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使用的布置机构,特别适用于薄壁产品外表面不允许布 置进胶浇道,又不易侧面进胶的塑料制品,将进胶浇道设置在塑料制品内部的注塑模具顶 杆式浇口。
背景技术:
在注塑模具中,制品进胶的方式普遍有直浇口、侧浇口、潜伏式浇口、扁浇口及点 浇口等。对于一些薄壁或要求变形精度较高的小型制品,一般会选择后两种。随着人们对各 类薄壁塑料件的需求不断增大,特别是手机等通讯产品对塑料外饰件的微小异形化和表面 外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两板模扁浇口和三板模点浇口模具进胶方式已无法满足要求。1、 两板模扁浇口形式进胶,因浇口位于分型面上,开模后,顶杆的作用无法使流道和制品自动 分离,需要人力强行分离,且在分离过程中在浇口处容易产生缺料、收缩痕严重的缺陷,对 制品表面外观产生影响,从而无法满足较高的外观要求。2、三板模点浇口形式进胶,此种模 具结构虽然能够达到流道和制品的自动分离,但一方面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增大模具制作 成本,另一方面,工作过程不甚稳定,注塑周期长,增大模具使用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壁产品布置隐 蔽性的进胶浇道,结构简单,成本低,制品与模具自动分离的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其特征在 于包括动模型腔、动模板、推杆固定板、推板、顶杆、分流道,所述的动模型腔通过螺钉固定 在所述的动模板上,动模型腔表面上设有分流道,所述的顶杆通过推板固定在推杆固定板 上,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半圆形缺口,分流道与半圆形缺口正对面连通,顶杆的底端设有止转 面。本发明的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加工方便,注塑周期大大缩 短,曲线流道的一头延伸至塑料制品内侧表面(模腔的顶面),使塑料制品外表面无痕迹, 光滑、美观,满足人们的需求。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分流道与制件分离的示意图;图中1、动模型腔,2、动模板,3、推杆固定板,4、推板、5、制品,6、顶杆,7、分流道,
8、半圆形缺口。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 4所示,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包括动模型腔1、动模板2、推杆固定板3、 推板4、顶杆6、分流道7,动模型腔1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板2上,动模型腔1表面上设有分 流道7,顶杆6通过推板4固定在推杆固定板3上,顶杆6的顶端设置为半圆形缺口 8,分流 道7与半圆形缺口 8正对面连通。半圆形缺口 8所形成的空腔便是浇口,针对制品大小和厚度的不同,可通过修改 缺口的大小和高度,来改变浇口的大小。为保证顶杆6的强度,推荐其直径应不小于3mm,为 保证特殊形状制品能顺利脱下,顶杆6安装时可以适当转动较小的角度,使分流道7与半圆 形缺口 8正对面呈微小的角度。半圆形缺口 8的相对位置是保证塑料顺利进入型腔的关键,为保证半圆形缺口 8 的位置不发生偏移,顶杆6的底端设有止转面。模具在合模后,塑料填充进动模型腔1中,进而流入分流道7和半圆形缺口 8中, 在动模型腔1内形成制品5,在分流道7内形成大料把,在半圆形缺口 8内形成小料把。模 具开模后,顶杆6在推杆固定板3和推板4作用下顶出,将制品5与大料把分离,制品5连 同小料把一起脱落,根据要求,小料把可以保留或使用专用的料把剪断钳剪断。如果塑料制 品体积较大,也可以设置多个顶杆式浇口。
权利要求
一种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型腔(1)、动模板(2)、推杆固定板(3)、推板(4)、顶杆(6)、分流道(7),所述的动模型腔(1)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的动模板(2)上,动模型腔(1)表面上设有分流道(7),所述的顶杆(6)通过推板(4)固定在推杆固定板(3)上,顶杆(6)的顶端设置有半圆形缺口(8),分流道(7)与半圆形缺口(8)正对面连通,顶杆(6)的底端设有止转面。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包括动模型腔、动模板、推杆固定板、推板、顶杆、分流道,动模型腔通过螺钉固定在动模板上,动模型腔表面上设有分流道,顶杆通过推板固定在推杆固定板上,顶杆的顶端设置有半圆形缺口,分流道与半圆形缺口正对面连通,顶杆的底端设有止转面。本发明的注塑模具顶杆式浇口,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加工方便,注塑周期大大缩短,曲线流道的一头延伸至塑料制品内侧表面(模腔的顶面),使塑料制品外表面无痕迹,光滑、美观,满足人们的需求。
文档编号B29C45/27GK101961908SQ20101052656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日
发明者逯赵毅, 闫丽丽 申请人:天津市中环三峰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