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位脱模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19220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扣位脱模辅助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塑料成型模具中发展较快的是塑料注塑模具。其塑料产品在日常生活中也越来越广泛的得到应用,如建筑、机械、电子、仪器、仪表等各个工业领域。在塑料成型时不但要求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且还要求模具结构简单,降低生产成木。但是,对塑料件结构复杂并带有扣位(向内侧凸)的产品,有的模具在自动脱出产品的脱模机构还比较复杂,严重影响注塑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脱模动作可靠的扣位脱模辅助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它包括动模板、斜滑块、弹簧、转板、挡板、转杆;所述的斜滑块斜向滑接在动模板的侧面,作为型腔一部分的斜滑块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所述的弹簧套置在该沉孔内,转板中部通过固定轴铰接在斜滑块的上部,转板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的外端,转板的上部内侧固接挡板,转板的下部通过转轴与转杆的内端铰接,转杆的外端穿出斜滑块伸入型腔且正对型腔的内凹部分。所述的斜滑块有两个,分别滑接在动模板的两侧,两个斜滑块的下端分别滑接在导向槽内。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速顶出机构,该机构上的顶杆穿过动模板伸入型腔。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转板,开模时,该转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围绕其固定轴摆动,并可带动与其下端铰接的转杆向外顶出,转杆可将成型的塑料产品的扣位(向内侧凸)处向外推出,使扣位脱离斜滑块上部的阶梯面,从而实现塑料产品的顺利脱模,有效防止了产品扣位脱模时所引起的产品顶白、拉白、无法脱模等问题,脱模动作可靠。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它包括动模板I、斜滑块2、弹簧3、转板4、挡板5、转杆6、导向槽7和加速顶出机构8。所述的斜滑块2有两个,分别斜向滑接在动模板I两侧的斜侧面上,两个斜滑块2的下端分别滑接在导向槽7内。作为型腔一部分的斜滑块2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21,所述的弹簧3套置在该沉孔21内,转板4中部通过固定轴41铰接在斜滑块2的上部,转板4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3的外端,转板4的上部内侧固接挡板5外侧,该挡板5内侧顶靠在动模板I的斜侧面上,动模板I斜侧面通过挡板5限制了转板4的摆动;转板4的下部通过转轴42与转杆6的内端铰接,转杆6的外端穿出斜滑块2伸入型腔且正对型腔的内凹部分,即产品10的扣位101处。在本实施例中,是以两个斜滑块为例进行描述的,每个斜滑块2结构都是一样,不再赘述。为了满足成品10的脱模需要,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加速顶出机构8,该机构上的顶杆81穿过动模板I伸入型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开模时,斜滑块2沿动模板I斜侧面向上移动,当移动到挡板5脱离动模板I斜侧面限制,转板4在弹簧3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围绕固定轴41向外摆动,带动与其下端铰接的转杆6向外顶出,转杆6可将成型的塑料产品10的扣位101处向外推出,使扣位101脱离斜滑块2上部的阶梯面22,从而实现塑料产品的顺利脱模。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就在于采用转板带动转杆向外顶出的机构。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斜滑块的数量可具需要而定,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动模板、斜滑块、弹簧、转板、挡板、转杆;所述的斜滑块斜向滑接在动模板的侧面,作为型腔一部分的斜滑块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所述的弹簧套置在该沉孔内,转板中部通过固定轴铰接在斜滑块的上部,转板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的外端,转板的上部内侧固接挡板,转板的下部通过转轴与转杆的内端铰接,转杆的外端穿出斜滑块伸入型腔且正对型腔的内凹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滑块有两个,分别滑接在动模板的两侧,两个斜滑块的下端分别滑接在导向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加速顶出机构,该机构上的顶杆穿过动模板伸入型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扣位脱模辅助系统,它包括动模板、斜滑块、弹簧、转板、挡板、转杆。所述的斜滑块斜向滑接在动模板的侧面,斜滑块顶部内侧开设一沉孔,弹簧套置在该沉孔内,转板中部铰接在斜滑块的上部,转板的上部外侧顶压在弹簧的外端,转板的下部通过转轴与转杆的内端铰接,转杆的外端穿出斜滑块伸入型腔。由于本实用新型设有转板,开模时,该转板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围绕其固定轴摆动,并可带动与其下端铰接的转杆向外顶出,转杆可将成型的塑料产品的扣位处向外推出,使扣位脱离斜滑块上部的阶梯面,从而实现塑料产品的顺利脱模,有效防止了产品扣位脱模时所引起的产品顶白、拉白、无法脱模等问题,脱模动作可靠。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2480339SQ20122003240
公开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日
发明者柯进兴 申请人:厦门捷信达模具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