被引导到圆孔内,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效率,且铰接轴进入到圆孔内后,在斜面的作用下铰接轴不易再从圆孔内脱开,进而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
[0009]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心孔处设有封堵中心孔的撕拉片,所述撕拉片的外径等于内环的内径,且撕拉片与内环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撕拉片与内环的连接处设有环形的撕拉槽,且撕拉槽位于撕拉片的内壁上,撕拉片的外壁上设有易拉环;则这样设置后,可满足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更广,且没有撕开撕拉片时的密封性更高,同时由于是一体式结构,则可以一体注塑成型,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
[0010]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环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所述内环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凸起配合密封的环形内凹;则这样设置后,又多了一道密封结构,使得即使撕拉片撕掉后,本实用新型的密封效果仍然较好,伺时也增强了插接环与连接座的连接强度,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稳定性更好。
[0011]作为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凸起横截面为弧形面;则在保证密封效果的前提下,使得使用者能较容易的打开盖体,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人性化。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用密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用密封盖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罐体用密封盖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17]如图所示:1、盖体,2、连接座,3、中心孔,4、内环,5、外环,6、插接环,7、开口,8、铰接轴,9、凸块,10、铰接孔,10.1、圆孔,10.2、梯形孔,11、撕拉片,12、撕拉槽,13、易拉环,14、环形凸起,15、环形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19]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罐体用密封盖,它包括盖体I和与罐体连接的连接座2(当然还包括其它零部件,但由于未涉及本发明创造的发明点,在此不再赘述),连接座2与罐体螺接(连接座也可与罐体插接),所述盖体I盖合在连接座2上,且盖体I的一侧与连接座2铰接,连接座2上设有中心孔3,所述连接座2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内环4和外环5,所述外环5的外径等于连接座2的外径,所述内环4的外径小于外环5的内径,内环4的内径等于中心孔3的孔径,所述盖体I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接环6,所述插接环6插接在内环4与外环5之间的位置上。
[0020]所述外环5上设有开口7,所述开口 7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铰接轴8,所述盖体I上设有与开口 7配合的凸块9,所述凸块9的两侧设有与铰接轴8—一对应的铰接孔1。
[0021]所述一个铰接孔10分为圆孔10.1和梯形孔10.2(即一个铰接孔分为圆孔和梯形孔,另一个铰接孔为普通的圆孔)或二个铰接孔10均分为圆孔10.1和梯形孔10.2(本例为二个铰接孔均分为圆孔和梯形孔,即二个铰接孔是由圆孔和梯形孔组成的,这样结构的铰接孔也称为R型孔),所述圆孔10.1的孔径等于铰接轴8的外径,所述梯形孔10.2上底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5圆孔10.1的孔径且小于1/2圆孔10.1的孔径(本例为1/4,也可为1/5、2/5或1/3等等),所述梯形孔10.2的上底与圆孔10.1连通,且梯形孔10.2的下底在凸块9的下端面开
□ O
[0022]所述梯形孔10.2的底面为斜面,该斜面近在凸块9的下端面开口处的厚度小于斜面近圆孔10.1部分的厚度,即在梯形孔10.2与圆孔10.1的过渡处设有台阶,也可理解为梯形孔10.2近圆孔10.1部分的深度小于梯形孔10.2近在凸块9的下端面部分的深度,且圆孔10.1的深度大于梯形孔10.2近圆孔10.1部分的深度。
[0023]所述中心孔3处设有封堵中心孔3的撕拉片11,所述撕拉片11的外径等于内环4的内径,且撕拉片11与内环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撕拉片11与内环4的连接处设有环形的撕拉槽12,且撕拉槽12位于撕拉片11的内壁上,撕拉片11的外壁上设有易拉环13。
[0024]所述插接环6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14,所述内环4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凸起14配合密封的环形内凹15。
[0025]所述环形凸起14横截面为弧形面。
[0026]以上实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允许有其它结构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要求范围内变化的,均属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罐体用密封盖,它包括盖体(I)和与罐体连接的连接座(2),所述盖体(I)盖合在连接座(2)上,且盖体(I)的一侧与连接座(2)铰接,连接座(2)上设有中心孔(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上端面设有向上凸起的内环(4)和外环(5),所述外环(5)的外径等于连接座(2)的外径,所述内环(4)的外径小于外环(5)的内径,内环(4)的内径等于中心孔(3)的孔径,所述盖体(I)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凸起的插接环(6),所述插接环(6)插接在内环(4)与外环(5)之间的位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5)上设有开口(7),所述开口(7)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铰接轴(8),所述盖体(I)上设有与开口(7)配合的凸块(9),所述凸块(9)的两侧设有与铰接轴(8) 一一对应的铰接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铰接孔(10)分为圆孔(10.1)和梯形孔(10.2)或二个铰接孔(10)均分为圆孔(10.1)和梯形孔(10.2),所述圆孔(10.1)的孔径等于铰接轴(8)的外径,所述梯形孔(10.2)上底的长度为大于等于1/5圆孔(10.1)的孔径且小于1/2圆孔(10.1)的孔径,所述梯形孔(10.2)的上底与圆孔(10.1)连通,且梯形孔(10.2)的下底在凸块(9)的下端面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孔(10.2)的底面为斜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3)处设有封堵中心孔(3)的撕拉片(11),所述撕拉片(11)的外径等于内环(4)的内径,且撕拉片(11)与内环(4)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撕拉片(11)与内环(4)的连接处设有环形的撕拉槽(12),且撕拉槽(12)位于撕拉片(11)的内壁上,撕拉片(11)的外壁上设有易拉环(1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环(6)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凸起(14),所述内环(4)的外壁上设有与环形凸起(14)配合密封的环形内凹(15)。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体用密封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凸起(14)横截面为弧形面。
【文档编号】B65D47/36GK205525679SQ201620310931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郑安
【申请人】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