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注塑半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注塑半模,包括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一侧连接有后板,所述后板可相对所述卸料板往复运动并与所述卸料板分离或结合;所述卸料板和后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且贯穿所述卸料板和后板的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可旋转地设置有一模芯组件,所述模芯组件采用至少两个模芯构成,所述模芯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模芯组件的前端,所述模芯组件与所述卸料板共同形成将完整部分释放的切割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保证了注塑产品的质量,同时使半模坚固,耐用,耐热,提高了半模的可靠性,另外减轻了半模的重量,节约了旋转需要的时间和动力。
【专利说明】一种注塑半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半模,属于注塑模具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多材料注塑成型作为注塑多材料模制产品的一个加工过程,在过去,多采用包含一个一体式的旋转半模的模具,第一模完整部分在第一成型位置的半模的一侧,然后移动它们到另一侧的第二成型位置以完成成型。这些半模通常都很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由于其重量,需要施加电力使其转动。此外,在这些多材料注塑模具中,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将两种材料注入模具内,每个材料注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一侧,或其它的模具和成型机制,生产它们自己的独特力,这些力一般是不同的,并且力的差异导致模具扭转,和导致模腔的材料闪光,这个结果导致形成的制品有缺陷。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注塑半模。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将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注塑半模,包括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一侧连接有所述后板,且所述后板可相对所述卸料板往复运动并与所述卸料板分离或结合;所述卸料板和后板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且贯穿所述卸料板和后板的孔结构,所述孔结构内可旋转地设置有一模芯组件,所述模芯组件采用至少两个模芯构成,所述模芯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模芯组件的前端,所述模芯组件与所述卸料板共同形成将完整部分释放的切割结构。
[0006]优选的,所述注塑半模,其中:所述卸料板四个角顶端设置有四个插座,所述后板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插座相匹配的导向杆。
[0007]优选的,所述注塑半模,其中:所述卸料板和后板的孔结构的外形一致,均为椭圆孔。
[0008]优选的,所述注塑半模,其中:所述孔结构为圆环形孔,所述圆环形孔的直径为Icm-1OOcm0
[0009]优选的,所述注塑半模,其中:所述卸料板、后板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十六阵列圆环形孔。
[0010]优选的,所述注塑半模,其中:所述卸料板、后板、模芯组件是钢铁材质或铝材质。
[0011]本实用新型的突出效果为:
[0012]通过设置在模芯组件的前端设置模芯,使得第一成型部分和第二成型部分位于注塑前端,同时避免现有技术中在同时间或不同时间,将两种材料注入模具内,每个材料注入模具中,在模具的一侧,或其它的模具和成型机制,生产它们自己的独特力,这些力一般是不同的,并且力的差异导致模具扭转和模腔内的材料闪光的技术问题。
[0013]通过采用钢铁,铝、不锈钢等金属制作注塑半模的各组件,保证了半模的坚固,耐用,耐热,提高了半模的可靠性,同时减轻了半模的重量,节约了旋转需要的时间和动力。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半模,如附图1所示,包括卸料板51,所述卸料板51 —侧连接有所述后板53,所述卸料板51四个角顶端设置有四个插座105,所述后板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插座105相匹配的导向杆102,且所述后板53可相对所述卸料板51往复运动并与所述卸料板51分离或结合;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的且贯穿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的孔结构61,优选的,为十六整列组孔结构,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的孔结构61的外形一致,均为椭圆孔,优选为圆环形孔,所述圆环形孔的直径为Icm-1OOcm ;每个所述孔结构内可旋转地设置有包括至少一对模芯52的模芯组件54,所述模芯52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模芯组件54的前端,所述模芯组件54与所述卸料板51共同形成将完整部分释放的切割结构;所述卸料板51、后板53、模芯组件54是钢铁材质或铝材质。
[0017]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0018]将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半模装配至多材料注塑模具组件中,当所述注塑半模与所述多材料注塑模具组件中的固定式半模连接成一体时,所述模芯组件54前端的模芯52与固定式半模共同定义第一成型机构,进行注塑材料的注塑,形成一个完成部分;随后,根据预设的旋转角度旋转所述模芯组件54,再将所述注塑半模与所述多材料注塑模具组件中的固定式半模连接成一体时,所述模芯52与固定式半模共同定义第二成型机构,再同时进行第一注塑材料和第二注塑材料地注塑,形成一个完整部分和另一个完成部分;形成完整部分后,通过伸出后板53上设置的导向杆102,使得所述卸料板51与后板53分离,并将完整部分切割释放,完成部分被保留在另一个模芯52上不被释放,完整部分释放后,将卸料板51和后板53再结合成一体,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操作。
[0019]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前述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精髓的启示下,还可能做出其他变更,但只要其实现的功能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注塑半模,包括卸料板(51),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51) —侧连接有后板(53),所述后板(53)可相对所述卸料板(51)往复运动并与所述卸料板(51)分离或结合;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且贯穿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的孔结构(61),所述孔结构内可旋转地设置有一模芯组件(54),所述模芯组件(54)采用至少两个模芯(52)构成,所述模芯(52)对称的设置于所述模芯组件(54)的前端,所述模芯组件(54)与所述卸料板(51)共同形成将完整部分释放的切割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51)四个角顶端设置有四个插座(105),所述后板上设置有四个与所述插座(105)相匹配的导向杆(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51)和后板(53)的孔结构(61)的外形一致,均为椭圆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结构(61)为圆环形孔,所述圆环形孔的直径为lcm-lOOcm。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51)、后板(53)上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十六阵列圆环形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半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板(51)、后板(53)、模芯组件(54 )是钢铁材质或销材质。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4295964SQ201420738392
【发明者】冼博特, 罗布·瑞恩 [申请人]无锡星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