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608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第一挡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可防止残料落入凹模的型腔内而出现压模。
【专利说明】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是一种常用的塑料件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为一种注塑模具。注塑模具通常包括凸模10和凹模20。凹模20设置型腔21。凸模10与凹模合模时将型腔21密封。将注塑料注入型腔内,冷却后成型即成产品。注塑料成型后,凸模10与凹模20分模,通过凸模10上的顶针板11将产品13顶出,完成生产。注塑生产过程中,模具内壁会存有残料,尤其是侧进胶注塑工艺中,残料现象尤其严重。而且,通常情况下,凸模10上更容易残留残料。现有技术中,利用顶针板11将残料12从凸模10上弹出。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顶板瞬间弹力较大,且凸模10与凹模20分模后距离较近,因此,从凸模10上顶出的残料12会落入凹模20的型腔21内。残料13遗留在型腔21内的现象也称为挂模或压模。根据注塑模具结构设计不同,残料13也可能会遗留在凸模10上。为了清除残料13,要么设置专人看守,在挂模时及时清理残料。这种方法增加了人力成本。还有一种方法是设置风枪,风枪始终对着型腔吹风,将型腔内的残料吹落。这种方法增加了能耗,且风枪需要不停运转,增加了生产成本。以上两种方法均无法避免挂模现象。第三种方法是开模时加大凸模与凹模的行程,使凸模上弹出的残料无法落凹模的型腔内。但这种方法增加了开模、合模的时间,延长了生产时间,降低产能,无法适应大规模快速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阻挡
>J-U ρ?α装直。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第一挡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0006]优选地是,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与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0007]优选地是,所述支架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滑动导套;第一副连杆和第二副连杆;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第一挡板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副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减小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减小,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所述滑动导套移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增大,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夹角增大,带动所述滑动导套朝相反方向移动。[0008]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副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
[0009]优选地是,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与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减小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减小,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固定块相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增大,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夹角增大,带动所述滑动导套相背移动。
[0010]优选地是,所述支架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固定块相对移动过程中,所述导向装置限制所述滑动导套的移动轨迹。
[0011]优选地是,所述导向装置为导柱,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柱移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柱上;或者所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第三滑槽内,且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套滑动地设置。
[0012]优选地是,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夹具、滑动夹具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夹具连接;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滑动夹具可相对移动地套装;所述滑动导套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夹具以与滑动导套相反方向移动。
[0013]优选地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多个第一齿槽和多个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套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齿槽设置于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一齿槽移动;所述第二齿槽设置于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二齿槽移动。
[0014]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直径。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齿轮直径为第一齿轮直径的1.5-4倍。
[0015]优选地是,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套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同步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链条设置于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链条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一链条移动;所述第二链条设置于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并可沿所述第二链条移动。
[0016]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链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链轮直径。更优选地是,所述第二链轮直径为第一链轮直径的1.5-4倍。
[0017]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夹具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夹具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一孔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滑动夹具并列设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缺口两端的孔壁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移动地设置。
[0018]优选地是,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夹具端部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0019]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可沿所述滑动夹具滑动地套装在所述滑动夹具上。
[0020]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均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销轴上。
[0021]优选地是,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限制所述滑动导套移动轨迹地设置。
[0022]优选地是,所述导向装置为导柱,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柱移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柱上;或者所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第三滑槽内,且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套滑动地设置。
[0023]优选地是,所述支架数目均为两个;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
[0024]优选地是,所述第一副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
[002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挂模或压模的注塑模具。
[002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27]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凹模以及前述的阻挡装置;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可相对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凸模与凹模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于凸模与凹模的另一个上;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倾斜状态;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分模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倾斜角度减小,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减小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之间;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倾斜角度增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一挡板从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之间移出。
[0028]优选地是,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下表面、上表面或侧壁上。
[0029]本实用新型中阻挡装置及注塑模具,利用开模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移动至凸模与凹模之间,可阻挡从凸模上顶出的残料,防止残料落入凹模的型腔内而出现压模。利用合模驱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从凸模与凹模之间移出,确保注塑顺利进行。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凸模与凹模本就具备的开模与合模动作,自动实现阻挡残料的效果,无需人工值守,节省人力成本。本实用新型中的注塑模具,既无需设置风机,也无需凸模与凹模设置过大的行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本实用新型开模行程无需扩大,节省开模与合模的时间,效率高,产能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一种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注塑模具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注塑模具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支架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0035]图6为图5的正视图。
[003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支架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本图未示出固定夹具和滑动夹具。
[003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39]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支架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支架部分结构示意图,图12中未示出固定夹具。
[0042]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支架与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
[0043]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0044]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46]实施例1
[0047]如图1至图9所示,注塑模具,包括凸模10和凹模20以及阻挡装置60。凸模10和凹模20可相对移动地设置。所述阻挡装置60包括支架30、第一挡板40和第二挡板50。支架30数目为两个。支架30设置在凸模10与凹模20下方。每个支架30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固定块33、滑动导套34、第一副连杆35、第二副连杆36、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导柱39、固定夹具61和滑动夹具63。第一连杆31 —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凸模10下表面上,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固定块33连接。第二连杆32 —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凹模20下表面上,另一端与固定块33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31与凸模10的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杆32与凹模20的连接结构可采用各种现有方式,如通过销轴的方式连接。固定块33上设置有第一销轴331。第一连杆31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另一端均套装在第一销轴331上,并可绕第一销轴331转动。固定块33上设置有导柱39。导柱39自固定块33向上延伸设置。
[0048]第一副连杆35 —端与第一连杆3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导套3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31上设置有第四销轴314,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第二销轴342。第一副连杆35 —端套装在第四销轴314上并可绕第四销轴314转动,另一端套装在第二销轴342上且可绕第二销轴342转动。第二副连杆36 —端与第二连杆32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导套3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32上设置有第五销轴325。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第三销轴343。第二副连杆36 —端套装在第五销轴325上且可绕第五销轴325转动,另一端套装在第三销轴343上且可绕第三销轴343转动。滑动导套34设置在固定块33上方。滑动导套34可沿导柱39滑动地套装在导柱39上。
[0049]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通孔344。通孔344的其中一个孔壁345上设置有缺口 346。滑动导套34上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8。第一齿轮37与第二齿轮38通过齿轮轴347可转动地安装在通孔344内。第一齿轮37与第二齿轮38联动设置。固定夹具61正面设置有多个沿直线排列的第一齿槽62 ;背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65。滑动夹具63正面设置有沿直线排列的多个第二齿槽64,背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66。固定夹具61与滑动夹具63并列设置于通孔345内。第一齿轮37与固定夹具61的第一齿槽62 B齿合,并可沿多个第一齿槽62移动。第二齿轮38与滑动夹具63的第二齿槽64啮合,并可沿多个第二齿槽64移动。固定夹具61下端与固定块33固定连接。第二齿轮38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7,两者实际直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优选第二齿轮之间38直径为第一齿轮37直径的2-3倍。
[0050]第一挡板40两端分别嵌入两个固定夹具61的第一安装槽65内,两个固定夹具61夹持第一挡板40。第二挡板50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动夹具63的第二安装槽66内。两个滑动夹具63夹持固定第二挡板50。
[0051]本实施例中,凸模10与凹模20处于合模状态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处于倾斜状态。凸模10与凹模20分模过程中,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倾斜角度减小,两者夹角角度增大。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倾斜角度减小过程中,驱动第一挡板40上升,移动至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凸模10与凹模20合模过程中,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倾斜角度增大,两者夹角减小。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倾斜角度增大过程中,驱动第一挡板40从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
[0052]如图2、图3所不。分模时,凸模10与凹模20分尚,由于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长度不变,因此,在凸模10远离凹模20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逐渐由向下倾斜的状态转变为水平状态。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倾斜角度减小,两者夹角角度增大。从而使与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同时连接的固定块33上升,进而带动第一挡板40向上移动至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固定块33上升过程中,通过第一副连杆35和第二副连杆36驱动滑动导套34下降,固定块33与滑动导套34相向运动。固定块33上升时带动固定夹具61随之上升。固定夹具61上升带动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8同步转动。第二齿轮38驱动滑动夹具63上升。滑动夹具63上升时带动第二挡板50上升。第二齿轮38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7直径,可使第二挡板50上升速度大于第一挡板40上升速度,从而可使第二挡板50上升后的位置高于第一挡板40,两者上下排列,将凸模10与凹模20上下方向完全隔开。如图9所示,开模后,第一挡板40与第二挡板50均上升,从而可在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形成屏障,阻挡残料12从凸模10上弹至凹模20的型腔21内,避免出现压模。
[0053]如图2、图3所示,合模时,凸模10与凹模20相互靠近,分别带动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相互靠近。由于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长度不变,因此,在凸模10靠近凹模20时,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逐渐由水平状态转变为倾斜状态。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倾斜角度增大,两者夹角角度减小。从而使与第一连杆31及第二连杆32同时连接的固定块33下降,进而带动第一挡板40向下移动,从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固定块33下降过程中,通过第一副连杆35和第二副连杆36驱动滑动导套34上升,固定块33与滑动导套34相背运动。固定块33下升时带动固定夹具61随之下降。固定夹具61下降带动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38同步转动。第二齿轮38驱动滑动夹具63下降。滑动夹具63下降时带动第二挡板50下降。第二齿轮38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7直径,可使第二挡板50下降速度大于第一挡板40下降速度,从而可使当第一挡板40自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时,第二挡板50也从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两者处于同一高度叠放。
[0054]本实用新型中,开模时,利用凸模10与凹模20的移动,将第一挡板40与第二挡板50移动至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阻挡残料的从凸模10弹至凹模20的型腔21内。可以自动防止压模。利用第二齿轮38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7直径,可使第二挡板50上升幅度大于第一挡板40上升幅度,从而可形成上下排列的结构,共同阻挡残料。利用本结构,分模时,第一挡板40与第二挡板50可上下排列,共同组成屏障;合模时,两者处于同一高度叠放。如果仅设置一块挡板,则在分模时需要较宽的挡板才能完全阻挡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的空间;在合模时,需要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的长度较长,才能使宽度较宽的挡板完全从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正常注塑。因此,本实施例的结构仅需要设置相当于一块挡板宽度一半的第一挡板40与第二挡板50,既可以在分模时达到完全阻挡残料的效果;又可以在合模时占用较少的空间。这样设置不需要设置第一连杆31和第二连杆32的长度也仅是设置一块挡板时的一半长度即可,节省生产成本及空间。
[0055]在开模过程中,固定块33上升,在第一副连杆35及第二副连杆36作用下,滑动导套34向下移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夹具61、滑动夹具63及同轴安装的第一齿轮37与第二齿轮38,使得第二挡板50仍能上升。既可以利用滑动导套34的定位导向作用,又可以使第一挡板40与第二挡板50均向上移动。利用第二齿轮38直径大于第一齿轮37的直径,可使第二挡板50上升后超出第一挡板40,从而使两块挡板共同阻挡残料。滑动导套34套装在导柱39上,沿导柱39上下移动可确保滑动导套34、滑动夹具63及第二挡板50上下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不会倾倒。
[0056]实施例2
[005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齿轮37、第二齿轮38分别米用第一链轮、第二链轮代替。固定夹具61上的第一齿槽62由第一链条代替;滑动夹具63上的第二齿槽63由第二链条代替。第二链轮与第二链条啮合。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
[0058]实施例3
[0059]如图10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省略了实施例1中的导柱39。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本实施例使用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0060]实施例4
[0061]注塑模具,包括图2所示凸模10、凹模20以及两个支架30。凸模10和凹模20可相对移动地设置。如图13、图14所示,每个支架30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固定块33、滑动导套34、第一副连杆35、第二副连杆36、固定夹具61。第一连杆31 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凸模10下表面上,另一端可转动地与固定块33连接。第二连杆32 —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凹模20下表面上,另一端与固定块33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31与凸模10的连接结构及第二连杆32与凹模20的连接结构可采用各种现有方式,如通过销轴的方式连接。固定块33上设置有第一销轴331。第一连杆31另一端与第二连杆32另一端均套装在第一销轴331上,并可绕第一销轴331转动。
[0062]第一副连杆35 —端与第一连杆31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导套34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杆31上设置有第四销轴314,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第二销轴342。第一副连杆35 —端套装在第四销轴314上并可绕第四销轴314转动,另一端套装在第二销轴342上且可绕第二销轴342转动。第二副连杆36 —端与第二连杆32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滑动导套34可转动地连接。第二连杆32上设置有第五销轴325。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第三销轴343。第二副连杆36 —端套装在第五销轴325上且可绕第五销轴325转动,另一端套装在第三销轴343上且可绕第三销轴343转动。滑动导套34设置在固定块33上方。
[0063]滑动导套34上设置有通孔344。通孔344的其中一个孔壁345上设置有缺口(图中未示出)。固定夹具61下端安装在固定块33上,并穿过通孔344。第一挡板40两端穿过滑动导套34上的缺口后分别嵌入两个固定夹具61的第一安装槽65内,两个固定夹具61夹持第一挡板40。
[0064]本实施例工作过程为:凸模10与凹模20分模,在凸模10与凹模20的拉力作用下,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由倾斜状态逐渐转变为水平状态,从而带动固定块33上升。固定块33上升将固定夹具61及第一挡板40升高至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阻挡残料从凸模10弹至凹模20的型腔21内。合模时,在凸模10与凹模20的推力作用下,第一连杆31与第二连杆32推动固定块33及第一挡板40下降,从而使第一挡板40从凸模10与凹模20之间移出。凸模10与凹模20合模,开始注塑。
[0065]实施例5
[0066]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增加了导柱39。导柱39下端安装于固定块33上。滑动导套34可沿导柱39滑动地套装于导柱39上。其余结构与实施例4相同。
[0067]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第一挡板,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一挡板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端均与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一个可移动的滑动导套;第一副连杆和第二副连杆;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第一挡板移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挡板上;所述第一副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减小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减小,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所述滑动导套移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增大,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夹角增大,带动所述滑动导套朝相反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连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一端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固定块与所述第一挡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另一端均与固定块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 度减小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减小,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夹角减小,带动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固定块相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副连杆夹角增大,所述第二副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夹角增大,带动所述滑动导套相背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导向装置,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固定块相对移动过程中,所述导向装置限制所述滑动导套的移动轨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为导柱,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柱移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柱上;或者所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第三滑槽内,且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套滑动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挡板;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夹具、滑动夹具及传动装置;所述第一挡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二挡板固定在所述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固定夹具连接;所述滑动导套与所述滑动夹具可相对移动地套装;所述滑动导套移动时,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滑动夹具以与滑动导套相反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多个第一齿槽和多个第二齿槽;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套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同步转动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一齿槽设置于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槽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一齿槽移动;所述第二齿槽设置于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槽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二齿槽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直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同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滑动导套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同步转动地设置;所述第一链条设置于固定夹具上;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链条啮合,并可沿所述多个第一链条移动;所述第二链条设置于滑动夹具上,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并可沿所述第二链条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链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一链轮直径。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滑动夹具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通过齿轮轴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通孔的一孔壁上设置有缺口,所述固定夹具与所述滑动夹具并列设置于所述缺口内;所述缺口两端的孔壁分别嵌入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可沿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第二滑槽移动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夹具端部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可沿所述滑动夹具滑动地套装在所述滑动夹具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均可转动地套装在所述第一销轴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上还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限制所述滑动导套移动轨迹地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为导柱,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柱移动地套装在所述导柱上;或者所述导向装置为导轨,所述滑动导套设置有第三滑槽,所述导轨嵌入所述第三滑槽内,且所述滑动导套可沿所述导套滑动地设置。
1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数目均为两个;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副连杆与所述第二副连杆分别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三销轴与所述滑动导套可转动地连接。
21.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凸模、凹模以及权利要求1至20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阻挡装置;所述凸模和所述凹模可相对移动地设置,所述第一连杆连接于凸模与凹模的其中一个上;所述第二连杆连接于凸模与凹模的另一个上;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处于合模状态时,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处于倾斜状态;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分模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倾斜角度减小,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减小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一挡板移动至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之间;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合模过程中,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倾斜角度增大,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倾斜角度增大过程中,驱动所述第一挡板从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之间移出。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下表面、上表面或侧壁上。
【文档编号】B29C45/26GK203765964SQ201420057382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0日
【发明者】刘雷, 沈建康, 朴尚勋, 王俊良, 廉乘乙 申请人:苏州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