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和方法

文档序号:11013196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和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0002]I)现使用的包边机为加热棒式样包边机,功率在15Kw左右,耗电量大。
[0003]2)每个加热棒对应一系列电路控制元件(SRR,RELAY等),控制箱内布线紧凑。
[0004]3)加热器嵌入在加热块内,通过加热块对产品加热,热量损耗多,且占用空间大。
[0005]4)加热块长期使用后容易在表面形成积炭,污染产品。

【发明内容】

[0006]发明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和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7]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包含底部夹具,所述底部夹具上包含包边模块,所述包边模块能够朝下运动压紧物料,所述包边模块上方包含压紧部分和加热部分,所述压紧部分为下压轴,下压轴下方包含下压结构,下压结构能压在包边模块,所述加热部分包含热风连接管,热风连接管连接着下方的热风铜管,所述热风铜管能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包边模块中部包含天窗对应口,热风铜管形状位于与天窗对应口一致,热风铜管上有孔,热风连接管连接热风铜管。
[0008]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包边模块通过轴可升降置于底部夹具上方。
[0009]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部夹具包含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为液压杆,液压杆能被液压驱动而升降。
[0010]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部夹具上能放置汽车天窗。
[0011]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包边模块下方包含轴,轴下方可转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当压紧部分压紧包边模块的时候,包边模块能够朝前向下运动。
[0012]方案二:
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上任意一个所述的结构,包含如下步骤:
将产品置于底部夹具上,将汽车天窗位置和包边模块上的天窗对应口吻合对应,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朝下压紧汽车天窗;
随后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热风通过热风铜管的孔中出来吹向天窗铁片部位,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热风加热完了,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上升;
此时包边模块压紧汽车天窗位置,保压后,包边模块退回,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上升回位。
[0013]本发明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上升回位后还包含如下步骤:下部支撑杆将产品托起,设备自动包边工程结束。
[0014]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原设备工艺是将加热棒嵌入到加热模块内,通过导热再对产品加热,温度损耗大;且加热块形象复杂,体积较大,设备修理或微调困难。新工艺使用热风铜管输送热风,热量损耗小,容易把握,且节省空间,维修便利。加热时热风铜管与产品相对距离较远,不存在接触,可完全避免积炭产生或产品污染。
【附图说明】
[0015]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图1为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边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边模块的升降部分的实现方式之一;
其中:1.热风连接管;2.热风铜管;3.下压轴;4.下压结构;5.包边模块;6.天窗口对应口;7.主体框架;8.底部夹具;9.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包含底部夹具,所述底部夹具上包含包边模块,所述包边模块能够朝下运动压紧物料,所述包边模块上方包含压紧部分和加热部分,所述压紧部分为下压轴,下压轴下方包含下压结构,下压结构能压在包边模块,所述加热部分包含热风连接管,热风连接管连接着下方的热风铜管,所述热风铜管能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包边模块中部包含天窗对应口,热风铜管形状位于与天窗对应口一致,热风铜管上有孔,热风连接管连接热风铜管。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将产品置于底部夹具上,将汽车天窗位置和包边模块上的天窗对应口吻合对应,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朝下压紧汽车天窗;随后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热风通过热风铜管的孔中出来吹向天窗铁片部位,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热风加热完了,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上升;此时包边模块压紧汽车天窗位置,保压后,包边模块退回,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上升回位。
[0017]举例来说本专利的好处:
I)热风包边工艺采用热风加热器对基材加热,单个功率约为3Kw,以每台设备安装4个为基准,相比原来加热棒式样节电20%。
[0018]2)原来加热棒式样一般至少需要10组电器回路对温度进行控制,而热风加热器的使用使得设备电路清晰,布线更简单,只需针对4个加热器进行回路控制。
[0019]3)原设备工艺是将加热棒嵌入到加热模块内,通过导热再对产品加热,温度损耗大;且加热块形象复杂,体积较大,设备修理或微调困难。新工艺使用热风铜管输送热风,热量损耗小,容易把握,且节省空间,维修便利。
[0020]4)加热时热风铜管与产品相对距离较远,不存在接触,可完全避免积炭产生或产品污染不良发生。
[0021]所述包边模块通过轴可升降置于底部夹具上方。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本处提供一种具体的实现结构和大致的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只要包边模块可升降,即能配合实现本专利,不一定非得要是某种具体的结构。比如所述底部夹具包含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为液压杆,液压杆能被液压驱动而升降。
[0022]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底部夹具上能放置汽车天窗。
[0023]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包边模块下方包含轴,轴下方可转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当压紧部分压紧包边模块的时候,包边模块能够朝前向下运动。
[002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上升回位后还包含如下步骤:下部支撑杆将产品托起,设备自动包边工程结束。
[0025]总的来说,本专利还可以实现自动控制以及自动化。
[0026]作为更具体的实现过程(自动化流程,本专利也可通过手动操作):
设备使用380V交流电源,0.7MPa气压作为动力来源。主要由以下五大部分构成: 主体框架:用于承载设备的所有电气元件的安装,并为产品包边作业提供空间。
[0027]操作面板:作业者对设备进行自动操作设置或手动对某一部件单独操作的区域。
[0028]配电柜(电器元件):用于设备各种电器元件的安装,线路布置等。
[0029]气动元件(气缸,电磁阀等):用于推动设备动作等的电磁阀、气管等气动元件;本处主要是控制管路尤其是加热铜管等的管路通断,另外也可以通过气缸来实现升降等动作。
[0030]作业区域:经过设备一系列的自动动作对产品进行包边的区域,主要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0031]底部夹具:用于支撑产品且形状与产品一致的平台,使用金属、树脂或尼龙材质。本文中重点举例说明的是汽车天窗,类似的结构很多,均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0032]包边模块:位于天窗部位,用于将产品天窗部位的面料向前下方挤压的铝制或铁制丰吴块。
[0033]上部压紧装置,即压紧部分:用于压紧产品,防止产品位置偏移的金属支架。
[0034]热风加热器,即加热部分:热风的发生装置,热风加热器的升降可以通过升降气缸的操作来实现。
[0035]热风铜管:用于将热风引流至产品需要加热部位,形状与产品天窗一致,铜管上有小孔。
[0036]
设备动作顺序:将产品放入作业区域后按下双手按钮,下部支撑杆下降,产品落在底部夹具上,此时作业者需观察确认产品与夹具吻合无误,然后再次按下双手按钮,压紧缓慢下降,直至将产品压住,加热部分下降并通电产生热风,通过热风铜管吹向天窗铁片部位,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热风加热完了,加热器上升,包边模块向前下方滑动,完成包边动作,保压一定时间后,模块自动退回,压紧装置上升回位,下部支撑杆将产品托起,设备自动包边工程结束。
[0037]采用本专利,能有效降低产品包边工程不良率,设备轻量化,节电20%。
[0038]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0039]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00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主体框架,所述主体框架上包含底部夹具,所述底部夹具上包含包边模块,所述包边模块能够朝下运动压紧物料,所述包边模块上方包含压紧部分和加热部分,所述压紧部分为下压轴,下压轴下方包含下压结构,下压结构能压在包边模块,所述加热部分包含热风连接管,热风连接管连接着下方的热风铜管,所述热风铜管能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包边模块中部包含天窗对应口,热风铜管形状位于与天窗对应口 一致,热风铜管上有孔,热风连接管连接热风铜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模块通过轴可升降置于底部夹具上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具包含下部支撑杆,下部支撑杆为液压杆,液压杆能被液压驱动而升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夹具上能放置汽车天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边模块下方包含轴,轴下方可转安装在主体框架上,当压紧部分压紧包边模块的时候,包边模块能够朝前向下运动。6.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5任意一个所述的结构,包含如下步骤: 将产品置于底部夹具上,将汽车天窗位置和包边模块上的天窗对应口吻合对应,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朝下压紧汽车天窗; 随后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热风通过热风铜管的孔中出来吹向天窗铁片部位,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热风加热完了,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上升; 此时包边模块压紧汽车天窗位置,保压后,包边模块退回,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上升回位。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升回位后还包含如下步骤:下部支撑杆将产品托起,设备自动包边工程结束。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车内顶衬天窗热风包边结构和方法。将产品置于底部夹具上,将汽车天窗位置和包边模块上的天窗对应口吻合对应,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朝下压紧汽车天窗;随后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被放下来置于包边模块上方,热风通过热风铜管的孔中出来吹向天窗铁片部位,经过设定的时间后热风加热完了,加热部分的热风铜管上升;此时包边模块压紧汽车天窗位置,保压后,包边模块退回,下压轴带动下压结构上升回位。新工艺使用热风铜管输送热风,热量损耗小,容易把握,且节省空间,维修便利。加热时热风铜管与产品相对距离较远,不存在接触,可完全避免积炭产生或产品污染。
【IPC分类】B29C65/78, B29C65/10
【公开号】CN105711077
【申请号】CN201610135102
【发明人】赵春光, 石斌
【申请人】北京韩一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