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属于一般机械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是缠绕机的重要部件关键工序。石英砂与胶料是否混配均匀,直接影响工件质量。
在先申请200420059567、7《玻璃钢夹砂管道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公开的是在芯轴上直线型平行均布多排N个叶片。高速旋转的芯轴带动叶片旋转,在每一层的叶片区自然形成了一个层面,有多少排就形成多少层面,即盲区和死角。这样在非层面区容易混配不均。混配不均的胶砂料进入工件,又很容易产生气泡、空洞、剥皮等现象、出现质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由直线型平行均布多排叶片的方式,改变为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方式。
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是由芯轴(1)、螺旋线(2)、叶片(3)、传动轴(4)、电机(5)、电机座(6)、轴承座(7)、进砂口(8)、喷淋管(9)、混配箱(10)、出料箱(11)组成整体结构。
于混配箱(10)中设置芯轴(1)和叶片(3)连接传动轴(4),再经轴承座(7)、电机座(6)连接电机(5),另一端连接出料箱(11)形成密闭结构。
芯轴(1)的柱面上从头至尾按一定角度设置一条螺旋线(2)。沿螺旋线(2)按一定距离装配叶片(3)。叶片(3)的形状为圆柱形,四方形、长方形、菱形、三角形。
叶片(3)与芯轴(1)的柱面成垂直状态。
在芯轴(1)上沿螺旋线(2)所装配的叶片(3)的数量为10-100个。
所有叶片(3)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
于混配箱(10)的上方连接进砂口(8)。
于进砂口(8)中装配喷淋管(9)。
混配箱(10)的另一端连接下开口的出料箱(11)。
由此,石英砂经喷淋管9与胶料初步混合后,在混配箱10中经叶片3无盲区无死角的强力混配,均匀的胶砂料送入工件,消除了气泡、空洞、剥皮等现象,而且像绞龙一样产生巨大推力,提高了送砂速度。进而提高了工效、提高了质量。
附图及说明
图1为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混配箱的剖视俯视放大图。
图中1芯轴、2螺旋线、3叶片、4传动轴、5电机、6电机座、7轴承座、8进砂口、9喷淋管、10混配箱、11出料箱、A进砂方向、B进胶方向具体实施方式
制备圆形芯轴1,芯轴上按一定角度从头到尾刻划螺旋线2,在螺旋线上每间隔30mm连接一个圆柱形叶片3,直到螺旋线的尽端。叶片的长度相同。芯轴1置于混配箱10中,其一端连接传动轴4,经轴承座7、电机座6、与电机5连接并受其传动。
混配箱10的上方开设进砂口8,从A方向漏砂。在进砂口中设置喷淋管9,从B方向压进胶料。混配箱10的出口处连接出料箱(11),混配好的胶砂经兜砂布送至工件。
权利要求1.一种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由芯轴、叶片、传动轴、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混配箱、进吵口、喷淋管、出料箱组成,其特征在于混配箱(10)中设有芯轴(1)、叶片(3)、连接传动轴(4),再经轴承座(7)、电机座(6)连接电机(5),另一端连接出料箱(11),形成密闭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芯轴(1)的柱面上从头至尾设置一条螺旋线(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叶片(3)是沿螺旋线(2)装配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叶片(3)的形状为圆柱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或菱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叶片(3)与芯轴(1)的柱面成垂直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在芯轴(1)上沿螺旋线(2)所装配的叶片(3)的数量为10-100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所有叶片(3)的长度相同,或者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配箱(10)的上方连接进砂口(8),进砂口配有喷淋管(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其特征在于混配箱(10)的另一端连接下开口的出料箱(11)。
专利摘要一种按螺旋线布装叶片的缠绕机湿法加砂密闭混合器,涉及一般机械工程技术领域。是在混配箱(10)中设置芯轴(1)、叶片(3)、连接传动轴(4),再经轴承座(7)、电机座(6),连接电机(5),另一端连接出料箱(11),形成密闭结构。突出的特征在于叶片(3)是沿芯轴(1)柱面上的螺旋线(2)按一定角度一定距离装配的。高速旋转的螺旋叶片,消除了盲区和死角,从而避免了气泡、空洞、剥皮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效、提高了质量。
文档编号B29B7/44GK2853369SQ200520106310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25日
发明者李晓 申请人: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