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23010阅读:5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对胶辊或托轮等圆环形工件的外层进行包胶时浇注胶料的模具。
背景技术
托轮是取料斗轮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支撑斗轮的回转。传统的托轮制造方法中,一种是采用调质钢,但是磨损十分厉害,严重时会发生销子折断、链条脱落的现象。另一种采用包胶技术,这种橡胶托轮具有一定容纳异物的能力,对于粘在托轮或斗轮轨道上的细沙石颗粒不需要碾碎,减少托轮与斗轮轨道的磨损;并且很容易调整接触面的线速度差异,消除接触面之间存在的滑动摩擦;减少维修工作量,减少零件的消耗,所以现在使用的托轮大部分都要经过包胶处理。托轮进行包胶时需要的模具一直是个难点,特别是托轮与模具的定位问题,定位不好,会使托轮周围的胶料厚度不均匀,托轮要经过二次加工,费时费力。·[0003]胶辊更是现在工业中常用到的产品,胶辊生产时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胶辊包胶,胶辊包胶时一般是要将胶辊的辊芯固定,固定后引导到相应的机床上,然后将辊芯进行旋转,一边旋转一边将胶料添加到辊芯的表面;也有的生产方式是在辊芯的外侧包裹上一个外壳模具,然后将胶料都浇注在辊芯与模具之间。这种浇注式的包胶所采用的模具都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一旦定位偏差,会造成胶辊周围的胶料不均匀。中国专利号200820181839. X,
公开日2009年09月30日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卧式聚氨酯胶辊浇注成型模具的专利文件,涉及一种卧式聚氨酯胶辊浇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一对C型钢套筒及置于该C型钢套筒内的辊芯;所述一对C型钢套筒通过F夹连接,且其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辊芯连接的左法兰、右法兰;所述左法兰、右法兰上分别设有同心度顶丝。该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可靠、成本低廉、易于加工及浇注的特点。中国专利号201020583435. 0,
公开日2011年06月15日,公开了一种胶辊浇注模具的专利文件,该实用新型涉及胶辊生产,提供了一种胶辊浇注模具,包括辊轴、筒体、端板,辊轴通过端板同轴安装于筒体,筒体由水平布置的C型套筒构成,C型套筒沿辊轴轴向在其顶部设置有浇注缝,左端板和右端板分别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与C型套筒固定连接,由左端板、右端板和C型套筒包围构成浇注成型的型腔。模具高度低,制作材料的强度要求低,无需焊接,制作方便,材料、制作成本低,模具的重复利用方便,整体重量减小,重心降低,浇注过程安全。浇注可通过浇注缝来回往复浇注、或者通过多个浇注机构同时浇注,浇注方便,排气通畅,避免了气泡和缺料现象的产生。适用于胶辊的浇注。上述的两项关于胶辊浇注模具的专利,都存在定位容易偏差的问题,定位出现偏差就容易导致包胶不均匀。专利号201020583435. O的专利虽然定位偏差小,但是包胶工艺较为复杂。而且上述的两种专利模具由于是卧式浇注,包胶后还要将浇注缝处多余的脚料清除,清除工作费时费力。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定位准确,结构简单,后续处理方便的包胶模具。发明内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使用模具进行包胶时定位容易有偏差,导致包胶不均匀,并且模具结构复杂,后续处理工艺费时费力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它能够快速精确的对所要包胶的托轮和胶辊进行定位,减小同轴度误差,同时,模具的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胶料浇注的后续处理工艺简单。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它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和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 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底座上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圆环形,凸起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的半径相同,即凸起的内环与底座孔重合;所述的凸起与模具侧壁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所述模具侧壁和底座为一体的铸造结构。所述凸起的外圈半径等于所要包胶工件未进行包胶处理时工件的半径。进一步地,所述凹槽的宽度等于工件包胶的厚度。模具制造时,包胶前工件的直径等于凸起外圈的直径,包胶的厚度等于凹槽的宽度,即模具侧壁内侧的直径等于工件包胶后的直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I)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和圆形的底座,底座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底座上有凸起,凸起的形状为圆环形,凸起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的半径相同,即凸起的内环与底座孔重合,凸起与模具侧壁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采用立式浇注,浇注前将工件定位在底座的凸起上,工件的直径等于凸起外圈的直径,定位方便、准确,不会由于重力因素导致定位偏差;(2)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浇注,包胶均匀,浇注胶料之后不用切除多余的胶料,后续处理简单;(3)本实用新型模具侧壁和底座为一体的铸造结构,生产方便,加工简单。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A-A剖视图。图中标号说明1、模具侧壁2、凹槽3、凸起4、底座孔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实施例I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它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I和圆形的底座5,底座5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4,底座5上有凸起3 ;凸起3的形状为圆环形,凸起3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4的半径相同,即凸起3的内环与底座孔4重合;凸起3与模具侧壁I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2,凸起3的外圈半径等于所要包胶工件未进行包胶处理时工件的半径,凹槽2的宽度等于工件包胶的厚度。本实施例是对直径为40mm的胶辊包胶,其中棍芯的直径为35_,所要包的胶料的厚度要求为2. 5_,在模具制造时,凸起3的直径等于棍芯的直径,为35mm,凹槽2的宽度等于所需包胶的胶料厚度,即2. 5mm,模具侧壁I内侧的直径等于胶辊的直径,为40mm,模具侧壁I和底座5为一体的铸造结构。包胶时先将棍芯放入模具中,使棍芯与一端放在凸起3上,棍芯的四周和凸起3的四周完全重合,将液体的胶料倒入棍芯与模具侧壁I之间,等胶料凝固后取出胶辊即可。定位方便,只要棍芯和凸起3重合即可,不用清除胶料,后续加工简单。实施例2如图I、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它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I和圆形的底座5,底座5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4,底座5上有凸起3 ;凸起3的形状 为圆环形,凸起3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4的半径相同,即凸起3的内环与底座孔4重合;凸起3与模具侧壁I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2,凸起3的外圈半径等于所要包胶工件未进行包胶处理时工件的半径,凹槽2的宽度等于工件包胶的厚度。本实施例中为直径66mm的托轮进行包胶处理,其中托轮的直径为66mm,所要包的胶料的厚度要求为4mm,即要求得到一个直径为74mm的包胶托轮,在模具制造时,凸起3外圈的直径等于托轮的直径,为66mm,凹槽2的宽度等于所需包胶的胶料厚度,即4mm,模具侧壁I内侧的直径等于托轮包胶后的直径,为74mm,模具侧壁I和底座5为一体的铸造结构。包胶时先将托轮放入模具中,使托轮与一端放在凸起3上,托轮的四周和凸起3的四周完全重合,将液体的胶料倒入托轮与模具侧壁I之间,等胶料凝固后取出托轮即可,得到直径为74mm的包胶托轮,其中胶料的厚度为4mm。定位方便、准确,只要托轮和凸起3重合即可,不用清除胶料,后续加工简单,省时省力。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它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I)和圆形的底座(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4),底座(5)上有凸起(3);所述凸起(3)的形状为圆环形,凸起(3)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4)的半径相同,即凸起(3)的内环与底座孔(4)重合;所述的凸起(3)与模具侧壁(I)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2)。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侧壁(I)和底座(5)为一体的铸造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3)的外圈半径等于所要包胶工件未进行包胶处理时工件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的宽度等于工件包胶的厚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包胶的模具,属于模具领域。它包括圆桶状的模具侧壁和圆形的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的底座孔,底座上有凸起;所述凸起的形状为圆环形,凸起内环的半径与底座孔的半径相同,即凸起的内环与底座孔重合;所述的凸起与模具侧壁之间形成圆环形的凹槽。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浇注,浇注前将工件定位在底座的凸起上,工件的直径等于凸起外圈的直径,具有定位方便、准确,不会由于重力因素导致定位偏差,结构合理,加工简单的优点。
文档编号B29C39/26GK202623105SQ20122031447
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日
发明者凌立, 耿炜婧, 龚明清 申请人:马鞍山市天鑫辊业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