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钢夹砂管道缠绕机多级配多漏嘴精计量出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7826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玻璃钢夹砂管道缠绕机多级配多漏嘴精计量出砂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多级配多漏咀精计量出砂装置,属于玻璃钢夹砂管道缠绕机中的一个部件,涉及机械类一般工程构件技术领域。
二.
背景技术
在制造玻璃钢夹砂管道过程中,加砂是个重要的关键工序之一。从比较原始的由喷胶后喷砂,进一步到浸润后往兜纱布上铺砂,再到湿法加砂等技术的应用。人们一直在寻求提高加砂工序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1987年公开的U.S.Pattnt Sheet 1 of 5 4,657,623专利,其核心技术是先浸润后大面积涂砂底入法。不足之处在于细粒砂沉底,先行胶接。粗粒砂上浮,后行胶接。造成了整体涂层粗细不均的阶段性缺陷,最终影响到产品质量。
在先申请的02257208.2“反向加砂予浸装置”,虽然解决了加砂的方向问题,但是,级配问题、计量问题、环保问题尚未得到彻底解决。
三.

发明内容
本专利主要解决出砂级配(百分比)的准确性;解决出砂重量(千克/分)的准确性;解决砂尘飞扬的环保问题,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环境。
主要的技术方案是将贮砂罐(1)用隔板(2)分隔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隔离仓(8),各隔离仓内将根据产品需要装贮不同目数砂,解决了级配的问题。每个隔离仓(8)下,于罐口(3)处,又都独立连接一个漏砂咀(4)。既罐口(3)下连接若干个漏砂咀。漏砂咀(4)的内腔上部设抽动的盲板(5),下部设抽动的孔板(6)。孔板(6)可制备不同规格的漏砂槽(7)若干件,根据流量随意更换孔板。可根据漏砂槽(7)的不同宽度,测试砂的流量,用盲板(5)决定出砂的开启或停止,有效的解决计量问题。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可保证出砂级配(百分比)的准确性,可保证出砂重量(千克/分)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由于漏砂咀(4)联接罐口(3)后,是深入至混合器罩壳(9)中,且避免了砂尘飞扬,解决了环保问题。
四.附图及简略说明

图1为出砂装置的正视2为出砂装置中漏砂咀的侧视半剖3为盲板的俯视4为孔板的俯视图其中1、贮砂罐 2、隔板 3、罐口 4、漏砂咀 5、盲板6、孔板 7、漏砂槽 8、隔离仓9、混合器罩壳。
五.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所示贮砂罐1下设置罐口3,于罐口3下连接若干个漏砂咀4,贮砂罐1内用隔板2分隔成若干个隔离仓8,相对应的每个隔离仓8独立地连接一个漏砂咀4。且漏砂咀深入至混合器罩壳9中。隔离仓8和对应设置的漏砂咀4,一般1~12个既可满足需要,优选的方式是设置4个隔离仓并4个漏砂咀。
如图2、3、4所示漏砂咀4为双层抽板型式。腔内上部设可抽动的盲板5,下部设可抽动的孔板6。孔板6的漏砂槽7宽度一般为1~30mm,优选宽度为3~15mm,漏砂槽7的长度同所用兜砂布宽,为通长槽。
如图1示由罐口3连接混合器罩壳9,漏砂咀深入其中,形成密闭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多级配多漏咀精计量出砂装置,由贮砂罐、隔板、隔离仓、罐口、漏砂咀组成,其特征在于贮砂罐(1)被分隔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隔离仓(8),每个隔离仓都独立地连接一个漏砂咀(4),既若干个隔离仓连接若干个漏砂咀。漏砂咀为活动的抽板型式,且深入至混合器罩壳(9)中。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贮砂罐(1)内用隔板(2)分隔形成若干个互不相通的隔离仓(8)。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漏砂咀(4)是排列连接在罐口(3)下,再连接相对应的隔离仓(8)。
4.按照权利要求1和3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罐口(3)下并列的漏砂咀(4)是1~12个,最佳为4个。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漏砂咀(4)为双层活动抽板型式。
6.按照权利要求1和5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的漏砂咀(4)的腔内上部设可抽动的盲板(5),下部设可抽动的孔板(6)。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孔板(6)的漏砂槽(7)宽度一般为1~30mm,最佳是3~15mm。
8.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孔板(6)的漏砂槽(7)的长度为通长槽。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砂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罐口(3)连接混合器罩壳(9),漏砂咀(4)深入其中,形成密闭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多级配多漏嘴精计量出砂装置,属于玻璃钢夹砂管道缠绕机的一部件。特征是将贮砂罐(1)用隔离板(2)分隔成若干互不相通的隔离仓(8),每个隔离仓各连接一个漏砂嘴(4),即连接若干个漏砂嘴。漏砂嘴(4)为双层抽板型式。排列连接在缸口(3)下的漏砂嘴(4)深入至混合器罩壳(9)中,形成密闭结构。保证了出砂级配(百分比)的准确性,保证了出砂重量(千克/分)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且避免了砂尘飞扬,解决了环保问题。
文档编号B29C63/02GK1579744SQ20041004250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5月20日
发明者李晓 申请人:李晓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