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包括,下压杆,其上两侧对称设有两螺纹孔,并分别安装调节螺杆;防缠绕杆,平行位于下压杆下方;防缠绕杆中部上表面对应两调节螺杆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于该连接孔;防缠绕杆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防缠绕杆两端分别设通孔;两连接杆,呈L形,其上部垂直部分穿过所述防缠绕杆两端的通孔连接于所述下压杆两端下;连接杆下部插置于所述行车卷筒两侧中央;两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两连接杆位于所述防缠绕杆下的杆身上,并由一调节块限位。本实用新型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确保行车的运行稳定性和正常性。
【专利说明】
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搬运工具,特别涉及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钢铁企业中,行车是主要的搬运工具,而作为行车的构成部件中,卷筒,钢丝绳,制动器是三大安全装置,他们的工作正常性,稳定性,安全性在日常的生产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行车卷筒(主要起回转连接吊具的钢丝绳作用)作为安全部件的其中之一,它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生产运用中卷筒在对于钢丝绳回转和下行作业运转时,时常会发生当钢丝绳在卷筒上进行回转和下放时由于受到行车动作时的外作用力影响,致使钢丝绳产生一定角度的偏移,使得在回收过程中,产生钢丝绳未回复至原来的运行轨迹上,因而往往会产生在回转过程中的钢丝绳在卷筒上的缠绕和跑偏,对行车的正常作业带来负面的隐患。而现有的行车卷筒上并未设立有钢丝绳防缠绕的装置,故在发生钢丝绳缠绕事故时所处理的时间较长,严重的影响了现场的作业正常性。
[0003]因而,在现有的作业过程中,上述的技术存在一定的不能适用现场的实际作业要求。因此,需要一种简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确保行车的运行稳定性和正常性。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6]—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其包括,下压杆,其上两侧对称设有两螺纹孔,并分别安装调节螺杆;防缠绕杆,平行位于下压杆下方;防缠绕杆中部上表面对应两调节螺杆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于该连接孔;防缠绕杆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防缠绕杆两端分别设通孔;两连接杆,呈L形,其上部垂直部分穿过所述防缠绕杆两端的通孔连接于所述下压杆两端下;连接杆下部插置于所述行车卷筒两侧中央;两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两连接杆位于所述防缠绕杆下的杆身上,并由一调节块限位。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通过防缠绕杆进行贴近钢丝绳的下表面弧形凹槽设计,能很好的与钢丝绳的弧形面进行有效的接触,防止钢丝绳发生窜跳后的缠绕情况产生。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螺杆对防缠绕杆的上下间隙调节,提高了操控性,可以便于作业人员的贴近钢丝绳表面的间隙控制作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其包括,下压杆I,其上两侧对称设有两螺纹孔11、12,并分别安装调节螺杆2、2’;防缠绕杆3,平行位于下压杆I下方;防缠绕杆3中部上表面对应两调节螺杆2、2’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31、32,所述调节螺杆2、2’连接于该连接孔31、32;防缠绕杆3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若干弧形凹槽33,弧形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防缠绕杆3两端分别设通孔34、35;两连接杆4、4’,呈L形,其上部垂直部分穿过所述防缠绕杆3两端的通孔34、35连接于所述下压杆I两端下;连接杆4、4’下部插置于所述行车卷筒两侧中央;两弹簧5、5 ’,分别套设于所述两连接杆4、4 ’位于所述防缠绕杆3下的杆身上,并由一调节块6、6’限位。
【主权项】
1.一种行车卷筒防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压杆,其上两侧对称设有两螺纹孔,并分别安装调节螺杆; 防缠绕杆,平行位于下压杆下方;防缠绕杆中部上表面对应两调节螺杆设有两对称的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杆连接于该连接孔;防缠绕杆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连续设置若干弧形凹槽,弧形直径与钢丝绳直径匹配;防缠绕杆两端分别设通孔; 两连接杆,呈L形,其上部垂直部分穿过所述防缠绕杆两端的通孔连接于所述下压杆两端下;连接杆下部插置于所述行车卷筒两侧中央; 两弹簧,分别套设于所述两连接杆位于所述防缠绕杆下的杆身上,并由一调节块限位。
【文档编号】B66D1/36GK205616491SQ201620252462
【公开日】2016年10月5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9日
【发明人】施建飞, 顾希希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