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1516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该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内设置有内盖;沿所述内盖的轴向,所述内盖包括第一盖部和与所述第一盖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盖部;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分别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能够分别沿所述内壁从容器顶部朝向容器底部滑动;所述第一盖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内壁之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用容器内的液体时,容器内剩余液体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变质、腐烂的技术问题。
【专利说明】
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出酒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常用的储存容器,一般都是简单的容器,例如玻璃瓶,在取用酒的过程中,直接从容器口部倒出酒,在倒酒过程中,空气从容器口部进入容器内部,从而导致容器内的剩余酒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其倒酒复杂,还易导致容器内的剩余酒因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腐烂;尤其是白酒、红酒等酒类与空气发生氧化反应后会出现变质、腐烂等现象。
[0003]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方便快捷的出酒装置,该出酒装置包括容器,靠近容器底部的侧壁上设置出液口,容器顶部连接有密封所述容器的容器盖,所述容器盖设置有可通断所述容器内外空气流动的透气孔;需要取用容器内的酒时,只需打开出液口的阀门,并连通透气孔,该酒因重力作用便会从容器内流出;然而该装置虽然取酒方便,但是在取酒过程中空气从透气孔进入容器,易与容器内的剩余酒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导致剩余的酒长期存放时发生变质、腐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取用容器内的液体时,容器内剩余液体与空气接触而发生变质、腐烂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内设置有内盖;沿所述内盖的轴向,所述内盖包括第一盖部和与所述第一盖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盖部;沿所述内盖的轴向,所述第一盖部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盖部的截面面积;
[0006]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分别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能够分别沿所述内壁从容器顶部朝向容器底部滑动;
[0007]所述第一盖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内壁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储存容器;
[0008]靠近所述容器底部的容器侧壁或者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液口。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内壁的一面为齿形;
[0010]所述密封圈为实心密封圈或者空心密封圈。
[0011]进一步地,所述内盖设置有排气孔和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密封组件,所述容器顶部与所述容器底部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
[0012]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内盖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或者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内盖内部。
[0013]进一步地,相对于所述第二盖部,所述第一盖部靠近所述容器顶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二盖部呈柱形或者锥台形;所述第二盖部远离所述第一盖部的一端的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盖部靠近所述第一盖部的一端的截面面积;
[0015]或者,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二盖部呈球台形;所述第二盖部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一盖部;
[0016]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二盖部;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部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盖部的轴心线重合;
[0018]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二盖部为实心;
[0019]或者,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二盖部为空心;所述第二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连接杆;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盖;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盖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螺接或者扣接。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部呈平板形,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一盖部为实心或者空心;
[0021]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
[00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盖部呈平板形,所述第一盖部为环柱形且靠近所述容器顶部的一端敞口 ;
[0023]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二盖部,且与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连通;
[0024]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或者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内。
[002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内设置有配重件;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配重件。
[0026]进一步地,所述储存容器设置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置用于连通储存容器内外空气流动的通气孔;
[0027]所述容器盖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容器盖和所述把手,所述通气孔延伸至所述把手的侧壁。
[00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储存容器内部的第一盖部、第二盖部和密封圈,以及沿内盖的轴向第一盖部的截面面积不大于第二盖部的截面面积、密封圈设置在第一盖部与内壁之间,以便将储存容器内的酒、饮料等液体与空气隔离,避免了取液过程中空气与储存容器内剩余液体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进而避免了多次取用液体后储存容器内剩余液体长期存放而发生变质、腐烂的现象;其中,第二盖部还起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盖沿内壁滑动时产生倾斜,进一步确保了密封圈与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避免了取液过程中空气与储存容器内剩余液体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00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00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0038]附图标记:
[0039]1-储存容器;11-容器顶部; 12-容器底部;
[0040]2-出液口;3-容器盖; 31-把手;
[0041 ]4-通气孔; 5-内盖; 51-第一盖部;
[0042]52-第二盖部;53-排气孔; 54-密封组件;
[0043]6-配重件;7-密封圈 8-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7]实施例
[0048]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图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两种结构示意图,图1未显示液体,图2示出了液体;图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的内盖的第一结构示意图至第六结构示意图。
[0049]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储存容器I,储存容器I内设置有内盖5 ;沿内盖5的轴向,内盖5包括第一盖部51和与第一盖部51固定连接的第二盖部52 ;优选地,内盖5的轴心线、第一盖部51的轴心线、第二盖部52的轴心线重合。沿内盖5的轴向,第一盖部51的截面面积不大于第二盖部52的截面面积;相对于第一盖部51,第二盖部52靠近容器顶部11或者容器底部12;优选地,相对于第一盖部51,第二盖部52靠近容器底部12。
[0050]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分别与储存容器I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能够分别沿内壁从容器顶部11朝向容器底部12滑动。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可以为一体成型的整体,还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0051]第一盖部51设置有密封圈7,密封圈7设置在第一盖部51与内壁之间,用于密封储存容器I。可选地,第一盖部51远离所述第二盖部52的一端设置有止挡块,所述止挡块用于止挡密封圈7,以避免密封圈7随第一盖部51沿内壁滑动时从第一盖部51脱落。进一步地,所述止挡块的形状例如可以为圆环体、矩形环体,或者其他形状。
[0052]靠近容器底部12的容器侧壁或者容器底部12设置有出液口2;以便通过出液口2进行多次取液。优选地,出液口 2设置在容器底部12,以便于取尽储存容器I内的酒、饮料等液体,防止积液产生。
[0053]本实施例中储存容器I可以为圆柱形,也可以为矩形柱,或者为其他形状;优选地,储存容器I为圆柱形;优选地,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的形状分别与储存容器I的形状相似或者相同。
[0054]本实施例中所述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储存容器I内部的第一盖部51、第二盖部52和密封圈7,以及沿内盖5的轴向第一盖部51的截面面积不大于第二盖部52的截面面积、密封圈7设置在第一盖部51与内壁之间,以便将储存容器I内的酒、饮料等液体与空气隔离,避免了取液过程中空气与储存容器I内剩余液体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进而避免了多次取用液体后储存容器I内剩余液体长期存放而发生变质、腐烂的现象;其中,第二盖部52还起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盖5沿内壁滑动时产生倾斜,进一步确保了密封圈7与内壁之间的密封性能,进一步避免了取液过程中空气与储存容器I内剩余液体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
[0055]具体而言,储存容器I设置有容器盖3,容器盖3上设置有用于连通储存容器I内外空气流动的通气孔4。通过通气孔4以便于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储存容器I内液体的液面的下降而自动下降。
[0056]该通气孔4可设置通断结构,如控制通气孔4通断结构可以但不限于为阀门、橡皮塞、球阀等。
[0057]优选地,容器盖3上还设置有把手31;通气孔4贯穿容器盖3和把手31,通气孔4延伸至把手31的侧壁,即通气孔4的的一端朝向把手31的侧壁开口,以避免灰尘等物通过通气孔4落入储存容器I内。
[0058]本实施例中储存容器I内的液体可以但不限于白酒、红酒、黄酒、可乐、牛奶等;优选地,储存容器I内的液体为红酒。
[0059]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密封圈7靠近内壁的一面为齿形,以减少密封圈7与内壁之间的摩擦阻力。其中,密封圈7的齿形可以为螺纹齿,也可以为环形齿;齿形的形状可以但不限于三角形、矩形、梯形等;齿形的圈数可以为一圈,也可以为两圈、三圈、五圈等等;优选地,齿形的圈数至少为一圈,以便令密封圈7与内壁之间的面接触改变为多线接触,从而增加密封圈7与内壁之间密封性能,进而避免了空气与储存容器I内的液体发生氧化反应而导致变质、腐烂的现象。
[0060]当然,密封圈7也可以柱形密封圈7或者其他密封圈7。密封圈7可以是一体的,也可以是分体的;例如采用上下分层的密封圈7固定在第一盖部51上;还可以采用至少一个星形密封圈7固定在第一盖部51上。密封圈7与第一盖部51紧固为一体;密封圈7可以粘接在第一盖部51上,也可以可拆卸的固定在第一盖部51上。
[0061]优选地,密封圈7为实心密封圈7或者空心密封圈7。
[0062]参见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内盖5设置有排气孔53和密封排气孔53的密封组件54,容器顶部11与容器底部12通过排气孔53连通;排气孔53例如可以为贯穿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通过设置排气孔53,便于在存装液体时,排出内盖5与储存容器I内的液体之间的空气。
[0063]密封组件54位于内盖5与容器顶部11之间,或者密封组件54位于内盖5内部。密封组件54可以但不限于为阀门,能实现排气孔53密封的结构、组件皆可;例如可以是橡皮塞、球阀等。
[0064]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相对于第二盖部52,第一盖部51靠近容器顶部11。以使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储存容器I内液体的液面的下降而自动下降的更加稳定。
[0065]可选地,第一盖部51呈柱形,第二盖部52呈柱形或者锥台形;如图1、图2、图4所示,第一盖部51呈柱形,第二盖部52也呈柱形;其中图1、图2所示的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均为实心,图4所示的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均为空心。图3、图8所示的第一盖部51呈柱形,第二盖部52呈锥台形;其中图3所示的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均为实心,图8所示的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均为空心。第二盖部52远离第一盖部5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不小于第二盖部52靠近第一盖部5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即第二盖部52呈锥台形时,第二盖部52远离第一盖部5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盖部52靠近第一盖部51的一端的截面面积。
[0066]或者,如图7所示,第一盖部51呈柱形,第二盖部52呈球台形;第二盖部52圆滑过渡至第一盖部51。
[0067]排气孔53贯穿第二盖部52;密封组件54位于第二盖部52与容器顶部11之间。
[0068]进一步地,第一盖部51的轴心线与第二盖部52的轴心线重合;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为实心或者空心。
[0069]第一盖部51与第二盖部52为空心时,第二盖部52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排气孔53贯穿连接杆8;密封组件54为密封盖;所述连接杆8远离第二盖部52的一端与密封盖螺接或者扣接。所述连接杆8远离第二盖部52的一端可伸出第一盖部51,也可位于第一盖部51内部。
[0070]可选地,第二盖部52呈平板形,第一盖部51呈柱形;第一盖部51为实心或者空心。排气孔53贯穿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密封组件54位于第一盖部51与容器顶部11之间。
[0071]参见图5、图6所示,可选地,第二盖部52呈平板形,第一盖部51为环柱形且靠近容器顶部11的一端敞口。排气孔53贯穿第二盖部52,且与第一盖部51的空腔连通;即第一盖部51与容器顶部11之间的气体、与第一盖部51的空腔连通。其中,如图6所示,密封组件54位于第一盖部51与容器顶部11之间;或者如图5所示,密封组件54位于第一盖部51的空腔内。优选地,密封组件54位于第一盖部51的空腔内。
[0072]为了便于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随着储存容器I内液体的液面的下降而自动下降,可加强第一盖部51和/或第二盖部52的壁厚,也即加强内盖5的壁厚,以增加内盖5的重量。为了便于调节内盖5的重量,进一步地,第一盖部51的空腔内设置有配重件6;排气孔53贯穿配重件6。通过配重件6,以便于调节第一盖部51和第二盖部52在重力的作用下随着储存容器I内液体的液面的下降而自动下降的速度。
[0073]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还包括恒温组件(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
[0074]恒温组件位于储存容器I的外周壁上,或者恒温组件位于容器底部12。优选地,恒温组件位于储存容器I的外周壁上,采用立体环绕风冷式制冷,其制冷更均匀,制冷效果佳。
[0075]恒温组件为现有产品,还可采用先进的半导体制冷技术和保湿双重智能设计,其无氟利昂,绿色环保,冷藏新时尚;采用无机械运动部件、无压缩机的无震设计,真正做到噪音零分贝,超低耗能;采用高效环保聚氨酯发泡剂,外露式冷凝器,散热快,致冷、保冷效果更强;采用变压变流技术,具备自动温控功能。
[0076]恒温组件的恒温范围为9°_18°,也可根据个人喜好手动精确调控恒温组件的温度,以使储存容器I内的酒的口感更佳;例如可以是红酒,恒温组件的恒温范围为10-18°C,以便红酒口感更佳。
[0077]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为投币式或者刷卡式控制出酒;投币式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包括具有防盗盒的投币装置(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以避免营运损失、保证运营商财务安全,其运行稳定性高、寿命长。
[0078]投币装置采用现有产品,优选地,采用具有带锁、接币的防盗盒的现有投币装置,其识币范围为五元、十元、五十元、一百元的面值,其中残币不可使用。当然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还可以包括刷卡机(属于现有技术,图中未显示),以便客户消费购买。
[0079]本实施例中内盖5的材质为食品级不锈钢或者食品级玻璃;储存容器I的材质为食品级不锈钢或者食品级玻璃;优选地,储存容器I采用玻璃瓶或食品级不锈钢桶。密封组件54的材质为食品级不锈钢、食品级玻璃或者食品级塑料。
[0080]优选地,储存容器I的容积为2升-100升。
[008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存容器,所述储存容器内设置有内盖;沿所述内盖的轴向,所述内盖包括第一盖部和与所述第一盖部固定连接的第二盖部;沿所述内盖的轴向,所述第一盖部的截面面积不大于所述第二盖部的截面面积; 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分别与所述储存容器的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能够分别沿所述内壁从容器顶部朝向容器底部滑动; 所述第一盖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内壁之间,用于密封所述储存容器; 靠近所述容器底部的容器侧壁或者所述容器底部设置有出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靠近所述内壁的一面为齿形; 所述密封圈为实心密封圈或者空心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设置有排气孔和密封所述排气孔的密封组件,所述容器顶部与所述容器底部通过所述排气孔连通; 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内盖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或者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内盖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二盖部,所述第一盖部靠近所述容器顶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二盖部呈柱形或者锥台形;所述第二盖部远离所述第一盖部的一端的截面面积不小于所述第二盖部靠近所述第一盖部的一端的截面面积; 或者,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二盖部呈球台形;所述第二盖部圆滑过渡至所述第一盖部; 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二盖部;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二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的轴心线与所述第二盖部的轴心线重合; 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二盖部为实心; 或者,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第二盖部为空心;所述第二盖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连接杆;所述密封组件为密封盖;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二盖部的一端与所述密封盖螺接或者扣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部呈平板形,所述第一盖部呈柱形;所述第一盖部为实心或者空心; 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盖部和所述第二盖部;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盖部呈平板形,所述第一盖部为环柱形且靠近所述容器顶部的一端敞口; 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二盖部,且与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连通; 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与所述容器顶部之间,或者所述密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部的空腔内设置有配重件;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配重件。10.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不限次出液防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容器设置有容器盖,所述容器盖上设置用于连通储存容器内外空气流动的通气孔; 所述容器盖上还设置有把手,所述通气孔贯穿所述容器盖和所述把手,所述通气孔延伸至所述把手的侧壁。
【文档编号】B65D53/04GK205525725SQ201620354235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5日
【发明人】罗敬昌
【申请人】罗敬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