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841540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涉及转向架运输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架和轮对底座,支架包括固定连接围成长方体型框架的横梁、纵梁和立柱,长方体型框架的大小与所装载的转向架大小相配合;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纵梁包括上纵梁和下纵梁;轮对底座包括第一层支撑,第一层支撑包括两个轮对支撑梁和固定连接于各轮对支撑梁两端部上端的轮对纵向约束体,两个轮对支撑梁之间的间距等于转向架两组轮对组成之间的间距;立柱的上部设有吊装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适用于铁路货车转向架单独运输时的装载固定,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运输过程中转向架的装卸方便、安全,能有效保证转向架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专利说明】
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架运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铁路车辆转向架主要包括两组轮对组成、两组侧架组成、摇枕组成、两级刚度弹簧、弹性旁承、和基础制动装置等,在以转向架为单独运输对象运输时,与运输工具直接接触的是转向架轮对组成的车轮,易于出现车轮与运输工具间发生相对运动的现象,转向架车轮结构特殊,容易压坏运输工具,同时转向架在单独运输过程中装卸难度高,且易于影响转向架的制造精度,因此给转向架的单独运输工作的可操作性难度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适用于铁路货车转向架单独运输时的装载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运输过程中转向架的装卸方便、安全,能有效降低产品的运输风险,保证转向架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包括支架和轮对底座,支架包括固定连接围成长方体型框架的横梁、纵梁和立柱;长方体型框架的大小与所装载的转向架大小相配合;横梁包括上横梁和下横梁,纵梁包括上纵梁和下纵梁;轮对底座包括第一层支撑,第一层支撑包括两个轮对支撑梁和固定连接于各轮对支撑梁两端部上端的轮对纵向约束体,两个轮对支撑梁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装载的转向架两组轮对组成之间的间距;立柱的上部设有吊装孔。
[0005]优选地,轮对纵向约束体包括四个铁鞋,铁鞋包括底座和圆弧踏板,圆弧踏板上端固定设有圆弧橡胶面,圆弧橡胶面与轮对组成的车轮踏面相配合。
[0006]优选地,轮对底座还包括垂直交叉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纵向加强筋固定连接于下横梁与另一下横梁之间或轮对支撑梁与另一轮对支撑梁之间,横向加强筋固定连接于下纵梁与下纵梁之间。
[0007]进一步优选地,纵向加强筋设包括两根连接于下横梁与另一下横梁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纵向长筋和一根连接于轮对支撑梁与另一轮对支撑梁之间并位于两根纵向长筋中间的纵向短筋。
[0008]进一步优选地,还包括垂向约束结构,垂向约束结构一端固定于纵向长筋上,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装载转向架的侧架组成。
[0009]进一步优选地,垂向约束结构为钢丝绳组件,钢丝绳组件包括四组,并对称设于转向架的两个侧架组成下方,一个侧架下方对称设有两组钢丝绳组件。
[0010]优选地,第一层支撑下方还设有第二层支撑,第二层支撑为固定连接于下横梁与该下横梁同侧的支撑梁之间的若干短纵梁,这些若干短纵梁作为支脚,使第一层支撑离开地面。
[0011]优选地,上述的各结构除钢丝绳组件外均采用不同型号的槽钢制成。
[0012]进一步优选地,上横梁和上纵梁的端部均焊接有用于与立柱连接的顶板,轮对纵向约束体下端面上设有长圆形螺栓孔;上横梁和上纵梁与立柱之间的连接、轮对纵向约束体与轮对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其他连接均为焊接,使支撑结构更牢固。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适用于铁路货车转向架单独运输时的装载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运输过程中转向架的装卸方便、安全。
[0014]根据转向架的自身特点,轮对支撑梁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纵向移动;根据车轮踏面的结构特点,采用与车轮踏面曲线相配合的铁鞋,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横向移动;钢丝绳组件一端捆绑在转向架侧架组件上,另一端捆绑在轮对底座的纵向长筋上,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垂向移动;在立柱上部设置吊装孔,作为吊装专用连接点,方便吊装,能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对转向架产品质量的影响。纵向、横向、垂向的多重约束能实现转向架与本实用新型的运输装载装置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能有效避免转向架直接装载至运输工具上出现的相对运动,方便转向架在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吊装和捆绑加固工作,避免转向架在吊装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降低转向架产品质量及运输工具被压坏的现象,有效降低产品的吊装或运输风险,保证转向架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0016]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俯视图;
[0018]图4是图1中垂向约束结构9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19]图5是图1中轮对纵向约束体62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图5的左视图;
[0021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8是图7的左视图;
[0023]图9是图7的俯视图。
[0024]图中:1、上横梁;2、下横梁;3、上纵梁;4、下纵梁;5、立柱;51、吊装孔;6、第一层支撑;61、轮对支撑梁;62、轮对纵向约束体;621、底座;622、圆弧踏板;623、圆弧橡胶面;7、纵向加强筋;71、纵向长筋;72、纵向短筋;8、横向加强筋;9、垂向约束结构;10、第二层支撑;101、短纵梁;100、轮对组成;200、侧架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6]—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支架和轮对底座。
[0027]支架包括固定连接围成长方体型框架的横梁、纵梁和立柱5,横梁、纵梁和立柱5SP为长方体型框架的八条边。长方体型框架的大小与所装载的转向架大小相配合。横梁包括上横梁I和下横梁2,纵梁包括上纵梁3和下纵梁4,立柱5的上部设有吊装孔51,方便整体吊装。
[0028]轮对底座包括第一层支撑6,第一层支撑6包括两个轮对支撑梁61和固定连接于各轮对支撑梁61两端部上端的轮对纵向约束体62。轮对纵向约束体62包括四个铁鞋,铁鞋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两个轮对支撑梁61的两个端部上端面上均安装有一个铁鞋,铁鞋包括底座621和圆弧踏板622,为了增加摩擦力和弹性,圆弧踏板622的上端固定设有圆弧橡胶面623,圆弧橡胶面623与轮对组成100的车轮踏面的曲面相配合。两个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装载的转向架两组轮对组成100之间的间距,使轮对支撑梁61正好支撑起转向架两组轮对组成100。
[0029]为了加强装置的稳固性和承重能力,轮对底座上还设有垂直交叉的纵向加强筋7和横向加强筋8,加强筋与其他结构也垂直交叉。纵向加强筋7固定连接于下横梁2与另一下横梁2之间或第一层支撑6的轮对支撑梁61与另一轮对支撑梁61之间,本实施例中,纵向加强筋7设有三根,包括两根连接于下横梁2与另一下横梁2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纵向长筋71和一根连接于第一层支撑6的轮对支撑梁61与另一轮对支撑梁61之间并位于两根纵向长筋71中间的纵向短筋72。横向加强筋8固定连接于下纵梁4与另一下纵梁4之间。具体实施中,各加强筋中心对称分布于轮对底座上,使轮对底座更稳固,受力更均匀。加强筋与加强筋之间的交叉部位采用截断再焊接的连接方式。
[0030]为了增加运输中转向架的牢固性,本实施例的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还包括垂向约束结构9,本实施例中的垂向约束结构9为钢丝绳组件,钢丝绳组件包括四组,并对称设于转向架的两个侧架组成200下方,一个侧架组成200的下方对称设有两组钢丝绳组件,具体实施中,将钢丝绳组件的一端捆绑固定于纵向长筋71上,另一端捆绑固定于转向架的侧架组成200上,如图4所示。
[0031]为了使第一层支撑6受到一定的保护,防止装载运输中转向架的某些部件低于第一层支撑6而受到地面摩擦导致损坏,在第一层支撑6下方还设有第二层支撑10,第二层支撑10为固定连接于下横梁2与该下横梁2同侧的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若干短纵梁101,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层支撑6下方的前后两侧均对称设置四条短纵梁101,以增加装置放置时的稳定性,这些短纵梁101作为支脚,使第一层支撑6稍离开地面。
[0032]本实施例中除钢丝绳组件外的所有结构,均采用不同型号的槽钢制成,其中,立柱5是由两根相同型号的槽钢开口相对焊接在一起制成的,吊装孔51设在非焊接面上;其他槽钢制成的结构均为单根槽钢,且槽钢立位放置,即槽钢开口向前、向后、向左或向右。具体实施中,也可采用工字钢、钢筋、钢板等制作,只要能满足装置的框架结构及其功能即可。上横梁I和上纵梁3分别与立柱5之间的连接、轮对纵向约束体6 2与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其他连接均为焊接,使支撑结构更牢固。上横梁I和上纵梁3的端部均焊接有用于与立柱5连接的顶板,方便用螺栓连接固定;轮对纵向约束体62下端面上设有长圆形螺栓孔,方便铁鞋在不同位置安装固定,以适应轮对组成100的车轮的实际尺寸。
[0033]本实施例提供的转向架装载运输装置在使用中,先将上横梁I和上纵梁3拆下,将转向架放入轮对底座上,使轮对组成100正好置于轮对支撑梁61上,调节铁鞋的位置,使铁鞋的圆弧橡胶面623抵住轮对组成100的车轮踏面,用钢丝绳组件将转向架固定好,再将上横梁I和上纵梁3用螺栓安装到立柱5上,利用起吊工具通过立柱5上的吊装孔51将装有转向架的整个装置起吊并放置到相应运输工具上,能保证转向架从陆路到水路、从水路到陆路等运输过程中的吊装、捆绑作业以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适用于铁路货车转向架单独运输时的装载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运输过程中转向架的装卸方便、安全。
[0035]根据转向架的自身特点,轮对支撑梁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纵向移动;根据车轮踏面的结构特点,采用与车轮踏面曲线相配合的铁鞋,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横向移动;钢丝绳组件一端捆绑在转向架侧架组件上,另一端捆绑在轮对底座的纵向长筋上,能有效约束转向架的垂向移动;在立柱上部设置吊装孔,作为吊装专用连接点,能防止在吊装过程中对转向架产品质量的影响。纵向、横向、垂向的多重约束能实现转向架与该运输装载装置形成一个固定的整体,能有效避免转向架直接装载至运输工具上出现的相对运动,方便转向架在运输过程中的整体吊装和捆绑加固工作,避免转向架在吊装过程中或运输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降低转向架产品质量及运输工具被压坏的现象,有效降低产品的吊装或运输风险,保证转向架产品质量。
[0036]另外,轮对底座还包括垂直交叉的纵向加强筋和横向加强筋能增加整个装置的支撑强度,使装置更牢固;铁鞋下端面上的长圆形螺栓孔能方便铁鞋根据轮对组成的结构调节安装位置,使转向架的装载固定更稳固。
[0037]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主权项】
1.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轮对底座,所述支架包括固定连接围成长方体型框架的横梁、纵梁和立柱(5);所述长方体型框架的大小与所装载的转向架大小相配合;所述横梁包括上横梁(I)和下横梁(2),所述纵梁包括上纵梁(3)和下纵梁(4);所述轮对底座包括第一层支撑(6),所述第一层支撑(6)包括两个轮对支撑梁(61)和固定连接于所述各轮对支撑梁(61)两端部上端的轮对纵向约束体(62);两个所述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间距等于所装载的转向架两组轮对组成(100)之间的间距;所述立柱(5)的上部设有吊装孔(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纵向约束体(62)包括四个铁鞋,所述铁鞋包括底座(621)和圆弧踏板(622),所述圆弧踏板(622)上端固定设有圆弧橡胶面(623),所述圆弧橡胶面(623)与轮对组成(100)的车轮踏面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对底座还包括垂直交叉的纵向加强筋(7)和横向加强筋(8),所述纵向加强筋(7)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横梁(2)与另一下横梁(2)之间或所述轮对支撑梁(61)与另一轮对支撑梁(61)之间,所述横向加强筋(8)固定连接于所述下纵梁(4)与另一下纵梁(4)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加强筋(7)包括两根连接于所述下横梁(2)与另一下横梁(2)之间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纵向长筋(71)和一根连接于所述轮对支撑梁(61)与另一轮对支撑梁(61)之间并位于两根纵向长筋(71)中间的纵向短筋(7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向约束结构(9),所述垂向约束结构(9)一端固定于所述纵向长筋(71)上,另一端用于固定所装载转向架的侧架组成(20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向约束结构(9)为钢丝绳组件,所述钢丝绳组件包括四组,并对称设于转向架的两个侧架组成(200)下方,每一个侧架组成(200)下方对称设有两组钢丝绳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支撑(6)下方还设有第二层支撑(10),所述第二层支撑(10)为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横梁(2)与该下横梁(2)同侧的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若干短纵梁(101)。8.根据权利要求1、2、3、4或7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结构均用不同型号的槽钢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转向架运输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I)和上纵梁(3)的端部均焊接有用于与立柱(5)连接的顶板,所述轮对纵向约束体(62)下端面上设有长圆形螺栓孔;所述上横梁(I)和上纵梁(3)与立柱(5)之间的连接、所述轮对纵向约束体(62)与轮对支撑梁(61)之间的连接均为螺栓连接,其他所述连接均为焊接。
【文档编号】B65D25/10GK205525749SQ201620078984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7日
【发明人】武进雄, 张海丽, 马鸿翔, 孙东旺, 孙瑞林, 许秀峰, 孙传印, 张宝山
【申请人】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