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58298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支承柱、定模机架、顶出机构,底板通过支承柱连接支承定模机架,顶出机构设置在底板和定模机架之间,顶出机构包括顶针、传动装置、上移动板、下移动板、固定块、移动块、固定部件,顶针通过固定块连接上移动版,传动装置连接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固定部件设置在下移动板上,移动块设置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且移动块连接固定部件,通过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移实现第一次顶出,再由顶出机构实现第二次顶出产品,两次顶出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脱模,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专利说明】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注塑模具己成为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种模具,而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们将一副模具设计出多个模腔,而每个模腔需要配一根顶杆,其顶出机构中就具有与型腔数量相对应的顶杆,这些顶杆同时固定在顶板上,当顶出机构工作时,这些顶杆同时作用于模具制品上进行同时脱模,这个脱模力是很大的,因此,所相应的顶出油缸的力就要大,从而顶出油缸的体积及排量就要相应增大,势必造成脱模费力,增加生产成本,同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常常有与产品脱模方向不一致的扣位或筋位。一次性脱模常常无法将产品从模具中脱出,对厂家造成很大问题。
[0003]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通过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移实现第一次顶出,再由顶出机构实现第二次顶出产品,两次顶出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脱模,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支承柱、定模机架、固定柱、模具、顶出机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支承柱连接支承所述定模机架,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定模机架之间,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定模机架上,所述模具通过所述定模机架固定连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传动装置、上移动板、下移动板、固定块、移动块、固定部件,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上移动板,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移动板上,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之间,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固定部件。
[0006]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机架和所述模具内部设有顶针孔。
[0007]进一步地,所述定模机架底面设有上限位钉,所述上限位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定模机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顶面设有下限位钉,所述下限位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橡胶圈。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上述结构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支承柱、定模机架、顶出机构,底板通过支承柱连接支承定模机架,顶出机构设置在底板和定模机架之间,顶出机构包括顶针、传动装直、上移动板、下移动板、固定块、移动块、固定部件,顶针通过固定块连接上移动版,传动装置连接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固定部件设置在下移动板上,移动块设置在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之间且移动块连接固定部件,通过上移动板和下移动板上移实现第一次顶出,再由顶出机构实现第二次顶出产品,两次顶出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脱模,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0011]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处于第一次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1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处于第二次开模的结构示意图。
[0015]1-底板;2_支承柱;3_定模机架;4-固定柱;5_模具;6_顶针孔;7_顶针;8-上限位钉;9_下限位钉;10_传动装置;11-上移动板;12_下移动板;13_橡胶圈;14_固定块;15-移动块;16-固定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17]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1、支承柱2、定模机架3、固定柱4、模具5、顶出机构,底板I通过支承柱2连接支承定模机架3,顶出机构设置在底板I和定模机架3之间,固定柱4设置在定模机架3上,模具5通过定模机架3固定连接设置,定模机架3和模具5内部设有顶针孔6,定模机架3底面设有上限位钉8,上限位钉8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定模机架3上,底板I顶面设有下限位钉9,下限位钉9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底板I上;顶出机构包括顶针7、传动装置10、上移动板11、下移动板12、橡胶圈13、固定块14、移动块15、固定部件16,顶针7通过固定块14连接上移动板11,顶针7可通过顶针孔6贯穿定模机架3和模具5,实现将模具顶起,橡胶圈13设置在上移动板11和固定块14之间,传动装置10连接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通过传动装置10实现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的上移和下移,固定部件16设置在下移动板12上,移动块15设置在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之间且移动块15连接固定部件16,移动块15通过固定部件16可实现旋转。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装置10将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上移,当上限位钉8接触设置在下移动板12的移动块15时实现第一次顶出,再由顶出机构实现第二次顶出产品,两次顶出使得产品能够顺利脱模,产品品质得到保证。
[0018]上移动板11设有能使上限位钉8进入的通孔,实现上限位钉8能进入上移动板11并接触移动块15 ;上移动板11还设有能使顶针7穿过的通孔。下移动板12设有能使下限位钉9进入的通孔,实现下限位钉9能进入下移动板12并接触移动块15。
[0019]如图1所示,此时模具处于合模的状态,顶针7的顶面和模具5的最高顶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20]如图2所示,此时为第一次开模,即第一次顶出时的状态,下移动板12在传动装置10的向上推动作用下,带动上移动板11上移,进而实现与上移动板11连接的顶针7向上移动,由于上限位钉8控制着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向上移动的距离,使产品在第一次开模是不会被顶出,即不会产品升高高度不会超过模具最高顶面。另外,上限位钉8与固定块14接触,为第二次开模顶出作好准备。
[0021]如图3所示,此时为第三次开模,即第二次顶出时的状态,在传动装置10的向上推动作用下,下移动板12继续上移,但由于上限位钉8只能上移一段距离,移动块15由于上限位钉8的接触和固定部件16的固定进行旋转运动,移动块15接触上限位钉8的那端向下移动,移动块15接触固定块14的那端向下移动,固定块14上移带动顶针7和上移动板11上移,顶针7上移实现将产品顶出,完成完成了产品在第二次开模才被顶出。取出产品后,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在传动装置10的向下推动作用下进行下移运动,在下限位钉9的作用下将移动块15恢复到初始位置,上移动板11在传动装置10的向下推动作用继续下移,进而上移动板11和下移动板12移动到初始位置,回到合模初始状态,整个动作结束。产品顶出完成,下次依上循环动作。
[0022]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包括底板、支承柱、定模机架、固定柱、模具、顶出机构,所述底板通过所述支承柱连接支承所述定模机架,所述顶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定模机架之间,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定模机架上,所述模具通过所述定模机架固定连接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传动装置、上移动板、下移动板、固定块、移动块、固定部件,所述顶针通过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上移动板,所述传动装置连接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所述固定部件设置在所述下移动板上,所述移动块设置在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下移动板之间,所述移动块连接所述固定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机架和所述模具内部设有顶针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机架底面设有上限位钉,所述上限位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定模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顶面设有下限位钉,所述下限位钉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两次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板和所述固定块之间设有橡胶圈。
【文档编号】B29C45/40GK203937128SQ201420238557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7日
【发明者】严建东 申请人:宁波北仑东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