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0436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适于模内标签用途的聚丙烯薄膜。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在150℃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专利说明】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耐热性、机械特性优异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聚丙烯薄膜在150°C下的收缩率为几十%,与PET等相比,耐热性低,而且 刚性也低,因此层压加工时因收缩而导致容易发生卷曲,成为不良发生的原因。
[0003]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窄的聚丙烯 制成拉伸薄膜,从而形成具有高温刚性、耐热性的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0004] 此外,已知有通过使用具有高立构规整性、分子量分布宽的聚丙烯制成拉伸薄膜, 可以适宜用作电绝缘性、机械特性等优异的电容器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
[0005] 进而,已知有使用低分子量、基于升温分级法的0°C的可溶性物质量处于特定范围 的聚丙烯制成隔膜薄膜的技术,该薄膜在干燥工序、印刷工序中的尺寸稳定性也优异(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3等)。
[0006] 然而,专利文献1?3中记载的薄膜在拉伸性方面存在困难,机械特性也差。
[0007] 已知有通过在中分子量成分中微量添加长链分支或经交联的聚丙烯来促进子片 晶的形成而提高拉伸性,从而制成机械特性、耐热性、耐电压特性优异、各物性的均匀性优 异的薄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4等)。
[0008] 此外,已知有通过使用包含大致等量的尚分子量成分和中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 成分较少)、分子量分布宽、十氢萘可溶物含量少的聚丙烯制成薄膜,从而达到刚性和加工 性的平衡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5等)。
[0009] 上述专利文献4?5中记载的薄膜仍不能说是在高温下的耐热性充分的薄膜,具 有高耐热性、耐冲击性、透明性优异的聚丙烯薄膜仍属未知。即,这些并没有超越现有的聚 丙烯薄膜的范畴,其用途受到限制,例如还尚未着眼于超过150°C的高温下的耐热性。
[0010] 在以聚丙烯制或聚乙烯制容器等作为代表例的树脂制容器的外面粘贴标签时,从 具有如下各种优点出发而优选使用与容器的成型的同时在容器外面粘贴的模内标签法:可 整体粘接且难以剥离;在大面积标签表示成为可能等的设计性方面优异;此外,通过标签 来提高容器本身刚性,使容器的薄壁化成为可能;等。
[0011] 目前,作为模内标签基材,使用有纸、合成纸、塑料薄膜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6、 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8等)。
[0012] 在塑料薄膜的情况下,为了实施印刷、层压加工、或粘接加工等,广泛实施贴合相 同塑料薄膜之间、或者贴合根据标签式样的各种原材料的塑料薄膜而构成模内标签。作为 该塑料薄膜,从与容器的粘接性的观点出发,广泛使用有聚丙烯薄膜。
[0013] 然而,还已知在现有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中大多存在以下问题:通过上述加 工、具体而言是印刷、层压时对薄膜施加的加热下的张力,薄膜拉伸或收缩,因此形成标签 后标签发生卷曲(例如参照专利文献9)。
[0014] 为了抑制卷曲,在印刷、层压加工中,不得不采取高频率调整加工条件、或者将聚 丙烯薄膜的厚度变厚、或者选择聚丙烯薄膜的宽度方向中央部用作模内标签基材等方法, 因此标签被迫成为成本高的结构。
[0015] 现有技术文献
[0016] 专利文献
[0017] 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平8-325327号公报
[0018]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175932号公报
[0019]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1-146536号公报
[0020]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7-84813号公报
[0021]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08-540815号公报
[0022] 专利文献6 :日本特开昭58-69015号公报
[0023] 专利文献7:日本特公平02-7814号公报
[0024]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02-84319号公报
[0025]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5-2083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26]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27] 本发明是以所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为背景完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于 模内标签用途的聚丙烯薄膜。
[0028]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29] 本发明人等为了达成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宄,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 为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以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 150 °C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 %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TD 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0030]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的下限为 96%、以及薄膜的面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0125是适宜的。
[0031] 此外,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共聚单体量的上限为0. lmol% 是适宜的。
[0032] 进而,在该情况下,构成前述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常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7质 量%以下是适宜的。
[0033] 发明的效果
[0034]即使将各种原材料的塑料薄膜贴合于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而制成模内标签时,本 发明的聚丙烯薄膜也可以通过印刷时、层压加工时的张力来防止难以拉伸、且贴合后的标 签发生卷曲。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 图1是实施例1、比较例1中记载的聚丙烯薄膜的DSC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本发明涉及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本发明的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的特征在 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膜,在150°C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 均为9%以下,1?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6?3以上,10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6?3以上,雾度为 6%以下。
[0037](薄膜特性)
[0038]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MD方向以及I'D方向的150°C下的热收缩率的下限优选为 〇. 5%、更优选为1 %、进一步优选为1. 5%、特别优选为2%、最优选为2. 5%。若上述热收 缩率为〇.5%以上,则有时从成本方面等出发,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或者厚度不均变小。需 要说明的是,MD方向是指薄膜的流动方向,TD方向是指与薄膜的流动方向垂直的方向。
[0039] MD方向以及I'D方向的150°C下的热收缩率的上限为9%、优选为8%、更优选为 7 %、进一步优选为6 %、最优选为5 %。若上述热收缩率为9 %以下,则可得到耐热性优异的 薄膜,变得更容易在可能曝露于150°C左右高温下的用途中使用。需要说明的是,150°C下 的热收缩率为2. 5 %左右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增加例如分子量为10万左右的低分子量聚丙 烯(以下称为低分子量成分)、调整拉伸条件、热固定条件,但在低于2. 5%左右时,优选以 离线进行退火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在现有的聚丙烯薄膜中,MD方向以及TD方向的150°C 下的热收缩率超过15%,120°C下的热收缩率为3%左右。
[0040] 聚丙烯薄膜为双轴拉伸薄膜时,MD方向的杨氏模量(23°C )的下限为2GPa、优选 为2. lGPa、更优选为2. 2GPa、进一步优选为2. 3GPa、最优选为2. 4GPa。MD方向的杨氏模量 的上限优选为4GPa、更优选为3. 7GPa、进一步优选为3. 5GPa、特别优选为3. 4GPa、最优选 为3. 3GPa。若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上且4GPa以下,则有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或者 MD-TD平衡良好。
[0041] 聚丙烯薄膜为双轴拉伸薄膜时,TD方向的杨氏模量(23°C)的下限为4GPa、更优选 为4. 2GPa、进一步优选为4. 3GPaJD方向的杨氏模量的上限优选为8GPa、更优选为7. 5GPa、 进一步优选为7GPa、特别优选为6. 5GPa。若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3. 8GPa以上且8GPa以 下,则有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或者MD-TD平衡良好。
[0042]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来增大杨氏模量,在MD-TD拉伸时可以通 过将MD方向的拉伸倍率设置得较低、提高TD方向的拉伸倍率来增大TD方向的杨氏模量。
[0043]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雾度的作为现实值的下限优选为0. 1%、更优选为0. 2%、 进一步优选为〇. 3%、特别优选为0. 4%、最优选为0. 5%。薄膜的雾度的上限为6%、优选 为5 %、更优选为4. 5 %、进一步优选为4%、最优选为3. 5 %。通过雾度为6 %以下,有时变 得容易在要求透明性的用途中使用。例如在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过高时、冷却辊温度高而 冷却速度慢时、低分子量成分过多时,雾度会有变大的倾向,通过调节这些可以将雾度设定 在上述范围内。
[0044] 本发明的聚丙稀薄膜的卷曲量的上限优选为15mm、更优选为14mm、进一步优选为 13mm、最优选为12mm。若卷曲量为15mm以下,则可以抑制卷曲导致的薄膜不良的产生。需 要说明的是,关于卷曲量的测定方法见后述。
[0045](聚丙烯树脂)
[0046] 构成本发明的薄膜的聚丙烯树脂具有特征性的较宽分子量分布。本发明中使用的 聚丙烯树脂优选以例如质均分子量(M w)为10万左右的低分子量聚丙烯(低分子量成分) 为主,进一步含有例如1为150万左右的分子量非常尚的尚分子量聚丙條(以下称为尚分 子量成分)。可以认为:通过以低分子量成分为主,能够大幅提高结晶性,能够获得以往没 有的高刚性、高耐热性的聚丙烯薄膜。另一方面,低分子量的聚丙烯树脂在加热软化时的熔 融张力低,通常难以成为拉伸薄膜。可以认为:通过使其中存在几%?几十%的高分子量成 分,能够进行拉伸,而且高分子量成分发挥晶核的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薄膜的结晶性,因 此能够容易获得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
[0047] 作为表不高分子的分子量的参数,可以举出:数均分子量(Mn)、质均分子量(M w)、Z 均分子量(Mz)、Z+l均分子量(Mz+1)、峰位分子量(M p)等,这些是利用分子量(Mi)的分子数 (Ni)如下定义的。
[0048] 数均分子量:Mn= 2(Ni? MD / 2 队
[0049]质均分子量:Mw= 2(Ni?M/) / 2 (队?Mi)
[0050] Z均分子量氧=2(Ni?M/) / 2 (队?M/)
[0051] Z+l 均分子量:Mz+1= 2 (N 丨? 10 / 2 (队? Mj)
[0052] 峰位分子量:Mp(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曲线的峰位置的分子量)
[0053] 此外,作为表示分子量分布的参数,通常使用这些平均分子量的比,例如可以举出 Mw/M n、Mz+1/M#,对于表示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丙烯树脂的特征性的分子量分布,M 2+1兔是优 选的。作为这样的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的测定方法,通常使用GPC。
[0054] Mz+1/Mn的下限优选为50、更优选为60、进一步优选为70、特别优选为80、最优选为 90。若M z+1/Mn低于50,则有时难以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发明的效果。^+1成的上 限优选为300、更优选为200。若M z+1/Mn超过300,则有时现实中难以制造树脂。
[0055]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z+1的下限优选为2500000、更优选为3000000、进 一步优选为3300000、别优选为3500000、最优选为3700000。若M z+1为2500000以上,则高 分子量成分充分,容易获得本发明的效果。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z+1的上限优选 为40000000、更优选为35000000、进一步优选为30000000。若M z+1为4000000以下,则有时 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拉伸变得容易,或者薄膜中的鱼眼变少。
[0056]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n的下限优选为20000、更优选为22000、进一步优 选为24000、特别优选为26000、最优选为27000。若1为20000以上,则有时产生拉伸变得 容易、厚度不均变小、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之类的优点。构成薄膜 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 n的上限优选为65000、更优选为60000、进一步优选为55000、特别优 选为53000、最优选为52000。若1为65000以下,则有时容易体现低分子量成分的效果、 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或者拉伸变得容易。
[0057]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w的下限优选为250000、更优选为260000、进一步 优选为270000、特别优选为280000、最优选为290000。若化为250000以上,则有时产生 拉伸变得容易、厚度不均变小、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之类的优点。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 w的上限优选为500000、更优选为450000、进一步优选为 400000、特别优选为380000、最优选为370000。若化为500000以下,则有时机械负荷变小, 且拉伸变得容易。
[0058] 此外,Mw/Mn的下限优选为5. 5、更优选为6、进一步优选为6. 5、特别优选为7、最优 选为7. 2。
[0059] Mw/Mn的上限优选为30、更优选为25、进一步优选为20、特别优选为15、最优选为 13。
[0060]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熔体流动速率(MFR) (230°C、2. 16kgf)的下限优选 为lg/10分钟、更优选为1. 2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 4g/10分钟、特别优选为1. 5g/10分 钟、最优选为1. 6g/10分钟。若MFR为lg/10分钟以上,则有时机械负荷小,且拉伸变得容 易。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的上限优选为llg/10分钟、更优选为10g/10分钟、 进一步优选为9g/10分钟、最优选为8. 5g/10分钟。若MFR为llg/10分钟以下,则有时拉 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得更低。
[0061] 测定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积分曲线时,聚丙烯树 脂整体中的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的下限优选为2质量%、更优选为2. 5质量%、进 一步优选为3质量%、特别优选为3. 3质量%、最优选为3. 5质量%。若分子量1万以下的 成分的比率为2质量%以上,则有时变得更容易获得低分子量物质的效果即高温下的低热 收缩率等本申请的效果,或者拉伸变得容易。
[0062] GPC积分曲线中的聚丙烯树脂整体中的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的上限优选 为20质量%、更优选为1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特别优选为14质量%、最优选 为13质量%。若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为20质量%以下,则有时拉伸变得容易,或 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
[0063] 分子量1万以下的分子对分子链之间的缠绕没有贡献,具有增塑剂那样解开分子 之间的缠绕的效果。可以认为,通过以特定量含有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从而容易解开拉 伸时分子的缠绕,使低拉伸应力下的拉伸成为可能,作为其结果,残余应力也低,可以降低 高温下的收缩率。
[0064] GPC积分曲线中的聚丙烯树脂整体中的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的下限优 选为35质量%、更优选为3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0质量%、特别优选为41质量%、最优 选为42质量%。若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为35质量%以上,贝1」有时容易体现低分 子量物质的效果,变得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或者拉伸变得容易。
[0065] GPC积分曲线中的聚丙烯树脂整体中的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的上限优 选为65质量%、更优选为6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8质量%、特别优选为56质量%、最优 选为55质量%。若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的比率为65质量%以下,贝1」有时拉伸变得容易, 或者厚度不均变小,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降低热收缩率变得容易。
[0066] 可以认为:以往对以低分子量成分作为主体的聚丙烯无法充分拉伸,但通过使用 具有上述特征性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树脂,即使是以低分子量成分作为主体的聚丙烯也 能进行拉伸,而且可以采用较高热固定温度,可以利用高结晶性、强热固定的协同作用而降 低高温下的热收缩率。
[0067] 关于为了获得具有上述分子量分布的特征的聚丙烯树脂而优选使用的高分子量 成分和低分子量成分,如下进行说明。
[0068](高分子量成分)
[0069]高分子量成分的MFR(230°C、2. 16kgf)的下限优选为0? 0001g/10分钟、更优选为 0. 0005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 001g/10分钟、特别优选为0. 005g/10分钟。若高分子量 成分的MFR为0. 0001g/10分钟以上,则有时现实中容易制造树脂,或者可以减少薄膜的鱼 眼。
[0070] 需要说明的是,高分子量成分在230°C、2.16kgf下的MFR过小而有时现实中的测 定变得困难。若用2. 16kgf?的10倍的载荷(21. 6kgf)下的MFR表示,则优选下限为0. lg/10 分钟、更优选为〇. 5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lg/10分钟、特别优选为5g/10分钟。
[0071] 高分子量成分的MFR(230°C、2. 16kgf)的上限优选为0. 5g/10分钟、更优选为 0. 35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 3g/10分钟、特别优选为0. 2g/10分钟、最优选为0. lg/10 分钟。若高分子量成分的MFR为0. 5g/10分钟以下,则有时为了维持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 而不需要过多的高分子量成分,容易实现低分子量成分的效果,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 低热收缩率等。
[0072] 高分子量成分的Mw的下限优选为500000、更优选为600000、进一步优选为 700000、特别优选为800000、最优选为1000000。若高分子量成分的Mw为500000以上,则 有时为了维持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而不需要过多的高分子成分的量,容易实现低分子量 成分的效果,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
[0073] 高分子量成分的化的上限优选为10000000、更优选为8000000、进一步优选为 6000000、特别优选为5000000。若高分子量成分的1为10000000以下,则现实中容易制造 树脂,或者可以减少薄膜的鱼眼。
[0074] 高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2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进一步优选为4质 量%、特别优选为5质量%。若高分子量成分的量为2质量%以上,则有时不需要为了维持 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而提高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 率等本发明的效果。
[0075] 尚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30质量%、更优选为25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2 质量%、特别优选为20质量%。若高分子量成分的量为30质量%以下,则有时容易体现低 分子量成分的效果,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需要说明的是,高分子量成分 相对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比率是由使用GPC测定的分子量分布曲线进行峰分 离而求得的,后述的低分子量成分等其他成分也同样。
[0076] 其中,高分子量成分也可以使用具有长链分支、交联结构的聚丙烯树脂代替直 链状的聚丙稀树脂,作为高恪融张力聚丙稀而已知的有Borealis corporation制造的 Daploy "WB130HMS"、"WB135HMS" 等。
[0077](低分子量成分)
[0078] 低分子量成分的MFR (230 °C、2. 16kgf)的下限优选为70g/10分钟、更优选为 80g/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00g/10分钟、特别优选为150g/10分钟、最优选为200g/10分 钟。若低分子量成分的MFR为70g/10分钟以上,则有时结晶性变得良好,变得更容易获得 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
[0079] 低分子量成分的MFR的上限优选为2000g/10分钟、更优选为1800g/10分钟、进一 步优选为1600g/10分钟、最优选为1500g/10分钟。若低分子量成分的MFR为2000g/10分 钟以下,则有时变得容易维持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成膜性优异。
[0080] 低分子量成分的1的下限优选为50000、更优选为53000、进一步优选为55000、特 别优选为60000、最优选为70000。若低分子量成分的1为50000以上,则有时变得容易维 持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成膜性优异。
[0081] 低分子量成分的1的上限优选为170000、更优选为165000、进一步优选为 160000、特别优选为155000、最优选为150000。若低分子量成分的化为170000以下,则有 时结晶性变得良好,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
[0082]低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下限优选为40质量%、更优选为5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5质量%、特别优选为60质量%。若低分子量成分的量为40质量%以上,则有时变得更容易 获得低分子量成分的效果即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
[0083]低分子量成分的量的上限优选为98质量%、更优选为9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96质量%、特别优选为95质量%。若低分子量成分的量为98质量%以下,则有时不需要为了 维持聚丙烯树脂整体的MFR而提高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 收缩率等。
[0084]低分子量成分的MFR/高分子量成分的MFR比的下限优选为500、更优选为1000、 进一步优选为2000、特别优选为4000。若低分子量成分的MFR/高分子量成分的MFR比为 500以上,则有时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发明的效果。低分子量成分的 MFR/高分子量成分的MFR比的上限优选为1000000。
[0085]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可以是相当于各自成分的2种以上树脂的混合物, 此时的配混量为总量。
[0086]此外,除了上述的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以外,也可以为了调整聚丙烯树脂 整体的MFR而添加具有除了本发明的低分子量成分、尚分子量成分以外的分子量的成分。 例如,也可以含有比低分子量成分大、比高分子量成分小的札即聚丙烯(以下称为中分子 量成分)。此外,为了使分子链的缠绕容易解开并调节拉伸性等,还可以添加优选为M w低于 5万的聚丙烯树脂、进一步优选为Mw3万以下的聚丙烯树脂、特别优选为MW1万以下的聚丙 烯树脂。
[0087]中分子量成分相对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比率的下限也取决于使用的 中分子量成分的Mw,优选为5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3质量%、特别优 选为15质量%、最优选为16质量%。若中分子量成分的比率为5质量%以上,贝1」有时可以 降低鱼眼,或者拉伸变得容易。
[0088]中分子量成分相对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比率的上限优选为58质 量%、更优选为56质量%、进一步优选为54质量%、特别优选为52质量%、最优选为50质 量%。若中分子量成分的比率为58质量%以下,则有时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不均变小, 或者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容易提高,热收缩率变低。
[0089] Mw低于5万的聚丙烯相对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比率的下限优选为0质 量%、更优选为1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质量%、特别优选为3质量%、最优选为4质量%。 通过添加Mw低于5万的聚丙烯,有时变得更容易获得高温下的低热收缩率等本发明的效 果。
[0090] Mw低于5万的聚丙烯相对于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比率的上限优选为20 质量%、更优选为18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7质量%、特别优选为16质量%、最优选为15 质量%。若Mw低于5万的聚丙烯的比率为20质量%以下,则有时拉伸变得容易,或者厚度 不均变小。
[0091] Mw低于5万的聚丙烯分子难以形成分子链之间的缠绕,具有增塑剂那样解开分子 之间的缠绕的效果。可以认为:通过以特定量含有Mw低于5万的聚丙烯的成分的量,从而容 易解开拉伸时分子的缠绕,使低拉伸应力下的拉伸成为可能,作为其结果,残余应力也低, 可以降低高温下的收缩率。
[0092] 为了使用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将聚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形成优选状 态,例如,可以在使用的低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较低时,提高高分子量成分的分子量、增加 高分子量成分的量等来调整分子量分布的状态,并且作为拉伸薄膜,以容易制造的MFR的 方式进行调整。
[0093](聚丙烯树脂的立构规整性)
[0094] 作为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立构规整性的指标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数(以 下有时称为mmmm)的下限优选为96%、更优选为96. 5%、进一步优选为97%。若mmmm为 96%以上,则有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得更低。
[0095] mmmm的上限优选为99. 5 %、更优选为99. 3 %、进一步优选为99 %。若mmmm为 99. 5%以下,则有时现实中变得容易制造。
[0096] 优选的是,在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中确认不到丙烯单体的头对头(head to head)结合这样的异质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确认不到异质结合"是指用13C_NMR观察不到 峰。
[0097]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内消旋平均链长(以下称为内消旋平均链长) 的下限优选为100、更优选为120、进一步优选为130。若内消旋平均链长为100以上,则有 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从现实的方面出发,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内消 旋平均链长的上限优选为5000。
[0098] 从现实的方面出发,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常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下限优选 为0. 1质量%。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上限优选为7质量%、更优选为6质量%、进一步优选 为5质量%。若丙烯树脂的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7质量%以下,则有时结晶性提高,高温下 的热收缩率变小。
[0099] 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最优选为仅由丙烯单体得到的丙烯均聚物(完全的均聚 丙烯),但也可以是丙烯单体与除丙烯单体以外微量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除丙烯单体以外 的单体种类(共聚单体种类),可以是乙烯、丁烯、己烯、辛烯等。
[0100] 除丙烯单体以外的单体的比率的上限优选为0. lmol%、更优选为0.05mol%、进 一步优选为〇. Olmol%。若除丙稀单体以外的单体的比率为0. lmol%以下,贝U有时结晶性 提高,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
[0101]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若使用丙烯均聚物,则结晶性高、熔融软 化后熔融张力快速下降等能够进行拉伸的条件范围非常狭窄,因此在工业上难以制膜,通 常添加0. 5mol%左右的共聚成分(主要是乙烯)。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分子量分布状态的 聚丙烯树脂中,即使几乎不含或完全不含有共聚成分,熔融软化后的张力降低也稳定,工业 上的拉伸成为可能。
[0102] (聚丙烯树脂的制造方法)
[0103] 聚丙烯树脂是使用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公知 的催化剂使作为原料的丙烯聚合而得到的。其中,优选使用齐格勒-纳塔(Ziegler-Natta) 催化剂那样的、难以含有异质结合、且能够进行立构规整性高的聚合的催化剂。
[0104] 作为丙烯的聚合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方法,可以举出:在己烧、庚烷、甲苯、 二甲苯等惰性溶剂中进行聚合的方法;在液态的丙烯、乙烯中进行聚合的方法;向气体丙 烯、乙烯中添加催化剂并在气相状态下进行聚合的方法;或者将它们组合来进行聚合的方 法;等°
[0105] 对于实现具有本发明的分子量分布的聚丙烯的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但实际上 需要包含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例如,可以使高分子量成分、低分子量成分分别聚 合后混合,也可以使用在多级反应器的一系列设备中制造。特别优选的是,使用具有多级反 应器的设备,首先将高分子量成分聚合,然后在其存在下将低分子量成分聚合的方法。
[0106] 对于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成型用树脂组合物,除了聚丙烯树脂等外,还可以根据 需要,添加添加剂、其他树脂,它们的质量优选为30质量%以下。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 出: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成核剂、粘合剂、防雾剂、阻燃剂、防粘连 剂、无机或有机的填充剂等。作为其他树脂,可以举出:除了本发明中使用的聚丙烯树脂以 外的聚丙烯树脂、作为丙烯与乙烯和/或碳原子数4以上的a-烯烃的共聚物的无规共聚 物、各种弹性体等。碳原子数4以上的a-烯烃可以举出:丁烯、己烯、辛烯等。它们可以与 聚丙烯树脂用亨舍尔混合机混合、或者将预先使用熔融混炼机制备的母料颗粒用聚丙烯稀 释至规定浓度、或者预先将总量熔融混炼而使用。
[0107](薄膜物性)
[0108]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面取向系数的下限优选为0. 0125、更优选为0. 0126、进一 步优选为〇. 0127、特别优选为0. 0128。作为现实中的值,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面取向系 数的上限优选为0. 0155、更优选为0. 0150、进一步优选为0. 0148、特别优选为0. 0145。可以 通过调整MD方向和TD方向的拉伸倍率而调整面取向系数。若薄膜的面取向系数为0. 0125 以上且0.0155以下,则薄膜的厚度不均也良好。
[0109]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MD方向的折射率(Nx)的下限优选为1.502、更优选为 1. 503、进一步优选为1. 504。版的上限优选为1. 520、更优选为1. 517、进一步优选为1. 515。
[0110]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TD方向的折射率(Ny)的下限优选为1.523、更优选为 1. 525。Ny的上限优选为1. 535、更优选为1. 532。
[0111]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的下限优选为1.480、更优选为 1. 489、进一步优选为1. 501。啦的上限优选为1. 510、更优选为1. 507、进一步优选为1. 505。
[0112] (薄膜结晶性)
[0113]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具有如下的高结晶性的特征。
[0114]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结晶度的下限优选为55%、更优选为56%、进一步优选为 57%、特别优选为58%、最优选为59%。若薄膜的结晶度低于55%,则有时高温下的热收 缩率变大。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结晶度的上限优选为85%、更优选为80%、进一步优选 为79 %、特别优选为78 %、最优选为77 %。若薄膜的结晶度超过85 %,则有时现实中难以 制造。对于薄膜的结晶度的调整,可以通过减少共聚单体、或消除共聚单体、增加低分子量 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定为高温等方法来进行。
[0115]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熔解峰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68°C、更优选为169°C。若薄膜 的熔解峰温度为168°C以上,则有时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小。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熔解峰 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80°C、更优选为177°C、进一步优选为175°C。若薄膜的熔解峰温度为 180°C以下,则有时现实中容易制造。对于熔解峰温度的调整,可以通过减少共聚单体、或消 除共聚单体、增加低分子量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定为高温等方法来进行。
[0116] 对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例如即使熔解峰温度存在于170°C附近的情况下,用差示 扫描热量计(以下称为DSC)测定时从超过140°C开始也就确认到峰的升起(熔解开始), 即使可以期待140°C下的耐热性,在150°C下热收缩率也会急剧增加。然而,本发明的聚丙 烯薄膜在150°C下也没有峰的升起,可以认为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即使在150°C下热收缩 性也较低。
[0117]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即使曝露于150°C以上的环境下也可以维持各物性,即使在 对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而言无法想象的高温环境下也可以使用。需要说明的是,熔解开始 可以由DSC图求出。
[0118] 150°C下的结晶度的下限优选为48%、更优选为49%、进一步优选为50%、特别优 选为51%。若150°C下的结晶度为48%以上,则有时高温下的热收缩率变得更小。从现实 的方面出发,150°C下的结晶度的上限优选为85 %、更优选为80 %、进一步优选为79 %、特 别优选为78%。对于150°C下的结晶度,可以通过减少共聚单体、或消除共聚单体、增加低 分子量成分、将拉伸温度、热固定温度设定为高温等方法设定在范围内。
[0119] 熔解峰温度(Tmp)、薄膜的结晶度、以及150°C下的结晶度可以使用差示扫描热量 计(DSC)求出。
[0120] 将以20°C /分钟的比率从室温升温至230°C时得到的熔解吸热峰温度作为Tmp。而 且,可以通过由吸热峰面积求出熔解热,将该熔解热除以聚丙烯完全结晶的熔解热即209J/ g,从而求出结晶度。此外,可以通过由上述吸热峰面积中的150°C以上的吸热峰面积求出 熔解热,将该熔解热除以聚丙烯完全结晶的熔解热即209J/g,从而求出150°C下的总试样 中的结晶度。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聚丙烯完全结晶的熔解热,使用根据H. Bu、S. Z. D. Cheng、 B. Wunderlich 等的 Makromoleculare Chemie, Rapid Communication,第 9 卷,75 页(1988) 所记载的值,在后述的实施例中也使用了同样的值。
[0121]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不均的下限优选为〇%、更优选为0. 1%、进一步优选 为0.5%、特别优选为1%。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厚度不均的上限优选为20%、更优选为 17%、进一步优选为15%、特别优选为12%、最优选为10%。若薄膜的厚度不均为0%以上 且20%以下,则在涂布、印刷等后加工时不易产生不良,容易在要求精密性的用途中使用。
[0122]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密度的下限优选为0. 910g/cm3、更优选为0. 911g/cm3、进 一步优选为〇. 912g/cm3、特别优选为0. 913g/cm3。若薄膜的密度为0. 910g/cm3以上,则有 时结晶性高且热收缩率变小。
[0123]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的密度的上限优选为0.925g/cm3、更优选为0.922g/cm3、进 一步优选为〇. 920g/cm3、特别优选为0. 918g/cm3。若薄膜的密度为0. 925g/cm3以下,则有 时现实中容易制造。通过提高拉伸倍率、温度、提高热固定温度、进而进行离线退火,可以提 高薄膜的密度。
[0124] (聚丙烯薄膜的制造方法)
[0125] 作为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可以是长度方向(MD方向)或者横向(TD方向)的单 轴拉伸薄膜,优选为双轴拉伸薄膜。在双轴拉伸的情况下,可以是依次双轴拉伸,也可以是 同时双轴拉伸。
[0126] 进行拉伸来制造聚丙烯薄膜,由此即使在对于现有的聚丙烯薄膜而言无法想象的 150°C下也可以获得热收缩率低的薄膜。
[0127] 以下,说明作为最优选的例子的纵向拉伸-横向拉伸的依次双轴拉伸的薄膜的制 造方法,但聚丙烯薄膜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此。
[0128] 首先,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使聚丙烯树脂加热熔融,挤出至冷却辊上 来得到未拉伸片。作为熔融挤出条件,将树脂温度设为200?280°C,利用T模具挤出成片 状,用10?100°C温度的冷却辊进行冷却固化。接着,用120?160°C的拉伸辊将薄膜沿 长度方向(MD方向)拉伸至3?8倍,继续沿宽度方向(TD方向)在155°C?175°C、优选 157°C?170°C的温度下拉伸至4?15倍。
[0129] 进而,在165?175°0、优选166?173°0的气氛温度下边进行1?15%的缓和(松 弛)边实施热处理(热固定)。
[0130] 如此获得的聚丙烯薄膜中,可以根据需要至少对单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然后,用 卷绕机卷取,从而得到卷薄膜。
[0131] M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下限优选为3倍、更优选为3.5倍。若MD方向的拉伸倍率 低于3倍,则有时会导致厚度不均。M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上限优选为8倍、更优选为7倍。 若MD方向的拉伸倍率超过8倍,则有时难以继续进行TD方向的拉伸。
[0132] MD方向的拉伸时的温度(以下称为拉伸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20°C、更优选为 125°C、进一步优选为130°C。若MD方向的拉伸温度低于120°C,则有时机械负荷变大,或者 厚度不均变大,或者薄膜的表面产生粗糙。M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60°C、更优选 为155°C、进一步优选为150°C。对于热收缩率的降低,优选MD方向的拉伸温度较高,但有 时会附着于辊而变得无法进行拉伸。
[0133] 在TD方向的拉伸前,优选将薄膜进行预热。为了迅速将薄膜温度提高至TD方向的 拉伸温度,优选将上述预热温度(以下称为预热温度)设定比TD方向的拉伸温度高10? 15。。。
[0134] T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下限优选为4倍、更优选为5倍、进一步优选为6倍。若TD 方向的拉伸倍率低于4倍,则有时导致厚度不均。TD方向的拉伸倍率的上限优选为15倍、 更优选为14倍、进一步优选为13倍。若TD方向的拉伸倍率超过15倍,则有时热收缩率变 高,或者拉伸时发生断裂。
[0135] TD方向的拉伸可以在比现有的聚丙烯薄膜更高温度下进行,TD方向的拉伸温度 的下限优选为155°C、更优选为157°C。若TD方向的拉伸温度低于155°C,则有时无法充分 软化而发生断裂,或者热收缩率变高。TD方向的拉伸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C、更优选为 170°C。为了降低热收缩率,优选温度较高,但若TD方向的拉伸温度超过175°C,则低分子成 分发生熔解、再结晶化,有时产生表面粗糙、薄膜白化。
[0136] 拉伸后的薄膜优选通过进行热处理来进行热固定。热固定能够在比现有的聚丙烯 薄膜更高温下进行,用于进行热固定的热处理温度(以下称为热固定温度)的下限优选为 165°C、更优选为166°C。若热固定温度低于165°C,则有时热收缩率变高。此外,为了降低热 收缩率而需要较长时间,有时生产率差。热固定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C、更优选为173°C。 若热固定温度超过175°C,则低分子量成分发生熔解、再结晶化,有时表面粗糙、薄膜白化。
[0137]热固定时,优选进行缓和。缓和率的下限优选为1%、更优选为2%。若缓和率低 于1%,则有时热收缩率变高。缓和率的上限优选为15%、更优选为10%。若缓和率超过 15%,则有时厚度不均变大。
[0138] 进而,为了降低热收缩率,也可以将按照上述工序制造的薄膜暂时卷取为卷状后, 以离线进行退火。
[0139] 以离线进行退火的温度(以下称为离线退火温度)的下限优选为160°C、更优选为 162°C、进一步优选为163°C。若离线退火温度低于160°C,则有时无法获得退火的效果。离 线退火温度的上限优选为175°C、更优选为174°C、进一步优选为173°C。若离线退火温度超 过175°C,则有时透明性降低,或者厚度不均变大。
[0140] 以离线进行退火的时间(以下称为离线退火时间)的下限优选为0. 1分钟、更优 选为0. 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分钟。若离线退火时间低于0. 1分钟,则有时无法获得退火 的效果。离线退火时间的上限优选为30分钟、更优选为25分钟、进一步优选为20分钟。若 离线退火时间超过30分钟,则有时生产率降低。
[0141] 薄膜的厚度根据各用途来设定,但薄膜厚度的下限优选为2 ym、更优选为3 ym、 进一步优选为4 ym。薄膜厚度的上限优选为300 ym、更优选为250 ym、进一步优选为 200 ym、特别优选为150 ym、最优选为100 ym。
[0142] 如此获得的聚丙烯薄膜通常制膜为宽2000?12000mm、长1000?50000m左右的 卷,并卷取为卷状。进而,根据各用途进行裁切,提供宽300?2000mm、长500?5000m左右 的裁切卷。
[0143] 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具有如上所述的目前没有的优异特性。
[0144] 将本发明的聚丙烯薄膜用作模内标签用薄膜时,由于耐热性高,因此未观察到由 模内加工时的热所导致的薄膜收缩,且外观良好,卷曲也变小。此外,由于刚性高,因此模内 加工时的处理性得到改善。
[0145] 本申请基于2012年8月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2-176995号主张 优先权。本申请援引2012年8月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2-176995号的说 明书的全部内容作为参考。
[0146] 实施例
[0147]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定。实 施例中的物性的测定方法如下所述。
[0148] 1)熔体流动速率(MFR、g/10分钟)
[0149] 依照JIS K 7210,在温度230°C、载荷2. 16kgf下进行测定。
[0150]2)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
[0151] 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使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并根据单分散聚苯乙烯基准来 求出。
[0152]GPC测定中使用的柱、溶剂如下所述。
[0153] 溶剂:1,2, 4-三氯苯
[0154]柱:TSKgelGMHhk_H(20)HTX3
[0155]流量:1. 0ml/分钟
[0156] 检测器:RI
[0157] 测定温度:140°C
[0158] 数均分子量(Mn)、质均分子量(Mw)、Z均分子量(M z)、Z+1均分子量(Mz+1)分别利用 借助分子量校正曲线获得的GPC曲线的各溶出位置的分子量(Mi)的分子数(队),按照下式 来定义。
[0159] 数均分子量:Mn= 2 (\ ?
[0160] 质均分子量:Mw= 2 (N i ? 10/2 (队? Mi)
[0161] Z 均分子量氧=2 (N i ? M/) / 2 (队? M/)
[0162] Z+l 均分子量:Mz+1= 2 (N i ? M,) / 2 (队? Mj)
[0163] 分子量分布:Mw/Mn,Mz+1/Mn
[0164] 此外,将GPC曲线的峰位置的分子量设为Mp。
[0165] 基线不明确时,在直至最接近标准物质的溶出峰的高分子量侧的溶出峰的高分子 量侧的平原的最低位置的范围内设定基线。
[0166] 基于获得的GPC曲线,对分子量不同的2个以上成分进行峰分离。各成分的分子 量分布假设为高斯函数,以成SM W/Mn= 4的方式设定各自的峰宽。由得到的各成分的曲线 分别计算平均分子量。
[0167] 此外,由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体的GPC曲线,求出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整 体中的成为分子量1万以下的成分比率以及成为分子量10万以下的成分比率。
[0168] 3)立构规整性
[0169] mmmm和内消旋平均链长的测定使用13C-NMR来进行。mmmm按照Zambelli等, Macromolecules,第6卷,925页(1973)所记载的方法来计算,内消旋平均链长按照 J.C. Randall 的"Polymer Sequence Distribution"第 2 章(1977 年)(Academic Press, New York)所记载的方法来计算。
[0170] NMR测定使用BRUKER CO.,LTD制造的AVANCE500,使试样200mg在135°C下溶解于 邻二氯苯与氘代苯的8:2的混合液中,在110°C下实施。
[0171] 4)密度(g/cm3)
[0172] 薄膜的密度按照JIS K7112、通过密度梯度管法进行测定。
[0173] 5)熔解峰温度(Tmp、°C )
[0174] 使用Shimadzu Corporation制造的DSC-60差示扫描热量计进行热测定。从薄膜 切出约5mg作为样品,并将该样品密封在测定用的铝盘中。以20°C /分钟的比率从室温升 温至230°C,将样品的熔解峰温度作为Tmp。
[0175] 6)结晶度
[0176] 由DSC熔解曲线中的吸热峰面积求出熔解热(A Hm、J/g),将该A Hm值除以聚丙 烯完全结晶的熔解热即209J/g,由此求出结晶度。
[0177] 此外,由DSC熔解曲线中的150°C以上的吸热峰面积求出熔解热(AHm'、J/g),将 该AHm'的值除以聚丙烯完全结晶的熔解热即209J/g,由此求出150°C下的全部试样中的 结晶度。
[0178] 7)常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CXS、质量% )
[0179] 将聚丙烯试样lg溶解在沸腾的二甲苯200ml中并自然冷却后,使其在20°C的恒 温水槽中再结晶化1小时,将溶解于滤液的质量相对于原始的试样量的比率作为CXS(质 量% )。
[0180] 8)热收缩率(% )
[0181] 依据JIS Z 1712进行测定。即,将聚丙烯薄膜沿MD、TD方向分别切割20mm宽度 且200mm长度,吊于热风烘箱中加热5分钟。测定加热后的长度,根据相对于原长度的收缩 后的长度的比率求出热收缩率。
[0182] 9)杨氏模量(GPa)
[0183] 依据JIS K 7127,在23°C下测定MD以及TD方向的杨氏模量。
[0184] 10)雾度(% )
[0185] 按照JIS K 7105进行测定。
[0186] 11)折射率
[0187]使用ATAGOCO.,LTD.制造的阿贝折射计进行测定。分别将沿MD、TD方向的折射 率作为Nx、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作为Nz。
[0188] 12)面取向系数
[0189] 由上述11)中测定的版、咐、啦,使用下式计算面取向系数(卩)。
[0190] P= [ (Nx+Ny)/2]-Nz
[0191] 13)厚度不均
[0192] 从卷取的薄膜卷切出边长为lm的正方形的样品,分别沿MD方向以及TD方向10 等分,从而准备100张测定用样品。使用接触式薄膜厚度计对测定用样品的大致中央部位 的厚度进行测定。
[0193] 求出获得的100个数据的平均值,此外,求出最小值与最大值之差(绝对值),将最 小值与最大值之差的绝对值除以平均值的值作为薄膜的厚度不均。
[0194](实施例1)
[0195]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 M"/Mn= 7. 7、Mz+1/Mn= 140、MFR = 5. 0/10 分钟、_nm = 97. 3% 的丙稀均聚物(Japan Polypropylene Corporation 制造:NOVATEC(注册商标) PFSA4L")(以下称为"PP-1")。使用60mm挤出机在250°C下由T模具挤出成片状,用30°C 的冷却辊进行冷却固化后,在135°C下沿长度方向(MD方向)拉伸至4. 5倍,接着将两端用 夹具夹住,导入热风烘箱中,在1701:下预热后,在1601:下沿横向〇1)方向)拉伸至8.2倍, 接着边以6. 7%的缓和率使其缓和边在168°C下进行热处理。然后,对薄膜的单面进行电晕 处理,用卷绕机卷取。如此获得的薄膜的厚度为20 y m,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 膜条件示于表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示于表5。如表5所示,能得到热收缩率低、且杨氏模量 高的薄膜。实施例1的拉伸丙烯薄膜的DSC图示于图1。
[0196]在实施例1的聚丙稀薄膜的单面涂布粘接剂(Toyo-Morton, Ltd.制造的TM-386), 进一步在其上叠加聚丙烯薄膜,由此制备成为聚丙烯薄膜/粘接剂/聚丙烯薄膜的层压薄 膜。
[0197] 该层压加工条件如下:使用凹版型层压机、抽出张力为50N/m、卷取张力为55N/m、 粘接剂涂布量为〇. 6g/m2、干燥温度为90°C、干燥时间为10秒。将该层压加工制品在40°C 的气氛温度下进行加热老化24小时,然后切割为沿流动方向(MD方向)5cm、垂直方向(TD 方向)10cm的大小的长条。然后,将长条在23°C、65%Rh环境下进行调节,在水平台上测定 卷曲量。卷曲量是以毫米单位读取最初将涂布有粘接剂的薄膜放在上面时从水平台向上侧 的翘起量,将标签四角的平均值作为卷曲量,将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198](实施例2)
[0199] 相对于上述"PP-1"90质量份,添加分子量为10000的低分子量聚丙烯(Mitsui Chemicals, Inc.制造的Hi-WAX "NP105") 10质量份,总和作为100质量份,用30mm双螺杆 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混合物"PP-2"的颗粒。将该颗粒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 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 卷曲量示于表5。
[0200] (实施例3)
[0201]相对于上述"PP_1"70 质量份,添加 Mw/Mn=4. 6、MZ+1/Mn= 22、MFR= 120g/10 分钟、 mmmm = 98. 1%的丙烯均聚物30质量份,进行干混,从而获得混合物"PP-3"。使用"PP-3",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 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202] (实施例4)
[0203] 使用上述"PP-1",将预热温度设为173°C,将TD方向的拉伸温度和热固定温度设 为167°C,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 2 ;制膜条件示于表3 ;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204] (实施例5)
[0205] 沿长度方向拉伸至5. 5倍、沿横向拉伸至12倍,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 方法得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 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206] (实施例6)
[0207] 使用实施例1中制备的薄膜,在拉幅式热风烘箱中,在170°C下进行热处理(离线 退火)5分钟。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 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208] (实施例7)
[0209]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 Mw/Mn= 8. 9、M Z+1/Mn= 110、MFR = 3. 0g/10 分钟、_nm = 97. 1 % 的丙烯均聚物(SAMSUNG TOTAL PETROCHEMICALS CO.,LTD.制造的 "HU300")(以下 称为"PP-4"),将预热温度设为171°C、将TD方向的拉伸温度设为161°C、将热固定温度设 为170°C,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聚丙烯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 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3;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5。
[0210] (比较例1)
[0211] 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Mw/Mn= 4、M Z+1/Mn= 21、MFR = 2. 5g/10分钟、乙烯 量=0? 6mol % 的 Sumitomo Chemical Co.,Ltd?制造的住友 y - 7'、b > (注册商 标)"FS2011DG3"(以下称为"PP-5"),将MD拉伸温度设为125°C、预热温度设为168°C、TD 方向的拉伸温度设为155°C、热固定温度设为163°C,除此之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 得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4;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 的卷曲量示于表6。比较例1的拉伸丙烯薄膜的DSC图示于图1。
[0212] (比较例2)
[0213] 将预热温度设为171°C、TD方向的拉伸温度设为160°C、热固定温度设为165°C,除 此之外,与比较例1同样地制备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制膜条件示于表4; 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6。
[0214](比较例3)
[0215]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 M"/Mn= 4. 3、Mz+1/Mn= 28、MFR =0?5g/10 分钟、_nm = 97. 0%的丙烯均聚物(以下称为"PP-6"),利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条件得到薄膜。聚丙烯 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 ;制膜条件示于表4 ;得到的薄膜的物性和标签的卷曲量示于表6。
[0216](比较例4)
[0217]作为聚丙烯树脂,使用 M"/Mn= 2. 8、Mz+1/Mn= 9. 2、MFR = 30g/10 分钟、_nm = 97. 9% 的丙稀均聚物的JapanPolypropyleneCorporation制造的NOVATECPP^SAC^"(以 下称为"PP-7"),尝试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双轴拉伸,但沿横向进行拉伸时发生断裂而无 法得到薄膜。聚丙烯树脂的特性等示于表1、2 ;制膜条件示于表4。
[0218][表1]
[0219]

【权利要求】
1. 一种模内标签用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将聚丙烯树脂作为主体而构成的薄 膜,150°C下的MD方向和TD方向的热收缩率均为9 %以下,M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2GPa以 上,TD方向的杨氏模量为4GPa以上,雾度为6%以下。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薄膜,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全同立构五单元组分 数的下限为96%,薄膜的面取向系数的下限为0. 0125。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丙烯薄膜,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共聚单体量的上 限为 0. Imol %。
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薄膜,构成薄膜的聚丙烯树脂的常温 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为7质量%以下。
【文档编号】B29K23/00GK104520362SQ201380042378
【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木下理, 山田浩司, 多贺敦 申请人:东洋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