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6696阅读:8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
背景技术
热流道模具为目前常用的一种塑料注塑成型模具,其相对于冷流道结构的模具,具有节约原料,可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品质,简化产品后续工序等诸多优点。热流道模具的热嘴部通常包括热嘴本体、发热丝套管、内嘴尖和外嘴尖,其中于发热丝套管与热嘴本体之间设置有发热丝,以对热嘴本体进行加热,令热嘴本体内的原料保持在熔融状态。内嘴尖位于热嘴本体下方,并且内嘴尖内部的通道与热嘴本体的流道连通,外嘴尖套设于内嘴尖外部,起固定作用。原料经过热嘴本体后进入内嘴尖,并由内嘴尖流入到浇口司中,最后抵达模具的成型型腔内。
传统的热流道模具中,如图1所示,其内嘴尖的内部为一个通道20,通道的上端口21与热嘴本体的下端口吻合对接,内嘴尖的下端出口22为一个独立的孔,孔的直径小于上端口21的直径。这种结构所存在的不足就是当注塑完成后,需要断胶(即切断热嘴与成型模具之间连接的浇注原料),由于这种模具的内嘴尖的下端出口22为一个通畅的通孔,当成型模具与热嘴分离时,原料容易从下端出口22处被带出,不容易断胶,不仅造成原料的浪费,并且也影响加工的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目前产品之缺点,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断胶问题的热流道模具之内嘴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顺利完成断胶作业。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该内嘴尖为一中空通道,其出口处一体成型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与热嘴出口侧壁之间形成有流道孔。
所述流道孔开设于凸出部的两侧。
所述凸出部的末端为一尖端。
本实用新型于内嘴尖的出口处设置一个凸出部,该凸出部两边设置流道孔。使用时,原料由两边的流道孔流出后在凸出部末端的尖端相遇。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凸出部的存在,令断胶变得十分容易,不会出现连胶的情况,减少原料的浪费,并且也提高了注塑作业的顺畅性。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现有产品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2、3,本实用新型的内嘴尖10内部为一中空通道,其出口11处一体成型有一凸出部12,该凸出部12与热嘴出口111侧壁之间形成有流道孔13。
所述凸出部12的末端为一尖端121。
凸出部12与内嘴尖10采用一体成型设置,该凸出部12的两侧与内嘴尖10出口侧壁之间形成有连接部,同时于所述流道孔13开设于凸出部12的两侧。
见图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整个热嘴3包括热嘴本体30、发热丝套管31、内嘴尖10和外嘴尖32,其中于发热丝套管31与热嘴本体30之间设置有发热丝33,以对热嘴本体30进行加热,令热嘴本体30内的原料保持在熔融状态。内嘴尖10位于热嘴本体30下方,并且内嘴尖10内部的通道与热嘴本体30的流道31连通,外嘴尖32套设于内嘴尖10外部,起固定内嘴尖10的作用。原料经过热嘴本体30后进入内嘴尖10,原料经过内嘴尖10出口11的流道孔13后在凸出部12的末端的尖端121出相遇,流入到浇口司34中,最后抵达模具的成型型腔内。
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凸出部的存在,令断胶变得十分容易,不会出现连胶的情况,减少原料的浪费,并且也提高了注塑作业的顺畅性。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该内嘴尖(10)为一中空通道,其特征在于于内嘴尖(10)中空通道的出口(11)处一体成型有一凸出部(12),该凸出部(12)与热嘴出口(11)侧壁之间形成有流道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孔(13)开设于凸出部(12)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12)的末端为一尖端(12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流道模具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热流道模具之内嘴尖结构,该内嘴尖为一中空通道,其出口处一体成型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与热嘴出口侧壁之间形成有流道孔。所述流道孔开设于凸出部的两侧。所述凸出部的末端为一尖端。本实用新型于内嘴尖的出口处设置一个凸出部,该凸出部两边设置流道孔。使用时,原料由两边的流道孔流出后在凸出部末端的尖端相遇。采用这种结构后,由于凸出部的存在,令断胶变得十分容易,不会出现连胶的情况,减少原料的浪费,并且也提高了注塑作业的顺畅性。
文档编号B29C45/27GK2931069SQ20062000420
公开日2007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7日
发明者李象烈 申请人:先锐模具配件(东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