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及挤料方法

文档序号:4479830阅读:10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及挤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螺杆挤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及挤料方法。
背景技术
双螺杆挤出机,具有剪切大、产量高、塑化均匀、能耗低和可直接用粉料挤出的优点。所以在国内外得到迅速的普及,特别在PVC挤出加工领域,90%以上是使用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但是,如图1、图2所示,现有异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两条螺杆是异向向外旋转的,在转动过程中,物料在机筒下方反作用给螺杆的分离力向上,所以螺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地磨合着机筒内表面的顶部。由于PVC是热敏性材料,会在磨损的机筒内表面位置停留分解,造成挤出产品表面黑纹或杂质。随着磨损程度的加大,这种现象就会越明显,直至造成螺杆和机筒报废。

发明内容
基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有效延长螺杆和机筒使用寿命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及挤料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机筒主体、设于机筒主体上的抽湿真空口和设于机筒主体上的原料加料口,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具有可将物料沿物料加料口到抽湿真空口方向输送的螺槽。本技术方案是通过同时改变双螺杆挤出机中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和左右位置,转动方向由通常的异向向外改变为异向向内,在转动过程中物料在上方反作用给螺杆的分离力向下,机筒内表面受磨损的位置也由顶部转到底部。改变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可通过改变驱动电机的接线或调整变频器来实现,同时需调换两条螺杆的左右位置。如果要改变机筒内表面受磨损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将机筒旋转180°来实现,但是机筒上原有的加料孔和抽湿真空孔需要堵住并重新在机筒对应的另一面加工。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可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机筒主体内部异向向内旋转的分布齿轮箱,该分布齿轮箱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分布齿轮箱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可省去原来的减速齿轮箱,另外,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可以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分布齿轮箱,一个电机驱动分布齿轮箱即可,可保证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转速完全相同。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机筒主体的端部具有两个所述抽湿真空口。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加料口设于所述机筒主体的远离抽湿真空口的端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从原料加料口中加入物料,随着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异向向内旋转,将物料拉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槽中,加热机筒主体的外部,逐渐塑化物料,螺槽旋转产生的剪切力将物料向抽湿真空口的方向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施加向下的分离力;当物料输送至抽湿真空口时呈半塑化状态,设于双螺杆挤出机上的抽真空装置从抽湿真空口抽出物料中的低分子挥发物,继续向前输送物料。本技术方案中,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施加向下的分离力。可将螺杆磨合机筒主体的位置由原来的内表面顶部转移至底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I)设计的挤料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资金投入,仅通过同时改变双螺杆挤出机中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和左右位置,转动方向由异向向外改变为异向向内,便可有效延长螺杆和机筒的使用寿命;(2)设计的挤料方法,简单实用,无需改变物料的加工工艺,也不会影响物料的塑化指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施加的分离力由向上改变为向下,螺杆磨合机筒主体的位置由原来的内表面顶部转移至底部。


图1是传统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排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机筒主体,20-第一螺杆,30-第二螺杆,40-抽湿真空口,50-原料加料口,60-螺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如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杆20与第二螺杆30、机筒主体10、设于机筒主体10上的抽湿真空口 40和设于机筒主体10上的原料加料口 50。第一螺杆20与第二螺杆30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螺杆20和所述第二螺杆30的表面具有可将物料沿物料加料口到抽湿真空口 40方向输送的螺槽6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杆20与所述第二螺杆30的端部分别连接可使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在机筒主体10内部异向向内旋转的分布齿轮箱,该分布齿轮箱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分布齿轮箱由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可省去原来的减速齿轮箱,另外,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可以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分布齿轮箱,一个电机驱动分布齿轮箱即可,可保证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的转速完全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机筒主体10的端部具有两个所述抽湿真空口 40。所述原料加料口 50设于所述机筒主体10的远离抽湿真空口 40的端部。本实施例所述的挤料结构,通过同时改变双螺杆挤出机中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和左右位置,转动方向由通常的异向向外改变为异向向内,在转动过程中物料在上方反作用给螺杆的分离力向下,机筒内表面受磨损的位置也由顶部转到底部。改变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可通过改变驱动电机的接线或调整变频器来实现,同时需调换两条螺杆的左右位置。如果要改变机筒内表面受磨损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将机筒旋转180°来实现,但是机筒上原有的加料孔和抽湿真空孔需要堵住并重新在机筒对应的另一面加工。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使用上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进行挤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原料加料口 50中加入物料,随着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的异向向内旋转,将物料拉入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的螺槽60中,加热机筒主体10的外部,逐渐塑化物料,螺槽60旋转产生的剪切力将物料向抽湿真空口 40的方向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20与第二螺杆30施加向下的分离力;当物料输送至抽湿真空口 40时呈半塑化状态,设于双螺杆挤出机上的抽真空装置从抽湿真空口 40抽出物料中的低分子挥发物,继续向前输送物料。上述挤料方法中,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20与第二螺杆30施加向下的分离力。可将螺杆磨合机筒主体10的位置由原来的内表面顶部转移至底部。如图3、图4、图5所示,随着螺杆的异向向内旋转,从原料加料口 50中所加入的物料在机筒内顶部即被拉入螺槽60中,物料在机筒主体10外部加热和第一螺杆20、第二螺杆30的剪切挤压的作用下逐渐塑化并向前输送。当输送至机筒上的抽湿真空口 40的位置时,物料中的低分子挥发物可由设在挤出机上的抽真空装置抽出。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螺杆产生向下的分离力,使螺杆磨合着机筒的位置由原来的内表面顶部转移至底部。在生产过程中,可定期改变机筒内表面受磨损的位置,让机筒内表面磨合的更均匀,从而延长螺杆和机筒的使用寿命。本发明所设计的挤料结构,其结构简单,无需增加资金投入,仅通过同时改变双螺杆挤出机中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和左右位置,转动方向由通常的异向向外改变为异向向内,便可有效延长螺杆和机筒的使用寿命。设计的挤料方法,简单实用,无需改变物料的加工工艺,也不会影响物料的塑化指标,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20和第二螺杆30施加的分离力由向上改变为向下,螺杆磨合机筒主体10的位置由原来的内表面顶部转移至底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机筒主体、设于机筒主体上的抽湿真空口和设于机筒主体上的原料加料口,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呈对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具有可将物料沿物料加料口到抽湿真空口方向输送的螺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可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机筒主体内部异向向内旋转的分布齿轮箱,该分布齿轮箱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3.根据权利 要求1或2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筒主体的端部具有两个所述抽湿真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加料口设于所述机筒主体的远离抽湿真空口的端部。
5.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进行挤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原料加料口中加入物料,随着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异向向内旋转,将物料拉入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槽中,加热机筒主体的外部,逐渐塑化物料,螺槽旋转产生的剪切力将物料向抽湿真空口的方向输送,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对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施加向下的分离力; 当物料输送至抽湿真空口时呈半塑化状态,设于双螺杆挤出机上的抽真空装置从抽湿真空口抽出物料中的低分子挥发物,继续向前输送物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结构,包括由电机驱动的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机筒主体、设于机筒主体上的抽湿真空口和设于机筒主体上的原料加料口,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表面具有可将物料沿物料加料口到抽湿真空口方向输送的螺槽。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可使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在机筒主体内部异向向内旋转的分布齿轮箱,该分布齿轮箱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双螺杆挤出机的挤料方法。本发明无需增加资金投入,仅通过同时改变双螺杆挤出机中两条螺杆的转动方向和左右位置,转动方向由异向向外改变为异向向内,便可有效延长螺杆和机筒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9C47/46GK103072250SQ20131002857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4日
发明者郑志强, 彭晓翊, 李白千, 陈涛, 刘在福, 秦小梅, 区成材 申请人:佛山市日丰企业有限公司, 佛山市日丰新型管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