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6949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轮胎模具多采用由上模体和下模体组成的两半模构成。为了通气,在上模 体和下模体上安装有多个环片,利用环片之间的间隙或排气线等通道进行透气。习用的 环片结构多采用如图1、图2所示的“环片1' +环片2',,结构,其中环片Γ由环片 11'、12'、13'、14'、15'等直面无斜度环片构成,另外环片2'为单斜度环片,用 以避开胎肩,保证与模体的配合,由于一些模具环片分割位置的原因,如按习用的设计 则会发生在车床加工中,因环片太薄而导致车削加工困难,且环片容易变形,与此同时 直面环片13'及15’易产生掉块10'脱落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轮胎模具花纹掉块脱落现象、方便车床 加工的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环片、螺丝,所述的环 片叠合固定在模体内;所述的环片包括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所述的 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依次叠合安装在模体内,在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 上开设有让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丝穿过模体上沉孔、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的通 孔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上的螺孔螺接。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 或多斜度环片,以增加环片厚度,利于加工环片,且可防止掉块脱落的现象产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 或多斜度环片,以增加环片厚度,这样即可保证每片环片的厚度不薄于5mm,如此,在 车床加工过程中就可保证环片不产生变形现象,同时也易于车床加工,与此同时,由于 在拆环片过程中导入了多斜度的方法,环片分割线在内外轮廓线间,基本上处于垂直于 花面的方向,故因环片分割线切割到花纹沟股凸出部分而产生的掉块现象,可以得到根 本预防。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花纹图;图2习用模具环片方式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1、环片2、 螺丝3,所述的环片2叠合固定在模体1内。所述的环片2由直面无斜度环片21、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 26组成。所述的直面无斜度环片21、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26依次 叠合安装在模体1内,在单斜度环片22、双斜度环片23、24、25、26上开设有让螺丝3 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丝3穿过模体1上沉孔11、双斜度环片23、24、25、26、单斜度 环片22的通孔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21上的螺孔螺接。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在保证透气的情况下,增加环片的斜度以增加环片 厚度,以达到环片不变形、防止轮胎模具花纹掉块脱落之现象。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直面无斜度环片、单斜度环片和 双斜度环片的具体数量可据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 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 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环片、螺丝,所述的环片叠合固定在模 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片包括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所述的直 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依次叠合安装在模体内,在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 开设有让螺丝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螺丝穿过模体上沉孔、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的通孔 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上的螺孔螺接。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或 多斜度环片,以增加环片厚度,利于加工环片,且可防止掉块脱落的现象产生。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环片的改进结构,它包括模体、直面无斜度环片、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和螺丝;以螺丝穿过模体上沉孔、多个单或双斜度环片上的通孔后与最外侧的直面无斜度环片上的螺孔螺接。由于本实用新型将以往部分直面无斜度环片设计改为单或多斜度环片,增加了环片厚度,利于加工环片,可有效防止掉块脱落的现象产生。
文档编号B29C33/10GK201792440SQ201020519009
公开日2011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日
发明者游泉福, 韩庚生 申请人:厦门升正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